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3月初《誰是大歌神》獨家上線樂視視頻平臺以來,這檔形式新穎的音樂綜藝已經陪伴人們渡過了近3個月。上周日,《誰是大歌神》迎來了最為榮耀的決戰之夜並完美落幕,璀璨瞬間的過後總是留給人們更多美好留戀。
後一期的「歡樂嘉年華」可算是一場真正的音樂盛宴,節目充滿了溫暖、歡樂、感動、意外、驚喜,甚至連節目的核心爆點「懸疑」,都變得不再那麼重要。當期,《誰是大歌神》聚齊了譚詠麟、張宇、林俊傑、林志炫、蕭敬騰、任賢齊、張靚穎、許茹芸、齊秦和周華健這十位大咖同臺演唱。當我們看到那一張張熟悉的面孔,當我們聽到那一首首雕刻著歲月痕跡和充滿回憶的歌曲,當我們看到影響了70、80、90後幾代人的十位天王級巨星首次聚首時,結果已經無所謂。也難怪節目開場時,無論是猜評團成員還是十位歌手元祖,都顯得異常激動,黃國倫甚至評價說:「這是春晚也請不來的陣容啊!」這不禁由人感嘆,這檔節目也真是逆天了!
既然都是重量級歌手,免不了就會「互粉」,於是年齡成為了節目最大的「歡樂梗」。十位歌神一同場便以「敬老」開始,紛紛表示自己是聽譚校長歌曲長大的。80後實力女唱將張靚穎則開玩笑,自己是最有資格說聽其他歌神作品長大的人選。讓節目調性從一開始就變得歡樂而溫暖。
在第一輪的《幸福猜猜猜》競演環節中,就出現了譚詠麟和周華健兩大天王對決的場景。而且兩人同時抽中「出戰」籤,助力模唱歌手親自演唱。最終兩人以52票打平,出乎所有觀眾意料,甚至導演組都沒有考慮過現場會出現這種局面。而歌神張靚穎被抽中與張宇戰隊的模唱者對決,對歌曲《我走以後》的現場演繹,讓校長譚詠麟、蕭敬騰、林俊傑等歌神都產生「誤判」。
在任賢齊戰隊PK齊秦戰隊競演時,兩種和以往不同的聽覺效果引發歌神們激烈討論。譚詠麟甚至信誓旦旦如果猜錯就去清理廁所。張靚穎解釋了任賢齊戰隊的聲音,並稱如果選錯願意分擔校長清掃廁所的任務,「承包」女廁衛生。
由此可以總結出節目看點,不僅是歌「唱」的好聽、聲音難辨真假,更是一檔戳中人們淚點和笑點、以情感人的音樂綜藝。最終,節目以高收視完美落幕,該期收視率高達2.083,在周日同時段節目中排名第一。
內容好看,必然導致用戶的自發安利和追捧,估計僅這十位歌神的粉絲群數量就高到嚇人。截止目前,《誰是大歌神》在樂視視頻全屏播放量已經突破7.1億。而且與其他綜藝節目女性佔比更高不同,《誰是大歌神》的男性觀眾比例竟高達近80%,這完全顛覆了人們傳統印象中的認知。
而且,由於眾多歌神擁有的「江湖地位」,這檔節目的觀眾年齡層更是橫跨70後至90後。
根據新浪微指數顯示,《誰是大歌神》相關話題總閱讀量超過10億,總討論量超過2000萬,其中#誰是大歌神#和#上樂視猜歌神#兩個話題閱讀量和討論量最為突出。
為什麼《誰是大歌神》這樣一檔棚內音樂節目,在戶外真人秀大火的背景下,可以在《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全員加速中2》等重磅節目正面對撞中脫穎而出?仔細分析節目內核與包裝手段不難看出,《誰是大歌神》在音樂綜藝十年輪迴之後,將這一領域的形態推進到了3.0時代。
首先在節目形態上,《誰是大歌神》一改音樂綜藝只能「聽」的套路推陳出新。節目融合了唱歌PK、懸疑推理、明星素人互動等元素,不僅滿足觀眾對音樂的需求,也滿足了觀眾的好奇心和代入感。而且通過樂視的運營,還融入了實時互動性和遊戲參與感。
節目的另一成功之處在於邀請嘉賓的重量級。節目的最後一期,相當於是前十期節目的「大盤點」,所有歌神齊聚一堂後,其星光熠熠的程度,簡直能夠「亮瞎」人眼。每一位確實堪稱「歌神」級別,都是足以震動歌壇的人物。
