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天大聖是如何走進小說的|原來《西遊記》的故事都有原型五

2021-01-09 美國國家地理中文網

撰文、攝影:蔡鐵鷹 宋錦軒 趙春陽

福建邵武市的齊天宮

齊天宮內的大聖像

中國古老的精怪崇拜「齊天大聖」「通天大聖」,其實很早之前就有,至少在唐代已經被記錄在文獻裡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一查唐代傳奇《補江總白猿傳》、宋代的話本《陳巡檢梅嶺失妻記》、明初瞿佑的傳奇《申陽公》,那裡面都是猴精在作怪,神通廣大,搶人妻女,最後被收伏。最詳細的故事出現在元代雜劇《二郎神鎖齊天大聖》《二郎神醉射鎖魔鏡》裡,猴精偷天上的御酒仙衣,搶金鼎國的公主做壓寨夫人,甚至已經出現了家族性的妖精團夥,老大齊天大聖、老二通天大聖、弟弟耍耍三郎,還有姐妹泗州大聖、麗山老母等等。

但是早前人們都認為這夥猴精都是從《西遊記》裡衍生的。現在看來是錯了,它們早已存在,是《西遊記》吸收了它們的故事。我們為什麼會認錯?就是因為順昌發現了大量的、古老的、和唐僧取經沒有關係的大聖崇拜痕跡。

當然後來還是有了關係。《西遊記》中的孫悟空之所以那麼出彩,齊天大聖的故事也做出了貢獻。

離開順昌,我們去了福州,那裡也有線索。那天正是清明小長假。原本預計高速上會車流湧湧,但實際卻大出意外:整個高速難得遇見一人一車。愜意。我們逐漸發現,「齊天大聖」「通天大聖」崇拜不僅在順昌有,在其它地方也有,只不過比較零星。

福建省政府附近的一座齊天大聖洞府。

齊天洞府內正熱鬧地做法事。

想不到的是,離福建省政府不過一箭之地的巷子裡,居然有一處齊天大聖的洞府,全稱是「福州道教屏山古蹟齊天洞府祖殿」。這座洞府規模不小,供奉的是「五大聖」。所謂「五大聖」,即黑大聖、白大聖、赤大聖、丹霞大聖、齊天大聖,都是大聖一夥的。從文化學上說就是發生了帶有地域特色的變化。

洞府裡供奉了五位大聖,這是齊天大聖。

由於一位熱心老人的幫助,我們在市區的一個小區裡看到了普通市民家裡供奉的齊天大聖祭臺。據說,在福州供奉齊天大聖或者丹霞大聖比較普遍。

福州市區普通市民家裡供奉的齊天大聖祭臺。

在閔侯區,我們了找到了一座獨立的大聖廟。其實,有了最初的線索,再找大聖廟就不那麼困難了。大聖廟裡自然有祭臺和大聖像,看多了,就發現了一個明顯的特徵:大聖都手舉葫蘆,葫蘆似乎是大聖的法器。

閔侯區的一座大聖廟。

供奉齊天大聖的祭臺。

在這座大聖廟的牆壁上,我們發現了一張非常少見的「齊天大聖符」。這個和葫蘆一樣,說明這些大聖應該是有故事的。

貼在牆上的齊天大聖符

這些大聖后來被吸收進了《西遊記》的唐僧取經故事,原本的孫悟空就有了一個新的名字「齊天大聖」,故事也就逐漸豐富起來了,有了野性,有了頑劣。當然,原本的大聖都是有劣跡的,類似人見人怕的流氓、地痞、惡霸,尤其是搶人妻女,令人髮指,吳承恩讓他改邪歸正,做了好人。

「齊天大聖」是如何被吸收進《西遊記》的呢?說來話長。

公元1127年,是北宋王朝的最後一年,由北方金人帶來的戰火燒毀了汴京(今開封),北宋就此滅亡。新皇帝趙佶一路南逃,最後定都臨安(今杭州),成為南宋的開國之君。逃跑這件事,說起來有點丟人,所以一般都稱此事叫「南渡」。

