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山柿林村 沈銀燕攝)
一夜之間,甬城多地山區飄雪。大風、降溫一同裹挾而來,氣溫也是格外「凍人」。
11月底以來,冷空氣開始瘋狂趕進度,連續幾個降溫猛操作,大家直接短袖換棉襖。湖州、嘉興、杭州接連入冬,寧波的冬天卻姍姍來遲。14日,寧波正式入冬,比常年入冬時間晚了13天。為何入冬偏遲?氣象部門作出了專業解讀。
寧波冬天在「縮水」,暖冬頻打卡
在寧波,夏冬兩季是最有存在感的的季節。而近年來,夏天在變長,而冬天卻越來越短。
氣象數據顯示,和50年前相比,冬天日數「縮水」了10天。入冬時間也越來越晚,以前平均在11月底就可以入冬,而現在都要推遲到12月初。今年入冬時間又比常年12月1日偏遲近半個月。
(市氣象服務中心 製圖)
大數據顯示,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寧波的冬天氣溫越來越高,偏暖現象嚴重,2000年以來我市共出現了11個暖冬,去年更是經歷了史上最暖冬天,平均氣溫9.3℃,比常年偏高2.8℃,號稱「世紀暖冬」。
(市氣象服務中心 製圖)
身處江南的寧波,下雪的機會本來就不多。然而大數據顯示,寧波冬天的雪還在減少,從90年代開始,降雪的日數已經縮水一半了。特別是近年來暖冬頻頻,氣溫很難達標,下雪全看緣分,即使下也基本都下在高海拔山上,城區常常一「雪」難求。
(市氣象服務中心 製圖)
拉尼娜來了,這個冬季會「凍哭」?
從11月底開始,連續幾個冷空氣下馬威,大家似乎聞到了拉尼娜的氣息。
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出現大範圍異常偏冷,且強度和持續時間達到一定條件的冷水現象。
有關數據顯示,一般出現拉尼娜事件的冬天,我國冷空氣活動增多,容易出現冷冬。不過,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拉尼娜的「製冷」效果常常打折扣。
(四明山柿林村 沈銀燕攝)
不過,冷冬暖冬只是個氣候概念,冷冬也會有波動性的升溫,暖冬也可能出現幾個兇猛的寒潮。
市氣象臺副臺長郭建民認為,海溫對氣溫的影響需通過對大氣環流形勢的影響才能表現出來,達到一定強度的拉尼娜,確實造成冷冬和南方降水偏少的概率會大。另外,氣溫除了受到海溫的影響,更重要是受到大氣環流形勢的影響。冷冬是指冬季平均氣溫較常年平均偏低0.5℃以上,能否達到該標準尚需拭目以待。
氣象專家提醒,近期中東部地區受強冷空氣影響降溫明顯,公眾需做好防寒保暖措施以防感冒,還要防範雨雪天氣對交通出行帶來的不利影響。
稿源:中國寧波網 文:厲曉杭 編輯:姚琳
一審:徐欣 二審:嚴亞國 三審:忻志偉
【來源:寧波日報微互動】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