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影視攝影來說,魔術時刻是指每天日出/日落時分的一小時,是一天之中拍攝魔幻或浪漫場景最佳的時段,因為此時自然呈現出柔和而溫暖的光線條件。
魔術時刻又叫做黃金一小時(Golden Hour),因為日出日落的光線自帶金橘色,並且伴有柔和陰影,通常發生在一天當中日出時的半小時和日落的半小時。
《天堂之日》攝影指導是這樣描述魔術時刻的——此時天空還有光,但實際上沒有太陽,形成了某種有魔幻感的視覺效果,美好又浪漫。
泰倫斯·馬力克導演電影《天堂之日》(1978)
幾乎全片都在魔術時刻拍攝完成
圖片來源:派拉蒙影業
具體而言,魔術時刻的柔光對比沒那麼強烈,可以讓曝光更均勻,陰影沒那麼生硬,並且因為光線強度柔和所以直視此時的光線來拍攝也不會那麼刺眼。同時,魔術時刻橘黃色調的光照射在拍攝對象身上還可以把角色從環境中凸顯出來。另外,由於此時太陽低垂天邊,光線看起來更有方向性,形成的陰影被拉長,遠處的陽光會為畫面增加立體度和深度,此時還能拍出非常吸睛的人物和景物輪廓。
雖然「黃金一小時」用的詞是「一小時」,但每次魔術時刻其實大約只有25分鐘,拍攝難度之一在於時間安排,魔術時刻稍縱即逝。如需拍攝,需要提前獲取第二天日出日落時間點信息,提前到達拍攝地做好拍攝設置和準備,等到魔術時刻出現即刻開拍。
斬獲2017年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的《愛樂之城》也有一幕經典的長鏡頭日落雙人舞,那便是在魔術時刻拍出的傑作。攝影指導萊納斯·桑德格倫表示這個鏡頭拍攝於2015年9月,位置在俯瞰洛杉磯伯班克的格裡菲斯公園,光這一個鏡頭就需要諸多細緻的規劃。
《愛樂之城》 圖片來源:獅門影業
一鏡到底是為了給觀眾場景實時發生的融入感。這個鏡頭動用了搖臂,搖臂本身的走位點有27個之多,而演員兩人也有自己的走位。多次彩排之後,導演達米恩·查澤雷前一天先在太陽到達理想位置的時候拍了兩個鏡頭,分別在傍晚7:20和7:30。第二天仍然在這兩個時間點正式拍攝了兩條,而第二天正式拍攝時傍晚7:30拍的那條就是觀眾看到的公映版本。
除了抓準時間點,還需要將攝影機色溫調節正確,因為日出日落時白平衡和色溫會有所變化,做好調適才能確保拍到的鏡頭是一致的。另外還要注意攝影機ISO,此時如果啟用自動拍攝,導致ISO設置過高,就會錯失魔術時刻的自然美。
對於電影拍攝來說,時間有時候才是最昂貴的成本。因此對於如此短暫的時刻,有條件時可以採用多機位同時拍攝,給後期剪輯更多選擇。如果採用了多機位拍攝,一定要通過準備匹配所有ISO、色溫等設置,充分利用魔術時刻!
又是一年除夕夜,新春佳節即將到來,尊正數字視頻影英日曆預祝各位熱愛影視的小夥伴把握每一個人生的「魔術時刻」,讓新一年的自己牛氣沖天!
圖片來源:Max Pixel
信息來源:
https://www.studiobinder.com/blog/movie-film-terms/
https://nofilmschool.com/golden-hour-tips
https://nofilmschool.com/2016/08/golden-hour-magic-hour-shoot
https://filmlifestyle.com/when-is-golden-hour/
https://www.hollywoodreporter.com/behind-screen/how-la-la-land-got-6-minute-sunset-dance-just-right-4-takes-968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