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豪華早餐雙件套,濃濃花生醬拌麵加嫩滑扁肉,深受幾代人歡迎

2020-12-21 海綿海綿上街去

昨晚發小約我第二天早晨吃拌麵扁肉,剛好也好久沒吃,想都沒想就答應他了。誘人的美食就相當於定時鬧鐘,今天我起得比誰都早!

兩家店的價格一樣,拌麵和扁肉都是4元錢。我自認為是很好吃的,至少在市區裡頭碰不上這種小時候的味道,大多都經過改良。要了兩個素菜餡的煎包,素菜餡和肉餡一樣都是1.5元錢一顆,要自己上保溫箱裡夾。除了不是現做的以外,味道上一點也不輸發小喜歡的那家煎包。

素煎包

「拌麵」在福州幾乎家喻戶曉,而且飽受爭議。有的朋友認為是尚幹的拌麵好吃,有的朋友說沙縣的拌麵才叫正宗。但我認為不管正宗拌麵來自哪裡,美食總是無國界的,也無評判標準,只要有人覺得好吃,就夠了!

剛上桌的拌麵
拌好的拌麵

記得小時候的拌麵1碗才1元錢,有一次在過年期間漲到了1.5元。本以為節假日漲價正常,結果再也沒有降價過,一直漲到了4元、4.5元、5元甚至更多才肯罷休。

花生醬裹滿每一根麵條

我認為在福州吃拌麵,一定要有花生醬,才更香更美味。花生醬對於我來說,是福州拌麵的靈魂。老闆自己磨的非常香,口感上的顆粒感是市面上怎麼買也買不到的。一定要現點現拌現吃,不然面會馬上坨。濃鬱的花生醬裹滿每一根麵條,想不流口水都很難。

「扁肉」的肉餡細膩且滑嫩,皮薄好消化,深受老人和小孩的歡迎。

扁肉
飽滿的顆粒
白醋
倒醋

我通常會先喝一口湯汁本身的原汁原味,再倒入白醋攪一攪接著喝。醋一定要加,開胃解膩的同時,也給這道小吃增色了不少。

早晨還擔心會不會吃得太油或者太膩,另外又加了1碗3元錢的花生湯。

濃濃的花生湯

老闆說他家的花生湯是沒有冰鎮過的,煮好晾涼,非常健康。花生燉得很糯,喝起來不會很甜膩,但沒我之前吃過的那家量多。可能沒有冰鎮過,所以在秋季依舊炎熱的福州喝,確實少了點靈魂。

吃飽喝足,滿意之餘,挺著微微鼓起的肚子悠閒地散步回家。經過那家煎包店,依舊人流量不斷。來的都是周邊人或者回頭客,沒有花錢做虛假宣傳,僅憑一如既往的好口味留住了大家。