南渡時大批的皇室、官員和普通百姓逃到了臨安,他們把中原的文化也帶到了江南,其中就有唐僧取經故事。

我們現在可以看到的證據有兩件:

最早在南方出現的取經故事《大唐三藏取經記》的一頁。

一件是一本叫做《大唐三藏取經記》的故事書,圖8是它的末頁。注意最後一行:「中瓦子」是臨安的書刊市場,「張家」是當時有名的一家書店,這都是可以查得出來的。

這是現在杭州最著名的仿宋的美食街。當年也是最繁華的地方,中瓦子就在這裡。

還需要提醒讀者注意正文的最後一行「太宗後(封)猴行者為銅筋鐵骨大聖」文字。大家注意看這一頁,原本無論是故事還是形式到這裡都已經結束了,唐僧交待完畢已經回天宮去了,怎麼又冒出這麼一句?所以學者認為這是後加的,也就是被「中瓦子張家」在刻印時加上去作為補充交待的。

這就有意思了。原本故事裡都叫猴行者——也就是早期的孫悟空,與大聖沒有任何關聯。加上這麼一句,表示大聖的問題出現了。

另一件比較複雜些,是泉州開元寺石塔上的一處石雕。

泉州有處著名的景點開元寺,始建於唐代,一直保存至今;開元寺裡著名的是東西兩座石塔,稱雙塔,高大壯觀。

泉州西街和開元寺。 攝影:趙鋼

開元寺西塔。石塔,從南宋建成以來,就沒有變過。

這兩座塔最初是磚木結構,後來在南宋後期改建成石塔至今(1237年),傳承有序,可以查實。這很重要。

有泉州市政府的立碑為證。

開元寺內政府冊立的碑。碑文交待了開元寺和石塔的歷史。

石塔共五層,八角,每層分別有門,門的兩側各有一幅高達2米多的石刻浮雕造像。造型都是佛教中有故事的人物,如武士、天王、金剛、羅漢、天神、佛弟子等,個性鮮明、形態逼真,各各不同,五層共80尊。這是非常寶貴的文化遺產。

石塔上的浮雕造像,一般都是佛教人物。

這裡順便介紹一本書《泉州東西塔》,作者王寒楓老先生是當地的古建築專家,造詣深厚。書中介紹了雙塔的歷史和每一幅石雕,詳細精確,我們受益良多,所以特意多寫一筆。這本書出版的較早,已經不太好找,但網上可以下載。

特別值得介紹的《泉州東西塔》

我們最感興趣的一幅石雕出現在西塔第四層的東北角,哪裡有一幅浮雕叫「猴行者」,我們習慣上又叫他「帶刀的猴行者」。

西塔四層的石雕「帶刀的猴行者」

機緣巧合,我們得到了寺裡師傅的特殊待遇:上樓,一直到第四層,近距離的接觸石雕。

上樓近前仔細看。

仔細看,可以看到石雕的上角還有個小人,王寒楓先生介紹說那是唐僧。還說,原本石壁上有「猴行者」字樣,現在看不清了。

把兩件材料放在一起看,有些事就容易明白呢。一本書,南宋的,講的是唐僧取經故事,我們關心的角色叫「猴行者;一石雕,南宋的,也是講唐僧取經故事,我們關心的角色也叫「猴行者」。一致。

現在我們可以認為,最早由中原傳到南方的取經故事是佛教的,叫孫悟空或者猴行者。但是後來呢?後來變了,增加了南方道教的「齊天大聖」猴——就是我們在上一篇介紹的——兩個猴合成了一個猴。

什麼時間可以看出明顯變化呢?元末明初。在一個叫《西遊記》的雜劇裡,作者叫楊景賢。這本雜劇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吳承恩小說《西遊記》的老祖宗。

