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滬會戰最後一場戰役,四行倉庫保衛戰,《八佰》帶給我們的震撼

2020-09-05 快意影視剪輯

幾番波折後,電影《八佰》最終上映了。這部熱血沸騰,感人至深的愛國戰爭片,掀起了疫情復工後的一波高潮。

影片根據真實歷史改編,1937年10月,此時處於淞滬會戰後期,國軍第88師524團團副謝晉元臨危受命,率領400餘名官兵(對外稱共800名官兵,名為「八百壯士」)。他們堅守上海閘北區的四行倉庫,此次戰役也是淞滬會戰的結束戰役。

影片由管虎導演執導,王千源、杜淳、姜武、歐豪、魏晨、李晨、俞灝明、黃志忠鄭愷等主演。相較傳統大製作電影,他的演員陣容並不豪華。但是影片中的每位演員都對角色刻畫得入木三分。通過他們的演繹,你會完全忘記他們曾經是一個偶像或者歌手的身份。正是因為他們對待電影的認真態度,才能給觀眾呈現出一種真實的歷史感。

影片開頭,講述了湖北保安團抵達上海進行援助,但是路上遇到日本軍隊被打散了,也從側面反映了保安團小人物沒有經歷過戰爭的那種恐懼感。通過影片進一步的發展,保安團的「端午」,從一開始一心想要逃離活命的膽小人物,到最後經歷了四行倉庫保衛戰,他奮起拿起槍對抗日軍,再到最後為了護旗,不顧個人生死,冒著頭頂飛機的掃射去扛起大旗。這是他在戰爭中的成長,同時也激起了我們每個中國人的愛國情懷。

影片中,四行倉庫上方盤旋的各國觀察員,無疑是諷刺的。到最終依然沒有得到國際援助。對待日軍的種種惡行,國際上顯然是不公正的。只有當自己的國家強盛時,我們才能夠站穩國際。現在的中華不是以前的中華,我們可以挺直腰杆在國際發聲。這些成就無疑是像這樣八百壯士一樣的流血犧牲而換來的。

蘇州河對岸的租界,無數的國民為這些壯士的壯烈行為感動。他們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四行倉庫的守軍。從小刀冒死送電話線,賭廳老闆拿出醫藥救治傷員,租界的各國軍人對中國軍人的敬佩。無一不展示了我中華民族之團結和中國軍人之不畏生死,勇敢作戰。當敵軍的鋼板鐵甲戰陣進攻時,士兵們無能為力。他們只能一人綁幾個炸藥包,一個個地排著隊,準備跳下倉庫,用血肉之軀去炸毀他們的方陣。當他們一個個地綁好炸藥,排成豎列時,他們沒有猶豫。當他們縱身躍下的時候,他們依然沒有猶豫。口中喊的更是無奈,那一句爹娘,原諒孩兒不孝了。這一刻,觸動了每個中華人民的內心。把生命獻給了祖國和人民,但是撇下了家中年邁的老爹老娘,這就是戰爭的殘酷。

最終,因為得不到國際的援助。堅守四行倉庫也變得毫無意義,為了給這支精銳的德系王牌師留下種。他們不得不進行撤退。撤退戰役無疑是慘重的,無數的戰士紛紛倒在了撤退的那座橋上。歷史一定會記住這場戰役,記住參與過這場戰役的人,而你們,才是真正的中國人。

我們現在生活在這樣一個和平安全的年代,都是像八百壯士這樣的軍人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我們應該時刻緬懷先烈,不忘國恥。最後願世界和平。

