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綜藝節目版權之爭就始終是業界關注的焦點。
2月22日上午開始,由浙江衛視《誰是大歌神》發起的#支持正版公約#活動,更是在這場持久未熄的版權大戰中炸響一顆驚雷——在寧靜、蘇有朋、薛之謙、黃國倫等眾多一線明星的發聲力挺下,這份《正版公約》號召藝人們與節目製作方一起「尊重音樂,支持中國唯一正版《Hidder singer》」。
鑑於該節目此前就曾遭遇過被「山寨模仿」,這番舉動也被業內認為是綜藝圈首度聯合明星藝人們一起,打響的保護綜藝正版版權的第一槍。然而,這份公約是否能夠激起電視綜藝界長期以來淡漠的版權意識,卻仍要打一個問號。
亂象:山寨橫行,綜藝節目屢「撞臉」
近年來國人的智慧財產權意識就越來越濃烈。此前版權之爭的多發領域,一是文學及影視作品,二是歌曲。這幾年又增添了一個新領域:綜藝節目。
如今各家衛視外加有追求的地面臺,每年綜藝節目都以三位數的數量在外蹦,能火的模式麼來來去去就這麼幾個,有錢的買版權,沒錢的靠「借鑑」,於是「撞臉」不可避免。
比如,《了不起的挑戰》現在大熱,而在它播出之前,就曾遭遇過和《極限挑戰》的版權之爭。《兩天一夜》和《明星家族的兩天一夜》,不止名字相近,節目內容也很相似。《偶像來了》和韓國綜藝《英雄豪傑》的雷同之處,更是激發了娛樂圈「紀委書記」王思聰點名批評……
近年來,綜藝節目的版權亂象幾乎成了另一種「中國特色」。因為綜藝節目相對於智慧財產權作品,鑑定它到底是「借鑑」還是「抄襲」的難度更高。
兩檔節目,雷同到怎樣的程度才屬於「抄襲」,其實並沒有一部法規能夠說得明明白白。然後,打官司需要時間,贏了官司執行也需要時間,等你好不容易把事情都辦完了,對不起,觀眾的口味已經變了。
正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誰是大歌神》這次發起的「正版公約」則尤其顯得振聾發聵,此次呼籲得到了一眾明星的鼎力支持,這說明正版概念正在日益深入人心。
據悉,《誰是大歌神》每期節目的參與歌神,都會籤訂一個支持正版的協議,錄製ID,為正版鼓勁。其實音樂作品這幾年在相關機構與人士的奔走下,大家的維權概念已經越來越強,維權之路也相對走得順暢起來了。所以不難理解,《誰是大歌神》的相關歌手們對於籤訂正版公約的積極性非常高漲。
讓人驚喜的是,影視明星對這個活動也是大力支持的態度,這說明版權意識正在一天比一天更深入人心。這可能和視頻網站的付費模式一樣,早幾年人人都覺得看個網絡節目還要付錢真是不可思議,而如今哪個年輕人敢說自己沒有動過充值買個會員的心?
擔憂:「正版公約」難救急功近利
早在2015年,浙江衛視就聯合華策影視、海堯傳媒、insky天映傳媒,與韓國JTBC電視臺達成合作,聯合研發打造唯一的中國版《Hidden Singer》。JTBC電視臺自2013年推出這檔節目以來,由於節目形式新穎,雖然是一家有線收費臺,收視率卻一直火爆,由此得到中國市場青睞。
按照原定計劃,浙江衛視將於今年1月份推出這檔節目,但是令人沒想到的是,因為國內幾家地面臺在這之前製作了一檔和《Hidden Singer》非常相似的娛樂節目,這使得中國版《Hidden Singer》不得不做出相應改變。
2015年下半年,韓國JTBC電視臺向相關單位發出了公函,表示早已與華策影視籤訂了中國版《Hidden Singer》節目模式授權的獨家合約,幾家地面臺製作的類似節目涉嫌抄襲。最終,中國版《Hidden Singer》確定將中文名改為《誰是大歌神》,播出時間也從原定的2016年1月份推遲到一季度。
不過,正如此前幾次版權口水仗一樣,評判綜藝節目是否抄襲,在智慧財產權界都是一個空白。目前,綜藝節目模式並不受《著作權法》保護,而借鑑和抄襲,也僅是一線之隔,如何界定也是難點。
因此有業內人士表示,儘管此次「正版公約」給業內敲響了一次警鐘,但能否讓急功近利的中國綜藝圈有所變化,則依然不樂觀。而藝人們雖然主觀上有正版意識,但這也並不意味著他們在今後的通告或者邀約中,有能力分辨節目是「正版」還是「山寨」,因此,這番聲明態度大於實質。
動態:版權節目二度原創是重中之重
對於《誰是大歌神》製作方來說,版權怎麼爭倒在其次,用心做好節目才是重中之重。在延遲播出的這段時間裡,製作方用來對節目進行全面升級。
原本,花大價錢買了版權之後,按照韓國電視臺一貫「傳幫帶」的節奏,中方人員只需在韓國「師父」的教導下聯手製作就可以了。現在買下版權變成只是起點,針對中國國情,進行本土化升級改造成為頭號目標。
2月16日,《誰是大歌神》在北京進行了首期錄製,安保工作得到了網友「比春晚更嚴厲」的評價。當然,再嚴密的安保措施也防不住「有心人」,不過,當一位千辛萬苦混過安檢的觀眾偷偷在觀眾席上舉起手機試圖偷拍時,此人立刻被製作方埋伏在觀眾席上的「臥底」發現了。為了預防其他偷拍手段的出現,節目組甚至在考慮,是否需要要求每位觀眾籤署保密協議。
為什麼要防得這麼嚴密呢?因為這是一檔全新形態的音樂懸疑推理綜藝節目,本尊歌神與模仿者同臺競技,如果節目播出前歌神是誰就已洩密,那麼觀看樂趣將大大遜色。
做好保密工作,不過是製作方為捍衛正版尊嚴做出的努力之一。在集合懸疑推理、星素比拼、歌唱對決等核心創意的基礎上,《誰是大歌神》在原版基礎上進行了重新研發和升級,比如每期節目開場新增猜評團猜測本期出場歌手的環節,就成功令懸念再度升級。
要知道,在綜藝節目這一塊上,浙江衛視是靠做歌唱類節目起家的,要論在這類節目上如何拿捏中國本土觀眾的痛點,浙江衛視非常有心得。中方的努力被韓方看在眼裡,原版節目PD趙升旭給出的評價是,這是目前製作這個節目模式的眾多國家包括美國在內,「最好的版本」。
一個綜藝節目火到可以拿版權賣錢,那總有它的道理,盜版或許可得其形,但正版才可得其神。細節決定成敗,歐美節目那一本本比磚頭厚的「寶典」,韓國師父的傳幫帶,這些你不花錢是得不到的。
此外,盜版的橫行客觀上會倒逼正版節目更加自律,除製作更加精良外,更需針對中國市場進行本土化改造,如此一來,受益的是中國觀眾。
-完-
《傳媒圈》微信自媒體平臺,是一個領先的有關傳媒、影視、品牌、營銷等領域的信息庫和智慧庫。每天受到20萬品質人士關注,年閱讀量超過五千萬人次。
如希望交流,請加傳媒圈個人微信號:ggds360,將有機會參與線下溝通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