泉州還有件事和《西遊記》也有瓜葛,有學術官司。我們也是要去看看。

前些年,泉州考古在清理古代碼頭時,發現了一處印度婆羅門教遺蹟比較集中的地方,因此考古界認為這是宋元時期印度生意人集中居住的地方。

泉州博物館收藏的宋代印度婆羅門教造像。這是非正常拍攝,所以效果差點。

遺蹟中有一幅石刻是長尾巴猴,有學學者認為這就是印度的神猴哈奴曼,它在南宋時傳到了中國,並且影響了孫悟空。

但這是不太可能的,這麼一小堆印度人怎麼可能有那麼大的影響。

泉州發現的南宋長尾巴印度神猴哈奴曼影響了中國的孫悟空。

特別鳴謝:此文的完成得到了淮陰師範學院文化創意產業研究中心的全方位支持和福建順昌縣縣委縣政府、順昌縣博物館、泉州開元寺管委會的大力協助。

相關焦點

  • 齊天大聖是如何走進小說的 | 原來《西遊記》的故事都有原型(五)
    但是早前人們都認為這夥猴精都是從《西遊記》裡衍生的。現在看來是錯了,它們早已存在,是《西遊記》吸收了它們的故事。我們為什麼會認錯?就是因為順昌發現了大量的、古老的、和唐僧取經沒有關係的大聖崇拜痕跡。   當然後來還是有了關係。《西遊記》中的孫悟空之所以那麼出彩,齊天大聖的故事也做出了貢獻。
  • 另一個好色兇暴的齊天大聖:這可能是《西遊記》朱紫國故事的原型
    這兩個故事高度相似,大體情節、主要人物都有相互呼應之處,只是《陳》簡單粗糙了一點,它很可能是《西遊記》朱紫國故事的原型。其中脈絡源流,稍為梳理,也是饒有趣味的。(一)《陳》裡的齊天大聖:好色、兇橫,好參禪《陳》裡的齊天大聖,不是降妖伏魔的英雄,而是害人的妖怪,他在故事裡的角色,相當於《西遊記》裡的賽太歲——沒錯,就是他,搶人老婆。
  • 孫悟空的老家在哪裡原來《西遊記》的故事都有原型四
    但在孫悟空身上,確實又有中國本土文化的元素,所以魯迅說他是國產的,也是不錯。我們現在看到的證據,要比魯迅的時代豐富得多,因此也就可能看的更清楚。重要的是劃分出階段,早期我們看到的是佛教,後來呢?道教!本篇和下一篇《孫悟空走進西遊記》說的就是這個問題。開講正題之前,先來一點文化開胃菜。福建順昌縣有個「大聖文化節」,每三年一屆。我們的考察躬逢盛會,也是難得緣分。
  • 《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的槽點?大聖的原型?他的老祖宗?都在這裡.
    世俗英雄末路之《大聖歸來》本來想寫一篇小文批判《捉妖記》的,誰知寫著寫著到第二段,竟然談到了《西遊記之大聖歸來》,思路一路狂奔,怎麼也剎不住車,乾脆就這樣吧。上月在重慶,我們全家參加遊集隊組織的「三峽詩文遊」活動,其中我講了五課「唐傳奇」,裡面什麼都有:變形、刺殺、飛仙、復仇、狐狸精,唐代文學的想像力元素之豐富,我們只能嘆為觀止——有「豬八戒」原型《郭代公》裡的野豬怪,有「齊天大聖」原型《補江總白猿傳》裡銅筋鐵骨的白猿……等等等。聽課的小盆友們和爸爸媽媽們,都有各種精彩的觀點。
  • 苗懷明:論明清時期的齊天大聖崇拜
    三是在當地流傳著一些崇拜齊天大聖的民俗,「花果山地區的山民們家家戶戶敬奉的主神也是齊天大聖」[1],「花山廟附近的花山村,家家戶戶幾乎都供齊天大聖神位,有的還供有大聖塑像」[2]。主張宜陽花果山為《西遊記》原型說的喬文博認為:「花山廟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所供奉的神明中有齊天大聖,這在國內所有寺廟中大概是絕無僅有的。」[18]這種說法是不成立的,因為從相關文獻記載及現在保存的遺蹟來看,明清以來,齊天大聖崇拜在全國各地十分盛行,很多地方都建有齊天大聖廟,並且還有各種民俗、信仰活動。
