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故事的主角是楊麗娟。13年前她因瘋狂追星劉德華導致最後家破人亡,這也讓她從一個追星女孩變成一個新聞事件當事人,載入娛樂圈的歷史,被稱為「私生飯的鼻祖」。也是從那時起社會輿論對粉絲追星行為無止境的爭論就此拉開了帷幕。那麼楊麗娟追星如何最後追成一場悲劇的呢?現在13年過去了,她還好嗎?我們今天就來講講楊麗娟的故事。
1978年,楊麗娟出生於甘肅蘭州。父親楊勤冀是一名老師,他40歲中年得女,楊勤冀夫妻對女兒無比寵愛,雖然家庭條件非常普通,但對女兒有求必應。有一次,楊麗娟知道了一種剛剛進入中國市場的飲料叫紅牛,她說她想喝,爸爸就去給她買。到了超市發現紅牛挺貴。楊父就偷偷地從冷櫃拿了一瓶,被店員發現一頓臭罵。小時侯楊麗娟的成績也還可以,雖然也追星可沒太過份。一家人過得平淡簡單的生活,一切都因為楊麗娟做了一個夢後改變了。楊麗娟的一場美夢,最終變成了全家人的噩夢。
1994年,16歲的楊麗娟一個晚上夢見牆壁上貼著一張劉德華的畫報,畫的周圍還寫著歌詞:你這樣走近我,你與我真情相遇。第二天楊麗娟將這個夢告訴了父母。沒想到父親居然說自己也曾經做過同樣的夢。於是他們全家人堅信,這個夢是楊麗娟與劉德華「姻緣註定」的一場暗示。為了追星,楊麗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輟學。身為教師的楊父同意了。其實也不是一下子就同意的,一直以來楊麗娟堅信她的人生意義就是與劉德華在一起,楊麗娟一直不斷地說服父母,後來父母竟然也被她說服了,於是一家人全力協助楊麗娟追星圓夢。自從楊麗娟迷上劉德華之後,她的全身心都投入到追劉德華身上,不上學、不工作、不交朋友。楊麗娟將家裡的所有積蓄用來買海報、買唱片,每天聽劉德華的歌看劉德華的節目。
1997年,家裡拿出了全部積蓄總計9900元。在當時這筆錢可以很好地改善家庭生活。但他們決定用這筆錢讓20歲的楊麗娟去香港見劉德華。於是楊麗娟報了一個香港旅遊團,但她最終沒能如願。這讓她很失望。為了繼續支持女兒的追星夢,2003年,楊父提前辦理退休,而且將家裡的房子賣掉,然後全家人搬到了每月400元租來的房子裡。而變賣家產換來的幾萬塊錢全部用來支持女兒追星的開支。
2004年,楊麗娟從新聞上得知劉德華來甘肅拍電影《天下無賊》,這讓她興奮不已。每天從早到晚都站在自家的8層樓頂,希望這樣劉德華能看到自己。後來楊麗娟又通過各種渠道得知劉德華的拍攝地點,就會買上一張車票前往。只不過每次尋蹤,都敗興而歸。
2005年,父親借了高利貸帶楊麗娟再次來到了香港,他們還得知劉德華的住所,但也沒有等到劉德華。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楊麗娟的母親獨自在蘭州家裡因為重物砸到了腿,導致殘疾。過去的11年中,楊麗娟兩度去到香港去見偶像均告失敗。而他們在這段日子裡不僅花光了變賣家產換來的積蓄,甚至還背上了巨額高利貸。一家人都因為楊麗娟過度痴迷追星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第二年,也就是2006年,楊母提議楊父賣腎賺錢,這樣他們才能繼續支持女兒的追星之路。楊父對這個提議竟然欣然接受,他還對記者說:「少了一個腎也能活,我要支持我娃娃去找劉德華。」 楊麗娟對父親要賣腎的行為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我的意思是你最好能借,賣腎太危險。」後來楊父真的把腎賣了,楊麗娟追星事件隨即受到廣泛關注,而楊父也希望能夠藉助媒體的力量達成讓女兒與劉德華見面的心願。《父親賣腎為圓女兒追星夢》便成了當時最令人驚訝的新聞!
