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後,程咬金受封上柱國,秦瓊一病十二年是弄假成真?

2021-02-08 必須知道的歷史

唐高祖李淵武德九年,大唐宮廷劇變:太子建成、齊王元吉以及二王十個兒子全部被殺,揮起屠刀的就是當時的天策上將秦王李世民及其麾下一群悍將,表現最為突出的是尉遲敬德等人十人。

因為《舊唐書》和《新唐書》語焉不詳,很多人都不知道秦瓊和程咬金在玄武門之變中到底做了些什麼,甚至與這二人有沒有去玄武門,都成了一個謎題——新舊兩唐書以李世民修改過的實錄為依據,對秦程二人的記錄只是咋理解都行的「從討」、「從誅」以及「事平」之後的賞賜,但這賞賜可以被看做是李世民登基之後的普調職位和工資,那兩個「從」字也說明不了啥問題:秦瓊程咬金不「從」,還能「反」嗎?

從官修史料中找不到答案,我們可以從秦程兩家的墓志銘中去尋找,這一找就發現了問題:根據兩家主要人物的墓志銘記載的賞賜,我們可以肯定秦瓊根本就沒摻和李家的骨肉相殘,而他一病十二年也很可能是弄假成真!

咱們今天要說的,就是《唐故常州義興縣令上柱國秦府君墓志銘並序》(簡稱《秦銘》)和《大唐驃騎大將軍益州大都督上柱國盧國公程使君墓志銘並序》(簡稱《程銘》)。

在講《秦銘》和《程銘》之前,咱們還是翻到《舊唐書·列傳第十八》,看看李世民給「玄武門功臣」的賞賜:「及論功,敬德與長孫無忌為第一,各賜絹萬匹;齊王府財幣器物,封其全邸,盡賜敬德。」

《舊唐書·列傳第十五》中寫明了玄武門之變的具體日期和主要參與人員:「武德九年,六月四日,(長孫)無忌與尉遲敬德、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雲、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等九人,入玄武門討建成、元吉,平之。」

在這十人大名單中,既沒有上柱國翼國公秦叔寶,也沒有宿國公程知節,而按照史書編纂規矩,如果這二人進了玄武門,是要排在長孫無忌、尉遲敬德、侯君集前面的——當時秦程都是唐高祖李淵欽封的國公,而長孫無忌只是上黨縣公、侯君集只是全椒縣子、尉遲敬德啥爵位都沒有。

按照《唐六典·卷二》記載,唐朝的爵位劃分的很細:一曰王,正一品,食邑一萬戶;二曰郡王,從一品,食邑五千戶;三曰國公,從一品,食邑三千戶;四曰郡公,正二品,食邑二千戶;五曰縣公,從二品,食邑一千五百戶;六曰縣侯,從三品,食邑一千戶;七曰縣伯,正四品,食邑七百戶;八曰縣子,正五品,食邑五百戶;九曰縣男,從五品,食邑三百戶。

在這九個級別中,秦瓊程咬金是從一品國公,長孫無忌是從二品縣公,侯君集是正五品縣子,無論是品級還是待遇,都是秦瓊程咬金最高,而且按照正史記載,秦瓊的戰鬥力強於尉遲敬德,程咬金也曾是瓦崗內馬軍四驃騎之一,善用馬槊勇悍無比,遠不像演義小說中寫的那樣只會三板斧。

如果秦瓊程咬金去了玄武門,那麼即使排在國舅長孫無忌和李世民第一打手尉遲敬德之後(李世民跟尉遲敬德之間的關係,有一點點像宋江與李逵),也應該排在侯君集張公瑾之前,根本不會被忽略。

作為跟隨李世民徵戰多年的勇將,秦瓊和程咬金根本不能置身事外,他們肯定也會分配到任務,但這任務,絕對不會是到玄武門大開殺戒。

程咬金在玄武門之變是立了大功的,這一點從《程銘》的記載中就能看出端倪:「公諱知節,字義貞,東平人也。太宗之在秦邸,專徵是任,以公驍傑,引居幕府,授左三統軍……九年夏末,二兇作亂,太宗受詔,宣罰禁中,公任切爪牙,效勤心膂。事寧之後,頒乎大賚,賞絹六千匹、駿馬二匹、並金裝鞍轡及金胡瓶、金刀、金碗等物,加上柱國,授東宮左衛率。」