  • 玉山:這可能是《西遊記》朱紫國故事的原型
    》裡,有一個搶人老婆的故事。 這兩個故事高度相似,大體情節、主要人物都有相互呼應之處,只是《陳》簡單粗糙了一點,它很可能是《西遊記》朱紫國故事的原型。 其中脈絡源流,稍為梳理,也是饒有趣味的。
  • 專家精解丨「齊天大聖」是只「泰山猴」?
    古典文學研究專家、山東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杜貴晨表示,對於《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形象研究,學者們向來關注其原型,通過文學的考證,《西遊記》寫孫悟空「籍貫」「故裡」及其所大鬧的「三界」,有現實地理環境的參照即背景,這一背景是「五嶽獨尊」的東嶽泰山;西遊故事最後形成的「齊天大聖」是一隻「泰山猴」。
  • 齊天大聖-華晨宇 《西遊記》這首歌可以聽一輩子
    面對《齊天大聖》有個外國人問我為什麼喜歡孫悟空。我回答他:超人,鋼鐵俠,美國隊長為你們維護正義七八十年。而孫悟空,為我們斬妖除魔,五百年。你們有很多英雄。我們只有他一個——足以!《齊天大聖》——創作鬼才華晨宇,花花,創造的又一傳奇。這個首歌更向世界表明了,誰才是真正的「齊天大聖」、音樂霸主!
  • 04齊天大聖大鬧天宮 上《西遊記》-四大名著有聲書
    守護桃園的土地神攔住說:「今年和往年不一樣了,玉帝派大聖在這兒看管桃園,你們要摘桃,要先請示大聖。」七仙女只好跟隨土地神來找大聖。可是左找右找,就是不見大聖的蹤影,只在花亭裡找到了大聖的衣服和帽子,原來悟空在樹上吃飽了桃子,變成一個小人兒在樹枝上睡大覺呢。  七仙女找不到大聖,著急地說:「我們奉旨摘桃,摘不到桃子,怎麼回去給王母交差呢。」
  • 5處讓你瞬間困惑的考古發現:西王母墓、齊天大聖墓、何仙姑墓
    西王母,小說《西遊記》中的神話人物。原型為隋朝時派往突厥和親的向夫人,因為所嫁的是西突厥王泥利可汗,所以被稱作「西突厥王母」。
  • 真實歷史中的齊天大聖成長史丨壹讀百科
    為防範突厥部族入侵,唐朝中央政府禁止任何人員私自出關,玄奘法師是私逃出境的,在歸途中他還寫了封信,由商隊從于闐飛遞到洛陽,請求太宗皇帝允許自己回國。真實的故事就是這樣,那麼《西遊記》裡的孫悟空是怎麼出現的?現存最早跟取經神話有關的文本是《大唐三藏取經詩話》,書上有「中瓦子張家印」字樣。
  • 【行走光澤】光澤有座西遊記還早的的齊天大聖廟你知道嗎?
    《西遊記》中的「齊天大聖」孫悟空,為海內外華人熟悉的神話人物,全國各地屢見供奉孫悟空的齊天廟,而以福建的大聖廟最為興盛,在福建南平、邵武、光澤、武夷山、泰寧等地均見到許多猴精的廟宇,閩東、閩南各地亦有,泉州開元寺的西塔還留有猴行者的雕像
  • 電影《齊天大聖》象山開機,翻拍經典如何避雷?業內這麼說
    「西遊記」的故事家喻戶曉,是絕對的國民級超級IP,但縱觀近年圍繞「孫悟空」的西遊改編創作,不乏被業內和觀眾質疑的作品,不少觀眾都說「我累了」。       這次電影版《齊天大聖》有創新嗎?翻拍中國最強IP有什麼方法可以避雷?記者採訪了業內人士和影迷,聽聽他們的建議。
  • 白話《西遊記》:第四回-齊天大聖
    自己做個『齊天大聖』,豈不更好?」孫悟空聽完,喜不自勝道:「好!好!好!」又轉頭吩咐四健將:「快快替我做個旗幡,上面就寫『齊天大聖』四字,立杆張掛。自此以後,不許叫我大王,只叫我齊天大聖。也去知會各洞妖王知曉。」群猴領命去辦。而此時天庭,玉帝照例早朝,張道凌天師攜御馬監監丞、監副拜奏:「萬歲,新任弼馬溫孫悟空,嫌棄官小,昨日反下天宮去了。」
