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八佰,現實的四行倉庫,更讓人唏噓澎湃

2020-09-10 晚聽時間

電影《八佰》是由導演管虎執導,黃志忠、歐豪、王千源、姜武、張譯、杜淳、魏晨、李晨、俞灝明等主演的戰爭題材影片 。

故事原型為1937年發生於上海的四行倉庫保衛戰,此戰為淞滬會戰最後一役。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4晝夜,阻擊日軍,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八百人。

該片於2020年8月2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歷史中真實的八佰,現實的四行倉庫,更讓人唏噓澎湃!

1937年8月,日本密謀進軍上海。日本提出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而蔣介石則開始在上海採取主動反擊,主動應戰。

中日雙方共有約100萬軍隊投入戰鬥,戰役本身持續了三個月。日軍投入28萬餘人,宣布死傷4萬餘人。中國軍隊投入兵力75萬以上,統計死傷30萬人

淞滬會戰,國軍慘敗,整個上海蘇州河北岸還未淪陷的陣地,只剩四行倉庫!

四行倉庫是由大陸銀行和北四行的聯合倉庫,是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六層大廈,就算是輕型坦克炮彈也難以攻破。

1937年10月,蔣介石決定撤出閘北(今靜安)大部隊,改為防守上海西部郊區,僅留下五二四團第一營駐防四行倉庫,五二四團副團長謝晉元為最高長官。

四行倉庫就成了八佰壯士最後駐守的要塞!

為了守衛四行倉庫,謝晉元下令門窗封死,二樓以上門窗封一半,留下射擊口,電線全部切斷,也不能生火煮飯,以免暴露目標。

在陰暗的四行倉庫裡,四百多名孤軍背水一戰!

參加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孤軍,為了虛張聲勢,謝晉元在被租界的英軍詢問時,表示自己一共有800人。這也是「八百壯士」稱謂的由來。而他們要對抗的,則是日軍王牌軍第三師團。

由於四行倉庫靠近英法租界,且附近有大型煤氣包,日軍既害怕誤傷英法租界軍隊,也害怕引發不可收拾的大爆炸,不敢進行轟炸和大範圍炮擊。

這也給了孤軍足以守衛倉庫的優勢和決心。

一條窄窄的蘇州河兩岸,卻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北岸地獄,南岸天堂。

橋的北岸,四行倉庫就像激流中的一座孤島,沒有援軍的八百壯士,花花世界明明就在眼前,卻只能置身於這座活死人墓中,與日軍以命相搏。

而橋的南岸,歌廳夜夜笙歌,賭場人頭攢動,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戰爭起初,英法租界裡的洋人們、市民們、難民們全都隔岸觀火。現場圍觀荷槍實彈的軍事戰爭,仿佛河對岸無際的斷壁殘垣裡,正在發生的這場亡國之戰,跟他們沒有一點關係。

