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十周,十位歌神不同經典和主題的重溫與比拼。5月15日,浙江衛視《誰是大歌神》迎來最高潮的盛典之夜。譚詠麟、張宇、林俊傑、蕭敬騰、任賢齊、林志炫、許茹芸、張靚穎、齊秦和周華健10位歌神華麗回歸,與各自的模唱歌手同臺獻唱。
這堪比華語樂壇半壁江山的實力陣容,為億萬觀眾帶來了一場跨年級別的超級演唱會,是一場笑點不斷的頂級綜藝秀。十位歌神與寧靜、蘇有朋、薛之謙、黃國倫四位超級評審坐鎮史無前例的音樂選秀、音樂盛宴。
作為二季度周日檔殺出的一匹綜藝黑馬,《誰是大歌神》融合了懸疑、推理、趣味、音樂等多種綜合形態,滿足了觀眾對新時代綜藝的精神需求,直接將音樂綜藝推向了互動性很強的3.0時代,也讓其成為一檔領跑「全能綜藝時代」的新型音樂懸疑推理綜藝。
在收官之夜,小編獨家採訪到華策集團旗下天映傳媒《誰是大歌神》總導演兼總製作人高軍,暢談了第一季《誰是大歌神》的製作心得,並透露第二季《誰是大歌神》會繼續辦下去。而音樂教父羅大佑將成為第二季的開山歌神。
模式升級:品質音樂與趣味綜藝的有機平衡
2016年3月6日,《誰是大歌神》在浙江衛視周日十點檔開播。製作方華策集團和天映傳媒頂著之前《隱藏的歌手》侵權的壓力,捧著沉甸甸的《Hidden Singer》中國唯一正版版權,一開播就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
在《極限挑戰》《歡樂喜劇人》等同時段綜藝勁敵的圍剿中,《誰是大歌神》猶如一匹黑馬,牢牢霸佔周日十點檔第一的位置,在獨家視頻播出平臺樂視視頻上的點擊率累計已破7億,「未計入最後的歡唱嘉年華」為樂視視頻「吸粉」總量達到百萬級,彈幕總量超過4萬條。
對於高軍和他的團隊來說,取得這樣的成績既是意料之中,也帶來不少驚喜。就節目的完成度來說,第一季《誰是大歌神》顯然已經成為了一檔叫好叫座的優質節目。
而讓高軍感到滿意的是,《誰是大歌神》在音樂節目的品質和綜藝節目的趣味性上做到了有機的平衡。社會與觀眾的口味變化很快,一些純音樂選秀類節目充滿緊張的比賽氣氛,笑點不多,觀眾已經漸漸喪失新鮮感漸露疲態;而一些打著音樂名號的綜藝節目為引爆眼球,把重點放在搞笑獵奇、講故事賣苦情上,喪失了音樂性。
譚詠麟張宇
《誰是大歌神》則在兩者之間找到了平衡點,觀眾聽歌神和模唱選手唱歌時全情投入,陶醉在歌聲中,那些歌曲背後的故事則牽動觀眾的情感點;猜評團時時不斷的搞笑點評又讓現場妙趣橫生、笑點不斷;競猜環節則充滿推理的樂趣,巨大的懸念同時調動起場內和電視機前觀眾極大的好奇心和參與性。
此外,節目還在舞臺之外融入「網際網路+」的互動理念,通過樂視視頻、QQ音樂、全民K歌等實現臺網多媒體全渠道互動,掀起全民猜歌神的互動熱潮。《誰是大歌神》將音樂、綜藝、互動等多重元素有機結合,符合當下觀眾對於娛樂性和音樂質感、互動參與的多重追求,極富時代感。
林俊傑蕭敬騰
如果說十年前的《超級女聲》讓我國的音樂類綜藝節目進入了草根選秀的1.0時代,《中國好聲音》則用一把轉椅將音樂節目帶入導師制和演唱會版的2.0時代。
到了以領跑「全能綜藝時代」的新型音樂懸疑推理綜藝的《我是大歌神》,高軍不敢自稱跨入了3.0時代,而是一個「2.5時代」——將電視特性和音樂品質做了更有溫度的結合,與電視觀眾的互動強烈,無論是歌者,還是聽者,都能從一首首經典歌曲的重新演繹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感動和回憶。
《誰是大歌神》總導演兼總製作人高軍
音樂責任:經典重溫老歌新生代代傳唱
今年年初,《我是歌手4》首發陣容曝光時,曾被業內人質疑有「歌手不夠火、扎堆求翻身」的嫌疑。的確,隨著時下音樂綜藝節目的泛濫,想要請到歌神級別的歌手越來越難。
然而,《誰是大歌神》的十期節目卻依次請來譚詠麟、張宇、林俊傑、蕭敬騰、任賢齊、林志炫、許茹芸、張靚穎、齊秦、周華健10位歌神出山,最後一場「歡唱嘉年華」中10位歌神更是齊齊現身,宛如歌壇的半壁江山齊聚,陣容堪比一場耗資千萬的跨年晚會。
高軍坦言,這些歌神都不好請,並非是他們耍大牌,而是對於時下泛濫的「各類音樂節目」有一種不信任,而《誰是大歌神》打動他們的只有兩個字——品質。
「我們給音樂以最大的敬意,對於每首歌曲付出了最大的誠意,搜集其背後的音樂故事,創作時的種種趣事與情感,歌神們來節目只需要做他們最擅長的事情——唱好聽的歌,傳遞最真摯的情感。」
張靚穎許茹芸
