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八佰》引發熱議,回顧歷史還原真實的四行倉庫保衛戰

2020-09-03 讀史通古今

8月21日,導演管虎的作品《八佰》在全國各大院線上映。不到一周時間票房已突破10億元。電影的熱映讓更多的人開始關注那段歷史。針對電影內容,輿論場上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聲音,一種觀點認為電影激發起了民眾的愛國之情,是一部難得的好電影,而另一種觀點則認為電影用力過猛,有誇大之嫌。

我們不妨暫且放下爭論,從歷史的角度,回顧83年前的那場戰鬥。

電影《八佰》海報

一、戰鬥背景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件發生,中日爆發全面戰爭。上海形勢頓時緊張,日本開始大規模撤離居住在上海的僑民。8月9日,日本海軍中尉大山勇夫駕車衝擊虹橋機場,與中國守軍發生衝突,被當場擊斃。當晚日本向上海增兵2000人,大戰一觸即發。

8月13日夜晚,中國決定先發制人。依照計劃,裝備精良的國軍一部攻佔日軍在上海最重要的據點虹口日本海軍司令部;另一部攻擊日海軍在上海的碼頭匯山碼頭,趕在日本援軍到達之前消滅駐滬日軍。但這兩個目標均未實現。

8月14日,國民政府發表《抗戰自衛書》,宣布「中國決不放棄領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唯有實行天賦之自衛權以應之。國軍方面先後投入兵力總數在70萬人以上。8月15日,日本進行全國總動員,成立作戰大本營,並陸續向上海派遣5個師團約30餘萬人的部隊。中日兩國上百萬軍隊在上海進行了長達幾個月的生死搏殺。

淞滬會戰第二階段形勢圖

儘管中國軍人不懼生死與日軍在各個陣地上反覆爭奪,但在平坦的長江下遊平原上,面對著擁有絕對海空優勢的日軍,兩個多月下來,國軍傷亡慘重。10月26日,鑑於形勢危急,為保存有生力量,蔣介石決定從閘北地區撤出絕大多數部隊,去防衛上海西部郊區;因為九國公約的籤字國將於11月初召開會議,為贏得國際社會的同情與支持,命令顧祝同讓其麾下精銳的八十八師單獨留守抵抗。

經權衡,最終留下八十八師五二四團第一營留守四行倉庫。營長為陸軍少校楊瑞符;為加強領導,特派五二四團團附中校謝晉元作為最高長官。

二、戰鬥經過

10月27日

主力部隊正在西撤,固守四行倉庫的孤軍註定沒有援助。謝晉元將一連沿西藏路部署在四行倉庫右翼,三連在左翼交通銀行倉庫大樓對面,二連在中央擔任四行倉庫外圍的守備。將士們利用倉庫內的麻袋構建防禦工事,封閉門窗以方便射擊,破壞照明系統以隱蔽部隊。機槍連除以兩挺布置在樓頂擔任防空,其餘分配至一、三兩連完成全營火力網的編成。

謝晉元像

上午7時,日軍第三師團攻進上海北站,他們驚訝地發現,這裡的守軍早已撤退。指揮官松井石根不敢相信這一狀況,他親自視察了老北站後,便命令部隊快速挺進到蘇州河北側,到午後1時開至四行倉庫附近。約十名日軍接近防禦工事進行偵查,很快被擊斃,餘部慌忙撤退。

午後2點由第三連排長尹求成帶領的一隊中國偵察兵與約50名日軍交火。之後不久一個連的日軍從西側發動進攻,三連連長石美豪面部中彈但繼續指揮戰鬥直到腿部再次中彈。大約七十名日軍進入倉庫西南牆根,這裡是中國軍隊的火力死角。中國守軍便爬上樓頂向其投擲迫擊炮彈及手榴彈,炸死日軍七名傷二三十名。在第一波攻擊失敗後日軍向儲有燃料及木材的倉庫西區放火。下午5時大火被撲滅。同時日軍在閘北進行搶掠縱火。