  • 讀劇 | 張衛健的《齊天大聖孫悟空》(2002)
    可事實上,雖然tvb《西遊記I》和《齊天大聖孫悟空》同為張衛健所主演,但實為兩部截然不同的電視劇。@度娘:張衛健演的「孫悟空」有兩部電視劇,分別是《齊天大聖》和《齊天大聖孫悟空》。1、《齊天大聖》又名《西遊記》,是由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出品的神話類電視劇,該劇由劉仕裕擔任導演,由張衛健、江華、黎耀祥、麥長青等主演。該劇1996年在無線電視翡翠臺首播。該劇主要講述了唐三藏到西方取經收伏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小白龍作其徒弟和坐騎,四人緊隨唐三藏上路,途中屢遇妖魔鬼怪,展開一段艱辛的取西經之旅的故事。
  • 西遊記:七大聖的勢力如何?誰可以問鼎第一妖王?
    中國民間神話歷史悠久內容豐富,西遊記就是其中出類拔萃的神話題材的小說之一,說起四大名著,大家都可以答的出來,西遊記算是其中改編最完善的一部電視劇,於是它便拍了很多版本,還獲得了很多世界的獎項。故事講述的是大唐時玄奘師徒一行人歷經艱難險阻西天取經的故事。
  • 《西遊記》中的七大聖
    《西遊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主要講述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師徒四人西去取經,一路降妖除魔,終修得正果的故事,近幾年以《西遊記》為題材的影視劇層出不窮,而最多的應該就是描寫孫悟空的了。孫悟空自稱齊天大聖,孫悟空是吸收天地之靈的石猴,在東勝神洲花果山被眾猴奉為王,為求長生不死之道而歷經十數年苦難尋得菩提祖師拜師學道,後回到花果山與一眾妖魔相互結交。但自稱大聖的,卻不只孫悟空一個。書中寫道,孫悟空索得如意金箍棒後向小猴子演示,上抵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層地獄,把些虎豹狼蟲,滿山群怪,七十二洞妖王,都唬得磕頭禮拜,戰兢兢魄散魂飛。
  • 齊天大聖為何會在福建被廣泛崇拜?民間有哪些神奇傳說流傳至今?(上)
    或許有的朋友不知道,在現在的福建以及東南亞地區,有不少民眾都信奉「齊天大聖」。齊天大聖孫悟空不是神魔小說《西遊記》中的虛構人物嗎?
  • 盤點《西遊記》中的七大聖:齊天大聖孫悟空上榜,你還知道幾個呢
    盤點《西遊記》中的七大聖:齊天大聖孫悟空:美猴王,即孫悟空是中國明代小說家吳承恩的著作《西遊記》中的角色之一。孫悟空在花果山遍訪英豪之時,結識了牛魔王等六大魔王,七人結拜為兄弟,因為孫悟空得道最晚,因此孫悟空成為七大聖之一,位排第七。之後孫悟空大鬧天宮,自稱「齊天大聖」。
  • 華晨宇《齊天》原來一無所有就叫做,齊天大聖!
    丁彥雪、今何在、房昊聯合作詞,道盡與天齊卻愛恨兩難的心路歷程,金牌製作人鄭楠潛心製作,大氣音景勾畫熱血超燃和悲劇情感的冰火兩重天,絕配齊天大聖之不服不負熱血豪情!  「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 我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 千百年天地間只剩下這一棒」《齊天》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