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評|扁肉和拌麵如何蓋起高樓大廈

2020-11-30 中國網

一曲《大田後生仔》唱出了許多年輕人對家鄉的熱愛和眷戀,深受網友的喜愛。如今,一首由原唱歌手林啟得再創作的《三明後生仔》讓許多人知道了沙縣小吃在福建三明,一座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的城市。

在MV中,我們跟隨畫面領略了三明市的一眾網紅地標和小吃——麒麟山、沙縣小吃、擂茶。朗朗上口的魔性曲調中那句帶勁的說唱,更是全曲靈魂所在——扁肉是磚,拌麵是鋼,蓋起了沙縣的高樓大廈。

曾幾何時,沙縣小吃一元進店,兩元吃飽,五元吃好,成為不少人心中的國民小吃,其中扁肉、拌麵、燉罐和蒸餃被譽為沙縣小吃「四大金剛」。把扁肉和拌麵說成「磚」和「鋼」,像是揭開了沙縣小吃名氣和底氣的謎底。90年代,整個沙縣也沒幾座高樓,正是靠著吃苦耐勞的沙縣人,賣出一碗碗熱氣騰騰的扁肉和拌麵,才蓋起了今日沙縣的高樓大廈。

雖然許多人都品嘗過沙縣小吃裡的扁肉,但他們未必了解,泥狀扁肉餡,是由木槌反覆捶打豬腿肉上千次而成,正可謂千錘萬打更堅韌。在沙縣,沙縣小吃技藝傳承人李賢錦反覆用木槌在案板上捶打一塊豬肉,不斷重複這一動作,不知不覺時間已經過去了20年,他揮舞木槌的右臂明顯比左臂粗了一圈。

許多人更不了解,包賣三餐的小吃業主,每天只睡三五個小時,在凌晨就開始張羅採買、備料、加工。起早貪黑、披星戴月,這其中的艱辛與困難,可想而知。所以,歷經千錘百鍊的不僅是扁肉,更是永遠在奮鬥和創新之路上的沙縣人、三明人。

目前有6萬多敢拼敢闖的沙縣人外出經營沙縣小吃,帶動30萬人致富創業,沙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7年的2805元增長到2019年的20528元,全縣貧困人口已全部脫貧。一次又一次捶打扁肉,看上去枯燥、乏味,但沙縣的今天,就來源於這樸實無華的勞動。難怪有網友留言:扁肉是磚,拌麵是鋼,想不到我原來一直在給三明添磚加瓦,有機會一定要去這座神奇的城市逛一逛。

我們的胃早已熟悉了沙縣小吃的味道,但很多人可能並不了解,沙縣是革命老區縣、中央蘇區縣,彭德懷、楊尚昆等老一輩革命家曾率東方軍在此創建沙縣蘇區,為中國革命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過去的崢嶸歲月已經化為歷史,但沙縣人、三明人的那股子奮鬥精神歷經歲月打磨一直在代代傳承。

沙縣小吃業的成功之處在於定位準確,填補了低消費的空白,薄利多銷,闖出一條路子。當年的三明是紅軍長徵的出發地之一,而今天,三明的沙縣人同樣闖出了一條路子,用自己的雙手和汗水為發展找到了方向和定位。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我們在沙縣小吃裡品味到的不僅是美食美味,更是勞動者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三明後生仔》裡的一張張歡樂笑臉、一幅幅城市美景,就是由無數勞動者的汗水凝結而成的;扁肉是磚,拌麵是鋼,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就是這樣靠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一磚一瓦用雙手打造出來的。

