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八佰》與其四行倉庫保衛戰真實歷史的啟示及勇士們的結局?

2020-10-03 石潤居

首先,我用《滿江紅》這闋詞牌填詞一首,以此對電影《八佰》及這段真實抗戰歷史的一種感嘆和感懷:

滿江紅·四行保衛戰(柳永體)

( 原創 )

八百孤軍,四行守、腥風血雨。

阻牆下、猖狂日寇,鐵蹄停步。

炮火飛屍驚北岸,童軍南渡國旗舉。

倖存者、國破卻狼窩,傷橋路。

硝煙盡,迎新滬。江水碧,尋高庫。

天堂埋地獄,殘垣魂鑄。

彈孔如篩依舊在,摩登都市雲樓巨。

歸去來、一曲戰歌縈,英雄賦。

《八佰》電影近期在全國各大院線熱播,成為常態疫情下的一道靚麗風景,為疲態的電影市場注入了一針強心劑,更為當前我們面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敲響了歷史的警鐘。

《八佰》是根據83年前,抗日戰爭時期淞滬會戰中四行保衛戰的真實故事改編。前幾日專門重新閱讀了那段歷史,昨晚又買了張票觀看了這部電影。

電影的視覺衝擊和聲效似乎更有衝擊力、震撼力。電影《八佰》的基本尊重歷史事實,製作精良大氣,場面恢弘寬大,戰鬥激烈殘酷,看後讓人久久不能平靜。幸運自己生活在一個正在強大起來的中國,幸運自己生活在一個和平安寧的時代。

電影及其這段歷史留給人們太多的感懷和感嘆:

一、四行倉庫保衛戰及《八佰》的因由

四行倉庫保衛戰發生於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它的結束標誌著中國抗日戰爭中的一場重大戰役淞滬會戰的結束。

四行倉庫是一座位於上海蘇州河北岸、新垃圾橋即西藏路橋西北角的倉庫建築,是當時交通銀行與北四行(金城銀行、中南銀行、大陸銀行與鹽業銀行)於1931年建成的聯合倉庫。它是當時閘北一帶最高最大的建築物,建造得十分堅固。

當時,阻敵進攻的是國軍八十八師五二四團第一營留守抵抗,營長為陸軍少校楊瑞符;為加強領導,特派五二四團團副中校謝晉元作為最高長官。

師長孫元良決定,就以四行倉庫為據點固守,固守時間為7天,這也是老蔣向他提出的。他想來想去覺得一團兵力還是過多,在最後撤離時,決定只留下八十八師五二四團第一營這麼一個加強營。兵力經過兩個月的艱苦奮戰,經過5次補充兵員,全營撤退到四行倉庫時,包括團副謝晉元在內,其實只有414人。而他們的對手,是隨後製造了南京大屠殺的松井石根親自指揮的日本王牌軍第三師團。

在國軍節節敗退的大背景下,更被看作是以卵擊石,不值一提,是一場送死戰鬥,但其對抗結果,八百壯士打出了精神,打出志氣,讓全世界為之樹起大拇指點讚,並載入史冊。

二、歷史一再告訴我們國弱被人欺,弱國無外交

《八佰》電影真實還原了四行倉庫保衛戰歷史,倉庫的南面是隔著一條蘇州河的英美法等各國租界,東西北三側方向均是日寇佔領區,這已經是完完全全的一座"孤島",與南岸租界的酒綠燈紅"天堂"相比,一座倉庫就是"地獄",留守也就意味著犧牲。

一場力量懸殊的戰鬥和可知的結果,在面對各國列強的眼皮底下現場直播。因為九國公約的籤字國將於11月6日召開會議,蔣介石希望以八十八師的犧牲來贏得國際社會的同情與支持。為此,老蔣原本讓戰士們在此抵抗七天以達成政治目的,最後的結果是,一場戰鬥甚至整個中國的抗戰,在西方列強眼裡根本不當回事。

所以當八百壯士抱著以身殉國的決心與日寇戰鬥到底時,面對日寇的飛機大炮和坦克的瘋狂進攻,阻擊了四天四夜而使其一籌莫展,寸步難行,此時,上級卻下死命令讓剩下的壯士們不得不含恨撤退到租界內。

三、歷史告訴我們一再的退卻結果只能換來失敗,唯有全民全力奮起反抗才能取得最後勝利

從抗日戰爭的那段歷史,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是東北的淪陷、淞滬會戰的失敗,還是當時京都南京的失守,等等,除了中日之間的裝備差距和人員基本素質的差異等原因外,不抵抗、半抵抗,特別是戰鬥意志的缺失是失敗的根本原因。