玄武門之變後,尉遲敬德因為挾持李淵有功,不但得到了一萬匹絹,還得到了齊王元吉的全部財產,賺得盆滿缽滿,而程咬金似乎功勞也不小,他不但得到了可以跟秦瓊炫耀的金瓶(李淵曾送給秦瓊一個),還得到了秦瓊沒有的金刀、金碗。

玄武門之變後,程咬金也成了上柱國——唯一不同的,是秦瓊因為破宋金剛擒尉遲敬德而受封,而程咬金則是參與玄武門謀劃而立功:「武德七年,建成忌之,構之於高祖,除康州刺史。知節白太宗曰:『大王手臂今並翦除,身必不久。知節以死不去,願速自全。』」

這樣看來,程咬金並沒有在玄武門大殺四方,他之所以受到封賞,主要是因為他在前期籌備中,是表明了立場的,所以賞賜少於長孫無忌和尉遲敬德,但遠比秦瓊要多——在正史中找不到秦瓊因為玄武門之變立功受賞的片言隻字:翼國公改為胡國公,上柱國勳位沒動,至於左武衛大將軍,那是按照慣例因新君繼位而升格。

秦瓊一兩金子一匹絹帛都沒得到,所以在《秦銘》中對玄武門之變隻字不提:「叔寶,隋龍驤將軍(秦瓊在王世充把持的殘隋皇泰主越王楊桐朝中任職),從高祖神堯帝擒尉遲敬德,拜上柱國、馬軍總管,授秦府右三統軍,又除左武衛大將軍,食益州實封七百戶,改封胡國公,贈徐譙泗三州都督,陪葬昭陵。」

這時候我們就看出問題來了:《秦銘》秦瓊之孫、秦懷道之子秦佾請人寫的,墓志銘中寫了秦瓊生擒尉遲敬德,卻對玄武門之變隻字不提,這就耐人尋味了:秦瓊跟尉遲敬德是姻親(尉遲敬德的孫女嫁給了秦瓊的兒子),而且尉遲敬德比秦瓊高一輩兒,墓志銘中連生擒尉遲敬德這種事情都可以寫,為什麼不寫秦瓊在玄武門之變後受到的封賞?


讀者諸君都知道,在唐朝初年,跟隨李世民大殺玄武門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如果秦瓊去了,那麼他的後世子孫一定會像程咬金的子孫一樣,在先輩的墓志銘中大書特書的。

《秦銘》不寫秦瓊參與玄武門之變的原意只有一個,那就是秦瓊稱病在家,根本就不想參與,而這也正是秦瓊隱退在家十二年的根本原因——秦瓊已經心灰意冷,而李世民也很不滿意:「你不是忽然「病了」不肯參與玄武門之戰嗎?那你就在家呆著好好『養病』吧!」

其實在玄武門之變前,秦瓊根本就沒病,他正整裝待發準備跟著李元吉去打突厥,並且排在了李元吉必殺名單第一名:突厥鬱射設入圍烏城,建成薦元吉北討,乃多引秦王府驍將秦叔寶、尉遲敬德、程知節、段志玄與行,太子與元吉謀:『兵行,吾與秦王至昆明池,伏壯士拉之,然後說帝付吾國,吾以爾為皇太弟,而盡擊殺叔寶等。』《新唐書·列傳第四》」

前一天還好好的要出師遠徵,玄武門之變後就一病十二年,在咱們看來,秦瓊病得突然、病得蹊蹺,而當事人李世民應該是心知肚明的:「這擺明了是消極怠工!」

秦瓊當然知道李世民心懷不滿,他也正好假戲真做弄假成真樂得清閒:李淵給我的賞賜十輩子都花不完,我替大唐開國肇基的使命已經完成,也該歇歇了,打仗的事情,就交給尉遲敬德和程咬金侯君集吧……


