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香奈兒:她是愛說謊的女人、時尚帝國的女主人還是男人鼓掌間...

2020-12-22 上官文露讀書會

文:上官文露| 主播 上官文露

「我是如此熱愛黑色,它的力量穿越時空,橫掃萬物。」

——可可·香奈兒

/ Part 01

「時尚必須失去,而且轉瞬即逝」

當自詡時尚的女人們把玩著香奈兒2.55或雙c手袋金銀色鏈條的時候,她們可曾想像這條能夠彰顯富貴身價的璀璨鏈條,鎖住的是香奈兒女士一生孤絕的靈魂。

當光豔絢麗的「名媛」們身著貴到天際的香奈兒小黑裙充當「派對動物」時,她們可曾想像這大名鼎鼎的小黑裙,代表的是香奈兒女士為紀念逝去的戀人卡柏男孩為她自己孩製作的「喪服」。

(瑪麗.赫蓮娜.阿爾諾,香奈兒最喜歡的模特之一,身著小黑裙。彼得.芬克攝於1959年)

當自以為「嫁對郎」的貴夫人們以飾有山茶花標誌的珠寶作為她們社交場合的「通行證」時,她們可曾想像山茶花是香奈兒小姐對交際花的獻禮,是她對《茶花女》中的妓女瑪格麗特的致敬。

是的,這些最後成為了永恆的時尚經典的元素,背後的故事並非人們想像的那般浪漫唯美,相反這裡面充斥著香奈兒女士一生的掙扎與痛苦,當然也有香奈兒一生的求索和創造。

在我看來,時尚與文學異曲同工的地方在於,它們都是一種極其複雜而又艱澀的表達。那些過於流暢,過於浮華,過於誇張的贅飾無異於平庸與蒼白,最終都會黯淡於歷史的年輪中。

然而,可可·香奈兒還是用她永恆的黑與白徵服了全世界。

然而,當你以為香奈兒創造的時尚就等同於永恆不變的經典時,香奈兒卻說:「一件衣服不是一齣悲劇,一幅畫。它是動人卻曇花一現的創作,卻非永恆的藝術品。時尚必須失去,而且轉瞬即逝,這樣商業才能存活......時尚越短暫就越完美。你不能去守護已經逝去的東西。」

是的,如果任何人在時尚的領域裡固守於某種不變,那無異於穿著一件過時多年的紫紅色旗袍招搖過街般可笑。也無異於香奈兒小姐要求她那些富而多情的情人們只鍾情於她一人那樣不可能。

永恆與易逝這對極致的矛盾,是怎樣在香奈兒的身上撞擊出奇異的光彩的呢?

/ Part 02

滿口謊言的可可·香奈兒

與香奈兒可以很磊落的承認自己是他人的情婦甚至第三者不同的是,香奈兒一生都在拼命地隱藏自己的秘密。「香奈兒為隱藏自己的過去而建造了一座秘密和謊言的迷宮」,她對不同的傳記作家交代的自己的人生軌跡都是不同的版本,她也會按照自己的意願隨意篡改自己的過去。

香奈兒從不願意提及自己出生的年月——1883年8月19日,是的她是獅子座,她設計的作品中有諸多獅子的元素。她會隨自己的心情改變自己的生日,甚至去塗抹護照,她說「我的年齡取決於日子和身邊的人」。

(香奈兒服裝上具有象徵圖案的紐扣,有山茶花、雙c、獅子等)

有一次一位年輕的美國記者採訪76歲的香奈兒,香奈兒說,「當我無聊時,我覺得自己很老,因為您讓我非常無聊,再過五分鐘我馬上就一千歲了。」

明明是在修道院(福利院)院和修女們生活在一起,香奈兒偏要對別人說修女們是與她媽媽相識的一些「阿姨「,是被委託來照顧她的人。後來香奈兒對任何人都不談及自己在修道院(福利院)的生活,也永遠稱修女們為自己的阿姨。

香奈兒的父親明明拋棄了她和其他的兄弟姐妹,但她還會對他人美化自己的父親,為父親的背叛與離棄找理由,她說年輕力壯的魅力男人死了妻子就該開始新的生活呀,實際上拋棄她們時候她的父親已是40歲開外而且喪失魅力的半老男人了。

