高管鮑某明性侵14歲養女李星星事件,4月10號,南風窗爆出後,在熱搜持續整整一個星期。
現在這個事件已經下了熱搜,但並不代表網民們的關注已戛然而止,而是大家都在靜靜地等待消息。
這註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為高管鮑某明,具有中國律師資格與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出庭律師資格,曾是全國十佳總法律顧問和多家企業的法律顧問。
他在4月9日接受《中國經營報》採訪時表示:自己不會觸犯法律底線,並稱「事情並不是像她說的那樣,事情說起來話長,但我和她從來沒有以『養父女』的關係相處」。
他熟讀法律,更深諳法律的漏洞。
他知道,我國法律規定:14歲以下的幼女,無論是否真的自願,只要發生關係就是強姦幼女,一般強姦罪是3—10年,強姦幼女嚴重可至死刑。
於是鮑某明選擇在李星星剛滿14歲的那一天伸出了魔爪。
正因為鮑某明高智商又懂法,李星星的三次報案都沒能將他繩之以法。
這次南風窗爆出這個事件後,4月13日下午,針對鮑某明涉嫌性侵一案,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派出聯合督導組去山東,對這個案件的辦理工作進行督導。
正義可能遲到,但是不會缺席。
2020年4月14日,我們看到了一個來自臺灣的性侵案判決,而且是重判。
臺灣知名導演鈕承澤性侵案,一審宣判,「強制性交罪」成立。
鈕承澤,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
鈕承澤,作為導演,最有名的電影作品是《艋舺》。
這部電影入圍了柏林電影節全景單元,也提名了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
鈕承澤也因為這部電影拿下了第11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新導演。
2018年12月5日,鈕承澤被曝在拍攝電影《跑馬》期間,用手機約一名女性劇組工作人員小美(化名)和另一名女性到他家聊天,另一名女性離開後,鈕承澤開始在沙發上猥褻小美,強行狂吻、脫衣服。鈕承澤因不舉,就用手指性侵了小美。小美驚恐到發抖哭著求他停止,鈕承澤才讓她回家。
小美連夜從劇組辭職,第一時間在友人陪同下去婦幼警察隊驗傷,驗傷單顯示她有多處撕裂傷。
鈕承澤對警方承認當晚發生了親密關係,自己和小美的關係是「正朝著交往方向進行」,認為對方也明白他有追求的意思,之所以有親密舉動,是因為他認為「彼此是男女朋友」,不明白為什麼對方會告性侵。
小美則拿出聊天記錄,證明兩個人根本沒講幾句話,自己明確反抗了卻遭性侵。
鈕承澤又稱,自己喝醉了不記得當晚發生什麼,但是兩人之間的聊天記錄分明顯示事發後鈕承澤明明知道發生了什麼,一直試圖跟她溝通、打電話。
因此,檢方認為鈕承澤沒有神志不清,2019年2月1日,以「強制性交罪」起訴鈕承澤。
2019年3月5日,鈕承澤性侵案首次開庭;4月17日,鈕承澤性侵案二度開庭。
9月24日,曝鈕承澤付出7位數和解金,雙方有望就性侵案達成和解。
2020年2月25日,鈕承澤性侵案再次開庭;
4月14日,臺北法院以「強制性交罪」判處鈕承澤4年有期徒刑。
2009年2月22日,村上春樹在耶路撒冷文學獎上發表演講,他說:「在一面高大、堅固的牆和一隻撞向牆的雞蛋之間,我將永遠,站在雞蛋的一邊。」
在庭辯時,鈕承澤說「女方一開始沒有反抗」,讓他誤會女方同意。
而檢察官則指出:鈕承澤和被害人在劇組,有職場上下從屬關係,被害人為保工作才未激烈抗拒,不代表她同意性交,鈕承澤始終未坦認全部犯行,還歸責於女方未拒絕,部分認錯顯無誠意,道歉不著邊際,因此「不宜輕縱」。
檢察官還表示,鈕承澤不但把錯推給被害人,且始終不認罪,這樣的人可能會再犯,況且被害人好不容易願意挺身提告揭發鈕承澤犯行,本案具有指標性,法官不應因為鈕承澤賠錢就輕判,因此建請法官判鈕承澤3年4個月徒刑,且不應宣告緩刑。
檢方求刑是3年4個月,最終法院一審判了4年,屬於從重發落。
為這樣的檢察官和法官點讚!
鮑某明,一個高知的成年人,李星星當年只是一個14歲的未成年人,而且鮑某明還是養父,對李星星有著絕對的身份控制。
在他面前,李星星就如同一隻易碎的雞蛋,任他拿捏。
鮑某明,在對他的採訪錄音中,很篤定地說:
「(發生關係)就是我說確立關係以後
這個事情主要是雙方真心實意可能在常人看來
這個年齡差距是大了一點」
「對於案件本身 如果是根據事實
根據法律 根據證據 來公正處理
我真是一點都不擔心的。」
正因為他知法,比任何人都清楚法律的漏洞。
因此他掐準了在李星星剛滿14歲時做惡,這樣就不算幼童了;面對媒體,他才會口口聲聲說自己沒有和李星星以「養父女」的關係相處,他相信只要能證明李星星對他有「感情」,他就能逃脫法律制裁。
他是一點都不擔心的,因為他已經處心積慮地想好了說詞,準備好了「證據」。
下面這個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2019年4月8日,李星星向煙臺市芝罘區某派出所報案,芝罘分局於次日立案,立案18天後,芝罘分局於26日決定撤銷此案,理由是:「經偵查,綜合各種證據,認為鮑某某不構成犯罪。」
希望這次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派出的聯合督導組,儘快查明事實真相。
鈕承澤性侵案中,對鈕承澤從重發落,是因為法官認為,案子具有指標性,不重判,這樣的人可能會再犯。
鮑某明,一個知法懂法的中美兩國律師,用自己的高智商來挑戰法律的尊嚴,這樣的案子更具有指標性,不重判,這樣的人可能會再犯,還有可能會引起他人效仿。
細思極恐,14歲的李星星們還有活路嗎?
(文章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作者:長工,情感原創作者,慢慢愛人,慢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