相關焦點

  • 玄武門之變,秦瓊為何在門外不進去?只為對付李建成的頭號猛將
    秦瓊是唐朝的開國元老,很多人都會疑惑,在玄武門之變的時候,為什麼李世民身邊只有尉遲恭等人,秦瓊去哪了?下面我就為大家一一說明。李家的救命恩人秦瓊的父親是一個大將軍,被隋朝的靠山王楊林殺害。秦瓊從小就和母親相依為命,四處漂泊,在她們躲避追殺的時候碰到了小時候的程咬金,兩個人非常合得來,於是從小一起吃飯,一起玩耍,一起練武。
  • 李世民派太醫給秦瓊看病,太醫開完藥離開,秦瓊:這藥不能喝
    要論初唐時期的英雄,那可是相當多的,他們之間的愛恨恩怨也是民間小說家們偏愛的對象,這其中就有後來被封為「門神」的秦瓊。此人原本是隋朝軍人,平素為人正直仗義,兜兜轉轉就投奔到了李淵帳下。而李淵對這員大將頗為喜愛,秦瓊也立了不少的功勞,後來的另一位名將尉遲恭就是被他打敗招降的。秦瓊也因為種種事跡名聲大起。
  • 半路殺出程咬金典故的由來:老程攔住去路,李世民煮熟的鴨子飛了
    從武則天的詔書中,我們似乎可以確定:秦瓊和程咬金的後人,都沒有參與徐茂功(武則天收回了賜姓)之孫徐敬業的反武軍事行動,尉遲敬德被取消待遇,可能是尉遲家有人跟著摻和了——唐高宗李治總章元年(公元668年)評定大唐一等功臣的時候,尉遲敬德還跟秦瓊程咬金並列呢。
  • 瓦崗五虎將中的三員虎將被斬首示眾,為何秦瓊和程咬金得以富貴善終
    筆者今天得空,就給大家講一講秦瓊、程咬金、單雄信、王伯當、羅士信在正史上的故事。 秦瓊,字叔寶。秦瓊出身於北齊官宦之後,北齊滅亡之後,秦家家道中落。秦瓊十幾歲就參加了隋軍,在來護兒麾下當了一名大頭兵。秦瓊成名於隋朝名將張須陀麾下,他因為突襲盧明大營而一舉成名。張須陀被瓦崗軍打死之後,秦瓊又投入隋將裴仁基麾下。
  • 秦瓊和尉遲恭敬德的結局告訴我們:居功不可自傲、為人保持低調
    秦瓊和尉遲恭敬德正氣勇猛,受人瞻仰,是我們喜迎新春、驅魔鎮宅的門神。
  • 程咬金墓出土一尊墓誌,為我們揭示一個不一樣的混世魔王
    1986年,西安考古學者對昭陵的程咬金墓進行搶救性發掘,並從墓中發掘出一件國寶級的文物——程咬金墓志銘。通過墓志銘、新舊唐書以及《資治通鑑》的對照,發現了一個異於我們認知的程咬金。一、程咬金出身豪門無論在正史還是在墓志銘中,程咬金都被稱作程知節。根據學者考證,大約在玄武門之變後,程咬金就被改為「知節」。在以往,我們將程咬金視為草根英雄。
  • 秦瓊的四十五個兄弟,有五個不是中土人士,他們能跟秦瓊結拜嗎?
    少壯的秦瓊和羅士信一直在跟瓦崗軍等諸路反王作戰,程咬金也在家鄉組建了民團,秦瓊因功受封大隋六品建節尉,程咬金保境安民受人擁戴,還娶了縣令的女兒。最後李密設計,張須陀在徐世勣單雄信等人的圍攻下犧牲,秦瓊才在不知何人的勸說下,帶著羅士信進入了瓦崗軍。
  • 歷史上真實的隋唐英雄排行榜秦瓊排名第三尉遲恭第四
    羅士信原為隋朝齊郡通守張須陀部將,隨其徵討農民起義軍,後歸降瓦崗軍,被授以總管之職,在與王世充交戰時重傷被俘。後因不恥王世充,率部降唐,被拜為陝州道行軍總管,槍刺王玄應,智取千金堡,隨李世民平定洛陽,進封絳州總管、剡國公。武德五年,即622年,羅士信在洺水之戰中城破被俘,被劉黑闥殺害,諡號勇,葬於北邙山。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晚節不保的程咬金
    說起《隋唐》,除了男主角秦瓊之外,最受人歡迎的便要數『混世魔王程咬金』了,他在演義裡手執大斧,武功也只會那麼三招半,卻一路衝鋒陷陣驍勇異常,憑著小聰明和大運氣,他立下了不少戰功,並且活了一百多歲,歷經高祖、太宗等六朝,真真的是隋唐第一福將!
  • 如果玄武門之變的勝利者是李建成,那麼大唐還能開創盛世嗎?
    而王朝統治的最高掌權人就是皇帝,在歷史長河裡誕生了將近500位皇帝,有千古一帝,有亡國之君,更有唯一女帝武則天。唐太宗李世民無疑就是一位可以稱之為千古一帝的皇帝,開創貞觀之治,治理下的唐朝國泰民安,四海昇平,國力之強讓周邊諸國稱臣,李世民更是天下共尊的天可汗,是大唐盛世的開創者。
