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脈·西湖」《八佰》與四行倉庫

2020-08-28 羊城派

文/陸小鹿

八月,重返電影院,看了管虎導演的《八佰》點映場。

兩周前,《八佰》發布了電影片尾曲《蘇州河》,由那英和Andrea Bocelli(安德烈·波切利)合唱,曲調來自我很喜歡的愛爾蘭民謠《Londonderry Air(倫敦德裡小調)》,如泣如訴。

想起之前我寫過一篇《蘇州河邊》,文裡我寫到姚莉演唱的情歌《蘇州河邊》;寫到春風沉醉的夜晚,悠閒的上海居民在蘇州河邊釣魚、跑步;寫到我在蘇州河邊和朋友聚會、散步,一起走過流光溢彩的外白渡橋——那時我筆下的蘇州河,充滿了平靜和甜蜜的氛圍。

四行倉庫 資料圖

那時我不知道,蘇州河邊還曾有過一場驚心動魄的浴血鏖戰,如今,河邊仍矗立著那段歷史的見證物——四行倉庫。

1937年8月13日,淞滬抗戰爆發,戰況極其慘烈。為向國內外宣示抗戰到底的信心和決心,爭取國際社會支援,10月26日深夜,中國軍隊第88師262旅524團團附謝晉元臨危受命,率領四百餘名官兵(為了迷惑敵人,謝晉元對外謊說有八百人,外稱「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四天四夜,電影《八佰》便取材於這樁震驚世界的歷史事件。

四行倉庫,位於上海蘇州河北岸,當時是上海四所銀行的聯合倉庫,故稱為「四行倉庫」。彼時的蘇州河南岸是英租界,日本不可以向租界開炮,所以,一河之隔的四行倉庫,成為孤軍駐守的有利戰場。

蘇州河北岸,戰火紛飛、硝煙瀰漫。南岸,燈紅酒綠、一派歌舞昇平。一邊戰士們朝不保夕,一邊民眾仍可以吃包子、打麻將、看京劇……每當北岸戰火燃起,數以萬計的南岸民眾就聚集在蘇州河邊,隔河觀戰,住在高樓裡的有錢人,還會拿起望遠鏡觀望……強烈的生活對比,給觀眾帶來深刻的視覺衝擊力和震撼力。

10月28日黎明,日軍偷襲四行倉庫,妄圖用炸藥炸毀鐵門和牆壁。他們用兩塊大鋼板護住頭和身體,擋住我軍扔下的手榴彈。千鈞一髮之際,年僅21歲的戰士陳樹生,身捆數枚手榴彈,從五樓縱身跳下,與敵人同歸於盡。在他的帶動下,一個個年輕的戰士,身捆手榴彈,一邊報著自己的籍貫和姓名,一邊英勇地從高樓跳下,拉開導火索,壯烈犧牲——他們中的許多人還沒有成家,還沒有嘗過為人的快樂,可是在國家大義面前,他們毫不畏懼地捐出寶貴生命,何其偉大!

戰士們的壯舉,激勵和鼓舞了蘇州河南岸的有志青年。10月28日晚,童子軍女隊員楊惠敏冒著危險進入四行倉庫,送進一面國旗,表達市民對「八百壯士」的崇高敬意。次日清晨,四行倉庫樓頂高高升起了國旗。然而,日軍的炮火對準了樓頂的四行守軍,旗杆被擊倒,眼見就要倒地,英勇頑強的戰士不顧身負重傷,幾人合力把旗杆一點一點地支撐起來。「四方都是炮火,四方都是豺狼,寧願死不退讓,寧願死不投降。我們的國旗在重圍中飄蕩,飄蕩……」那一刻,坐在影院的我不禁紅了眼睛。

看完電影,激情澎湃,我來到了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原址。四行倉庫坐落於國慶路和晉元路口,晉元路便以謝晉元之名來命名。一面外牆還保存著彈孔密密麻麻、窗戶變成黑洞、斷壁殘垣的原始模樣。

館內,還原了當年的戰爭現場,陳列了《申報》《大公報》《辛報》《立報》等當年媒體的時事報導,以及中國軍隊軍盔、步槍刺刀、徽章等紀念物,美聯社攝影記者海嵐·裡昂拍攝的「四行倉庫保衛戰」的珍貴歷史照片,並用沙盤模型、微縮景箱、油畫雕塑、影視片等多種展示手段,給觀眾帶來沉浸其中的感官體驗。展館裡有不少跟著父母前來學習歷史知識的孩子,也有不少如我般剛看過《八佰》後趕來補課的普通市民。站在氣氛凝重的展館裡,我想,過去的我對蘇州河的了解多麼片面。因為《八佰》和四行倉庫,我對蘇州河有了全新的認識,這是電影給我帶來的精神補給。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李素靈