相關焦點

  • 聽說林俊傑在賣尚乾拌麵扁肉?真事!
    已賣出210萬份拌麵、扁肉28歲的林俊傑,是土生土長的閩侯尚幹人。林俊傑吃拌麵扁肉長大,自家也有做拌麵扁肉的店。去年8月,剛從福州外語外貿學院畢業的他,開辦了福建尚福食品有限公司。1000多平方米的食品工廠,主營按份包裝的拌麵、扁肉。
  • 吃了20年的福州拌麵!最好吃的還是這12家!
    福州人吃拌麵一定是要和扁肉搭配的,沒有扁肉的拌麵是不完整的。這家店扁肉口感非常特別,湯的味道非常鮮,扁肉口感跟別家店的都不一樣,是扁實的口感,不是脆脆的是感覺裡面有一小塊一小塊肉的那種感覺,吃起來很爽口。
  • 福州人的一天從這裡開始,早餐的美好,生活的古早味!
    , 福州人卻依舊鐘情於祖祖輩輩流傳下來, 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的鍋邊、拌麵扁肉、花生湯 以及各種香脆可口的佐餐小吃 給清晨裡的人們以最地道的溫暖感受。
  • 福州最恩愛的情侶拌麵扁肉分手了 因為婚後現實太殘酷……
    時隔三年,福州小吃再迎新一輪漲價。記者昨日從業內了解到,受今夏以來豬肉價格連番上漲,以及持續增長的高昂房租的推動,小吃從業者不得不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拌麵和扁肉的價格均上漲了0.5元到1元不等。8月下旬的一天,她修改了店內的價目表,用黃膠帶將拌麵、扁肉原先的價格3元蓋住,改為了3.5元,拌青菜的價格也從原來的4元改為4~6元的浮動價。這意味著,今後要吃一份老福州鍾愛的「情侶套餐」——「拌麵+扁肉」,要多花1元錢。「沒辦法啊,扁肉的原料豬肉價格貴了很多,店租最近又漲了一次,不漲價就要關門了!」
  • 最具福州特色的地道小吃,你吃過嗎?
    特別是福州菜以烹製山珍海味而著稱,在烹飪界獨樹一幟,成為全國八大菜系之一閩菜的主體,故有「福州菜飄香四海,食文化千古流傳」之稱。 福州小吃是福州菜的重要組成部分,福州人有句老話,叫「七溜八溜莫離福州」。意思是說福州飲食的風味獨好,鄉人不忍離去。尤其是一些名小吃,經過幾十上百年的發展,創出了在全省甚至全國都響噹噹的福州小吃品牌。
  • 筷箸交纏下的簡易拌麵
    固定布局工具條上設置固定寬高背景可以設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對齊背景圖和文字以及製作自己的模板福州拌麵一個小碗,一團麵條,幾勺稀釋的花生醬,一絲醬油,少許香蔥的組合,在一個看似樸素雜亂的門店內發酵。此時若是觀察每個吃著拌麵的食客,便是各種來自榕城市井的人間百態。既有年過半百的耄耋老嫗,也有背著書包穿著校服的學生娃娃,偶爾還能看到一些年輕的面孔,男孩勻著部分麵條給女孩,在奮鬥的年華,這或許便是彼此最純真的許諾。不過有別於滿街而立的沙縣拌麵,最為傳統的福州拌麵卻少有所謂花生醬浸染,更像是上海蔥油拌麵的姊妹。
  • 每日營養食譜(1-3,周日) 早餐:花生醬拌麵
    早餐:主 菜:花生醬拌麵午餐:主 菜:宮保蝦球配 菜:爽口茼蒿靚
  • 早餐深似海:煙火氣是「親密」,是熱愛生活的依據
    為了深入體驗老福州的早餐檔口,一大早,陳曉卿、王聖志和朱樂賢分別帶隊,以三條路線進行探店,其中包括「尚幹依心拌麵扁肉」「老福洲」和《早餐中國》拍攝的小店「福清滑」。他們與附近居民一起排隊,坐在露天的桌椅上,品嘗當地傳統早餐,近距離觀看這些極具特色美食的手工製作過程。 陳曉卿調侃道:「大家都關心你飛得高不高,只有我關心你吃得飽不飽。」
  • 福建最美味早餐盤點,古田也有美食上榜哦!
    圖@da象鍋邊糊也叫鼎邊糊,福州的清晨從一碗鍋邊開始再美不過了。鍋邊是福州最常見的也是最出名的早餐,面薄而卷,湯清不糊,蜆子做湯底,加些熟魚芹菜,簡單但不失美味。圖@福州那點事兒夏天的早晨,剝幾粒新鮮的龍眼泡進稀飯裡,放涼了吃,甜甜的、涼涼的,很適合沒胃口吃飯的人。龍眼泡稀飯是福州人獨有的民間飲食習慣。
  • 馬上評|扁肉和拌麵如何蓋起高樓大廈