  • 門神秦瓊軍功第一,為何卻是凌煙閣24功臣的最後一名?
    為什麼秦叔寶會排名最末,大家仔細看凌煙閣24功臣名單,我們不難發現,這份名單有這樣五大特點:一是李世民重文輕武,文臣在前,武臣在後。凌煙閣24功臣排在前六位的都是文臣,如長孫無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齡、高士廉,第七位才是尉遲恭,第八位才是李靖。而秦叔寶屬於武將,排名自然不會很高。
  • 秦瓊、程咬金投奔李世民,雖然背叛舊主,但卻被人贊為君子
    王世充久聞秦瓊、程咬金大名,得此二位猛將,喜出望外,對二人禮遇有加。只可惜,秦、程二人壓根看不上王世充。 「王公器度淺狹而多妄語,好為咒誓,此乃老巫嫗耳,豈撥亂之主乎!」——《資治通鑑》 上述這段話是程咬金評價王世充的,王世充為了籠絡秦瓊和程咬金,封秦瓊為龍驤大將軍,封程咬金為將軍,程咬金卻認為:「王世充器量狹小,喜歡賭咒發誓,像一個巫婆一樣,根本不是亂世之主。」所以,秦瓊和程咬金二人打算離開王世充。
  • 唐朝官員墓碑被發現,揭開玄武門之變真相,學者:李建成不死才怪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將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殺死,然後逼迫父親李淵退位,從而登上了皇帝的寶座。玄武門之變,一場手足相殘的慘劇,李世民發起的那場驚心動魄的慘劇隱藏在種種史料典籍的字裡行間,陰冷刺骨。眾所周知,《舊唐書》記「玄武門之變」,甚多隱諱。但到底隱諱了哪些事實,卻不明究竟。
  • 「人文濟南」「唐初第一猛將」秦瓊老家在哪?五龍潭只是個傳說
    「說秦瓊,道秦瓊,秦瓊故鄉是濟南。」在很多老濟南人的記憶裡,舊時到大觀園聽說書藝人說書,總能聽到有關秦瓊的故事。秦瓊奮勇善戰、忠孝雙全,於千軍萬馬中取敵人首級的氣概,千古傳唱。2009年,五龍潭公園在傳說中的秦瓊故宅舊址上恢復重建了秦瓊祠,2010年正式對外開放。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四大武功高手:程咬金排第三,誰能與秦瓊爭鋒?
    只有秦瓊的大鐵槍「充公」了:「秦武衛(秦瓊曾任左武衛大將軍)勇力絕人,其所將槍逾越常制。初從太宗圍王充於洛陽,馳馬頓之城下(把鐵槍插在地上)而去,城中數十人,共拔不能動,叔寶復馳馬舉之以還。迄今國家每大陳設(重大慶典),必列於殿庭,以旌異之。」
  • 李世民帶十人發動玄武門之變,這十人最終是什麼下場?
    唐太宗也是中國歷史上一代明君,其開創的「貞觀之治」至今為人所樂道。但是,關於唐太宗,卻一直有著一個避不開的話題,那就是他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兩個兄弟,最終奪得天下。而唐太宗之所以能夠發動玄武門之變,並取得勝利,是和他手下那一幹心腹分不開的,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在玄武門之變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的十位主要人物。
  • 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的仁慈留給了誰?看這10個人就明白了
    在玄武門之變中,長孫無忌扮演了重要的幕後策劃,並且親自帶兵把守玄武門,就連長孫妹妹都親自慰問伏擊士兵。唐太宗登基後,長孫無忌被封為趙國公,擔任尚書右僕射,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在李世民臨終之前,將長孫無忌選定為李治的顧命大臣,在唐高宗李治時期,擔任太尉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