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欠」的孩子,再優秀都難有好人緣,家長可別不以為然

2020-12-23 育兒秘籍

文|秘籍君

現在很多家長培養孩子,認為只要孩子考出好成績就可以了,其他的並不重要。結果就造成了,部分孩子成績各方面都很優秀,但是不會說話,「嘴欠」,沒有好人緣。

前段時間,遠方親戚攜家帶口來我家做客,因為他們家孩子跟我家孩子年齡相仿,我就讓孩子帶著參觀房間,一起去玩。但是,沒多久孩子就偷偷趴到我耳邊說,不想和他玩了。原來,我家孩子向他展示上學得的小紅花,對方表現得很冷淡說「又不能吃」;孩子送他零食,他說是「垃圾食品」......

對此,我感到很好奇,好好的孩子說話怎麼夾槍帶棒呢?難道是,孩子得罪他了。事後,我還跟親戚談起這件事情,親戚說,他家孩子就是這樣,很高冷,說話沒個好態度,但是沒有惡意。

「嘴欠」的孩子,難以擁有好人緣

生活中,經常有這樣的孩子,他們沒什麼大的缺點,有的還甚至很優秀。但是,就是「不會說話」,說起話來總感覺帶著「刺」,讓人聽起來很難受。這種孩子就是典型的「嘴欠」。什麼意思呢?就是兩個人交流的氛圍,明明是很好的,但是因為一個人嘴欠,說著不好笑的笑話,或者說了不恰當的話,讓人感受到惡意滿滿,讓原本和諧、友善的氛圍,一下子變得很尷尬。

「嘴欠」的孩子,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都沒有好好說話,所以有的時候一句話說出來,就讓人感覺是「惡言惡語」,別人接收到以後,就唯恐避之不及。好好說話是以禮待人的基礎,更是獲得好人緣的根本,所以孩子「嘴欠」,家長可千萬別不當回事。

孩子「嘴欠」的原因

孩子「嘴欠」總是說一些莫名其妙,讓人心裡不舒服的話,很多家長都是不以為然的。因為,家長認為孩子年齡小,說話沒輕沒重的很正常,而且一般人應該理解,不會和孩子一般見識。不過,「惡語傷人六月寒」,這裡還是建議家長重視孩子「嘴欠」的現象,了解原因,以便早點預防或者糾正。

①父母口不擇言,是孩子「嘴欠」的根本原因

如果一個孩子不能好好說話,說一些不符合場合,令人心生寒意的胡話,有可能是受父母的影響。之前,網上流行著一個視頻,一個小男孩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表達了自己想當太空人,帶姥姥遨遊太空的心願。當記者說:「等你長大了,姥姥就在土裡睡覺時」,男孩說:「不會的,我爸爸經常說,我姥姥是老不死的」。

可見,父母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響著孩子。如果父母口不擇言,說了不該說的話,或者在錯誤的時間,表達出了錯誤的態度。那麼孩子就會產生錯誤的理解,也會表達出錯誤的想法,變得「嘴欠」。

②孩子缺乏表達技巧,說出來的話,不加修飾很難聽

人在表達自己觀點的時候,需要使用一定的語言技巧,修飾自己的語言。讓樸實無華的語言變得更有穿透力,讓難以讓人接受的觀點,變得婉轉不傷人。如果孩子說話非常「嘴欠」,給人一種很莽撞的感覺,很容易傷人,可能是父母沒有教會他一定的表達技巧,所以說出來的話不知道修飾,聽起來很難聽。

③父母對孩子過於寵溺,縱容了孩子不好好說話

那些說話如春風一般和煦,非常動聽的孩子,背後往往有進退有理,懂得包容,那耐心教導孩子的父母。若是父母平時慣著孩子,寵著孩子,把孩子養得暴躁無理,任性妄為,孩子就很難好好說話。一個孩子的表達方式,有的時候可以折射出父母的教育方式和理念。父母不是合格的,對孩子過於寵溺,孩子就會變得「嘴欠」。

如何培養一個「會說話」的孩子?

孩子能不能好好說話,從短期來看,好像不會有什麼影響。但是,孩子慢慢長大,註定要離開家庭參加社會生活,和人交流。如果他不能好好說話,那麼必定影響他的好人緣,如何培養一個「會說話」的孩子?