國民黨軍隊全線撤退的消息原本是讓上海市民十分沮喪的,突然聽到閘北傳來的槍炮聲,人們得知四行倉庫還有一支中國軍隊在堅守,極為振奮。無數市民爬上屋頂向閘北眺望。甚至有些膽大的市民跑到蘇州河南岸觀望。由上海市民組織的各界抗敵後援會和主要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救亡協會隨即行動,十多輛汽車運來的各種物資堆積在河岸。

夜幕降臨,守軍在新垃圾橋邊構築防線,並派部隊駐守。他們整整花了四五個小時將市民運來的食品、水果、衣物、藥品等物資及一大袋慰問信拖到倉庫裡。同時,幾位記者沿著防線爬行幾十米,來到了四行倉庫。機槍連連長雷雄代表謝晉元與楊瑞符接見了記者。謝晉元通過上海商會向美軍提出送10名重傷員離開戰場的請求,美軍答應了。這10名重傷員趁著夜幕被抬離了戰場。在整個行動中有3名中國士兵被日軍槍擊身亡。

淞滬會戰中國軍隊陣地

10月28日

中國守軍連夜搶築工事,沒有人睡覺。。四行倉庫的位置及建築結構對守軍相當有利。四行倉庫臨近上海公共租界,日軍不敢用海軍炮火攻擊。他們怕炮彈落入公共租界內,因為日本此時尚不願意同歐美開戰。日軍也不敢像在上海其他地方那樣使用芥子毒氣,因為這將暴露在全世界面前。

早上7時,一架日軍轟炸機在倉庫上方盤旋,但因為害怕誤中公共租界並未投彈。在遭到守軍防空火力攻擊後日軍轟炸機離去。

上午8時,營長楊瑞符召集全營官長及班長講話鼓舞士氣。10時謝晉元與楊瑞符共同視察工事並觀察日軍動向。當他們在樓頂上時謝晉元發現一隊日軍沿蘇州河北路移動,據楊瑞符回憶大約在一千米外。謝晉元拿起一支槍向其射擊,當場擊斃日軍憲兵一名。

德械師

下午3時開始下雨,四行倉庫周圍的火逐漸熄滅。日軍在西側發動另一次主攻,佔領交通銀行大樓,在四行倉庫北面部署加農炮攻擊。加農炮對四行倉庫厚重的牆壁無法造成致命傷害,而在交通銀行大樓內的日軍又很容易被佔領制高點的中國守軍壓制住。當時,430多名士兵在倉庫西側2、3樓,與佔據一街之隔之交通銀行內日軍交火,日軍用加農炮攻擊,令倉庫西牆千瘡百孔。兩小時後日軍放棄進攻,但得以切斷四行倉庫供電及供水。

當時中國軍隊都沒有攜帶國旗和軍旗,謝晉元提出希望得到一面國旗懸掛在四行倉庫頂上,以振國威軍威。中國女童子軍楊惠敏在10月28日中夜,冒著生命危險,衝過火線,向四行倉庫守軍獻送國旗。楊惠敏問謝晉元今後的打算,在場的軍人齊聲回答:誓死保衛四行倉庫。當小姑娘問及你們還有多少戰士時,謝晉元回答說:800人。而楊瑞符回憶,之前送出的重傷員也被一一告知:若外界問起倉庫中還有多少守軍時,統一回答說800人。這就是「八百壯士」的由來。

女童子軍楊惠敏像

10月29日

謝晉元臨時用兩根竹竿連紮成旗杆,平臺上站一二十個人,都舉手向國旗敬禮。謝晉元帶楊惠敏參觀各處。

早上,上海市民發現四行倉庫樓頂升起一面國旗。守軍中只有一小部分人參加了升旗儀式。而蘇州河對岸聚集的群眾據說超過三萬人。日軍開始對國旗發動空襲。由於防空炮火密集,同時顧忌誤傷公共租界,日軍飛機沒能摧毀中國國旗就撤退了。經過兩天戰鬥,四行倉庫外防禦工事和倉庫本身都遭到破壞。

