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產的三池崇史怎麼保證電影的品質?

2021-02-09 虹膜

作者:Phil Hoad

譯者:朱溥儀

校對:Issac

來源:《衛報》

譯者按:在大家的認知裡,三池崇史總是以極端暴力的影片在影迷中口口相傳,比如《殺手阿一》《生存還是毀滅》《切膚之愛》,也正是這些挑戰我們感官極限的影片,讓他得到了西方的關注。他的武士片新作《無限之住人》正好是他的第一百部作品。

《無限之住人》(2017)

這不是他第一次試水武士片了,早在2010年,三池崇史就重拍了1963年的經典武士片《十三刺客》。三池崇史在2011年接受本文作者訪談的時候說,他第一次觀看1963年的《十三刺客》時,被日本電影業鼎盛時期擁有的純粹力量所驚嘆,但是現在的日本電影業已經失去拍攝這樣宏偉影片的能力,他想要重燃那樣的創造精神,所以決定了那次的重拍。

老版《十三刺客》上映時三池崇史才三歲,這部影片是他父親那一代人的經典。三池崇史喜歡關於盲劍客的座頭市系列,特別是1962年的那部,還有好些五社英雄的片子,雖然有點B級片的意思,但也有趣、冷靜又有風格。當然了,黑澤明的《七武士》一定在列。三池崇史覺得沒有任何一位日本導演能夠擺脫黑澤明的影響。

《十三刺客》(1962)

三池崇史日本導演因極端暴力、突破邊界的血腥而被西方世界熟知,他不斷在類型片(其中也包括家庭題材)領域打磨自己的技藝,以達到他的職業高峰。

三池崇史從來沒有表現出「我可是拍過100部電影的人」的姿態,相反,他是那種為了研究如何拍好「黑幫分子砍斷別人腳」的鏡頭,而不由自主地整天待在攝影機後面的人。現在這位受人尊敬的導演,帶著他第一百部作品《無限之住人》來到我們面前;之前的「破壞分子」再一次向日本電影傳統武士片宣誓效忠。即使是代表正統武士片的琵琶,在三池崇史的版本裡,他也把它換成了粗魯的兵器雙截棍。

憑藉《無限之住人》,三池崇史愈發接近「全世界最高產導演」名單的前列。當你看完本段文章的時候,他很可能已經超越了日本導演溝口健二(101部作品)。不過,三池崇史可能還是需要多拍一些Gonzo出品的武士片,才可以比肩拍過175部影片的《卡薩布蘭卡》的導演麥可·柯蒂斯、約翰·福特(約140多部,包括很多短片)、讓-呂克·戈達爾(大大超過了100部,不過還是取決於你怎麼計算他拍的各種視頻以及電視節目)。

麥可·柯蒂斯與約翰·福特拍片的年代是電影發展的早期,那個時候長片的片長相較於今天要短得多,當時也正處於好萊塢製片廠體系的黃金年代。他們在瘋狂的「流水線」上工作,拍出如此數量的影片可以理解,但是你會疑惑,對於在這個時代拍電影的人來說,這樣的數字幾乎是不可能的。

三池崇史的前十部作品都是粗糙的錄像電影,直到九十年代中期,他開始轉向膠片拍攝,那時他一年能拍五部電影。他宣稱自己每年一月都要去剃個光頭,因為之後的日子會忙到沒有時間理髮。

他向我們證明了拍片數量多不一定意味著犧牲質量。沒有人會否認他作品中確實有荒謬以及不完美的地方,甚至在相對華麗的《無限之住人》中,有些衣服看起來像是直接從cosplay商店拿出來的。

但是三池崇史涉獵的類型之廣,讓人驚訝,包括極端暴力的影片——比如《殺手阿一》《生存還是毀滅》《切膚之愛》——正是這些影片讓他得到了西方的關注。沒有多少人知道三池崇史的大阪工薪階層生活記錄者(《岸和田少年愚連隊:望鄉篇》)或家庭娛樂片導演的身份(《忍者亂太郎》)。

《殺手阿一》(2001)

不矯揉造作的態度讓他能夠堅持不斷地拍下去。在製作委員會主宰電影業的年代,或對於我們崇拜的絕無僅有的大師而言——比如庫布裡克和塔倫蒂諾(他說三池崇史在10部片後必能出人頭地)——這幾乎是一個格格不入的想法。