有意思的是,香奈兒一生的事業恰好也是「賦予女人再造自我的方法」。然而我相信,篡改過去和再造自我的效果完全不等同。香奈兒臨終前對她的一位朋友——精神分析師克勞德·德雷說:「人的一生是個謎。」

相比於很多星光璀璨的人物,他們命運輪廓從出生就開始顯現,不同的是,香奈兒的出生毫無光彩可言,她是一名出生在福利院裡的私生女,但她的父親拒絕和香奈兒的母親成婚,這導致她母親在鎮上的名聲很狼藉。

如果說有的人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那麼香奈兒就是含著針頭線腦出生的。她的父母是當地鎮上販賣紡織品和紐扣的小商販,當然也可以說這註定了香奈兒一生與面料以及針線的緣分。然而在當時,童年的香奈兒實在過得不怎麼樣。

(香奈兒出生的小鎮:法國曼恩——羅亞爾省的市集)

香奈兒不止一次的提到在幼年時產生結束生命的念頭,她說「整個童年我都希望被愛,每天我都在想怎麼自殺。」

父親長期缺席家庭生活,貧困和反覆懷孕導致母親死於肺結核。在香奈兒的童年歲月中一定是孤獨和缺愛的,這很像法國作家杜拉斯的家庭構成,一個絕望的母親,帶著一群兒女艱難度日。當然,這種家庭構成也許會激發小孩子「逃離」的決心,會催生他們改變命運的欲望。

後來香奈兒進入了奧巴辛修道院,開始了漫長而冰冷的孤絕時光。也是在那裡,她愛上了讀通俗愛情小說,她希望通過讀這些小說的方式逃離現實,但她讀這些小說的時候又是絕望的,因為她所憧憬的浪漫根本不存在,或是唯有通過自殺的方式才能夠實現。

香奈兒後來成為很多人的或公開或秘密的情人,一方面像世人所傳言的,她靠著這些男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金錢和機會,但更多的,我覺得是她獲得自救和自信的一種方式。父愛的缺失,修道院和福利院裡孤獨絕望的生活,讓香奈兒感覺到自己隨時可能被遺棄,所以她也異常的渴望愛。

亦或是說,有這樣成長環境的人,尤其是女性,也會格外渴望男女情愛的激情,不是因為放浪,只是因為她們認為愛是唯一的稻草,尤其禁忌之戀也許更加讓她們難以自拔。

(香奈兒早年的一張照片,攝於1909年)

從修道院「逃」出去的香奈兒投奔了只比自己大一歲的姑媽,教會校長為她和小姑媽找到了工作,在一家針織品商店當店員兼任縫紉工。在那裡她們為軍官們縫補褲子,軍官們邀請她們去帳篷裡參加晚宴,香奈兒決心要登臺表演,她為自己爭取到了兩個小節目,是兩首歌曲。一首叫《喔喔喔》,一首叫《誰見過可可?》。

可可是一條貴婦走失的小狗的名字,從此香奈兒就將自己的名字從嘉柏麗爾改成了可可,諷刺的是,日後響亮全世界的coco,可可竟然是一條貴婦犬的名字。

傳記裡面說:「與其說她從此獲得了自由新生,不如說她放任自流,但是,無論如何它標著著一個傳奇的誕生。」

/ Part 03

山茶花與交際花

不得不說,香奈兒很多經典的作品元素都伴隨著她的情史,首當其衝的就是山茶花。

在一次茶會上,香奈兒認識了一名年輕漂亮,家世顯赫的軍官艾提安·巴勒松,這個人成為了香奈兒的第一位情人。

巴勒松的家族在紡織行業舉足輕重,他也繼承了一大筆遺產。然而巴勒松是一個情史豐富的多情男人,一面與當時的交際花埃米莉安娜打得火熱,又和別的姑娘尋歡作樂。而可可在他的家裡是一個地位尷尬的人,她既不是女主人也不是女僕,她開始時甚至和下人們一起在配餐室吃飯。

為了緩解這種不上不下的局面,香奈兒唯有用服飾去區別其與巴勒松其他的情婦。她形容交際花埃米莉安娜是一個穿笨重的裙子,戴點蕾絲面紗的古董老女人,而她自己在當時的穿著是裁縫為她縫製的上裝和馬褲,這在當時顯得很與眾不同。

(埃米莉安娜.達朗松,著名女演員和交際花)

