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的角落》爆紅。
網絡上鋪天蓋地都是對這部劇的探討和分析:關於其充滿隱喻而且燒腦的劇情、演員們入木三分的演技、還有那開放式的讓人可以雙面解讀的大結局。
甚至章子怡都激動地發了微博,稱《隱秘的角落》是這麼多年終於等到的,一部可以與英劇美劇抗衡的戲,讚譽頗高。
章子怡對電視劇讚賞有加
且不論英劇美劇,單就華語影視圈,《隱秘的角落》都絕對是值得拿出來跟隔壁的港劇、臺灣劇對打的一部戲。
其中意義,絕不僅僅在於這部戲燒腦的劇情、精細的製作。它最大的價值所在,是代表著內地電視劇在題材上的飛躍、眼界上的拓展、以及文化意識上的深挖——這,是比所謂的隱喻的劇情更難能可貴之處。
縱觀內地電視劇的發展歷程的兩個具有代表性的階段,會發現內地的電視劇一直在題材選擇上過於狹窄,限制了自身的發展。
題材狹窄,當然有客觀環境的影響,但是創作者視野狹隘,價值表達單一,一味討巧迎合觀眾,沉不下心來對電視劇本身進行打磨與沉澱,更是內地電視劇的巨大阻礙。
《隱秘的角落》評分頗高
中國的計劃經濟在1992年全面結束,也是從這個時期開始,內地的電視劇迎來了一個發展的小高潮。
但是,這個小高潮僅僅只是相較於此前的「一片荒蕪」的狀況而言,因為這個時期的電視劇,基本上只有兩種類型:嚴肅經典的歷史劇和戰爭年代劇。
還記得很小的時候,放暑假,家家戶戶傳出來的都是「一個是閬苑奇葩,一個是美玉無瑕」的悠揚的《紅樓夢》的主題曲。
並非所有人都看得懂,都喜歡看,可是,沒有選擇。
《紅樓夢》
《四大名著》全部拍成電視劇之後,接踵而來的就是《雍正王朝》等三大清朝帝王戲。而至於戰爭年代戲,由於其特定受眾,基本只有年長的男性熱衷於此。
這一類型的電視劇,當然經典,可是就猶如一本厚重的歷史名著,有著深刻的文化內涵,卻不一定人人都能理解,人人都能被吸引。
題材上的限制,也相應造成了審美文化的單一。
年長的人喜歡看歷史劇,年輕人更傾向於青春偶像劇,而家庭婦女又可能更愛看肥皂劇,但事實上是,觀眾毫無選擇的餘地,受眾嚴重缺乏分群。
更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港臺電視劇的劇烈衝擊。
《新白娘子傳奇》
相比於內地劇的正襟危坐,港臺劇題材範圍廣、劇情新鮮有趣,更加貼近人心,從《霍元甲》到《新白娘子傳奇》,從《原振俠》到《射鵰英雄傳》,不同喜好的人都能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選擇。
港臺的電視劇除了題材上的新鮮有趣,更重要的是融入了「人性化」、「生活化」的全新理念,就好比在音樂領域,從原來的民族歌曲瞬時轉變為港臺流行歌曲的風靡如出一轍。
港臺的電視劇直接地擊中了觀眾的內心世界,編織出了一個如夢如幻的全新世界,個人情緒在這個世界裡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釋放。
當年倍覺新奇的《原振俠》
而內地電視劇雖然有著藝術上的成功,商業價值卻表現平平,這當然跟當時內地經濟環境有關,也跟當時的觀眾與電視劇之間遙遠的距離感有關。
如果說20世紀90年代的內地電視劇是受到了自己身題材和外部環境的限制,難以實現口碑和商業價值的雙贏,那麼,近幾年的電視劇就可謂是自己「畫地為牢」,在資本、市場、利益的挾裹之下,逐步將自己所處境地越逼越小。
港劇在經歷過巔峰時代之後,已然式微。
然而,即使當年《陀槍師姐》、《鑑證實錄》、《妙手仁心》等劇的輝煌不再,港劇依然在奮力掙扎,仍舊打造出《鐵探》、《幕後玩家》等一批別有味道的劇作。
《鐵探》堪稱近年港劇精品之一
港劇之所以吸引人,不完全在於製作的精良,最核心的在於劇集中散發出來的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它少有家長裡短,婆媳吵架,而是將眼光聚焦在一批堅守正義、敢想敢做的社會中堅力量之上,展現的是人性的多變與純良、社會的複雜與溫暖。