繼續這個話題還有很多可說的。這催生了那種「需要是創造之母」的想法,這也是沃納·赫爾佐格(大約拍了50部標準長度影片)的格言。

希區柯克(53部影片)的拍片過程更有計劃性,可能是三十年代平均一年拍三部的速度讓他的創造力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所以能在1958-1960年毫不費力地接連推出三部經典之作:《迷魂記》《西北偏北》,以及在藝術上有重大突破的《精神病患者》。

《精神病患者》(1960)

一氣呵成的拍攝方法可以激發某些導演,這是毫無疑問的。麥可·溫特伯頓拒絕拘泥於虛構、紀錄的二分形式,偏愛即興創作與流動的數字拍攝風格。他顯然無法停止拍攝新的項目——在22年間拍攝了25部長片,誰知道他的驅動力到底是什麼。但是當創作力旺盛的導演從某種心靈熱源汲取靈感時,我們能明顯知道他的驅動力來自哪裡。

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不因循守舊的人生與藝術簡直密不可分,在他僅有的37年的人生中拍了40部電影。在過去的十年中,雷德利·斯科特像是打開多個網絡瀏覽器的標籤一樣積攢著《異形》的前傳,我們很難不去相信死亡沒有催趕著現年79歲的雷德利·斯科特。

《異形:契約》

多產並不適用於每個導演,或者說多產不總是有效的。你可能會有一個感覺,已經拍了超過50部電影的伍迪·艾倫大概會拍不好他最近的片子他了。

年輕時自己的代理人,和的哲學思考,風景如畫的歐洲實景拍攝以及更多的製作經費,泰倫斯·馬力克在這十年拍的影片(5部)比起過去四十年拍的(4部)還要多,他比起任何時候都更重複自我,恐怕他都忘了剪輯師是拿來幹什麼的。

泰倫斯·馬力克

他倆都應該考慮休息一陣,或是向三池崇史看齊。沒什麼壞習慣是雙截棍解決不了的。

合作郵箱:irisfilm@qq.com

微信:hongmomgs

往期精彩內容

賈樟柯的這部「新片」暢想了26年間中國社會的歷史圖景

震撼三觀的科幻漫畫《合金男爵》終於來了!

又一部今年的衝奧熱門片,趕緊關注起來!