相關焦點

  • 馬上評|扁肉和拌麵如何蓋起高樓大廈
    朗朗上口的魔性曲調中那句帶勁的說唱,更是全曲靈魂所在——扁肉是磚,拌麵是鋼,蓋起了沙縣的高樓大廈。  曾幾何時,沙縣小吃一元進店,兩元吃飽,五元吃好,成為不少人心中的國民小吃,其中扁肉、拌麵、燉罐和蒸餃被譽為沙縣小吃「四大金剛」。把扁肉和拌麵說成「磚」和「鋼」,像是揭開了沙縣小吃名氣和底氣的謎底。
  • 扁肉是「磚頭」拌麵為「鋼筋」 沙縣小吃做成大產業的故事
    冬日的夜晚,福建省三明市沙縣文昌美食街上香味撲鼻、熱氣騰騰,本地居民和外地遊客絡繹不絕。  燒賣、扁肉、滾粉豆腐丸、鍋貼、芋餃、泥鰍粉幹、喜粿……各類美味小吃,讓人挑花了眼。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舌尖上的沙縣,有滋有味。  如今,在全國各地,沙縣小吃成為人們喜愛的「國民美食」之一。
  • 扁肉是「磚頭」,拌麵為「鋼筋」 沙縣小吃做成大產業的故事
    冬日的夜晚,福建省三明市沙縣文昌美食街上香味撲鼻、熱氣騰騰,本地居民和外地遊客絡繹不絕。燒賣、扁肉、滾粉豆腐丸、鍋貼、芋餃、泥鰍粉幹、喜粿……各類美味小吃,讓人挑花了眼。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舌尖上的沙縣,有滋有味。
  • 扁肉是"磚頭",拌麵為"鋼筋" 沙縣小吃做成大產業的故事
    冬日的夜晚,福建省三明市沙縣文昌美食街上香味撲鼻、熱氣騰騰,本地居民和外地遊客絡繹不絕。  燒賣、扁肉、滾粉豆腐丸、鍋貼、芋餃、泥鰍粉幹、喜粿……各類美味小吃,讓人挑花了眼。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舌尖上的沙縣,有滋有味。
  • 扁肉是「磚頭」,拌麵為「鋼筋」 沙縣小吃做成大產業的故事(親歷者...
    冬日的夜晚,福建省三明市沙縣文昌美食街上香味撲鼻、熱氣騰騰,本地居民和外地遊客絡繹不絕。燒賣、扁肉、滾粉豆腐丸、鍋貼、芋餃、泥鰍粉幹、喜粿……各類美味小吃,讓人挑花了眼。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舌尖上的沙縣,有滋有味。如今,在全國各地,沙縣小吃成為人們喜愛的「國民美食」之一。
  • 聽說林俊傑在賣尚乾拌麵扁肉?真事!
    林俊傑吃拌麵扁肉長大,自家也有做拌麵扁肉的店。去年8月,剛從福州外語外貿學院畢業的他,開辦了福建尚福食品有限公司。1000多平方米的食品工廠,主營按份包裝的拌麵、扁肉。包括永輝超市的實體銷售在內,一年來,他累計銷售210萬份拌麵、扁肉。在學校裡,他就多次展示了商業天賦。
  • 福州最恩愛的情侶拌麵扁肉分手了 因為婚後現實太殘酷……
    拌麵和扁肉是福州最恩愛的情侶,他們一起攜手走過了十幾個年頭的風風雨雨,每個人都以為他們會從一而終,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它們終究敵不過現實,分手了.
  • 福州豪華早餐雙件套,濃濃花生醬拌麵加嫩滑扁肉,深受幾代人歡迎
    昨晚發小約我第二天早晨吃拌麵扁肉,剛好也好久沒吃,想都沒想就答應他了。誘人的美食就相當於定時鬧鐘,今天我起得比誰都早!兩家店的價格一樣,拌麵和扁肉都是4元錢。要了兩個素菜餡的煎包,素菜餡和肉餡一樣都是1.5元錢一顆,要自己上保溫箱裡夾。除了不是現做的以外,味道上一點也不輸發小喜歡的那家煎包。
  • 扁肉是磚、拌麵是鋼,沙縣小吃背後的「民本」邏輯
    沙縣縣委書記楊興忠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稱,扁肉是磚,拌麵是鋼,沙縣人民將沙縣小吃開遍祖國的大江南北,更闖出一條富民強縣的致富之路。在他看來,在各級黨和政府領導之下,勤勞的沙縣人憑藉扁肉和拌麵蓋起高樓大廈的演進過程,本身是以人民為中心執政理念實踐的成功。「闖出一條路子」
  • 吃了20年的福州拌麵!最好吃的還是這12家!
    福州人吃拌麵一定是要和扁肉搭配的,沒有扁肉的拌麵是不完整的。這家店扁肉口感非常特別,湯的味道非常鮮,扁肉口感跟別家店的都不一樣,是扁實的口感,不是脆脆的是感覺裡面有一小塊一小塊肉的那種感覺,吃起來很爽口。
  • 馬上評|拿什麼保護和平臺「沒關係」的外賣員?
    馬上評|拿什麼保護和平臺「沒關係」的外賣員?事後,餓了麼工作人員對家屬表示,韓某偉和平臺沒有勞動關係,只能給予2000元「人道主義補償」。可想而知,輿論對這種一推六二五的說辭不買帳。一個家庭頂梁柱的鮮活生命和2000元賠償金之間的反差,更是讓許多人憤怒。但是從法律意義上講,工作人員的話沒有錯,雙方確實沒有建立勞動法認可的勞動關係。
  • 大眾銳評|沙縣小吃的「勤」字新解
    數據顯示,如今沙縣小吃已遍布62個國家和地區,全國沙縣小吃門店超8.8萬家,年營業額超500億元,實現和帶動30萬人就業。沙縣小吃一路走來,「勤」是最醒目的一個字。沙縣小吃源遠流長,在民間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基礎,尤以品種繁多風味獨特和經濟實惠著稱。
  • 筷箸交纏下的簡易拌麵
    固定布局工具條上設置固定寬高背景可以設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對齊背景圖和文字以及製作自己的模板福州拌麵一個小碗,一團麵條,幾勺稀釋的花生醬,一絲醬油,少許香蔥的組合,在一個看似樸素雜亂的門店內發酵。02一碗混雜豬油、蒜頭、醬油的福州傳統拌麵成了難以忘記的最好食品。傳統的福州拌麵,選用的是福州地道的圓面(或稱光面),拌醬採用的是豬油,蒜頭,生油,醬油,當圓面在開水中上下汆熟後,撈起放入豬油等醬料混合的瓷碗中,看著油亮的圓面與醬料在一瞬間的碰觸,當面的溫度遇上豬油,那一板豬油慢慢化開,香味展開。
  • 在吃麵這件事情上,中國人用一碗拌麵也能PK全世界
    拌麵因為缺少麵湯的加成,因此比起其他面,它更加依賴佐料和麵條自身的口感,但也正因為如此,一碗好的拌麵,可以讓人們更專注於麵條本身的滋味。就像《中華小當家》中的國士無雙面,做出來的面也只是用豬油和香料炒了一下,沒有湯汁和佐料,但就是憑藉麵條的Q和香氣徵服了考官。
  • 南疆拌麵菜很簡單卻非常好吃,想知道拌麵菜是如何炒的?
    拌麵是新疆人的主食之一,拌麵味道純正、湯汁濃鬱、菜味香醇,很多人都喜歡吃,想要做出好吃的拌麵,除了拉條子要做好,當然少不了好吃的拌麵菜了,拌麵菜一般都是用西紅柿、羊肉、土豆、白菜、辣椒、洋蔥等炒制而成,我就非常喜歡吃新疆拌麵,拌麵菜的做法也有很多種,下面就來分享一下拌麵菜是怎麼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