中午,日軍發動迄今最大規模攻擊。加農炮和輕裝坦克從各個方向發動進攻,迫使中國守軍第三連從倉庫外工事中撤回倉庫內。四行倉庫西側本來沒什麼窗戶,而日軍的炮擊卻給守軍打開了許多射擊孔。一隊日軍試圖通過梯子爬入倉庫二樓,謝晉元當時恰好在二樓窗戶前。他一手奪過第一個上來的日本兵的槍,另一隻手將其推下,之後向第二名日軍射擊,最後推倒了梯子。一名在戰鬥中負傷的士兵將自己綁上手榴彈從六樓跳下倉庫,利用自殺攻擊炸死約二十名日軍。戰鬥直到天黑,此時日軍以裝甲車和加農炮掩護進攻。最終日軍再次失敗後,開始用挖掘機向四行倉庫挖地道。河對岸市民用大字報通知守軍日軍的行動。一人甚至在發現日軍準備再一次發動進攻後,打電話通知四行倉庫守軍。

戰火中的四行倉庫

10月30日至11月1日

10月30日早上7時,日軍用加農炮再次進攻,只有少數步兵參加。日軍試圖摧毀四行倉庫,由於建築堅固,沙袋和修理材料充足,守軍得以時刻修復。據楊瑞符回憶,加農炮炮火相當密集,平均每秒都有炮彈落下。傍晚時,日軍用數盞探照燈照亮四行倉庫,以便炮擊。戰鬥持續一天,守軍摧毀日軍數輛裝甲車。

由於戰鬥地點四行倉庫緊鄰上海公共租界,使得租界中的外籍人士感到危險。面對日本壓力,外籍人士同意勸說中國軍隊停止作戰。10月29日,外籍人士派代表向國民政府遞交請願書,要求以「人道主義原因」停止戰鬥。10月30日,上海公共租界英軍司令少將見國軍英勇作戰,深受感動,除購贈糧食給八百壯士充飢外,更親自進入四行倉庫會見謝晉元,建議孤軍自租界撤出,英國駐上海領事願給予最大協助,謝回答:「我們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即使撤走,也得要有我們蔣委員長的命令,否則我們寧願戰死。」後來,各國使節團透過外交關係,正式提出照會,要求國民政府下令撤離孤軍,以免日軍重炮射入公共租界,危及各國僑民。對於蔣介石來說戰鬥已經勝利,絕大部分中國軍隊已經撤離,並重新部署到新位置,戰鬥已經引起西方世界注意。於是蔣響應外國租界停火要求,下令撤離。部隊在10月31日撤離四行倉庫。

謝晉元與軍官合影

上海警備司令楊虎受命與英軍將領斯馬萊會面,會議決定第五二四團撤至公共租界,與在上海西部戰鬥的第八十八師匯合。日軍指揮官松井石根表示同意並保證允許中國守軍撤退,但事後很快反悔。謝晉元希望能繼續留守四行倉庫,直到戰鬥至最後一人。最終,張柏亭勸說其同意撤退。臨到奉命退卻時,英軍指揮官馬勒提少將不顧日軍抗議,親自站在他警戒線上之重機關槍陣地上,掩護孤軍通過新垃圾橋。

午夜,謝晉元帶領376人分小隊,分批通過新垃圾橋,撤入公共租界,約十人在撤退中被日軍機槍打傷。到凌晨2時,所有守軍均完成撤退。

這一役,孤軍堅守最後陣地,力戰四日夜,擊退日軍六次圍攻,日軍死約200餘,孤軍傷亡37人,營長楊瑞符少校彈穿左胸,負重傷。

三、戰鬥後續

部隊撤退後隨即宣布與第八十八師匯合,但馬上被租界內的英軍攔截沒收武器並限制自由。這是因為日軍威脅:如果讓他們離開就要入侵租界。他們被送至公共租界西部義大利防區的膠州路膠州公園隔壁孤軍營進行隔離。

退入租界的八百壯士

蔣介石提升了所有參加保衛戰的軍人的軍銜。在他們被軟禁期間,上海市民經常探訪他們並進行文娛表演。軍官為士兵開設了多種課程如外語、數學。士兵繼續每日進行軍事訓練並保持高昂的鬥志。他們抵住外界的壓力堅持升國旗、唱國歌。