①父母平時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模式。想要培養一個會說話的孩子,需要父母身體力行地進行示範。簡單來說,就是父母平時要和孩子好好說話,和孩子平等地交流,不要用情緒和語言暴力同孩子交流。孩子說話的時候,也會願意關注別人的情緒,好好說話。

②當孩子使用錯誤的方式說話時,家長要及時指正出來。孩子「嘴欠」,大多是從一開始的童言無忌,演變成出口傷人。所以,家長平時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嚴格要求,聽見或者看見孩子有不好的表達方式,要及時指出來,幫助孩子改正。

【話題討論:你家孩子會好好說話嗎?】

相關焦點

  • 家長不以為然的3種行為,正在讓孩子變得自卑,看到請及時改正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要說有什麼是比成績更重要的,那就要數心理和身體的健康了!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顆自信強大的內心,但卻未必能避免一些容易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的行為。
  • 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培養出來的!
    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培養出來的! 68位高考狀元真實身份曝光,他們的家庭教育都有這3個特徵: 父母重視孩子的教育,從小幫助孩子養成各種良好習慣。
  • 家長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學習深度,別再讓孩子的學習苦上加苦
    很多家長會覺得,現在的孩子真幸福。什麼神都不要煩,只要好好學習就行。可就這麼一件簡單的事情,卻成了比登天還難!有這樣的想法不能說不對,但存在兩點誤區。教育孩子將心比心孩子的學習優劣影響因素很多,有孩子自身的原因。比如專注力、知識儲備和學習方法等等。當然也有家長的原因,也就是教育方法,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態度。就像我們成人平日工作一樣。
  • 這樣的「傻孩子」,反而勝過聰明的孩子,家長可別小瞧了
    不過,我觀察到一個餐桌上的孩子比較特別,他在其他孩子搶零食搶得口袋滿滿的時候,基本上沒拿。可能他的媽媽也發現了,就問他:「你怎麼不多拿些零食吃?」那孩子說:「搶零食的小朋友,看起來比我年齡小,我年長一點,哪裡能跟他們搶?」我聽見這句話,重新打量了一下這孩子,感覺他應該沒有比周圍孩子大兩歲。接下來,我就聽見孩子的媽媽小聲指責他說:「你就是傻,自己都顧不上,還顧別人?」
  • 家長別再用「灌輸式教育」了,嘗試「體驗式教育」,孩子更優秀
    文 | 小鴻兒媽媽(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三年高考,五年模擬,被眾多家長支持的「題海戰術」,讓孩子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永遠都有做不完的試題,看不完的練習。以至於孩子的學習不再是主動探索新知,而變成了被動完成練習要求。
  • 父母管不住自己的嘴,孩子未來難有出息,真的要糾正!
    許多家長都遇到一個問題——無法同孩子溝通。「孩子長大了話越來越少!什麼都不肯跟我們說!」「每次我問他學習的事情吧,他就嫌煩。」「真的教不下去了,說不行罵不行,還回回頂嘴!」家長也配合,來到學校後一聽說孩子又忘了寫作業,立刻火冒三丈:「昨天你明明跟我說作業都做完了,我還以為你真那麼聽話。寫份作業有多難,別人都做了為什麼就你沒做?有你這樣的兒子,我的臉都丟盡了……」我還沒來得及說清楚情況,孩子的媽媽已經噼裡啪啦數落了孩子一通。
  • 姥姥的告誡:男人,千萬別欠這三種親情債,欠了,難還清
    人這一生,短短數十年,免不了會欠下一些東西,還清了,人生才能自在,若是拉拉扯扯的還不清,或許再無還清的機會,自己心難安,也會招來別人閒話。一個人要是欠了別人財物上的債,並不難還清,因為它有個具體的數目,自己心中也有底,只要努力,總有一天能還清。
  • 這幾樣「坑娃」嬰兒用品,再便宜也別給孩子買,家長們別再掉坑了
    文\欣兒媽編輯\欣兒媽許多新手爸媽們有了寶寶後便開始了「買買買」之路。其實,不管初衷是什麼,給孩子多準備一些用品是非常有必要的,不過許多過來人紛紛呼籲:囤貨一定要擦亮眼睛,這幾樣「坑娃」用品,快拉進黑名單吧,家長們別再掉坑了!
  • 《孩子你的情緒我在乎》:家長別做孩子的情緒抹殺者,要做管理者
    家長感到很難堪因為孩子在醫院裡面大聲吵嚷;轉頭再看看其他孩子,都是在安安靜靜地排隊等候,於是便一股無名火油然而生。不同類型的家長會對孩子的這種行為產生不同的態度,我們一起來看看,最後參照對比一下自己是屬於哪種類型的家長吧。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娃有這4種「難帶」表現,家長應該高興