如果所有的國軍都能像《八佰》中的勇士那樣,也不可能會造成南京淪陷後的歷史上最慘局面,也不可能導致大半個中國的淪陷,也不可能出現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刻。

當然電影只演繹到八百勇士撒出四行倉庫也就結束了,但壯士們的後述真實歷史更為悲慘。他們一撤進租界便被繳械,四行倉庫保衛戰指揮官謝晉元後來被暗殺。

等到太平洋戰爭爆發,蘇州河南岸的各國租界被日寇接管,這些昔日的國民英雄有的被分散到中國的日佔區做勞工,有的被運送到南洋幹苦力活,許許多多就這樣悄無聲息地成為怨死鬼或孤魂野鬼。

還好,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在高樓林立,高度發達的城市裡,四行倉庫保衛戰的遺址至今還留存著,滿牆的槍炮彈眼猶如篩子眼和殘垣斷壁,讓我們後人時刻可以找尋、翻閱和重讀這段歷史,緬懷這些先烈英雄。

四、歷史告訴我們今天的相對和平來之不易,但更要居安思危

新中國的成立,近代以來的中國從來就沒有像現在這樣獨立自主和自強不息,也只有共產黨領導下的新中國才能讓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

改天換地的中國,經過七十多年的發展建設,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自豪和自信,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接近復興夢想。但當今世界特別是列強們的強盜本性沒有改變,遏制中國強大復興的圖謀沒有改變。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必定不願也不希望中國的民富國強,由此針對中國的打壓和制衡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從某些方面講,這與我們走什麼路舉什麼旗和執行什麼樣的對外經貿政策沒有本質的關係,所以我們必須丟掉幻想,丟掉對美國政府的一切幻想,丟掉「退卻"或"妥協"的幻想,唯有我們骨子足夠的硬,自身足夠的強大,才能應付一切的挑戰。

世界是強者的世界,天下是勇者的天下。電影《八佰》中童子軍楊慧敏冒死由租界從橋上送國旗到四行倉庫的舉動,據說當年在《時代周刊》上高調刊登。

當謝晉元與營長楊瑞符從這位10多歲的小姑娘手中接過國旗時,都情不自禁地向她行了一個軍禮。楊惠敏問謝晉元今後的打算,在場的軍人齊聲回答:誓死保衛四行倉庫。當小姑娘問及你們還有多少戰士時,謝晉元回答說:800人。楊瑞符回憶,之前送出的重傷員也被一一告知:若外界問起倉庫中還有多少守軍時,統一回答說800人。這就是「八百壯士」的由來。

小女孩送國旗是這部電影和這段歷史的一大亮點和希望。雖然對十幾歲小女孩究竟是從橋上送過去,還是鑿壁拿過去,亦或是泅蘇州河過去存在一些爭議,但無論如何這一舉動鼓舞了"地獄"門裡的鬥志,這一舉動鼓舞了當時的抗日士氣,這一舉動也讓我們看到精神的力量和中國的希望。

結語

總之,四行保衛戰彈指一揮間,至今已經過去了八十三年,歷史的洪流早已蕩盡這段慘烈的戰鬥場面和艱難的抗日戰爭歷史,八百壯士的進退功過歷史也有一個定論。一個四行保衛戰改變不了當時的上海淪陷歷史,千千萬萬個四行保衛戰肯定能阻止墜落的中國,抗戰後期的國共合作和全民誓死抵抗,包括中國在內的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就是最好的見證。

感謝電影《八佰》重現這段歷史。讓我們勿忘國恥,牢記英烈祝託,珍惜來之不易的當下,展望美好的未來!

您對電影《八佰》 及其這段真實抗戰歷史有什麼感言,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相關焦點