四行倉庫哪兒是一個戰場,明明是一臺血肉鑄就的戲,一場蔣介石企圖博取國際社會的同情,希望國際社會可以制裁日本侵略者的戲。

日軍在得知蘇州河北岸有中國軍隊後,多路日軍向四行倉庫集結圍攻。

在蘇州河南岸的人們,親眼目擊倉庫瀕危時刻,看見有的戰士全身綁著炸藥,從倉庫樓上的窗戶跳下引爆炸藥,與日軍同歸於盡。

這「八百壯士」在四行倉庫與日軍激戰四天四夜,以數十人傷亡代價,至少擊潰6次日軍的進攻。

在電影裡,起初河對岸的人們只是觀望,但當如此近距離目睹四行倉庫的激烈戰鬥,中國同胞們在倉庫一次又一次擊潰日軍的進攻。讓他們意識到,應該為這個國家做點什麼。

四行倉庫的戰爭鼓舞了全上海人民的士氣,不少居民隔著一條街,在樓上為孤軍加油,提醒他們日本兵的行蹤。

更是有市民自發送去大量糧食物資,趁著夜色被拉到了倉庫裡,也有一些記者爬過沙袋,進入了倉庫。

當時四行倉庫守軍,並沒有攜帶旗幟,整個上海也都掛上了日本國旗。謝晉元為了提升軍威,提出想要一面旗掛在四行倉庫屋頂。

上海商會迅速送來一面大旗,剛剛十歲出頭的女童軍楊惠敏自告奮勇將旗送入四行倉庫。

可以說,四行倉庫便是上海最後的堡壘,是抗日戰爭真正的最前線。

1937年10月29日,四行倉庫保衛戰已引起各方關注,英美等國代表向國民政府遞交請願,希望以「人道主義原因」停止戰鬥,實則是想保護倉庫附近的租界不受牽連。

蔣介石也認為最初目標已經達到,所以下令撤離倉庫。日軍本以為倉庫守衛有上千人,繼續交戰恐也難以拿下,於是也同意了撤軍,並沒有施加過多阻攔。

謝晉元雖希望繼續作戰,但依然選擇了服從撤軍命令。部隊通過垃圾橋,進入英租界。

進入英租界後,部隊被英軍收繳了武器,在生活在極差的環境中,被軟禁了4年。

1941年4月,汪偽政權想要誘降謝晉元,並許諾其陸軍總司令的頭銜,被謝晉元嚴厲拒絕。之後,汪精衛收買了四個叛兵準備刺殺謝晉元。

1941年4月24日,謝晉元被汪精衛收買的叛徒刺殺身亡。四個兇手當場被擒。

4月25日,謝晉元追悼儀式上,有30萬人自發前往弔唁。國民政府追授謝晉元為陸軍少將。

而其他將士們也未能倖免於難,後被日軍羈押強徵勞逸。

2014年8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謝晉元等八百壯士(1937)國民革命軍陸軍第9集團軍88師524團被追認為英雄群體。

時至今日,為了留下這昔日的壯舉,遍布彈孔的四平倉庫仍舊聳立在它曾經的位置,它所見證的也並非是一次失敗的保衛戰,而是千百年來,我們雖然曾經被打敗,但從未被徵服的原因,這便是八佰背後凝聚的中華魂。