這樣的電視劇,既能警醒人心,亦能溫暖人心。港劇雖然輝煌不復,但其核心內涵和精神,仍舊值得影視劇製作者們追隨。
影響很多人的《鑑證實錄》
同樣的,在以「霸道總裁愛上我」為主要內容的臺灣偶像劇風靡過後,觀眾的口味在變化,心智在成熟,市場也在歷經更嚴苛的大浪淘沙。
近幾年的臺灣劇深耕細作,確實讓人眼前一亮,一舉拿出了《荼蘼》、《我們與惡的距離》、《罪夢者》、《相見你》等一系列優質的新情感類型作品,一度被媒體譽為「臺劇的文藝復興」。
臺灣電視劇《想見你》
這樣的臺劇,早已經告別了《流星花園》的野蠻生長,它們追隨著時代的步伐,以寫實、細膩、深挖人性為方向,試探性地去與現實發生連接,指向更具體的問題,刻畫更個性化、更多面的人物形象,甚至還更富有「野心」地將目光投向了更為複雜的「人心善惡」與「自我完善」的探討。(《我們與惡的距離》)
《我們與惡的距離》豆瓣評分9.5
遺憾的是,反觀現在的內地電視劇,商業價值已經得到了最大的發揮,但卻深陷另一個怪圈,那就是被資本方深度裹挾,被所謂流量綁住了手腳——注水嚴重,劇集無限度拉長;劇本奇缺,為求短、平、快,沒有人再願意花時間去研究劇本,而是去找所謂的「IP」劇進行翻拍。
毫無誠意的所謂大IP劇
題材上的限制,依舊是一大詬病。
時至今日,從創作環境來說寬鬆了許多,但是充斥觀眾視線的,依舊是大量的古裝偶像劇,換了個朝代繼續上演「霸道總裁愛上我」的戲碼;以及各種打著職業劇幌子的家庭言情劇,充斥的是婆媳鬥爭、三角戀。
數不勝數的婆媳劇
這樣的電視劇自然有它的受眾的市場,但我們需要的絕不僅僅於此。
題材上的自我限制,實際反映的是電視劇製作領域的粗製濫造、缺乏精品意識和敬畏意識,以及對文化生活的膚淺理解與表達。
那麼,為什麼《隱秘的角落》會得到如此高的評價?這部劇的可貴之處究竟在哪裡?
答案有很多:它的劇情燒腦,錯綜複雜的程度可以跟美劇相比;它裡面的演員演技都了得,一個細微的動作就能表達萬千;它製作精良,堪稱電影級別的拍攝,每一幀畫面、每一個道具、甚至每一段音樂都自有其深意所在……
《隱秘的角落》
可是最重要的,我想都不是以上這些,而是對這部劇在對於國產電視劇的示範意義。
縱然我們也拍出過《甄嬛傳》這樣經典的劇作,但始終,可以遺憾地說,從整體而言,內地的電視劇價值層面的單一狹窄仍然是無法逃避的短板。
尤其是在當下的網絡時代,所有人都視野開闊,可以跟世界無限連結。美劇的精密、英劇的老派、韓劇的現實、港劇的積極、臺劇的文藝,每一個國家和地區的電視劇文化都是自己文化的一種價值輸出。
韓劇《請回答1988》
《隱秘的角落》亦是給當下粗製濫造猶如過江之鯽的內地電視劇上了一課,我們的影視劇,不是只有婆媳吵架可講,也不是只有往前翻幾百年才有戲可拍。
講情感,不是只有「灰姑娘和王子」的故事才好看,直面婚姻與情感的現實,鼓勵人們通過婚姻去發現更好的自己和未來;
寫職業,不是腳踩高跟鞋、捧著咖啡站在高樓大廈的落地窗前談戀愛。奮鬥的艱難,職場的無奈,事業與時代的風雲變遷都值得我們致以崇敬的目光;
寫生活,也不是只有「國民兒媳婦」的美好生活,人生當中的灰色地帶,人性的複雜與多樣,小人物的悲切與無奈,都是更廣闊更真實的人生。
《隱秘的角落》,它沒有臉譜化的人物設定,沒有大開大合的節奏,它看似聚焦於「壞小孩」,實際每一個人都有其背後的苦衷與哀愁,它帶我們看到的是立體的社會和人心之間那些幽微變幻之處。
《隱秘的角落》
亦真亦假,如夢如幻。
只有真正沉下心來,懷著對影視劇創作的敬畏感,關注生活,關注人心,放寬眼界,輸出更多元化的價值觀才是百花齊放的電視劇市場。
但願《隱秘的角落》會成為內地電視劇作的分水嶺,未來能讓我們觀眾看到價值形態各異的成熟的影視劇。
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