張愛玲說,「衣服是人們隨身攜帶著的袖珍戲劇」,可見當時的可可正是用自己獨特的著裝來彰顯——在她情人「巴勒松的後宮裡,她已經不是一個沒有身份的風月場女人了」。

就這樣,香奈兒作為一個被包養的女人,與巴勒松糾纏了六年的時光,如果說之前在奧巴辛修道院生活的歲月讓香奈兒成為了一名優秀的縫紉女工,這六年的時間,看上去遊手好閒,孤獨又放蕩,卻打造了香奈兒的一種個性。

這種個性是什麼呢,很難說得清楚,但那段時光裡,香奈兒觀察了大量的交際花,並且對交際花們產生了奇異的好感,甚至她對她的情敵埃米莉安娜產生了敬意,她認為交際花與上流社會的那些勢力的女人比起來是乾乾淨淨的,不同於那些上流社會的家庭主婦一般道貌岸然,她覺得那些主婦們聞起來是臭的。

這種奇特的感覺誕生了香奈兒一生中最為摯愛的時尚元素——山茶花。

山茶花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都是純潔美麗與嫻靜的象徵,但相信很少有人會把山茶花和交際花聯繫在一起。小仲馬的《茶花女》裡的妓女瑪格麗特便是一個交際花,但在香奈兒眼中,她是那麼出淤泥而不染。香奈兒受《茶花女》影響很大,她甚至說「茶花女就是我的一生。」山茶花是一種很特殊的花,它既不會在盛放時散發出花香,也不會在凋謝時發出腐敗的氣息。

純白的山茶花的枯萎仿佛一種最聖潔的殉難,沒有一絲不潔的氣味。香奈兒的嗅覺非常靈敏,一點點異味都會令她感到噁心。香奈兒的精神潔癖讓她在無數植物中選擇了山茶花。

/ Part 04

雙C意味著永遠與情人背對背

與巴勒松的交往未完之際,香奈兒就和巴勒松的好友卡柏男孩(歐洲上流社會對仍然可以揮霍青春的貴族成年男子繼續稱之為「男孩」)打得火熱了,這種三角關係的形成甚至使得兩個男人為了誰來繼續支持香奈兒的事業進行了談判。

(香奈兒精品店門口,香奈兒置身於兩個男人之間,左為卡柏,右為巴勒松)

香奈兒和卡柏之間的愛情是被她自己描述的所有愛情故事中最浪漫的一段,她說,「這個年輕的男人英俊帥氣,曬成古銅膚色,非常迷人。他不僅英俊,更出類拔萃。我陶醉於他的那種漫不經心,和他那綠色的眼睛。他騎著健壯的駿馬,我愛上了他。」

(卡伯在馬背上,摩洛哥)

然而卡柏男孩和巴勒松異曲同工之處是他的花心,香奈兒一生都無法擺脫這種命運,她始終無法成為某一個人的唯一摯愛,哪怕是後來她有了錢之後,那些被她資助過的才華橫溢的男人們也沒有對她完全專一。

嘴上說她不在意卡柏男孩還愛著其他女人(甚至後來卡柏男孩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娶了自己不愛的貴族女子,香奈兒仍舊與之秘密來往),香奈兒卻因為卡柏的多情患上了精神紊亂症,在走路時會出現暈厥,更重要的是,不知不覺間她與卡柏男孩之間形成了一種強烈的對抗關係。

這種強烈的愛與恨的矛盾交織造就了雙c,兩個c是可可與卡柏的名字首字母,然而兩個字母背靠背則意味著更多內涵。

卡伯男孩給予可可的靈感不止於那環環相扣的雙c,為了報復卡柏男孩在外面獵豔偷歡,一人獨守豪華寂寞空宅的可可將情人的運動衣剪壞,之後又製作成適合她穿的女裝。香奈兒後來風靡全球的極簡風潮的套裝竟然是源自她對卡柏男孩男裝的破壞。

(香奈兒與卡柏男孩)

接下來,就是那詭魅、優雅又性感迷人的小黑裙了,香奈兒說:「我是如此熱愛黑色,它的力量穿越時空,橫掃萬物。」

這種巨大的力量最原初時帶走了她摯愛的卡柏男孩,車禍身亡的情人令香奈兒痛心不已,香奈兒說,「失去了卡柏,我失去了一切。」卡柏男孩死後,她先是將自己的寓所全部塗上了黑色,然後穿上了黑色,她將傳統中喪服的顏色變成一種雅致的頌揚。