    一曲《大田後生仔》唱出了許多年輕人對家鄉的熱愛和眷戀,深受網友的喜愛。如今,一首由原唱歌手林啟得再創作的《三明後生仔》讓許多人知道了沙縣小吃在福建三明,一座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的城市。  在MV中,我們跟隨畫面領略了三明市的一眾網紅地標和小吃——麒麟山、沙縣小吃、擂茶。
  • 馬上評|扁肉和拌麵如何蓋起高樓大廈
    一曲《大田後生仔》唱出了許多年輕人對家鄉的熱愛和眷戀,深受網友的喜愛。如今,一首由原唱歌手林啟得再創作的《三明後生仔》讓許多人知道了沙縣小吃在福建三明,一座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的城市。在MV中,我們跟隨畫面領略了三明市的一眾網紅地標和小吃——麒麟山、沙縣小吃、擂茶。
  • 福州最著名的美食,扁肉、鼎邊糊落選,不是荔枝肉也不是佛跳牆
    愛好美食的小編,每天都會帶領大家品嘗全國各地的美食,了解不同的飲食文化~而今天,我們來到的城市就是福建省的省會城市福州,這裡又有哪些美食呢?我們一起去探索吧~說到福建菜,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閩菜」,是的福建菜又叫「閩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狹義閩菜指以福州菜,最早起源於福建福州閩縣,後來發展成福州、閩南、閩西三種流派,即廣義閩菜。
  • 有家拌麵不太遠,福州牛滑美食新去處
    「我發現一家店的拌麵很好吃才6塊錢牛滑湯很好喝才15塊叫不太遠」「哪裡啊」「就在我們後面建行對面,下地鐵吃完過來上課的,叫不太遠」「不太遠是在哪裡」老闆拿手的是二十年經驗對原材料的敏感,牛肉選料好,湯熬得好,丁蘇蘇吃了兩碗拌麵,牛肉湯有回甘,我把一碗牛滑湯喝的乾乾淨淨。最厲害的是拌麵,不太遠的標準做法是特別老福州的豬油拌麵,亮點是店裡的油是壓在鍋裡一直熱的,面煮出來,一勺子油像蒸魚澆熱油一樣潑上面,滋滋發響,媽呀香極了。
  • 冬天來福州喝湯吧!這36碗熱湯,從頭到腳溫暖靈魂
    福州尚幹扁肉尚乾拌麵扁肉可以說是能與沙縣PK的金字招牌,在福州,隨處可見有著「依×」二字的招牌,早起一份尚乾拌麵扁肉,依舊時候福州人愛的神仙搭配。圖片來源:閩侯旅遊 吳心鈺攝尚幹扁肉以瘦肉、扁肉皮、雞蛋、醬油、雞精、蒜等製作而成。
  • 福州人引以為傲的特色小吃,北方人眼中的餛飩,南方人說它是扁肉
    而對於福州人而言,「肉燕」就是他們引以為傲的特色小吃。去到福州逛吃的話,當地人一定會叫你去嘗嘗一種名叫「肉燕」的小吃。記得上大學的時候,福州本地舍友還因為扁肉和肉燕和我爭辯了半天,現在想起他那副得意洋洋、對福州肉燕引以為傲的表情,讓我不禁嘴角上揚!
  • 拯救葛式頹廢,福建早餐哪家強?
    這可是福州人夏季最愛吃的傳統早飯之一,福州人都知道,處暑過後這麼吃最養人。夏天的早晨,剝幾粒新鮮的龍眼泡進稀飯裡,放涼了吃,甜甜的、涼涼的,很適合沒胃口吃飯的人。芋粿,又稱芋頭粿,三角糕,福州方言稱之為wò wēi,芋粿是用芋頭絲和米漿混合蒸熟、切三角形後煎炸而成,幾乎每一個早餐店或是早餐攤上都有販售芋粿作為早餐小吃之一。
  • 愛吃糟的福州人,生活不會太糟
    >就完成了,拼得是手速,比得是技術,花生醬、醬油、小蔥花,看上去都是樸實無華的原材料,卻在老闆的巧手匠心中,點亮了福州人最神清氣爽的早上。拌金黃的海蠣餅咬在嘴裡咯吱作響,清爽的鍋邊糊入口即化,鍋邊糊帶著大米的軟糯韌性,和香脆的炸物組合起來堪稱完美,這才是充滿榕城氣息的早餐啊!如果說拌麵和扁肉是被官方認定的「國民CP」,那麼興化撈粉則像單身狗一般可以進行私人定製,隨處可見,沒有標準的味道和配置。
  • 天熱吃麵,簡單拌一拌就能吃的花生醬拌麵,家常版更有滋味
    拌麵,起源於福建福州、沙縣等地,是一道傳統小吃,把瀝乾的麵條拌以醬料的食品,有時亦會加上一些配料食用,在中國很流行。雖然不是出生在這座城市,而生長的故鄉很少有拌麵這樣的食物,但生活在南方的這幾年時間裡,大街小巷的傳統美食拉近了天南海北的距離。美食確實會讓生活更有滋味,就是這樣普通又簡單的食物,讓我們漂泊來的人漸漸地適應了這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