2007年,歷盡13年的追星曆程,楊麗娟在媒體的助力下終於如願,見了偶像劉德華一面。媒體安排楊麗娟去到劉德華歌迷見面會現場,但是這種短暫的會面根本無法滿足楊麗娟,她認為自己的待遇怎麼可以跟那些普通歌迷一樣呢,她應該有和劉德華單獨會面的機會才對啊。令人萬萬沒想到的是,楊麗娟的父親在第二天跳海自殺。他還留下一封長達12頁的遺書。」我的孩子楊麗娟為能見你一面,做出驚天動地的犧牲,已付出13年的青春代價,走過13年血淚之路,幾乎把命都搭上了。父母為孩子實現見你這個小小願望,已經傾其所有、債臺高築。你還沒動靜,你算人嗎?」
楊父留下如此長信,可見他的跳海行為不是衝動行為,是深思熟慮過的。在這封遺書的最後,楊父說,「我死了,你劉德華還要見我們孩子,不然死不瞑目。不見,天理不容。」楊麗娟以此作為要挾,必須見到劉德華,不能讓自己的父親白死。劉德華經紀公司果斷髮表聲明,拒絕了楊麗娟的要求。劉德華在當時遭受了巨大的爭議,劉德華也因為楊麗娟這位粉絲的瘋狂行為患上抑鬱症,需要接受心理治療。
當時許多人指責楊麗娟,是她自私瘋狂的行為害死了楊父。楊麗娟則認為父親的過世,劉德華和媒體都有責任。要求單獨會面被拒的楊麗娟開始「因愛生怨」。回蘭州以後,將劉德華的書籍圖片都燒掉了。這時母女二人早已負債纍纍。劉德華以匿名的形式幫楊麗娟還清了她背負的債務。
2008年,楊麗娟母女起訴《南方周末》,因為《南方周末》曾經發過一篇文章《你不會懂得我傷悲——楊麗娟事件觀察》。楊麗娟母女認為這篇報導侵犯了他們的名譽權,索賠三十萬的精神損失費。結果以敗訴告終。法院認為楊麗娟及其父母多次主動聯繫、接受媒體採訪,均屬自願型公眾人物,自然派生出公眾知情權。《南方周末》並無違反法律規定。
從那以後,楊麗娟為了躲避媒體一度銷聲匿跡。2014年,楊麗娟重回公眾視野。她做客《東方直播室》,以親身經歷勸大家不要瘋狂迷戀劉德華,直言劉德華不值得你浪費青春。她也哭著說,「爸爸你回來。」楊麗娟說七年裡反思了很久,造成當年的悲劇固然有自己的固執任性,但是媒體的推波助瀾讓事情更加惡化。她回憶道:「曾經是想藉助媒體的力量幫助自己實現心願,也的確有媒體答應要帶我見劉德華,但是後來卻安排了一個劉德華的模仿者來到我家,讓我的家人很生氣,太不尊重人了。」楊麗娟稱:「當時這只是自己一個小小的心願而已,並不是像大家炒作的,最後是媒體將整個事情推進到一個不可挽回的地步。」
後來楊麗娟又消失了。2019年她再次上了魯豫的節目《豫見後來》。今年楊麗娟已經42歲。她和母親住在一間一年租金不到1000元的廉租房。楊麗娟在蘭州一家超市當導購員,每天早上七點,她會坐1個半小時的公交車到超市上班。每月工資2000元。她說自己沒有太高的學歷,這已經是能夠找到的比較好的一份工作了。從採訪中可以看出同事們對楊麗娟都還不錯。一個同事說楊麗娟已經可以不躲,已經能夠比較正面地面對這件事。超市的店長也表示,「很震驚,很意外,但回頭一想,大家都是平凡的普通人。」
今天的楊麗娟已經不願提起劉德華,非要提及一律用「他」來代替。楊麗娟一直單身,魯豫問她的個人生活,她說她目前不去想這個問題,現在她只想過平淡生活。她不使用任何社交軟體,不看電視不上網,最多是聽聽廣播。她也很少與外界聯繫,只是每周三參加一個音樂團的合唱活動,這也是她現在唯一的社交活動。楊麗娟說出了自己的後悔,「我非常懊悔自己過去的這些行為,如果人生重來的話,我不會那樣去做。」她現在的夢想很簡單:通過自己的努力,讓生活條件好起來,讓母親的生活更舒適一點,讓她穿得更好一點。雖然已經回歸平淡,但是偶然間楊麗娟也會有執拗的時刻。她還是對這麼多年來他(劉德華)沒有對自己表示一點關心,表示了失望。但楊麗娟又話鋒一轉,表示,看著藍天、綠樹,感謝上蒼沒有放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