守軍在「孤軍營」中被羈押三年多。後來日本方面聲稱允許釋放這些士兵,但條件是解除武裝並以難民的身份離開上海。謝晉元拒絕這些條件。其間他多次拒絕偽政權勸降。

1941年4月24日晨5時許,孤軍營官兵循例在操埸集合,列隊早操。點名時,發覺士兵郝鼎誠、張文清、尤耀亮,張國順等4人遲到5分鐘,謝晉元治軍素嚴,當眾予以訓斥。不料郝等早受汪精衛政權方面誘騙,在全體跑步時,郝鼎誠乘謝晉元不備,突然拿出身藏的匕首刺向謝晉元面門,隨後在其頭胸等部位猛戳,其餘3人也一擁而上,向其左太陽穴及咽喉等致命處狂刺,謝晉元當場倒地。團附上官志標中校見狀趨前援救,也受重傷;兇手當場被附近官兵捕獲,移解上海公共租界當局法辦。謝晉元被刺殺身亡,消息傳出,上海市民悲慟不已,逾10萬人參加其葬禮。而三天內湧進孤軍軍營瞻仰其遺體的共達25萬人次。蔣介石和宋美齡也通電悼念,謝晉元被追贈少將軍銜。

四行倉庫遺址

1941年12月8日,日本突襲美國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12月10日,汪偽政權上海市長陳公博致函孤軍營代團長雷雄,要孤軍全體參加「和平運動」,雷嚴辭拒絕。後日軍佔領上海公共租界,並俘獲這些士兵,將他們從寶山押到新龍華遊民習藝所,強迫他們挖壕溝。作苦工;因為孤軍反抗,日軍把他們押去南京,關在珠江路老虎橋監獄之俘虜收容所裡;孤軍仍每天抽空由官長率領跑步和體操。日軍將孤軍官長和士兵分開,將士兵50人押去光華門外,60人押去孝陵衛,100人押去杭州;另押解裕溪口和南洋群島各50人;其餘仍關在城內原處,將官兵雜在一起,強迫他們做苦工。1942年11月6日,光華門外孤軍趁著和孝陵衛之孤軍對調時,大部分逃走;他們先到小茅山藏幾天,有的留在當地參加遊擊隊,有的繞道浙江、江西、湖南、貴州,回到陪都重慶。

抗戰勝利後,從全國各地回到上海之倖存者有一百多人,在紐幾內亞作苦工之36名官兵由澳洲政府派軍艦送回上海。約100名該營戰士回到上海在四行倉庫搭棚為謝晉元守靈。內戰爆發後,他們大多不願再戰而復員。

四行倉庫保衛戰,鼓舞了中國軍民的士氣,並向外界傳達中國積極抗戰決心。媒體用「八百壯士」來稱呼這400多名守軍,同時《八百壯士歌》被創作出來以激勵軍民抵抗日本侵略。「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謝團長」。