相關焦點

  • 電影《八佰》熱映,聊一聊四行倉庫保衛戰始末,以及淞滬會戰
    2020疫情過後,電影院開放,《八佰》熱映,上映首日票房已破兩億,可以說在今年行情的映襯下,絕對可以說十分的成功。四行倉庫保衛戰中國士兵被稱為「八百壯士」,實際參戰人員423人,倖存377人,擊斃日寇兩百餘人。沒有電影後期撤退渲染的那麼慘烈。
  • 電影《八佰》與四行倉庫保衛戰留給我們什麼啟示?
    《八佰》是根據83年前,抗日戰爭時期淞滬會戰中四行保衛戰的真實故事改編。前幾日專門重新閱讀了那段歷史,昨晚又買了張票觀看了這部電影。電影的視覺衝擊和聲效似乎更有衝擊力、震撼力。>及《八佰》的因由四行倉庫保衛戰發生於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它的結束標誌著中國抗日戰爭中的一場重大戰役淞滬會戰的結束。
  • 《八佰》中的四行倉庫保衛戰究竟在保衛什麼?是演戲還是博弈?
    爆發,這是中日軍隊在抗日戰爭中展開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主戰場在上海,電影《八佰》的故事就發生在淞滬戰役尾聲階段的四行倉庫保衛戰,但是四行倉庫保衛戰究竟在保衛什麼?四行倉庫保衛戰的800國軍壯士,但實際上,進駐四行倉庫孤軍奮戰四天四夜的只有400多人,而且有相當一部分是剛招募幾個月尚未完成訓練的新兵,當時為了壯大聲勢,對外謊稱800人,所以才有了電影《八佰》的名字。
  • 《八佰》與淞滬會戰
    《八佰》取材自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八百壯士」是團長謝晉元為了迷惑敵軍,對外誇大稱部隊人數為「八百」。1937年8月13日,淋滬會戰爆發;10月26日,上海大場鎮失守,中國守軍開始撤退。只有88師524團1營,奉命留守在上海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內,掩護大軍撤離,避免被日軍圍殲。
  • 跟隨電影《八佰》到四行倉庫
    個人認為,《八佰》這部電影拍的是很成功的,成功激發出了國人的愛過熱情,影片中有許多場景讓人潸然淚下。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這部影片所講述的故事發生地:上海的四行倉庫。四行倉庫四行倉庫保衛戰發生於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它的結束標誌著中國抗日戰爭中的一場重大戰役淞滬會戰的結束。
  • 蘇州河畔「最後的戰役」:四行倉庫保衛戰,《八佰》壯士慨以慷!
    (一)1937年,蘇州河邊,四行倉庫,「八佰」士兵,立於此處。淞滬會戰,是抗日戰爭打響之後,中日雙方第一次全面會戰。中央軍的戰略思想很明確,核心目標:改變日本的侵略方向,擊破日本「三個月內亡中國」的妄想。
  • 《八佰》還原的淞滬最後一役,四行倉庫「廈門造」
    《八佰》這部電影是前不久,我和女友去看的,我還記得,當時,電影院坐無缺席,黑壓壓的一片人。值得一說的是,這部電影真的很震撼,發自靈魂深處的震撼,既好看又催淚,整個電影院哭得是稀裡譁啦啊!,這個倉庫,就是我們的墳墓......
  • 電影《八佰》與其四行倉庫保衛戰真實歷史的啟示及勇士們的結局?
    《八佰》是根據83年前,抗日戰爭時期淞滬會戰中四行保衛戰的真實故事改編。前幾日專門重新閱讀了那段歷史,昨晚又買了張票觀看了這部電影。電影的視覺衝擊和聲效似乎更有衝擊力、震撼力。及《八佰》的因由四行倉庫保衛戰發生於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它的結束標誌著中國抗日戰爭中的一場重大戰役淞滬會戰的結束。
  • 回顧歷史不忘國恥:《八佰》所講的四行倉庫保衛戰真實的歷史故事
    今天這篇文章我想拋開電影,談下《八佰》依託的四行倉庫保衛戰真實的歷史。了解了這段歷史,我想很多觀眾會對這部電影有一些不一樣的看法。因為——這是一場為了臉面而進行的一場小規模的戰鬥,並不激烈,也不偉大,但很真實。1937年7月7日,七七事變後日軍出兵華北全面侵華。
  • 《八佰》:四行倉庫保衛戰真的只是一場秀嗎?是一場怎樣的秀?
    《八佰》《八佰》成為近期最能哭的大片,同時也是最富爭議的大片。關於《八佰》的爭議,除了人肉炸彈那一幕催淚情節,還有就是關於整個《八佰》故事情節的真實性。可是在電影《八佰》中,戰鬥的方式、戰鬥細節和傷亡人數,特別是最後撤離時的慘烈,都與歷史上真正的那場戰鬥不相符。
  • 電影《八佰》熱映後,上海四行倉庫紀念館成熱門參觀點
    近日,電影《八佰》受到了廣泛關注。據說這部影片,是中國電影史上「逼格」最高的,不僅耗時長、成本高、人員多,而且影片全程採用ALEXA 65毫米數字攝影機拍攝。隨著這部影片的火起,上海一處倉庫也成為了熱門參觀點。
  • 《八佰》的爭議和真相,四行倉庫保衛戰究竟在保衛什麼?
