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爹利美食劇場,自從去年好奇餐廳閃現售罄後,今年提早跟我打聽的人數驟增。但在很多人還在猶豫的情況下,馬爹利今年的美食劇場門票又在開幕前兩天,從午餐到晚餐全部售罄了。
承載馬爹利夢想與野心的美食劇場,在上海僅營業11天後,就會輾轉前往廈門、廣州、深圳進行巡迴營業。
我參加了第一天的劇場開幕。
山肥水壯,刀冷火旺,四傑聯手,一眼萬年。
不止跨界,簡直破圈。廣場劇、浸入式電影、網紅雪糕磕CP,幹邑的18種玩法……
結論是:這樣的票當然需要搶,毫無疑問。
「你知道嗎,」連軸轉了數十天的劇場小哥跟我說:「票價只夠食材費。」
9月17日傍晚,大雨,江邊的風快要把人吹散。
被三層金屬流蘇鑲邊的復星藝術中心,看起來就像個在雨中舞蹈的酒桶。宛如霓虹燈般的美食劇場劇院標識,在一樓亮起,看上去就像是海市蜃樓,折射出上世紀百老匯的樣貌。
金光燦燦的吧檯,酒水滿桌,花樣亦是稀奇。海鹽焦糖味的鍾薛高泡在馬爹利鼎盛的金色酒液裡,包著幹邑酒心的巧克力酒心鍾薛高可以一邊走一邊吃。
爆米花小車靜候一旁,裡面裝滿了金燦燦的幹邑爆米花,要看電影了,沒有爆米花在手,可怎麼度過良宵。
遊戲一個接著一個,你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往馬爹利冰飲中添加胡椒、檸檬、肉桂等各種香料,就像做一份水果銼冰般,DIY一杯心水之選。
各路英雄相繼到場,名廚們把酒言歡,美食家們合影拍不過來。仿佛是施展了縮地之術,讓天南海北的人,都在同一時間出現在黃浦江畔。
「饞宗大師」沈宏非說:世事難料,歡樂今宵。
便是今宵了。
時間到,電梯至,兔子洞的通道就這樣打開了。
這大概是疫情後,我們進入的第一間不需要帶口罩進入的劇場。
這是去年馬爹利好奇餐廳的升級版,將復星藝術中心三樓改造成為三排座的小劇場。
光影精準投射,三排桌面如三道弧光,承接著中心地帶的渲染,音響環繞,光影如織,將我們的五感包裹其中。
四位星廚,四段故事,暗黑的空間把能量都收緊,在流動的故事線內,我們的五感都變得極其敏銳,隨時調換波段準備好共振。
開場主廚是菁禧會的創始人杜建青。潮汕地區背五嶺而面南海,海即是「絕境」,亦是「生路」,潮汕人常把下海捕魚叫「討海」,討的是口食,也是命。潮汕人念祖拜神,同時走南闖北商路遍天下,敢為且念舊。
故事從海邊漁村講起,阿嬤用海鹽水煮的巴浪魚,熱吃無感,待其冷卻後,魚肉中的胺基酸才被全面激發出來,肉白如飯,海鹽自帶甘苦。童年的味道深深的刻入少年阿杜的血脈中,歷盡千帆,他立身海上,呈現出的潮汕魚飯則是另一番風貌。
鹽水煮的青花魚,龍骨拿走,抽刀去骨,切件上桌,標上魚子醬和加了味增的普寧豆醬,以竹筐呈盤。來自長崎的青花魚肉質沉穩,肌理紮實,銘刻著古早味覺記憶。
叮叮咚咚的鋼琴如海浪撫過桌面,波濤起伏,鳥鳴聲聲,我們像是在同樣的歲月裡已經浸過千萬年。
沈宏非說的妙:這是杜師傅的個人航程,像詩意的奧德修斯。原本的潮州魚飯自帶貧瘠底色,但杜師傅從近海啟航,突破第三島鏈到達遠海,滿載而回,也由此獲得了盡屬於自己的富庶滋味。
攝:沫沫
脆皮金沙參,是杜師傅從遠洋之地又一收穫。
視覺回到軟紅十丈上海灘,霓虹燈閃爍,光影流轉,城市性感,媚眼如絲,在盤中掠過,城市節奏化為鼓點敲擊過桌面:快!趁熱,是金沙參啊!