相關焦點

  • 電影《八佰》與其四行倉庫保衛戰真實歷史的啟示及勇士們的結局?
    《八佰》是根據83年前,抗日戰爭時期淞滬會戰中四行保衛戰的真實故事改編。前幾日專門重新閱讀了那段歷史,昨晚又買了張票觀看了這部電影。電影的視覺衝擊和聲效似乎更有衝擊力、震撼力。及《八佰》的因由四行倉庫保衛戰發生於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它的結束標誌著中國抗日戰爭中的一場重大戰役淞滬會戰的結束。
  • 回顧歷史不忘國恥:《八佰》所講的四行倉庫保衛戰真實的歷史故事
    管虎導演的電影《八佰》正在熱映,從上映以來(8月21日)截止昨日(26日),僅僅6天時間票房突破13億人民幣,淘票票評分更是高達9.1分,可見這部電影的受歡迎程度和口碑之好。評論區也堆滿了溢美之詞——製作精良,場面感人,可歌可泣,勿忘國恥等等。要場面有場面,要情懷有情懷,賣點滿滿。觀影過後,我給這部電影打了一個自己的評分——7.5分,不能再多了。
  • 電影《八佰》與四行倉庫保衛戰留給我們什麼啟示?
    《八佰》是根據83年前,抗日戰爭時期淞滬會戰中四行保衛戰的真實故事改編。前幾日專門重新閱讀了那段歷史,昨晚又買了張票觀看了這部電影。電影的視覺衝擊和聲效似乎更有衝擊力、震撼力。>及《八佰》的因由四行倉庫保衛戰發生於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它的結束標誌著中國抗日戰爭中的一場重大戰役淞滬會戰的結束。
  • 看《八佰》有感:再現四行倉庫保衛戰
    張宇飛 南洋時評 9月5日一年前就看到電影《八佰》的宣傳海報,由於審核、疫情等原因,一直未能上映。直到上個月21日,該片先在國內公映,不過在新加坡,要等到9月10日才會上映。不過《八佰》是亞洲第一部IMAX商業大片。IMAX廣闊的動態範圍和接近人眼的成像效果,可完美再現四行倉庫保衛戰,能給觀眾帶來更強大的視覺衝擊。因此我是肯定會去影院「二刷」的。
  • 四行倉庫紀念館紀錄片,還原真實的歷史故事
    何為《八佰》? 所謂「八佰壯士」,指的1937年淞滬會戰後期,中國軍隊第88師524團團副謝晉元率領的400餘名官兵。 為了掩護主力部隊車隊,400多名士兵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擊退敵人十餘次進攻。
  • 跟隨電影《八佰》到四行倉庫
    個人認為,《八佰》這部電影拍的是很成功的,成功激發出了國人的愛過熱情,影片中有許多場景讓人潸然淚下。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這部影片所講述的故事發生地:上海的四行倉庫。參加這場保衛戰的中國士兵被稱為「八百壯士」,他們抵住了日軍的多番進攻,這次保衛戰的成功,重新振奮了因淞滬會戰受挫而下降的中國軍民的士氣。
  • 電影《八佰》背後的真實歷史
    電影《八佰》作為影院復工後最早上映的電影之一,《八佰》在點映期間票房就突破了1.8個億,到現在《八佰》的總票房已經突破了30億。觀眾對這部電影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主要是影片對歷史真實性的還原上的爭議那麼這部影片背後的真實歷史又是如何的呢?
  • 八佰中的四行倉庫保衛戰最終結果如何 那一年的四行倉庫留下了298...
    八佰中的四行倉庫四行倉庫守衛戰中,謝晉元率領所謂的「八百壯士」堅守四天四夜,在激戰中,謝晉元部戰士犧牲10餘人,受傷30餘人,擊斃敵人200多人,他們絕對不會投降,但是最終卻撤退了!
  • 《八佰》中的四行倉庫保衛戰究竟在保衛什麼?是演戲還是博弈?
    近日電影《八佰》因其宏大而悲壯的場面和跌宕起伏又催人淚下的劇情,使它剛上映不久便獲得了非常不錯的票房和絕佳的口碑。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這是中日軍隊在抗日戰爭中展開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主戰場在上海,電影《八佰》的故事就發生在淞滬戰役尾聲階段的四行倉庫保衛戰,但是四行倉庫保衛戰究竟在保衛什麼?
  • 《八佰》的真實歷史,四行倉庫保衛戰,抗日英雄永垂不朽
    近日電影《八佰》刷爆了各大影院,成為了今年影院開工後最熱門的黑馬,可是這部電影《八佰》也是歷經了無數的磨難,幾經撤檔才真正的展現在我們的面前,讓我們看到了戰爭的殘酷,抗日戰士的勇烈。四行倉庫保衛戰要更加的慘烈也更加的悲壯。
  • 拋開《八佰》濾鏡,看四行倉庫保衛戰中的那些真實故事,直擊心靈