審籤|吳瑕

實習生|李紫媚

相關焦點

  • 電影《八佰》熱映 上海四行倉庫參觀者驟增
    中國抗日電影「八佰」熱映,許多民眾在晉元廣場留影。中國電影院重新開放後首部上映的新片《八佰》在這個暑期激發了觀眾深厚愛國熱情。影片上映只短短三天,片中「四行倉庫保衛戰」的真實所在地-上海四行倉庫抗日紀念地也迎來了參觀人數的驟增,達到了平日的兩倍多。
  • 電影《八佰》熱映上海四行倉庫參觀者驟增
    影片上映只短短三天,片中「四行倉庫保衛戰」的真實所在地- 上海四行倉庫抗日紀念地也迎來了參觀人數的驟增期間,謝晉元將軍率領「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抵抗日本侵略的故事。對於上海市民來說,泥城橋(現名西藏路橋)腳下的四行倉庫是非常熟悉的抗戰遺址。「四行」倉庫,是當時上海大陸、金城、鹽業和中南四家銀行的聯合倉庫,因此得名。
  • 四行倉庫保衛戰 | 《八佰》還原了多少?
    1937年10月底,淞滬會戰已接近尾聲,和上海公共租界僅一河之隔的四行倉庫見證了一場為期數日的保衛戰。這是之前熱映的電影《八佰》的主線劇情。
  • 跟隨電影《八佰》到四行倉庫
    這兩天,有關電影《八佰》的消息在網絡上的討論可謂是沸沸揚揚。小編也於電影上映的第一天到電影院一探究竟。個人認為,《八佰》這部電影拍的是很成功的,成功激發出了國人的愛過熱情,影片中有許多場景讓人潸然淚下。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這部影片所講述的故事發生地:上海的四行倉庫。
  • 《八佰》中的四行倉庫,為什麼久攻不破?揭秘背後不為人知的秘密
    8月21日,電影《八佰》正式公映,是中國電影市場復工以來的首部商業大片。上映11天,票房突破19億,成為復工後首個超過10億票房的大片。「四行倉庫」的前世今生四行倉庫位於上海蘇州河「四行倉庫」為何久攻不破「四行倉庫」中的「四行」,指的是民國時期的「北四行」,即金城銀行、
  • 《八佰》觀影指北:四行倉庫的前世今生
    電影《八佰》在跌宕了一年之後終於可以上映了,做為疫情後首部上映的有份量的國產大片格外引人注目。該片在2020年的八月十五日進行了第一次點映,好評如潮。總體觀影感受不錯。在豆瓣的評分8.1,這個評分在國產電影中是比較高的了。
  • 《八佰》熱映,坦克炮都打不穿的四行倉庫,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8月21日,電影《八佰》正式公映,是中國電影市場復工以來的首部商業大片。上映11天,票房突破19億,成為復工後首個超過10億票房的大片。影片中這場戰役能取得成功,除了歸因於壯士的頑強抵抗,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被用來當作最後一道防線的「四行倉庫」。
  • 管虎的《八佰》與真實的四行倉庫戰
    《八佰》籌劃了10年,拍攝230天,影片處處寄託著導演管虎的匠心。《八佰》劇照為了更真實地呈現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戰爭場面,管虎在蘇州找到一塊地,歷時18個月,實景搭建超過20萬平方米,1:1建造了四行倉庫、200米蘇州河及兩岸60多棟建築,讓所有工作人員一進入場景就仿佛穿越時空回到當年似的。
  • 《八佰》熱映上海四行倉庫參觀者驟增不懂歷史還看不懂電影
    電影院重新開放後首部上映的新片《八佰》在這個暑期激發了觀眾深厚愛國熱情。影片上映只短短三天,片中「四行倉庫保衛戰」的真實所在地-上海四行倉庫抗日紀念地也迎來了參觀人數的驟增,達到了平日的兩倍多。據香港文匯網,館方透露,四行倉庫參觀採用網上預約制,截止目前,三天後的預約都已經滿額。而即便是周一閉館日當天,門口依然有大批的觀眾前來駐足、獻花和留影。
  • 電影《八佰》中的四行倉庫現今是何樣?
    有人說,如果今年只看一部國產電影的話,那就是《八佰》。為了迷惑敵人,對外稱800人,他們堅守上海閘北的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擊退了敵人十餘次進攻,重振了全國軍民抗戰的士氣,史稱「八百壯士」。四行倉庫保衛戰」。
  • 《八佰》熱映,讓四行倉庫成了熱門打卡地