致敬所有曾經守護著我們國家向死而生的英雄們,也感謝《八佰》這部影片讓更多的觀眾了解這段歷史。

相關焦點

  • 管虎的《八佰》與真實的四行倉庫戰
    《八佰》籌劃了10年,拍攝230天,影片處處寄託著導演管虎的匠心。《八佰》劇照為了更真實地呈現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戰爭場面,管虎在蘇州找到一塊地,歷時18個月,實景搭建超過20萬平方米而南岸的民眾,躲在一把脆弱的保護傘下,從事不關已到吶喊助威,只是這眼前的真實戰爭,激發了內心的良知,這種戰爭的壓迫感將民眾短暫的凝聚到一起。真實的四行倉庫戰:淞滬戰役期間,中日雙精銳部隊在上海爆發大戰,國軍在局部戰場取得勝利,由於缺少海空優勢,國軍激戰兩月,損失慘重。
  • 《八佰》熱映,1937年發生在四行倉庫的真實故事,卻讓人嘆息
    這部由管虎導演,多名硬核演員演繹的電影《八佰》,講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當中的一幕,電影拍攝的視角,從小人物出發,圍繞「八百壯士」在上海四行倉庫中日會戰的慘烈激戰。不過,電影總歸是電影,它不是真實歷史的紀錄片。影片《八佰》取材於1937年松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在四行倉庫與日軍奮戰4晝夜的故事。而真實的歷史,可遠比電影中更讓人熱血沸騰。
  • 《八佰》破24億,真實的「四行倉庫」究竟如何?撤軍後結局悲慘
    我是雲熙,今天咱們來聊聊《八佰》這部影片吧!《八佰》破24億,真實的「四行倉庫」究竟如何?撤軍後被俘虜,結局悲慘!隨著國民素質的整體提升,而觀眾對於電視劇、電影的質量也是要求越來越高,其實都知道國產電影在前幾年確實很糟,因此民眾對於國外的大片比較買帳。
  • 微評 |《八佰》背後還有多少四行倉庫
    8月26日一場雷雨光臨上海,仍有許多市民、遊客冒雨前來憑弔紀念,一些人還在四行倉庫的彈孔牆外擺放了鮮花。這一市場成績無疑對於後疫情時期電影產業復工復產起到了提振的作用,更讓人們看到了特殊時期電影市場的希望,有利於恢復電影從業者的信心。影片中極具藝術性的復舊影像、槍林彈雨的真實場景以及盪氣迴腸的視聽節奏令人熱血沸騰,電影尤其注重了對群像和個體的刻畫,塑造了形態各異、變化複雜的小人物,更是以獨特的角度去講述「八百壯士」的故事——殘酷的戰爭中,貪生怕死和視死如歸都是常態。
  • 跟隨電影《八佰》到四行倉庫
    這兩天,有關電影《八佰》的消息在網絡上的討論可謂是沸沸揚揚。小編也於電影上映的第一天到電影院一探究竟。個人認為,《八佰》這部電影拍的是很成功的,成功激發出了國人的愛過熱情,影片中有許多場景讓人潸然淚下。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這部影片所講述的故事發生地:上海的四行倉庫。
  • 電影《八佰》與其四行倉庫保衛戰真實歷史的啟示及勇士們的結局?
    《八佰》是根據83年前,抗日戰爭時期淞滬會戰中四行保衛戰的真實故事改編。前幾日專門重新閱讀了那段歷史,昨晚又買了張票觀看了這部電影。電影的視覺衝擊和聲效似乎更有衝擊力、震撼力。及《八佰》的因由四行倉庫保衛戰發生於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它的結束標誌著中國抗日戰爭中的一場重大戰役淞滬會戰的結束。
  • 「八百壯士」精神,與時代同行!電影《八佰》熱映,四行倉庫火了→
    與日軍激戰4個晝夜,掩護大部隊撤退,斃敵200多人、傷無數,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人民抗戰的決心與勇氣。為真實還原歷史,憑弔前輩英雄事跡,2015年8月13日淞滬會戰78周年之際,四行倉庫紀念館作為上海唯一的戰爭遺址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落成開館。近日,隨著電影《八佰》的熱映,真實歷史事件發生地的四行倉庫紀念館成為了熱門"打卡"地點。
  • 《八佰》中你不知道的事:「八百壯士」現實結局比電影更令人唏噓
    電影《八佰》上映兩個多月,三十多億票房一掃疫情陰霾,更讓我們了解到那個年代,先輩們守護河山的慘烈和悲壯。而關於這部電影的上映,關於四行倉庫保衛戰,關於電影中沒有呈現的唏噓結局,同樣令人感慨。全世界的圍觀電影《八佰》取材於「八百壯士」於上海四行倉庫狙擊日軍的史實。淞滬會戰末期,這場持續數月的大會戰讓中國軍隊損失慘重,當局決定戰略性退出,以保障南京安全。
  • 「惠州文脈·西湖」《八佰》與四行倉庫
    為向國內外宣示抗戰到底的信心和決心,爭取國際社會支援,10月26日深夜,中國軍隊第88師262旅524團團附謝晉元臨危受命,率領四百餘名官兵(為了迷惑敵人,謝晉元對外謊說有八百人,外稱「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四天四夜,電影《八佰》便取材於這樁震驚世界的歷史事件。