相關焦點

  • 《初戀》:三池崇史的暴力與愛情
    三池崇史是公認的日本電影一「極」,正如黑澤明在東西方文化結合上開宗立派; 小津安二郎對傳統日常生活的細膩表達舉世無雙; 溝口健二是「唯美與詩意」當仁不讓的代表; 三池崇史則是以在《殺手阿一》、《切膚之愛》、《鬼伎回憶錄》等影片中展現的極度怪誕和暴力,成為了日本「邪典」片的旗手。
  • 溫情中透視暴力 三池崇史
    日本商業片頻臨淪陷的90年代三池崇史的橫空出世給日本電影界注射了一支強心劑把日本觀眾的視線轉移到本土影片使大家再次對家鄉的電影充滿信心不僅是票房的保證,「暴·力醜惡」 和 「溫情純美」 都是三池崇史的手段兩者彼此相反相成、相映成趣在二律背反的破壞與調和中構築了三池崇史獨到的影像體系
  • 《稻草之盾》:三池崇史的主旋律電影
    《稻草之盾》恐怕是三池崇史拍的比較省心的電影,甚至連導演本人也表示「對入選坎城比較意外。」從這個角度看坎城電影節,大概也體現了主辦者每一年堅持口味多樣性的努力吧?標準的三池Logo:誇張的特寫,鮮血和少女殘肢,兇殺和變態的惡魔,罪行以及毫不掩飾的暴力。但很快,《稻草之盾》,拋出了一場屬於英雄的行動:殘害幼女的慣犯被受害人的億萬富翁爺爺網絡懸賞,巨額賞金下全社會每個人都開始蠢蠢欲動。幾百萬人追逐將疑兇押送到東京五位警員,這場押送任變成了無止境的追殺之路。繼2011年憑影片《一命》入圍坎城兩年之後,日本導演三池崇史再次成為坎城寵兒。
  • 三池崇史殘酷的電影世界:《初戀》之後必看的十部電影
    三池崇史的創作深受Paul Verhoeven和David Cronenberg殘酷而直白的風格影響。Quentin Tarantino曾稱他是「創作極度暴力、令人不寒而慄的電影教父」。三池崇史最新的作品《初戀》(First Love)已於2020年2月14日登陸英國院線。如果有個別不知情的觀眾因觀看本片而毀掉了自己的情人節,其實不算什麼特別出人意料的事。
  • 三池崇史:出生於大阪府八尾市,曾就讀於橫濱廣播電影學院
    三池崇史:出生於大阪府八尾市,曾就讀於橫濱廣播電影學院三池崇史:1960年8月24日出生於大阪府八尾市,曾就讀於橫濱廣播電影學院(日本映畫學校)。師從今村昌平、恩地日出夫。1991年以錄像電影《暴風!迷你巡邏隊》開始導演生涯。隨後幾年裡拍攝了十多部根據黑幫小說和異類漫畫改編的錄像影片,為其日後進軍電影界積累了足夠的經驗和人氣,同時也受到了世界電影界的矚目。
  • CULT電影大師系列:惡之教父三池崇史
    三池崇史堪稱日本的Cult片大師,出道於日本的本土商業片頻臨淪陷的九十年代,他的橫空出世給日本電影界注射了一隻強心劑,他的高產和瘋狂的精力在日本乃至世界,都不能不被稱之為奇蹟。他的作品大多具邪典電影風格,混合著喜劇、暴力及恐怖等各種元素,使觀眾為之耳目一新。
  • 【迷影網】荒魂——三池崇史的電影世界
    不是暴力,也不是重口味,最貼切的標籤可能是惡趣味,正是在這點上,三池崇史和同樣「嗜血」的冢本晉也、園子溫拉開了距離(有興趣的朋友,一定看看《生存還是毀滅:犯罪者》的神結尾)。2014年,三池板上釘釘要拍的片子,已經有《真四谷怪談》和《要聽神明的話》,照這樣的速度,離他100部的目標指日可待。雖然三池常常解釋,如果放慢工作速度,結果也不見得會更好。
  • 三池崇史de黑社會三部曲
    英國箭影2017年發行了三池崇史黑社會三部曲的藍光。《新宿黑社會》1995《極道黑社會》1997《日本黑社會》1999三池崇史在1990年代的黑社會三部曲有幾個特點:1,故事主角都是掙扎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不是什麼呼風喚雨、小弟圍繞的那種黑社會大佬。
  • 洪金寶監製三池崇史首度來華拍攝動作喜劇
    網易娛樂6月30日報導 日前,日本電影大師三池崇史來華,正式宣布將首次執導一部內地動作喜劇。該片由洪金寶擔任監製,這是洪金寶和三池崇史兩位資深電影人的首度合作,可謂是一種碰撞、兩位英雄、無限可能。三池崇史表示自己從小就是看著洪金寶老師作品「長大的」,「在我小學的時候就已經接觸到了他很多優秀的影視作品,開始我只是一個觀眾,後來成為一個創作者之後,我覺得有這樣一個合作機會是非常榮幸的事情。」
  • 三池崇史:日本電影99%不暴力 我和園子溫是另類
    三池崇史:20多年來木村拓哉的公眾形象就沒怎麼變過,這挺神奇的,要保持這種狀態這麼長時間很不容易。他所在的組合SMAP去年決定解散了,不過我們拍片的時候還不知道會發生這件事。選他是我的主意,製片人都勸我「他肯定不接這部戲」,我覺得開口問一下也不會損失什麼,所以我就問了他。他很痛快地說我要接這部戲。可能是我一貫的樂觀最終促成了這件事,但木村本人也是一個敢於嘗試不同角色的藝人。
