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19年,魯豫來到蘭州,探訪楊麗娟,就是當年瘋狂追星劉德華的當事人。
時隔12年後,她做著一份商場導購員的工作,跟媽媽一起生活。當再次觸碰那個禁忌般的話題時,楊麗娟情緒依然有些激動,但更多的是坦然與成長。
如果回到2007年,29歲的楊麗娟怎麼能想到,父親為了圓她的追星夢,選擇了跳海這麼極端的方式。但正因為這個沉重的追星代價,讓楊麗娟瞬間「長大」了。
總以為人是慢慢長大的,其實不是,人是一瞬間長大的:因為突如其來的變故,開始想明白之前不明白的道理,開始捨棄以往的生活,換一種新的活法,開始收斂任性的那一個自己,擔起責任。
長大是一瞬間的事,那成長又是什麼呢?聽完魯豫的闡述,我尤為贊同。
成長就是一種反思。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會自我檢視,就像換血一樣,注入新的感悟替換掉舊觀念,反過來也成就了有別以往的自己。
訪談中有一幕,楊麗娟在黃河邊上紀念父親,那時候的她流著淚,對於父親的離開,她一直很慚愧。
當魯豫問,如果可以重新把以前的日子再過一遍, 你會做一個完全不同的選擇嗎?楊麗娟的回答是:"如果還有機會重來一次,不會再那樣做了。感謝上蒼沒有丟棄我,我現在很感恩。"
楊麗娟還有些執拗,但更多是醒悟和後悔。她珍惜當下,懷著感恩的心生活,這本身就是對過去最大的反思和成長。
.
【02】
在職場劇《平凡的榮耀》裡,蘭芊翊工作時總不給領導面子,一來一往領導就故意刁難打壓她。
一次,和同事閒談,蘭芊翊終於知道自己為什麼被排擠,下一刻她不僅開始反思自己的問題,還願意放下身段,語氣、態度柔和的找領導申請工作,甚至表示願意打掃衛生、端茶倒水。
替她不值的高思聰,對蘭芊翊說:不惜一切,只是為了一個工作機會嗎?
蘭芊翊:不只是為了一個工作機會,我是為了學會學校裡沒有教給我們的事。
高思聰:是放棄自尊嗎?
蘭芊翊:是怎麼被別人接受!在職場中,沒有人有義務喜歡你,被身邊的同事不喜歡排斥,是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的事情,除非你決定一輩子都不去補上這一課。要不然不管你去哪,你跳多少個槽,你還是不可能繞過這個難題,所以我選擇留下來補課。
從原本的正面剛領導,到後來學著融入組織,學著讓別人接受自己,這是蘭芊翊經過反思和思考,頓悟出來的人際相處法則。
不是說逆來順受,端茶倒水就是成長,但成長一定是當問題出現時,第一時間反思自己,懂得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選擇甩鍋給別人。
正如網紅老師張雪峰說過: 「人一定要學會批評和自我批評,在中國有句古話,一個巴掌拍不響。」
反觀學霸高思聰,他自視過高,老覺得領導經常交給他瑣碎的工作,是大材小用,得不到好項目做的他,也因此鬱郁不得志,甚至想要跳槽。
高思聰不自省,有問題不自知,他為自己的不公平對待,找了一堆客觀原因,領導對他有偏見,領導想打壓他,領導不給機會,說來說去,永遠是領導的錯,自己一點問題也沒有......
劇中,因為領導出差,高思聰終於有機會做報告書,但卻因為普通細節問題被駁回,原本信心滿滿卻被現實打了個措手不及的他,開始正視自己的問題。
因為不懂從自身找問題,問題始終存在,當委以任務時,就輕而易舉被打敗了。萬丈高樓也需要堅固的地基做支撐,眼高手低,不屑把基礎功打紮實,自然也得不到領導信任。
但慶幸的是,碰了板,經過反思的高思聰終於端正了態度,打消跳槽的念頭,心甘情願接受領導安排的工作。
.
【03】
中國有句老話"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常常反思自省,不僅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會少了很多,也能更清晰認識自己,進而修正自己,少摔跟頭,少走彎路。
自我反思是成長的必經過程,也是成年人的必修課。
但一個不會自省的人會怎麼樣?這樣的人怨天怨地怨別人,反而讓自己身陷負能量中心,讓周圍人敬而遠之,那該如何完成自省?
時刻以第三方的角度審視自己,並做到反思三連:
1)觀察
發生一件事時,觀察內心真實的感受,大膽承認並接受,同時準確的表達出來:是什麼?是高興,嫉妒,恐懼,生氣,不服氣......
.
2)自省
生氣讓我意識到,在被責罵的情況下,無法反思自己的工作錯誤,反而遷怒到領導身上,是一種無能的表現,應該承認錯誤,並盡力補救過失;嫉妒讓我意識到,無法給別人的成功送上祝福,是一種狹隘、對自己不自信的表現,應該大方看待別人成功,學習別人的優點。
.
3)行動
立馬行動,正視問題。順著上文,被領導責罵後,馬上給領導發個微信承認自己的錯誤,並承諾限期調整;對比與別人間的優缺點,並將"請教別人成功之處"列入行動的計劃中。
蘇格拉底說過:「一個沒有經過審視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內省不僅是了解自己做了什麼,最重要的是透過它了解自己真正的意圖。」
自省反思不是讓你做一個嚴肅的人,而是對自己保持時刻清醒,與你共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