最後,節目成功在於大膽創新和模式升級。《誰是大歌神》在原版基礎上進行了多重升級,希望能打造成全球範圍內的最強版本,甚至收穫了原版節目總導演趙升旭的點讚。中國版的《誰是大歌神》,由中韓團隊合作進行了創新,增強了懸疑感。例如,在韓國版開場中,元祖歌神是誰無需競猜,而中國版則從開場就採用了競猜本期歌神的懸疑模式,牢牢抓住觀眾視線。所以,在《誰是大歌神》的錄製現場,其安保措施嚴密堪比春晚,以保障節目的懸疑效果。《誰是大歌神》節目宣傳總監曾這樣充分表達過對節目的信心:「與以往的很多引進版權綜藝不同,《誰是大歌神》不是對原版的簡單照搬。在與韓國原版方的聯合研發過程中,我們融入了許多獨創環節,可以說在很多方面都超越了原版。」
從當年的超女到今天,音樂綜藝整整走過了十年,期間也經歷了三大進化階段。從音樂選秀的1.0時代,發展到《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等現場演唱會版的2.0時代,到今天《誰是大歌神》「懸疑+推理」的音樂綜藝3.0時代。表面看來,這是音樂節目的變化,但實質上卻是網際網路精神與綜藝節目相互疊加後的必然結果。
《誰是大歌神》的創新變化,其實順應了網際網路的發展大勢。在音樂綜藝1.0時代,網際網路剛剛萌芽,觀眾參與綜藝主要依靠簡訊投票;發展到音樂綜藝2.0時代,用戶習慣了評論、分享和彈幕;當移動網際網路深入人們生活,視頻內容進入「多屏時代」後,綜藝節目也邁向3.0階段,用戶參與深入到甚至成為綜藝節目的一部分,在「看」節目的同時更能「玩」到嗨。從這一角度來說,《誰是大歌神》站在了綜藝發展的潮頭,而樂視更是通過長期的運營經驗,敏銳把握住了這點。
對於樂視來說,它的運營經驗也助力節目在創新點上鋪開。樂視緊緊抓住「懸疑+互動」的內核,根據網絡綜藝「觀眾即節目組成部分」的特徵,在運營上多出奇招。憑藉以往對《我是歌手2》、《中國夢之聲2》、《蒙面歌王》等音樂類獨播綜藝的成功運營,樂視深諳音樂節目對觀眾的吸引點:草根逆襲、大咖比拼、致敬偶像、懸念猜測、經典翻唱正是現在的觀眾對音樂節目的幾大興趣點。
在運營上,為了符合音樂綜藝3.0的互動「氣質」,《誰是大歌神》推出了線上投票功能。樂視將節目現場100位觀眾的投票權在線化,人人都可以給自己心中的最佳模仿唱手投票。有超過500萬投票,參加了在線猜歌神的互動投票活動。此外,圍繞節目樂視專門成立了「點評團」,邀請咆哮帝程青松、大校長劉興亮、音樂人鄧柯等跨界紅人,參與節目討論,覆蓋了更多領域和不同層次用戶。節目進行期間關注度不斷增長的同時,樂視還不定期邀請各路明星如網紅sunshine組合、張靚穎、二次元癢局長等,陪同用戶一起觀看節目,參與彈幕評論,讓用戶近距離接觸與明星交流。其中在張靚穎空降樂視視頻的一小時中,彈幕評論增長量就超過2000條。
除了運營經驗的積累外,樂視在音樂綜藝上的成功還來自於長久的堅持,持續做用戶的深耕和擴展。憑藉多年在音樂領域的積累和靈敏嗅覺,樂視幾乎每年都會獨攬重量級音樂綜藝。從2014年《我是歌手》第二季、《中國夢之聲》第二季,到2015年的《蒙面歌王》;到今年更是集齊了《誰是大歌神》《蒙面歌王》《看見你的聲音》三大韓國最具影響力的懸疑推理綜藝,持續播出重量級音樂綜藝使樂視視頻牢牢抓住了一群喜愛音樂類綜藝的用戶。其次,樂視是行業中最早注重耕耘「音樂」領域的視頻平臺,也是演唱會形式的顛覆者,更是最大的音樂直播平臺,憑藉著版權音樂綜藝與樂視音樂品牌的生態打通、運營,樂視視頻更擴展外延吸引了大批喜愛音樂的人群關注,從而,樂視的音樂生態擁有了牢固的用戶基礎。
據悉,在第三季度,樂視視頻還將獨家播放另一檔重量級音樂綜藝《蒙面歌王2》。隨著在音樂綜藝領域的不斷積累與深耕,依託樂視完善的生態系統,樂視的音樂生態必將步入更加良性的循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