不同於《中國好聲音》《中國好歌曲》等音樂選秀節目的導師制,《誰是大歌神》的模式是模唱歌手和原唱歌神組成一個團隊共同競唱,彼此之間是傳承的關係。
高軍表示,「歌神都有著提攜後輩的心理,他們在歌壇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對於歌壇的良性發展天生有種責任感,因此對於這種傳承、傳唱關係特別贊同,也願意為這些熱愛唱歌的年輕人圓他們的音樂夢想。」
作為一檔有著音樂責任感的節目,《誰是大歌神》節目組也會密切關注這些模唱歌手未來的發展,「我們並不會強制性籤約,而是希望通過我們的節目讓他們得到更多平臺的發現和扶植,給他們一個機會完成理想」。
讓高軍與節目組頗感欣慰的是,《誰是大歌神》不但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熱議的話題,還讓觀眾跟著原唱歌者一起唱、一起和,仿佛回到了那一年這首歌打動他的那一刻。
而一個有趣的現象是,《誰是大歌神》讓90後開始下載譚詠麟、張宇等老一輩歌手的歌,反之父母輩的歌迷則開始哼唱蕭敬騰、林俊傑等年輕歌手的歌,這就達到了這檔音樂節目的製作初衷。
《誰是大歌神》總導演兼總製作人高軍
上升空間:棚內音樂節目要像音樂節那樣high起來
本土化改造是我國綜藝節目一個常說常新的話題。儘管此次《誰是大歌神》在籌備之時就遭遇了盜版節目的侵權,但仍以其全新的包裝、創新升級的模式、華麗的舞美效果,讓節目成功演出、完美落幕。
高軍認為,本土化改造最重要的一個原則便是要符合本國觀眾的口味和欣賞習慣。韓國原版的《Hidden Singer》每期只唱四首歌,大部分時間都在說故事,而對於中國觀眾來說談話的時間就顯得略長。
九十年代我國流行音樂進入一個旺盛發展時期,留下眾多經典歌曲,因此在設計中國版《誰是大歌神》時,節目組把舞臺更多留給了那些勾起一代人青春回憶的經典歌曲。
每一期的榮耀合唱環節則讓模唱冠軍以自己的方式和原唱歌神一起唱出屬於自己的音樂,這個環節得到了韓方的大力讚許,這是對於年輕的模唱歌手的極大的鼓勵。
而最後一期的「歡唱嘉年華」對於原版更進行了顛覆性的改動,韓國原版的冠軍之夜止於對原唱經典的致敬,而中國版前半程歌神兩兩PK的環節也是中國版的妙手偶得,這一環節讓成名已久的歌神們自己都玩HIGH了,仿佛找回了很久都不曾有的比賽的緊張刺激感。
周華健 林志炫
不能不提的是,《誰是大歌神》360度頂配的舞美音效讓經歷過各種舞臺的歌神們都讚許不已,堪比室內演唱會的配置。已隨老公定居在韓國的許茹芸在韓國常看原版,認為《誰是大歌神》的舞美較原版更為大氣與華麗。
有著多年豐富音樂節目製作經驗的高軍認為,我國的棚內音樂節目仍然有上升空間,「對於一檔以音樂為核心的綜藝節目來說,要把音樂品質和綜藝感都做到極致,讓無論是參與現場錄製的觀眾還是電視機前的觀眾都有像參加一場演唱會的感覺,好聽、好玩、笑點、淚點、正能量、情感濃度,一個都不能少。」
齊秦 任賢齊
獨家透露:第二季羅大佑開山,與觀眾相約在冬季
第一季的《誰是大歌神》已經圓滿落幕,高軍透露,第二季已經確定會繼續辦下去。「大概第二季我們相約在冬季,帶給大家新的期待,用音樂溫暖心靈。」
高軍還透露了一個更大的驚喜:羅大佑已經確定為第二季的開場嘉賓。高軍表示,原定羅大佑是作為第一季的壓軸嘉賓,但由於總期數限制的關係未能成行,不過卻給了第二季一個幸運的開場。
這樣一來,兩季的《誰是大歌神》分別由香港、臺灣兩地的音樂教父譚詠麟和羅大佑分別開山,也別有意義。第一季已經把歌壇的半壁江山全搬來了,第二季還會有怎樣令人重量級的歌神加盟?高軍笑著說,「那就搬來另外半壁。」
十大歌神齊聚
核心團隊合影
儘管第一季《誰是大歌神》已經取得了如此好的口碑和收視,但在追求完美的電視人眼中,一檔已經播出的節目永遠都存有遺憾。在採訪中,高軍反覆強調,如果第一季的準備期能夠再長一點,就可以將每首歌背後的情感故事挖的更充分一些。
而這樣的遺憾節目組希望能在第二季中得到彌補,「把前戲做足,後面情感的爆發才能更加濃烈和極致。平靜的聆聽,哭要哭的極致,笑也要笑的極致,將音樂和綜藝的特性都發揮到極致」。
這也正是他所認為棚內音樂節目的3.0時代——拍攝手法上更像電影,讓音樂本身及其帶來的情懷、情愫、情感有更立體的表達。
「廣電獨家」是廣電業界第一訂閱號,「影視獨家」深度透視影視產業規律,由北京中廣傳華影視文化諮詢有限公司運營,新版微信長按二維碼圖可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