潮汕人喜歡吃豬婆參,個頭大,價格便宜,大隻放桌上,有排面。杜建青則採用來自澳洲深海金沙參替代婆參,以純淨水泡發,再用大地魚乾、蝦幹、瑤柱、老雞、排骨等食材,24小時後,熬得海味十足的高湯。金沙參只取中段,入高湯裡煨制入味,晾乾,再油炸。
金沙參在分寸控制到極致的熱油裡掐分掐秒地滾過,外皮如熔過金般熠熠生輝,再點綴上炸得金黃酥脆的乾貝絲。
上桌,還是熱的,外酥內糯,切開內裡潔白細膩,高湯濃汁為底,融入山海間風情萬種。加一管馬爹利鼎盛,入魂提氣。
作為剛剛再度蟬聯了廣州米其林二星餐廳的「江-由輝」的當家主廚,黃景輝可能是廣州最炙手可熱的主廚之一。電影裡的他就像一個美食獵人,上高原下五湖,走南闖北覓食材。
桌前一杯酒,靜候鶯飛草長,用肉桂等香料煮過的幹邑帶著前所未有的熱情,溫暖唇舌。
松茸牛肉,來自香格裡拉的松茸是高原密林對於漫長雨季的答覆,在黃油裡簡單煎一煎,就能激發曼妙香氣。澳洲牛肋條猛火快煎定型,肉汁會被牢牢鎖住。再投入粵式高湯裡慢煮,聽起來非常西餐的組合,就被浸染上粵菜的底色。
所有的食客都被光影投入密林深處,時間濃縮,桌面菌傘瞬間綻放。我尤其喜歡這塊牛肉酥而不爛,緊實細膩,帶著粵菜講究的「爽」字訣,顯示出一種練家子的優雅。
隨著德彪西的月光曲,香特露花園的花瓣鋪滿桌面,沐浴著月色的幹邑冰沙,帶著香草的氣息,帶你由叢林走入花園。
在花園裡要吃的,是海螺片拌冰皮雞。廣州人說無雞不成宴,一隻2.8斤的柴雞加乾花椒醃製三小時後,先蒸熟再放涼,片出帶皮雞肉,皮無脂而微卷,鹽度深入肌理,微麻提鮮,冰肌玉膚,緊緻彈牙。潮汕人熱愛的海螺,洗淨起片,飛水斷生,帶著極具質感的脆爽和嬌滑。加入花雕酒的調料汁酒香四溢。
攝:沫沫
但更妙的是將海南雞飯常配的醬油膏和蔥泥化為顏料,配有油刷讓我們在空白的餐盤上自由發揮。
畫不好,就吃光吧。
去年,我曾去南京參加過馬爹利贊助的「侯門盛宴」,侯門父子攜手上陣,就像見證了小侯師傅的出道。作為淮揚刀客侯新慶,其光環耀眼且沉重,小侯師傅又個性十足,父子共事,刀光劍影可想而知。
在美食劇場的後半部分,父子作品接踵呈現,仿佛能從精神上吃出血脈淵源,比如大刀闊斧地解構經典,中餐西做。倆父子在臺上互相瞅,笑比說的多。心理學家弗洛姆曾說:「父親,是向孩子指向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侯門盛宴的策劃者小寬贈言曰:多年父子成兄弟。
「明月燉生敲」是南京的傳統名菜,原是鱔魚燉鴿蛋,但侯新慶大廚決定啟用鰻魚當主角。江蘇鹽城東臺的鰻魚,抽刀去骨,刀背敲松再紅燒,「若論香酥醇厚味,金陵獨擅燉生敲」,搭配酥皮,讓人想起了鰻魚壽司,名為神仙蛋燉鰻魚。
分子料理手法將南瓜文思豆腐羹做成蛋黃,塞到燻蛋白內,是神仙也難做的蛋。結構重塑,水墨縱橫,筆鋒如刀,從熒幕切到餐桌。
一口冰滴鼎盛,冰塊賦予的低溫凝結了複雜的香氣。轉眼就到了電子時代。
跳躍的俄羅斯方塊可能在隱喻新時代的思維方式。看似零落的部件五花八門,卻能搭成牢固的基底。
侯師傅對八寶飯有想法,他在江南灶做出了重口味榴槤八寶飯。年輕的侯益偉大廚從另一個維度去思考八寶飯的可能性,米粉替代了糯米,加入牛奶,微微發酵,一勺米酒冰淇淋配杏仁酥皮。
是撞破次元壁的跳躍感。
這是黃浦江邊的奇遇,幹邑味爆米花、鍾薛高馬爹利、香料熱幹邑、香草冰沙、冰滴鼎盛……充滿驚喜的搭配與全新的飲用儀式,打破幹邑的常規。各種日常元素都在打破自己常見定義,急不可耐地顛覆你的熟知規則。
幹邑味爆米花、鍾薛高馬爹利、香料熱幹邑、香草冰沙、冰滴鼎盛、酒漬巧克力……
一期一會的人,一期一會的相遇,這場夢結束,明年還有新期待。
雖然上海部分已經劇場票售罄,但是大家還是可以去馬爹利下午的敢為小劇場玩一玩,吃吃幹邑味爆米花,試試鍾薛高馬爹利限量版,喝喝鼎盛特調酒,還有多款小甜品,看看電影,伐要特嗲哦。
這場這場限量版的馬爹利美食劇場,在上海復星藝術中心持續營業11天後,還將去往廣州,成都,廈門,深圳。恰逢廣州2021年米其林指南剛剛發布,下一站廣州美食劇場的預售票已經開賣了,限量10月23日到31日,可以開啟周末隨心飛,吃它個地暗天昏。
那麼,明年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