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時下走紅的英美律政劇相比,Legal High有些不同。英美律政劇動輒宣揚精湛細緻的司法技藝,屢屢出現人權和憲法類的高大上案件,以及曲折離奇的刑事案件,而這部劇則有些雞毛蒜皮和黑色另類,案例選擇更貼近民生,很多案件可以作為窺視日本社會風貌、法律制度文化、社團制度、政黨政治的窗口,但劇情節奏毫不遜色於英美律政劇。
既然是法政題材的電視劇,中譯名自然要有律政特色,無論是《王牌大律師》、《律政狂人》以及《勝利即正義》似乎都不偏題,但縱覽此劇,就會覺得這些譯名過於中規中矩,會讓人們以為,這是一部講述具有高超技術的律師如何一次次決勝於法庭的故事,是一碗熱氣騰騰,鼓勵奮鬥、撫慰心靈的法律題材的心靈雞湯,但是,我覺得,這部劇是一碗湯色發黑,直面醜陋,讓人覺得苦澀冰冷的暗黑雞湯。
你可能不同意我的觀點,覺得我的言辭有些誇張,篤信法庭公義的人會覺得,這個說法糟蹋了心中的司法正義;充滿理想、追求法治正義的法律人會說,這部劇分明展現了司法技藝(且不論劇中的各種手段是否合法,是否遊走在法律邊緣)對案件當事人的保護,展示了程序正義的力量。法律,一如既往的發揮了自己應有的作用。
無論你是以上哪一種想法,認真的看看劇情你就該醒了。看完本劇,你會覺得,這部劇會打破很多人對司法正義(法庭公義)的想像。因為,人性真實而醜陋,真相根本無法探尋,司法對此無能為力。
人們對法院和正義的想像總是正面的。例如,在日本戰敗後,執政的社民黨政權(社會黨與民主黨的聯合政權)著手成立最高法院。時任社民黨委員長的片山哲有,這樣描述即將組建的日本最高法院——
「作為正義的殿堂,法院是維持法治、確保治安、擁護人權、國利民福的最終堡壘和國家安泰的基石。包括法令審查權等,新憲法賦予最高法院廣泛的、最高的審判權,視其為保護憲法的護門神,並由其領導所有中下級法院,以完成維護國民權利、自由的神聖使命」(引自《最高裁物語——日本司法50年》),這或許是很多人想像中的法庭、法律與正義吧。
但是,劇中司法似乎毫無正義可言,在案件背後,洶湧民意、法庭之外各種力量博弈、輿論操縱、情緒煽動,金錢、政治、欲望、利益的糾纏,才是決定案件走向的決定性力量。法律不過是高高在上的美麗的幻影,是當事人和律師們手裡的提線木偶。極端的說,觀看本片的你會覺得,如果法院遵照法律所作的裁決符合你心中的正義,那麼,法律是正義,是至高無上的權威,是決定糾紛的終極力量。如果裁決結果未能遂你所願,你會吐槽法官容易哄騙,法律無力加無情。只是,你想過沒有,你對司法正義的信念,可能不過是一種一廂情願的狂熱情緒。
還記得上大學時,大家閒聊為什麼要選擇法律專業。一位同學的話在當時震撼人心:我是為了找出法律的漏洞,以規避法律,謀取利益。天啊,那個時候的我們如同劇中的黛真知子律師一般,信奉正義,滿腦子都是規則和法治。這樣的話語,我們根本接受不了。
但是,工作後的我發現,擺在自己面前最重要的問題是:案件真實情況究竟是什麼?評判善惡正誤的標準到底該是什麼?正義又是什麼?這些問題不好回答,無論是普通人,還是自以為掌握了理性正義和司法技藝的法律人,都不好回答。證據不足以還原案件全貌和客觀真實;在多元的社會裡,評判善惡的標準並不整齊劃一,也不是書本上的法律條文。至於正義,很可能是你建立在同情、憐憫、激憤和公眾輿論影響之上的主觀意願,你心中所謂的正義根本就不堪一擊。正義很可能是你心中的自我滿足。
這就是本劇的出彩之處。他在反覆提醒你,你心中的正義或許只是天真的理想,虛偽的藉口,只是你想要的正義;面對複雜社會和難測人心,你要對自己心中的正義時時保持警惕。
我想引一段本劇第一季第四集的臺詞。當黛真知子告訴古美門,自己當律師的理想是守護社會正義和公正,古美門對她說,
「你口中所謂的正義只是居高臨下的同情而已,不過是憐憫每次出現在眼前的可憐之人。」黛真知子追問正義在哪裡時,古美門說,「我們又不是神,怎麼可能會知道那種東西?」
因此,我建議你喝下這碗黑色雞湯,放下狂熱,仔細考慮你所謂的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