  • 電影《八佰》與四行倉庫保衛戰留給我們什麼啟示?
    《八佰》是根據83年前,抗日戰爭時期淞滬會戰中四行保衛戰的真實故事改編。前幾日專門重新閱讀了那段歷史,昨晚又買了張票觀看了這部電影。電影的視覺衝擊和聲效似乎更有衝擊力、震撼力。>及《八佰》的因由四行倉庫保衛戰發生於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它的結束標誌著中國抗日戰爭中的一場重大戰役淞滬會戰的結束。
  • 八佰中的四行倉庫保衛戰最終結果如何 那一年的四行倉庫留下了298...
    八佰中的四行倉庫四行倉庫守衛戰中,謝晉元率領所謂的「八百壯士」堅守四天四夜,在激戰中,謝晉元部戰士犧牲10餘人,受傷30餘人,擊斃敵人200多人,他們絕對不會投降,但是最終卻撤退了!
  • 回顧歷史不忘國恥:《八佰》所講的四行倉庫保衛戰真實的歷史故事
    管虎導演的電影《八佰》正在熱映,從上映以來(8月21日)截止昨日(26日),僅僅6天時間票房突破13億人民幣,淘票票評分更是高達9.1分,可見這部電影的受歡迎程度和口碑之好。評論區也堆滿了溢美之詞——製作精良,場面感人,可歌可泣,勿忘國恥等等。要場面有場面,要情懷有情懷,賣點滿滿。觀影過後,我給這部電影打了一個自己的評分——7.5分,不能再多了。
  • 拋開《八佰》濾鏡,看四行倉庫保衛戰中的那些真實故事,直擊心靈
    《八佰》終於在千呼萬喚中揭開了面紗。僅前期點映期間,票房就已經破2億,簡直是太豪橫。它的上映為疫情後的中國電影的全面復甦殺出了一條血路。《八佰》必看,但是看完之前後,拋開濾鏡,四行倉庫保衛戰中的那些真實故事更是直擊心靈。
  • 《八佰》中的四行倉庫保衛戰究竟在保衛什麼?是演戲還是博弈?
    近日電影《八佰》因其宏大而悲壯的場面和跌宕起伏又催人淚下的劇情,使它剛上映不久便獲得了非常不錯的票房和絕佳的口碑。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這是中日軍隊在抗日戰爭中展開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主戰場在上海,電影《八佰》的故事就發生在淞滬戰役尾聲階段的四行倉庫保衛戰,但是四行倉庫保衛戰究竟在保衛什麼?
  • 跟隨電影《八佰》到四行倉庫
    個人認為,《八佰》這部電影拍的是很成功的,成功激發出了國人的愛過熱情,影片中有許多場景讓人潸然淚下。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這部影片所講述的故事發生地:上海的四行倉庫。參加這場保衛戰的中國士兵被稱為「八百壯士」,他們抵住了日軍的多番進攻,這次保衛戰的成功,重新振奮了因淞滬會戰受挫而下降的中國軍民的士氣。
  • 四行倉庫紀念館紀錄片,還原真實的歷史故事
    何為《八佰》? 所謂「八佰壯士」,指的1937年淞滬會戰後期,中國軍隊第88師524團團副謝晉元率領的400餘名官兵。 為了掩護主力部隊車隊,400多名士兵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擊退敵人十餘次進攻。
  • 看《八佰》有感:再現四行倉庫保衛戰
    張宇飛 南洋時評 9月5日一年前就看到電影《八佰》的宣傳海報,由於審核、疫情等原因,一直未能上映。直到上個月21日,該片先在國內公映,不過在新加坡,要等到9月10日才會上映。不過《八佰》是亞洲第一部IMAX商業大片。IMAX廣闊的動態範圍和接近人眼的成像效果,可完美再現四行倉庫保衛戰,能給觀眾帶來更強大的視覺衝擊。因此我是肯定會去影院「二刷」的。
  • 《八佰》的真實歷史,四行倉庫保衛戰,抗日英雄永垂不朽
    近日電影《八佰》刷爆了各大影院,成為了今年影院開工後最熱門的黑馬,可是這部電影《八佰》也是歷經了無數的磨難,幾經撤檔才真正的展現在我們的面前,讓我們看到了戰爭的殘酷,抗日戰士的勇烈。四行倉庫保衛戰要更加的慘烈也更加的悲壯。
  • 電影《八佰》 四行倉庫保衛戰「八百壯士」多為通城男兒
    8月17日,電影《八佰》在鄂南通城縣點映。這部以抗戰時期淞滬會戰上海四行倉庫保衛戰「八百壯士」真實故事編劇的電影,因「八百壯士」中大多為通城男兒,一下子點燃了當地人觀影熱情,當天,通城狀元國際影城的3場點映影票全部售罄。 8月17日19時45分,通城狀元國際影城一號廳,《八佰》在通城的第一場點映開始放映。
  • 想不到《八佰》壯士真實結局如此悲慘,走進四行倉庫探尋歷史真相