    電影八佰劇照四行倉庫,位於上海市靜安區光復路1號,是原閘北區南部、蘇州河北岸、西藏路橋西北角的倉庫建築四行倉庫位置1937年,在這裡發生的四行倉庫保衛戰是淞滬會戰最後一戰,這一戰,中方指揮官謝晉元帶領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抵擋了敵軍多番進攻,重振了國人士氣,電影《八佰》所講述的便是當初八百壯士守衛四行倉庫的故事
  • 電影《八佰》反響熱烈 走進四行倉庫探尋歷史真相
    以四行倉庫保衛戰為題材的電影《八佰》掀起一陣熱潮。要了解四行倉庫與「八百壯士」的歷史全貌,就不得不提蘇州河畔的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以四行倉庫保衛戰為題材的電影《八佰》掀起一陣熱潮。要了解四行倉庫與「八百壯士」的歷史全貌,就不得不提蘇州河畔的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
  • 八佰壯士留守四行倉庫
    八佰2020年管虎執導的電影《八佰》是一部由管虎執導,姜武、張譯、王千源等主演的戰爭電影,於2020年8月2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八佰》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八百壯士留守四行倉庫,頑強抗戰四天四夜,堅守上海最後防線的故事。
  • 《八佰》熱映,被「八佰」堅守的四行倉庫有何特殊意義?
    電影《八佰》海報局部。隨著影片《八佰》的熱映,位於上海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舊址成為了最熱網友打卡地。很多網友真摯地表示:「看完《八佰》,只想去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獻花,深深鞠上一躬。」也有網友表示「有機會去上海,一定去看看四行倉庫遺址!」參觀四行倉庫已是不少《八佰》影迷們的共同心願。四行倉庫建於1931年的倉庫,佔地0.3公頃,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屋寬64米,深54米,高25米,為當時閘北一帶最高、最大的一座建築物,地處於華界、租界的交界處。
  • 《八佰》裡的混凝土建築四行倉庫 現在怎麼樣了?
    8月21日,電影《八佰》正式公映,是停擺許久的中國電影市場復工以來的首部商業大片。上映4天獲得了9.1億的票房,加上此前點映的1億多票房,綜合票房超過了10.49億元,成為復工後首個達到10億票房的大片。
  • 微評 |《八佰》背後還有多少四行倉庫
    因為電影《八佰》的熱映,在蘇州河沿岸靜靜矗立了80多年的四行倉庫忽然火了。8月26日一場雷雨光臨上海,仍有許多市民、遊客冒雨前來憑弔紀念,一些人還在四行倉庫的彈孔牆外擺放了鮮花。截至今天,《八佰《八佰》藝術再現了中華民族抗戰記憶中的一場特殊戰鬥,以電影的角度完成了對於這一特定事件的「影像敘事」,而當人們紛紛走出電影院,記憶被喚醒,隨之而來的是對於探尋「真實歷史」的熱情高漲。
  • 因《八佰》上海四行倉庫持續火爆「哭牆」前擺滿了敬品
    因電影《八佰》上海蘇州河旁的四行倉庫持續火爆,每天參觀觀眾預約滿。在四行倉庫滿是彈孔的「哭牆」擺滿了參觀者敬獻的白酒、香菸、糖果等。因電影《八佰》上海蘇州河旁的四行倉庫持續火爆,每天參觀觀眾預約滿。在四行倉庫滿是彈孔的「哭牆」擺滿了參觀者敬獻的白酒、香菸、糖果等。
  • 八佰中的四行倉庫保衛戰最終結果如何 那一年的四行倉庫留下了298...
    八佰中的四行倉庫四行倉庫守衛戰中,謝晉元率領所謂的「八百壯士」堅守四天四夜,在激戰中,謝晉元部戰士犧牲10餘人,受傷30餘人,擊斃敵人200多人,他們絕對不會投降,但是最終卻撤退了!
  • 電影《八佰》與四行倉庫保衛戰留給我們什麼啟示?
    >及《八佰》的因由四行倉庫保衛戰發生於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它的結束標誌著中國抗日戰爭中的一場重大戰役淞滬會戰的結束。二、歷史一再告訴我們國弱被人欺,弱國無外交《八佰》電影真實還原了四行倉庫保衛戰歷史,倉庫的南面是隔著一條
  • 電影《八佰》:八百壯士,用血肉之軀死守四行倉庫,創造美好未來
    管虎導演的影視作品《八佰》已於8月21日放映。影片《八佰》是以淞滬會戰四路護衛軍為題材的戰爭影片,敘述了在歷史上被稱作「八佰將士」的戰士們在四路護衛軍的倉庫裡衝鋒陷陣,阻殺日軍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