/ Part 05

她在用毒品替代愛情

失去了卡柏男孩之後的香奈兒並沒有失去愛,而那一段段的戀情也繼續著她創造產品的靈感。

她與落魄貴族狄米崔的愛戀誕生了五號香水和她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俄羅斯文化元素;

(香奈兒與狄米崔大公,1920年)

與英國首富西敏公爵的相伴讓香奈兒的設計中融入了蘇格蘭風情與華貴的英倫風格;

(香奈兒和西敏公爵)

供養她的情人斯特拉文斯基,不僅救活和風靡了一部偉大的具有顛覆力量的《春之祭》,也讓香奈兒得以參與舞臺藝術服裝設計,為她日後進軍好萊塢電影奠定了基礎。

(香奈兒設計的具有英倫風情的服裝及飾品)

香奈兒的一生情人眾多,她卻終身未婚,然而香奈兒與情人之間互相榨取著,她所有的經驗、所有的痛苦都成為她的靈感。也許她註定不屬於她的情人和世俗的婚姻,她只屬於她自己。

在親眼目睹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合作夥伴兼情人——插畫師保羅·愛裡布死亡後,香奈兒染上了毒品。

她實在是一個暴烈極致的女人,她甚至親手安排了自己的死亡,就在前一天,她還對朋友說,她明天要去哪裡工作。

但當晚上她對自己注射了sedol,一種類似嗎啡的毒品。

人們說,她在用毒品代替愛情,「sedol是她對夜晚的最後一道防線——抵禦最蝕骨的孤獨入侵。」

香奈兒於第二天早上與世長辭。不過據香奈兒傳記的創作者之一說,香奈兒和他說過「我會是個非常不乖的死人,因為一旦我被埋在地下,我會焦躁不安,只想重返人間,重新開始我的生活。」

似乎所有偉大的創作者都是如此,不管是作家、畫家還是設計師,他們都毫不怯懦地面對自己的傷口,創作對他們來說不僅僅是自揭傷疤,也是一種治癒。他們的做法勇猛又智慧,更重要的是他們憑一己之力影響了全人類。

除了這種勇猛和野性,香奈兒身上還有一種非凡的魅力,吸引著人不斷探索,香奈兒很喜歡坐在樓下餐廳一個隱蔽的位置,這個位置不容易被別人看到,卻能很輕易地觀察到別人,那就是她的神秘,她的無窮無盡的一個標誌。

我們似乎能夠知道香奈兒有多少過情人,她的情人為她做過什麼,巴勒松帶她進入一個新世界,卡柏為她的自由鋪路……我們能夠知道關於雙C標誌的可能的含義,知道小黑裙背後的故事,知道香奈兒五號的傳奇。但我們可能對她還是一無所知,也許是因為香奈兒本人對不同的人的講述就常常是自相矛盾,她或許扔掉了一些她不願提及的細節,她或許篡改扭曲了一些情節,我們永遠不會知道哪件事是真的,哪件事是假。

(可可·香奈兒女士在法國巴黎康朋街31號香奈兒寓所)

就像她的摯愛卡柏男孩曾經說的,「我本以為給了你一件玩具,沒想到給了你自由。」(卡柏男孩資助香奈兒多年後,香奈兒的事業逐步實現經濟獨立)

我們以為香奈兒是無法抗拒毒癮的折磨,但也許是香奈兒自己選擇了以更加自由的方式讓靈魂永存,也許她想換個地方睥睨百年後的時尚仍然是香奈兒天下。

其實不是香奈兒選擇了時尚,應該是時尚選擇了香奈兒,因為香奈兒與時尚有著共同的基因:

解放、叛逆、遮蔽、昭彰,謊言、神秘、瘋狂、隱忍,以及欲蓋彌彰。

/ Part 06

時尚,是香奈兒向這個世界最叛逆和孤勇的表白

《可可·香奈兒的傳奇一生》是我有史以來閱讀速度最慢的一本書,也許是因為這個女人散發出的魅力太過華麗和詭異,我只能以一首詩歌來嘗試宣洩閱讀後難以消化的滯悶與澎湃。

《香奈兒》

你是我酒精斷滅後的殘局,

你是無心傷害卻瘋狂肆虐的毒品,

你是我的山茶花,

你是我的五號香水,

你是我的小黑裙,

你是我的俄羅斯人,

你是我的情人,

我恨你,也更愛你。

你是前世就與我背對背相扣的雙c .

