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一輩子不結婚會有什麼結果?
我覺得不外乎兩種可能,第1種是死的時候孤孤單單一個人。第二種是死的時候還挺熱鬧的,有很多人陪伴。
兩種結果,兩種不同的選擇。不管選那種其實都挺困難的,都要面臨一些重擔和結果。
那些選擇不結婚的人,內心想法也都各有不同。
情侶能做的事情我也能做,情侶不能做的事情我也能做,所以幹嘛要結婚。
婚姻是一種奢侈品,屌絲保養不起。
覺得沒什麼意思,不想花時間去了解一個人。
想嫁給愛情,不想因為結婚而結婚。
可以看出來,不管你選擇結婚還是不結婚,可能需要面臨的就只有一點——就是你與世界的聯繫。
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有一句話說,「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也就是說,一個人只要活著,就會有一定的社會關係人的一生經歷,都必須通過社會中的他人來實現。
從這一點上來看,你不管結婚也好,你不結婚也罷,區別的只在於你跟社會的聯繫多與少。
你結婚了,可能會產生很多的更多親密的社會關係,比如說你有一個愛的人,有家人,有孩子,龐大的親戚網。
不結婚的話,可能你一輩子獨身一個人,人際關係淡薄。總結來說,不結婚所面臨的就兩點:
一,一輩子可能會比較寂寞,但勝在自由。
二、離開世界的時候,身邊一個人都沒有,挺尷尬的。
所以,也不是人人都能選擇不結婚,我覺得起碼有兩點很重要:
一、特別獨立的精神世界。需要有有大量的興趣愛好,填補空虛的寂寞的歲月。
二、有勇氣坦然面對生活的不堪和孤獨,看透生死。
這兩點真挺不容易的,如果容易做到,估計這世界也不會有這麼多人。
但是,折中一下,如果實在不想結婚,又做不到以上兩點,就需要就對自己的生活多一些規劃。
多賺一點錢,有足夠的錢,精神世界的需要也會比較容易滿足,畢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錢多了,活著活著養老都會比較順當。
多交一些知己朋友,關鍵時刻也是一個助力。
不結婚不代表不能生孩子。如果不反感小孩子的話,生一個孩子養吧,沒有婚姻養孩子其實又是一番滋味。
不過,如果一個人年輕的時候老想著不結婚,也不用害怕,人是會變的。很多人年輕的時候不結婚不代表年紀大了依然堅持這種想法。
我有一個親戚。他45歲的時候才結婚,47歲才生了一個女兒。
聽他說,他年輕的時候工作好,工資高,生活沒有壓力,就想自由自在一個人,平常跟朋友喝喝酒聊聊天,周末了就去近郊旅遊,活得很快樂很充實。
他總說一個人自由自在的,不用結婚。他跟誰都能都聊天,聊得很開心。
但是到他45歲的那年,他突然就很著急結婚,到處相親,請別人介紹,很快他就結婚了。
感覺結婚這個事情就跟吃飯一樣。一個人一直都很飽,真的是不會想吃的。也許不結婚的人,僅僅是因為不飢餓吧。
你怎麼看呢?您覺得一個人如果不結婚的話會面臨什麼樣的結果呢?歡迎你給我留言吧。
各位大佬,抱大腿哭求一鍵三連支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