    昨天,管虎導演的巨製《八佰》點映引發觀影熱潮,位於上海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舊址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冷門紀念館進入了很多人的視線很多網友真摯地表示:「看完《八佰》,只想去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獻花,深深鞠上一躬。」
  • 別被《八佰》騙了,楊瑞符才是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指揮官!
    別被《八佰》騙了,楊瑞符才是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指揮官周雲>熱門電影《八佰》在人物塑造上採取了「去中心化」的藝術手法,通過聚集操各地方言的中央軍、東北軍、西北軍、湖北保安團等散兵遊勇的方式塑造人物群像,全片並沒有一個特別突出的主要人物。
  • 電影《八佰》中的四行倉庫現今是何樣?
    有人說,如果今年只看一部國產電影的話,那就是《八佰》。四行倉庫保衛戰」。電影呈現了在83年前的四百多位勇士,以血肉之軀築起了吾國吾民的抗戰底氣。一場必敗之戰,一群不退之人,為彼時弱亂的民族留下一個有關血性和尊嚴的傳說。
  • 電影《八佰》:英雄永不落幕,四行倉庫保衛戰,孤軍背後的悲涼
    電影《八佰》點燃了疫情減弱後人們觀影的熱情,似乎冥冥之中形成一個象徵意義,那些曾經在疫情最嚴重時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歷史背景:1937年7月7日,日本以盧溝橋事變為藉口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8月13日戰火又燒到了上海,由此引發了我軍頑強抵禦日軍的淞滬會戰。
  • 謝晉元被殺、四行孤軍被囚禁,這個真實結局《八佰》沒有拍
    《八佰》正在熱映,票房節節攀升之餘,突破預期的15億元票房已不是問題,業內普遍看好《八佰》總票房將突破30億元。電影的上映,也讓不少觀眾真正地去了解淞滬會戰以及其背後的真實故事。《八佰》不是一個紀錄片,它是一個商業電影,因此若從歷史的角度看這部電影,當然也有一些虛構以及留白之處。
  • 電影《八佰》引發熱議,回顧歷史還原真實的四行倉庫保衛戰
    8月21日,導演管虎的作品《八佰》在全國各大院線上映。不到一周時間票房已突破10億元。電影的熱映讓更多的人開始關注那段歷史。針對電影內容,輿論場上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聲音,一種觀點認為電影激發起了民眾的愛國之情,是一部難得的好電影,而另一種觀點則認為電影用力過猛,有誇大之嫌。我們不妨暫且放下爭論,從歷史的角度,回顧83年前的那場戰鬥。
  • 管虎的《八佰》與真實的四行倉庫戰
    《八佰》籌劃了10年,拍攝230天,影片處處寄託著導演管虎的匠心。《八佰》劇照為了更真實地呈現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戰爭場面,管虎在蘇州找到一塊地,歷時18個月,實景搭建超過20萬平方米而南岸的民眾,躲在一把脆弱的保護傘下,從事不關已到吶喊助威,只是這眼前的真實戰爭,激發了內心的良知,這種戰爭的壓迫感將民眾短暫的凝聚到一起。真實的四行倉庫戰:淞滬戰役期間,中日雙精銳部隊在上海爆發大戰,國軍在局部戰場取得勝利,由於缺少海空優勢,國軍激戰兩月,損失慘重。
  • 《八佰》:四行倉庫保衛戰真的只是一場秀嗎?是一場怎樣的秀?
    《八佰》《八佰》成為近期最能哭的大片,同時也是最富爭議的大片。關於《八佰》的爭議,除了人肉炸彈那一幕催淚情節,還有就是關於整個《八佰》故事情節的真實性。四行倉庫保衛戰是真實歷史事件,在那裡戰鬥過的四百多位英雄,都是有名有姓的歷史人物。
  • 電影《八佰》中真實的四行倉庫保衛戰:「八百壯士」只有四百人
    原標題:真實四行倉庫保衛戰:「八百壯士」只有四百人最近,電影《八佰》在各大影院熱映。該片講述了「八百壯士」——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上海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這個故事取材於淞滬會戰期間發生的真實事件。
  • 一條蘇州河相隔,一邊天堂一邊地獄,四行倉庫保衛戰究竟有多慘烈
    不過,也正如電影中所展示,當時的四行倉庫保衛戰實際上只是當局給西方政客們展示的一場表演而已,目的就是讓列國在布魯塞爾會議上傾向中國,並希望以八十八師的犧牲來贏得國際社會的同情與支持。但是,因為布魯塞爾會議(九國公約)推遲,當局的幻想也隨之破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