你是我一切希望幻滅後依然殘存的黑色,

黑色是永恆的不安與疼痛,

黑色是一切電光石火的起點,

黑色是所有花枝招展的終結。

所以,

在我眼中,

時尚是一種關於白色的堅忍,

時尚是世界上最華彩外表包裹著的傷口,

時尚是被瘋狂篡改後的紀念物,

時尚是關於浪漫情事的喪衣。

別定義時尚,

別急於招展,

別走近我,

我,是香奈兒。

——上官文露

【本期話題】你認為香奈兒最大的魅力在於何處,為什麼?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ps:文中部分參考資料源自:【英】賈斯迪妮·皮卡蒂著《可可·香奈兒的傳奇一生》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圖片來源:網絡

本文作者及主播簡介

上官文露,文學博士,曾任北京電視臺新聞記者、主持人。創辦文學名著解讀網絡電臺《上官文露讀書會》,點擊量逾17億人次。 著有中篇小說《時代曲》,短篇小說《賭徒》、《鏽鵑》、《永生花》、《結婚大師》等,電影短片劇本《加油吧!勃拉姆斯》、《美錯》等。

音頻製作:上官文露聲音工作室—昊澤

本期插圖

來源於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時尚就是我:可可·香奈兒傳奇
    如果成天想著做歌星,到頭來把自己的青春耽擱了,也失去了最佳的嫁人時間,吃虧的還是自己。大多數如同可可的姑娘的一生都是如此的,在他們的眼中,可可就是一個反面的笑話。我行我素的性格使可可得到了登臺演出的機會,她本身並沒有特別大的歌唱天賦,又沒有人願意出錢包裝,所以歌手生涯沒有什麼起色。直到她遇到了生命中第一個重要的男人,埃蒂安·巴桑。
  • 你對可可·香奈兒真的了解嗎?關於可可·香奈兒的12件事兒
    「華麗的反面不是貧窮,而是庸俗 」 ——可可·香奈兒可可·香奈兒(Coco Chanel)作為知名時尚女性,20世紀傑出的時裝大師之一,小黑裙的設計師,5號香水的締造者,簡約中透出奢華的香奈兒品牌的創始人,這位時尚領袖對世人來說始終好像一個謎,她的神秘身世,她的優雅、時尚與前衛,還有關於她的傳說,至今仍為人們津津樂道。
  • 可可·香奈兒:不用香水的女人是沒有未來的
    可可·香奈兒(Coco Chanel)女士曾這樣告訴她的朋友。131年的今天——1883年8月19日,正是這位時尚先鋒的誕生之日。坐落在康朋街31號的香奈兒總部,川流不息地迎接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時尚「朝聖者」,他們簇擁在流光溢彩的唇膏櫃檯,或奔向最新一季的香奈兒套裝,又或是流連於帶有經典雙C標誌的包袋之間。
  • 可可·香奈兒:女人往往喜歡盛裝打扮,離優雅卻一直很遠
    但,相比這些時尚單品,創造出它們的可可·香奈兒小姐本人才是真正的傳奇:20世紀不顧世俗眼光,創造出新的藝術理念;經過二戰的劫難,再度重建起自己的時尚帝國;一生被無數男人愛戀卻終身未嫁……法國知名作家安德烈
  • 從棄女到設計師,可可·香奈兒一生中最重要的2個男人
    您好,我是白夜,今天的這篇文章將向您介紹加布裡埃·可可·香奈兒這位傳奇時尚女王。 可可·香奈兒一生中情史豐富,愛慕者眾多,但對她影響最大,最重要的有2個男人。 這2個男人帶來的至痛和至愛,讓可可·香奈兒明白:世界上最可靠的從不是男人,而是女人自己。
  • 可可•香奈兒丨幸福源於你的強大