    《八佰》是管虎導演的一部以抗日戰爭為背景的戰爭題材電影,曾計劃於2019年7月5日定檔上映,不想卻在上映前一個月被撤檔,幾經破折,最後定檔於幾天後的8月21日重新上映。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日軍隊展開了抗日戰爭中第一場大型會戰——淞滬會戰,主戰場在上海。當時的上海是中國的經濟中心、貿易中心、遠東第一大城市,緊鄰中華民國的首都南京。
  • 四行倉庫保衛戰:一場註定失敗的作戰秀和值得傳頌的英雄傳奇
    四行倉庫保衛戰:一場註定失敗的作戰秀和值得傳頌的英雄傳奇文/無計讀史戰爭題材的電影巨製《八佰》目前正在部分城市點映,開畫的評分在豆瓣是8.3分,可以說算是一部十分優秀的電影。作為一名普通的電影觀眾,有必要了解一下這部電影《八佰》的一些歷史背景,來提升自己的觀影體驗。作為一個普通的讀者,同樣是有必要了解,因為這段歷史太值得大家記住並告訴我們的後代子孫了。這是一場人類從冷兵器結束以來的一場有人觀看的局部戰鬥,但是沒有把整個歷史全貌給大家還原出來,今天的這篇文章就把整個背景給大家分享一下。
  • 四行倉庫,《八佰》壯士:一場用生命演繹的抗戰熱血宣傳片
    1937年,上海戰場硝煙滾滾,四行倉庫炮火震天。 今天,記述四行倉庫保衛戰的電影《八佰》已經進入了上映前的倒計時。 師長孫元良深知這一點,因此他和上級力爭,從留下一個師,縮減到留下一個團,到最後的只留下一個營;第一營營長謝晉元也深知這一點,他對承擔守衛任務的全體戰士說,「這個四行倉庫就是我們四百個人的墳墓,我們全都要戰死在這裡。
  • 電影推薦:《八佰》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
    本部電影講述的是1937年10月,淞滬會戰後期,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副團長謝晉元臨危受命,率領400餘名官兵堅守上海閘北的四行倉庫,即四行倉庫保衛戰,亦為整個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八百壯士」抱定為國捐軀的決心,以彈丸之地抗擊日本侵略者,激戰四晝夜,打退敵人十餘次瘋狂進攻。其戰鬥事跡之英勇,愛國氣節之豪壯,振奮國人,震驚世界。而《八佰》這部電影想還原當年一役,不過小影觀看後的感受不是那麼好,總體上這部點有點虎頭虎腦,想拍多主角但是又沒處理好,每條線都是突然開始突然結束。
  • 電影《八佰》即將上映 探訪影片故事實際發生地上海四行倉庫
    四行倉庫是一座位於上海靜安區中南部,蘇州河北岸、西藏路橋西北角的倉庫建築。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在這裡發生的四行倉庫保衛戰重新振奮了因淞滬會戰受挫而下降的中國軍民的士氣。它的結束標誌著中國抗日戰爭中的一場重大戰役淞滬會戰的結束。參加這場保衛戰的中國士兵被稱為「八百壯士」。
  • 電影《八佰》背後八佰壯士的由來?四行倉庫保衛戰為什麼如此出名
    電影《八佰》的上映,讓許多人重新了解到83年前淞滬戰場上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往事。不過在長達三個月的淞滬會戰中,800壯士並非是最悲壯,最慘烈的,可為什麼他們的事跡會特別出名呢?淞滬會戰爆發後,中日兩國累計投入兵力高達百萬。對中國而言,此戰關係著整個民族的生死存亡。對日本來說,這場戰役的勝負也將極大影響到他們的侵略節奏。因此中日雙方都對此戰抱著志在必得的信念,經過兩個多月的頑強抵抗後。由於雙方在武器裝備等方面存在著巨大的差距,中方傷亡遠大於日方,幾乎一天就要損失掉一個師的兵力。
  • 電影《八佰》中那些不為人知的細節,淞滬會戰為什麼要堅持91天
    電影《八佰》於8月14日晚上七點半在國內開啟點映,引起強烈反響。豆瓣評分高達8.3分,貓眼評分高達9.4分。其預售票房高達679.5萬,可謂票房口碑雙豐收的一部佳片,截至目前單日票房接近1000萬。該片的正式上映日期為8月21日。。
  • 八佰中的四行倉庫保衛戰最終結果如何 那一年的四行倉庫留下了298...
    八佰中的四行倉庫四行倉庫守衛戰中,謝晉元率領所謂的「八百壯士」堅守四天四夜,在激戰中,謝晉元部戰士犧牲10餘人,受傷30餘人,擊斃敵人200多人,他們絕對不會投降,但是最終卻撤退了!
  • 電影《八佰》 四行倉庫保衛戰「八百壯士」多為通城男兒
    這部以抗戰時期淞滬會戰上海四行倉庫保衛戰「八百壯士」真實故事編劇的電影,因「八百壯士」中大多為通城男兒,一下子點燃了當地人觀影熱情,當天,通城狀元國際影城的3場點映影票全部售罄。 8月17日19時45分,通城狀元國際影城一號廳,《八佰》在通城的第一場點映開始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