    《八佰》終於在千呼萬喚中揭開了面紗。僅前期點映期間,票房就已經破2億,簡直是太豪橫。它的上映為疫情後的中國電影的全面復甦殺出了一條血路。《八佰》必看,但是看完之前後,拋開濾鏡,四行倉庫保衛戰中的那些真實故事更是直擊心靈。
  • 電影《八佰》熱映後,上海四行倉庫紀念館成熱門參觀點
    近日,電影《八佰》受到了廣泛關注。據說這部影片,是中國電影史上「逼格」最高的,不僅耗時長、成本高、人員多,而且影片全程採用ALEXA 65毫米數字攝影機拍攝。隨著這部影片的火起,上海一處倉庫也成為了熱門參觀點。
  • 管虎的《八佰》與真實的四行倉庫戰
    《八佰》籌劃了10年,拍攝230天,影片處處寄託著導演管虎的匠心。《八佰》劇照為了更真實地呈現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戰爭場面,管虎在蘇州找到一塊地,歷時18個月,實景搭建超過20萬平方米而南岸的民眾,躲在一把脆弱的保護傘下,從事不關已到吶喊助威,只是這眼前的真實戰爭,激發了內心的良知,這種戰爭的壓迫感將民眾短暫的凝聚到一起。真實的四行倉庫戰:淞滬戰役期間,中日雙精銳部隊在上海爆發大戰,國軍在局部戰場取得勝利,由於缺少海空優勢,國軍激戰兩月,損失慘重。
  • 「八百壯士」精神,與時代同行!電影《八佰》熱映,四行倉庫火了→
    隨著電影《八佰》熱映,電影中的核心場景——上海四行倉庫,也迎來了許多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觀者。四行倉庫是座位於上海靜安區中南部,蘇州河北岸,西藏路橋西北角的倉庫建築。為真實還原歷史,憑弔前輩英雄事跡,2015年8月13日淞滬會戰78周年之際,四行倉庫紀念館作為上海唯一的戰爭遺址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落成開館。近日,隨著電影《八佰》的熱映,真實歷史事件發生地的四行倉庫紀念館成為了熱門"打卡"地點。每天有2500個參觀名額,已需要提前一周時間預約。
  • 《八佰》的爭議和真相,四行倉庫保衛戰究竟在保衛什麼?
    保衛戰,從歷史中尋找答案。四行倉庫保衛戰國軍的參戰部隊是第88師262旅524團1營,由副團長謝晉元擔任指揮官,包括三個步兵連和一個機槍連一共420人,但是為了迷惑日軍,對外宣稱有800人,電影《八佰》的名字由此而來。這場戰鬥發生在上海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因此被稱為四行倉庫保衛戰。
  • 《八佰》:四行倉庫保衛戰真的只是一場秀嗎?是一場怎樣的秀?
    《八佰》《八佰》成為近期最能哭的大片,同時也是最富爭議的大片。關於《八佰》的爭議,除了人肉炸彈那一幕催淚情節,還有就是關於整個《八佰》故事情節的真實性。四行倉庫保衛戰是真實歷史事件,在那裡戰鬥過的四百多位英雄,都是有名有姓的歷史人物。
  • 因《八佰》爆火的四行倉庫,如今是何景象?
    ▲點擊紅色「關注」,關注本頭條號,更多行業精彩內容免費推送截至2020年8月27日19時,電影《八佰》總票房突破14億元,創影院復工以來新紀錄。《八佰》的真實發生地——上海四行倉庫,也隨著電影熱播火爆起來,很長一段時間其歷史價值沒有被重視,而經過改造設計的四行倉庫,如今是何景象?
  • 真實的八佰,現實的四行倉庫,更讓人唏噓澎湃
    電影《八佰》是由導演管虎執導,黃志忠、歐豪、王千源、姜武、張譯、杜淳、魏晨、李晨、俞灝明等主演的戰爭題材影片 。故事原型為1937年發生於上海的四行倉庫保衛戰,此戰為淞滬會戰最後一役。歷史中真實的八佰,現實的四行倉庫,更讓人唏噓澎湃!
  • 電影《八佰》:英雄永不落幕,四行倉庫保衛戰,孤軍背後的悲涼
    電影《八佰》點燃了疫情減弱後人們觀影的熱情,似乎冥冥之中形成一個象徵意義,那些曾經在疫情最嚴重時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歷史背景:1937年7月7日,日本以盧溝橋事變為藉口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8月13日戰火又燒到了上海,由此引發了我軍頑強抵禦日軍的淞滬會戰。
  • 八佰電影講的什麼 八佰真實歷史事件
    8月倍受期待的國產戰爭大片《八佰》上映了,對於太久沒進影院的觀眾來說,這是一份巨大的驚喜。兩個多小時的電影,太多太多的淚點湧現,相信大家在觀影時都忍不住流淚吧。不過沒去電影院看過《八佰》的朋友有福利,今天小編就來告訴大家電影《八佰》講的什麼?《八佰》真實歷史事件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