  • 三池崇史稱讚《絕世高手》很奇妙 親手寫影評
    看片後更是興致大發,和盧正雨進行了近1個小時的交流。三池崇史不僅稱讚電影用心結局奇妙,還親自手寫了影評,評價「《絕世高手》電影真的很厲害誒!」最後,他還鼓勵導演盧正雨:「不要顧慮太多,就做你想做的電影吧。」三池崇史是日本最著名的導演之一,他的作品一向擁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熱血高校》《殺手阿一》《切膚之愛》等作品在中國更是擁有眾多粉絲,盧正雨就是其中之一。
  • 三池崇史打雞血《誠如神之所說》
    深作欣二也導演過《裡見八犬傳》這樣的兒童片,三池崇史更是多次導演漫畫片,如《小雙俠》、《忍者亂太郞》等,他曾表示過自己是漫畫迷,拍這樣的電影樂在其中。 《誠如神之所說》也是漫改電影,口味較重,似乎是青春期漫畫之流。簡單說,就是講一群青少年進行各種詭異的過關遊戲,勝者活、敗者死,最後的冠軍可以面見上帝。電影的結局似乎沒有完結,要等到續集揭曉。
  • 三池崇史翻拍「四谷怪談」 市川海老藏再當主角
    三池崇史翻拍「四谷怪談」 市川海老藏再當主角 時間:2013.05.1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姬忠鵬 分享到:
  • 又被三池崇史騙了,片名很清新但還是血腥和暴力
    ▲三池崇史和窪田正孝在坎城早年做日本殿堂級導演今村昌平助手出身的三池崇史是一位極具個人風格的導演,曾在坎城穿著日本藝伎服裝出席自己新片的宣傳會,無論是電影中還是電影外的他有中國媒體問他,現在越來越多日本導演和中國電影合作,他要不要考慮一下,三池崇史直接回答「我絕不會去國外拍電影」,即使已經有很多好萊塢電影公司來談合作了,但他認為離開本土的環境很難搞創作,如果海外觀眾喜歡自己的電影也很開心。
  • 能把「初戀」拍出「cult」味,只有三池崇史!
    作為日本有名的黑色電影教父,當屬三池崇史,他最擅長的就是重味和暴力,算是日本「cult」界的一面旗幟。再乾淨的男演員,進了三池崇史的影像裡,都是滿身泥汙,一身髒。一向以斯文、乾淨聞名的伊藤英明,到了三池崇史的電影裡,卻變成了嗜殺成性的變態大叔,少年感十足的染谷將太,到了他的鏡頭下也變成了頹廢、喪氣,連林遣都這樣有著小鹿斑比一樣明亮大眼睛的少年系演員,到了他的作品裡,也是滿身血汙,不到幾分鐘就倒在血泊中死去。而這一次,三池崇史又對是日本新生代、赫赫有名的實力派演員下手了,那就是:窪田正孝!
  • 三池崇史的「純愛」物語:血漿新作《初戀》是純愛片?!
    在我看來,這部影片的確足夠驚喜,也的確是只有三池崇史才能拍出的「純愛」物語。觀看電影之前,書本也參與了劇組的群訪,與主創們進行了簡短的交流。貝基、窪田正孝、內野聖陽、三池崇史書本:這部電影的名字聽起來很像純愛電影,請問是有意為之的嗎?三池崇史:因為是純愛電影啊!
  • 三池崇史《極道大戰爭》入圍坎城影節導演周單元
    三池崇史《極道大戰爭》入圍坎城影節導演周單元 時間:2015.04.2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姬忠鵬 分享到:
  • 專訪三池崇史:叫我「Cult片之王」讓我不自在
    三池崇史的名字,總跟「暴力」、「血腥」、「Cult電影」(邪典電影,指具有強烈風格的B級片,或風格雜糅、誇張,愛表現亞文化,趣味獨特的電影)等詞彙聯繫在一起,其實他拍過喜劇,他拍過如同兒童片版的電影。在歐洲,他的粉絲遠比在日本要多,待遇猶如日本版蒂姆-波頓。  這次的威尼斯,三池崇史有三部電影放映,一部是入圍主競賽單元的《十三武士》,另兩部是展映的《斑馬人》和《斑馬人2》。
  • 三池崇史翻拍經典《切腹》 男主敲定市川海老藏
    日本歌舞伎男星市川海老藏即將憑藉舞臺劇《七月大歌舞伎》復出娛樂圈,而由其主演的新片《一命》(導演三池崇史
  • 窪田正孝搭檔三池崇史,片名很清新實質很暴力血腥
    窪田正孝主演的電影《初戀》發行DVD正式公開,單看片名以為是純愛片,但其實和初戀沒有太大關係,看到導演是三池崇史,就有這部電影很不一般的預感了。早年做日本殿堂級導演今村昌平助手出身的三池崇史是一位極具個人風格的導演,曾在坎城穿著日本藝伎服裝出席自己新片的宣傳會,無論是電影中還是電影外的他,都很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