    所謂幸福握在手中,莫不是因為你是獨立、堅強、感性、自我成就的女人,這也是可可·香奈兒用她的一生告訴全世界女人的道理。他是嘉柏麗爾生命裡的第一個男人。艾提安是富家子弟,比嘉柏麗爾大三歲。於嘉柏麗爾而言,她對艾提安談不上愛,可是迷戀。她迷戀的是,艾提安帶給她的上流社會的奢華日常。1905 年,她離開穆蘭,追隨艾提安去了他的莊園。嘉柏麗爾成了其中之一。這段日子對嘉柏麗爾來講,看似無憂無慮,可是並不容易。依賴艾提安的日子,她竭力豐盛自己,想要變得與其他女人不一樣。
  • 可可·香奈兒:愛情靠不住事業誠不欺,是時尚標杆還是納粹女間諜?
    她在酒吧裡唱《誰見過可可》,由此得到一個新外號,可可,歌裡那隻狗的名字。 從此,她的名字變成了可可·香奈兒。不久,她還真遇到了第一個改變她命運的男人:艾蒂安·巴勒松。從這點來說,皮埃爾兄弟還是很遵守契約精神的,也是真正的生意人。香奈兒也因此成了最富有的企業家之一。 8年後,她重返法國,這時她已經70歲,儘管復出秀在法國慘敗,但是她依然活躍在時尚的舞臺上,直到四年後香奈兒時尚再次席捲全球。 1971年,香奈兒在巴黎去世,享年88歲。
  • 妳國影院|《可可·香奈兒》:五小時的傳記電影你看過嗎?
    可可‧香奈兒,這位如傳奇般的女性讓大家爭相為她下注解,目前已有三部傳記電影、超過40本自傳與側寫書籍,這才拼湊出謎樣的可可‧香奈兒。其中,我們窺見一個女強人創建其時尚帝國的故事,還有,一個脆弱孤單的靈魂,永遠周旋在眾男之間,追尋愛情的女人,可惜,那是她最終難以企及的夢想。
  • 可可香奈兒
    一次偶遇,她在咖啡館裡唱那首她小時候唱過的《COCO》,軍官艾提安愛上了她。他叫她可可。  生活仿佛是一卷無限延展的美麗油畫:她跟著艾提安去了鄉下的莊園,漂亮的古堡,衣著華麗的僕人,血統高貴的駿馬,用來狩獵的森林……當然,還有情竇初開,最甜蜜的愛情……  艾提安的舊情人一次次提醒著她:她不過是他當下喜歡的一個女人。會過期的。  而她,要的是他全部的愛。
  • 香奈兒傳奇!香水和男人,都是她玩剩下的
    提起香奈兒,每個人想到的事物都不盡相同。有人想到的是那個印著相反C字LOGO的時尚帝國;有人想到的是一段段風花雪月的感情史;有人想到的是讓女人們永遠無法拒絕的品牌;有人想到的卻是一個女人一生對自由永恆的追求。這就是可可·香奈兒和她創建的時尚傳奇。喜歡她的人對她讚賞不已。
  • 女人都繞不過去的可可·香奈兒,她的愛情、事業,都在這些電影裡
    8月19日是時裝設計師可可·香奈兒的生日,沒有女人不愛香奈兒。從被人遺棄的孤女到「傳奇留世人心中」的時尚大師,在這些電影裡,你可以讀懂她的愛情、事業和人生。《時尚先鋒香奈兒》,安妮·芳婷執導,奧黛麗·塔圖、貝諾特·波爾沃爾德、亞歷桑德羅·尼沃拉等領銜主演。講述了一個簡樸的女孩靠著天賦和自學成才的勤奮,成長為一代女性時尚代言人的故事。
  • 從可可香奈兒到奧黛麗赫本——解密小黑裙的藝術與時尚
    設計即藝術,始於直覺,忠於自我 1920年代中期,法國時裝設計師可可·香奈兒推出一款簡單創新的窄身、及膝黑色針織裙子。裁剪簡潔而考究,線條優雅,加之使用黑色的面料,盡顯低調中的奢華。Coco Chanel小黑裙的出現,具有劃時代的意義,《Vogue》雜誌將小黑裙比喻為「裙子裡的福特車」,它開啟了現代女性在著裝上的審美革命,是時裝史上第一件真正為了女人而不是為了取悅男人或社會而設計的衣服
  • 我的生活不曾取悅我,所以我創造了自己的生活——可可·香奈兒
    ——可可香奈兒「穿著破舊的裙子 人們記住的是裙子 穿著優雅的裙子 人們記住的是穿裙子的女人。」——Coco Chanel我沒有時間討厭你。——可可·香奈兒時間會過去,但風格永存。——可可·香奈兒我從不是一個女英雄。但是我選擇了我想成為的樣子,而我現在正如自己所願。