  • 八佰中的四行倉庫保衛戰最終結果如何 那一年的四行倉庫留下了298...
    八佰中的四行倉庫四行倉庫守衛戰中,謝晉元率領所謂的「八百壯士」堅守四天四夜,在激戰中,謝晉元部戰士犧牲10餘人,受傷30餘人,擊斃敵人200多人,他們絕對不會投降,但是最終卻撤退了!
  • 《八佰》電影中的 四行倉庫 成為人們紀念英烈的地方,你去過嗎
    電影院復工不久,戰爭大片《八佰》8月21日正式上映,電影再現真實的抗戰經歷,再次讓大眾身臨其境。上映的《八佰》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
  • 電影《八佰》與四行倉庫保衛戰留給我們什麼啟示?
    《八佰》是根據83年前,抗日戰爭時期淞滬會戰中四行保衛戰的真實故事改編。前幾日專門重新閱讀了那段歷史,昨晚又買了張票觀看了這部電影。電影的視覺衝擊和聲效似乎更有衝擊力、震撼力。>及《八佰》的因由四行倉庫保衛戰發生於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它的結束標誌著中國抗日戰爭中的一場重大戰役淞滬會戰的結束。
  • 拋開《八佰》濾鏡,看四行倉庫保衛戰中的那些真實故事,直擊心靈
    《八佰》必看,但是看完之前後,拋開濾鏡,四行倉庫保衛戰中的那些真實故事更是直擊心靈。這些新補償的兵,大多數是來自湖北的新兵,年齡十七八歲,沒有任何作戰經驗,這些人全部加在一起也只不過425名士兵。謝團長為了迷惑敵軍,以壯聲威,對外宣稱部隊人數為八百,於是就有了後人傳頌的「八佰壯士」英雄事跡。
  • 揭秘:電影《八佰》殘酷的歷史現實,四行倉庫英雄之殤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看到《八佰》這部電影,首先想到的就是的這句話,戰爭對於軍人來說,自古到今都是死亡相伴;看完《八佰》這部電影以後,則是令我想到了主席的一句話&34;。就是有這樣的熱血男兒存在,我們中華民族永遠才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 《八佰》裡的混凝土建築四行倉庫 現在怎麼樣了?
    8月21日,電影《八佰》正式公映,是停擺許久的中國電影市場復工以來的首部商業大片。上映4天獲得了9.1億的票房,加上此前點映的1億多票房,綜合票房超過了10.49億元,成為復工後首個達到10億票房的大片。
  • 因《八佰》爆火的四行倉庫,如今是何景象?
    《八佰》的真實發生地——上海四行倉庫,也隨著電影熱播火爆起來,很長一段時間其歷史價值沒有被重視,而經過改造設計的四行倉庫,如今是何景象?8月21日,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取材自淞滬會戰的電影《八佰》上映,孤軍奮戰四晝夜的八佰戰士們讓很多人看完都一陣鼻酸。
  • 《八佰》公映之後,市民紛紛自發來四行倉庫對憑弔烈士,讓人淚目
    電影《八佰》,讓更多的公眾知道了四行倉庫,知道了那場慘烈的保衛戰,由此,自從影片上映之後,來四行倉庫遺址憑弔烈士、瞻仰過去的人們也漸漸多了起來。四行倉庫保衛戰相關的各種歷史文物和資料文獻,其中有一張便籤讓人印象深刻,這是時年95歲的上海作家沈寂先生的一段回憶,當年的他只有十五歲,他看到&34;,他看到&34;這些畫面感極強的記敘,都被《八佰》用影像再現,感受史實,觀看電影,會讓我們對於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的保家衛國,更加肅然起敬。
  • 《八佰》觀影指北:四行倉庫的前世今生
    電影《八佰》在跌宕了一年之後終於可以上映了,做為疫情後首部上映的有份量的國產大片格外引人注目。該片在2020年的八月十五日進行了第一次點映,好評如潮。總體觀影感受不錯。在豆瓣的評分8.1,這個評分在國產電影中是比較高的了。
  • 電影《八佰》熱映 上海四行倉庫參觀者驟增
    中國抗日電影「八佰」熱映,許多民眾在晉元廣場留影。中國電影院重新開放後首部上映的新片《八佰》在這個暑期激發了觀眾深厚愛國熱情。影片上映只短短三天,片中「四行倉庫保衛戰」的真實所在地-上海四行倉庫抗日紀念地也迎來了參觀人數的驟增,達到了平日的兩倍多。
  • 看《八佰》有感:再現四行倉庫保衛戰
    最近網上看到很多影評,有說《八佰》好的,有說《八佰》不好的,有的甚至說的非常激烈。不過《八佰》是亞洲第一部IMAX商業大片。IMAX廣闊的動態範圍和接近人眼的成像效果,可完美再現四行倉庫保衛戰,能給觀眾帶來更強大的視覺衝擊。因此我是肯定會去影院「二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