    這段時間一直有一個話題很火,「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父母都想知道這是不是真的,畢竟自家寶寶是真的難帶,屬於那種「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類型,今天婷婷就帶各位父母一起看看,是不是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娃有這4種「難帶」表現,說明你家娃很聰明,家長應該高興1、喜歡拆東西、亂扔東西人人家裡都有一個淘氣的娃,但喜歡拆東西、亂扔東西的娃卻在少數,這類娃只要是自己用手碰到的東西,趁家長不注意就會拆散架(拆不開就往地上摔),家裡有這樣一個
  • 孩子剛上幼兒園就被孤立,有這3種習慣的孩子,想不被孤立都難
    時間長了,小劉家的孩子就被小朋友給孤立起來了,沒有小朋友願意跟小劉家的孩子玩,孩子也不愛上學了。剛上幼兒園就被孤立起來的孩子,往往與家長的教育方式和生活習慣有關。一個剛剛入園的小朋友,離開了媽媽的懷抱,慢慢地開始長大,在幼兒園被孤立,很不利於孩子性格和身心的健康發展。而在幼兒園很容易被孤立的孩子,往往都有以下三種習慣。
  • 家長在群裡指責老師:這麼做是傷害孩子都自尊!
    現在無論是小學,中學,很多老師都會在和家長組建家長群,在群裡公布學生的成績,還有最近學生的各種情況,同時也能方便老師和家長之間相互交流。  近日就有家長在群裡指責老師:在群裡發成績單的做法欠妥當,對於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好,傷害了孩子的自尊。
  • 無論家長多優秀,也難教好自己家的孩子,必須易子而教
    我們都知道,郭德綱的徒弟不是自己的兒子郭麒麟,而是于謙的兒子於思洋。于謙的徒弟則也不是兒子於思洋,而是郭德綱的兒子郭麒麟。相聲界為什麼要「易子而教」呢?郭德綱給出的答案是:自己下不去手!老郭這樣回答易子而教的問題,確實如此。在古時候,不管自己的學問和成就有多麼了不起,一般都不會自己教自己的孩子,一定會給孩子請一個老師教。
  • 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陪出來的(附1-9年級陪伴方法)
    優秀的孩子,一定是父母「陪」出來的,所有家長都要知道。 父母陪伴的五個「坑 一位教育專家說過: 優秀孩子是優質教育的成果,問題孩子是問題家庭的產物。 父母錯誤的陪伴方式,有可能毀掉了孩子的努力與潛力。
  • 孩子積食「禍首」已公布,別再冤枉蜂蜜了!若娃愛吃,身高難再長
    麗麗最近精神狀態都不怎麼好,都是窩在家裡,平時也不喜歡出門去玩,整天懶洋洋的。我詢問了孩子最近的飲食,朋友說最近給娃吃了一些蜂蜜,是不是這個蜂蜜惹的禍?蜂蜜可以促進腸胃的蠕動,對孩子消化有一定的幫助,不會導致孩子食欲不振,是不是還有其他原因?
  • 高智商的孩子,都有這3個「怪癖」特徵,家長別把「天才」扼殺了!
    ▼望子成龍是父母的共同心願,每個人都希望孩子聰明伶俐。小孩的聰明,除後天培養外,先天遺傳也起著重要作用。一些高智商寶寶會在幼齡階段展現出「怪癖」,家長們需要耐心觀察,別把「天才扼殺在搖籃中」。生來聰明的孩子總是有一些異類的想法和與常人不一樣的舉止,比如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他以記憶力差而聞名,而生物學家達爾文則因觀察事物太過專注而被認為「傻」。天資聰穎的孩子們似乎都有一些不可理喻的「怪癖」,那麼一起來盤點一下屬於智力潛能的三種「怪癖」,你家的孩子們也「幸運中招」嗎?
  • 班主任提醒:寒假來臨,家長千萬別讓孩子過於放縱自己(再忙也要讀一讀)
    每天想幹嘛就幹嘛,看電視、玩手機、睡懶覺……甚至不少家長也覺得,孩子好不容易盼到寒假了,就該讓孩子好好休息,孩子想怎麼過就怎麼過。可一旦養成了懶散的習慣,過慣了沒人督促就不去努力的生活,真的會害了孩子。要知道,寒假對於很多孩子來說是一個機會,一個超越自己,超越別人的機會。
  • 每晚睡覺前,多跟孩子說這兩句「廢話」,娃長大想不優秀都難
    我表姐家兒子今年9歲了,每晚寫作業都要表姐坐到跟前看著,就這還磨磨蹭蹭寫到十一點。表姐很發愁,別人家孩子不用管不用吼,每天不用父母怎麼操心,就很優秀。為什麼自己家兒子就這麼難管呢?其實,我表姐是忽略了跟兒子良性溝通。就比如,每晚睡覺前,多跟孩子說以下這兩句「廢話」,娃長大想不優秀都難。
  • 每個班都不缺一些「欠揍」的孩子,家長支持老師放心揍,老師敢嗎
    今天下午,突降暴雨,有好些家長給孩子送雨具,因此家長也就藉機找我聊了兩句。小A的家長感慨地說:「教育靠嘴說教,有時真很蒼白無力,別人的孩子我不敢說,但我家的孩子,我太了解,他就是欠揍,你揍他兩次,他就不敢欠交作文了。」我笑著跟他打趣:「你不心疼嗎?」「心疼什麼?不打不成器。他就服打,老師打孩子也有分寸,哪會把孩子打傷打殘,放心揍他,我支持你。」
  • 網紅女教師嘴對嘴親小男孩拍視頻:我是他「女朋友」,家長崩潰!
    而發布這名小男孩的視頻中,有一個的標題是:「我想犯罪怎麼辦?」什麼時候開始,老師教育孩子還有「外貌協會」一說,長得好看的難道就百依百順施以教育,不好看的就任憑自暴自棄嗎?在微博,網友發出了質疑的聲音時,她似乎不以為然,是這樣回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