  • 可可·香奈兒:活成女王的女人,都有一件最重要的衣服叫「自我」
    說到香奈兒這個名字,大家的第一印象便是時尚包包,名牌香水等奢侈品,鮮少有人知道香奈兒的創始人可可·香奈兒的故事。她是畢卡索眼中歐洲最有靈氣的女人,是蕭伯納筆下世界流行的掌門人,是大眾眼中的時尚天才,她對服裝的獨特見解和創新,讓她設計的服飾流行至今。
  • 「從情婦到女王」可可香奈兒逝世48周年:與其忠於愛情,不如忠於自己
    比如,有可能和納粹軍官來往過密,《與敵共眠》一書中就曾講述了很多她與納粹之間的關聯。所以她的時尚帝國,就是在這種風流環腰、緋聞纏身的情況下建立的。香奈兒從小生活在科雷茲修道院,家境貧困,母親是村婦,父親是商販,並沒有把她培養成千金閨秀的能力。所以,很早她就懂得了自己需要自食其力。可可·香奈兒在修道院學習縫紉,成為擁有一技之長的裁縫。這也為她後來的職業發展奠定了基礎。即便是修道院放假,她也還是繼續學習,精進技藝。滿十八歲後,她不能再住在修道院裡,就在當地一家裁縫店做起了縫紉女工。
  • 她是第一位剪短髮、穿男裝的女人,卻成了時尚女王......
    如果說,每個男人心中都有一個奧黛麗·赫本。那麼,每個女人心中都曾渴望成為可可·香奈兒。是什麼讓她從被遺棄的孤兒,轉身成名聞天下的時尚女王,又為何一生戀愛無數,卻孤獨終老?「我討厭家庭……小時候,我感覺沒有什麼比家庭更可怕的了,一切是如此刻骨銘心。」
  • 《可可·香奈兒的傳奇一生》|她失去一生摯愛,卻得到了全世界
    「我並未逝去,只是睡著了,我死不了的」-- 可可·香奈兒《可可·香奈兒的傳奇一生》是英國著名作家賈斯迪妮·皮卡蒂應香奈兒公司之邀為紀念香奈兒誕辰128周年寫的,本書在大量實證調查的基礎上,以詳實優美的文字為我們揭開了可可·香奈兒女性的傳奇一生。
  • 每周壹影丨《可可香奈兒》:想要無可取代,就必須與眾不同!
    ——可可·香奈兒《可可香奈兒》是由克裡斯丁·杜瓦執導,巴博拉·伯布洛瓦,雪莉·麥克雷恩主演的一部描繪世界一流時尚品牌香奈兒創始者可可·香奈兒的傳記電影。該片於2008年在美國上映。獲得2009年美國金球獎提名電視電影最佳女主角,2009年美國廣播影評人協會獎提名最佳電視電影。
  • 可可·香奈兒:我不是英雄,但我選擇了我想成為的樣子
    作為20世紀傑出的女裝設計師,可可·香奈兒的小黑裙、2.55手袋、5號香水等經典產品已成為她留給時尚界的永恆遺產。而她的人生也足以引起我們的駐足感慨。這位享譽全球的時尚女性,有著少為人知的苦難童年,少女時期在修道院的孤兒院長大,離開修道院後最初只是一個為生計發愁的小裁縫,然而數年後她所創立的Chanel品牌,卻成為了全世界女人的夢。據說當年香奈兒的父親胡亂生了許多孩子卻沒有能力供養,在母親不幸早亡後,父親也拋棄了她消失無蹤,小小年紀的香奈兒就成了孤兒。
  • 香奈兒的人生,電影都不敢這麼演
    香奈兒是所有女人的夢想,櫥窗裡明亮的燈光和華麗的商品裝點了女人的夢。香奈兒自1913年創立至今, 97年中經歷了無數的世事沉浮,從一無所有到如今規模龐大的時尚帝國,香奈兒歷久彌新。她當過歌女,做過情婦,也有人說,她是納粹的間諜,而她最終成為了時尚帝國的女王。但拋開這些繁雜的名頭,認真審視香奈兒小姐,真正讓她和她的品牌於時尚洪流中屹立不倒的,是她獨立,自信,敢為天下先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