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現在很多家長培養孩子,認為只要孩子考出好成績就可以了,其他的並不重要。結果就造成了,部分孩子成績各方面都很優秀,但是不會說話,「嘴欠」,沒有好人緣。
前段時間,遠方親戚攜家帶口來我家做客,因為他們家孩子跟我家孩子年齡相仿,我就讓孩子帶著參觀房間,一起去玩。但是,沒多久孩子就偷偷趴到我耳邊說,不想和他玩了。原來,我家孩子向他展示上學得的小紅花,對方表現得很冷淡說「又不能吃」;孩子送他零食,他說是「垃圾食品」......
對此,我感到很好奇,好好的孩子說話怎麼夾槍帶棒呢?難道是,孩子得罪他了。事後,我還跟親戚談起這件事情,親戚說,他家孩子就是這樣,很高冷,說話沒個好態度,但是沒有惡意。
「嘴欠」的孩子,難以擁有好人緣
生活中,經常有這樣的孩子,他們沒什麼大的缺點,有的還甚至很優秀。但是,就是「不會說話」,說起話來總感覺帶著「刺」,讓人聽起來很難受。這種孩子就是典型的「嘴欠」。什麼意思呢?就是兩個人交流的氛圍,明明是很好的,但是因為一個人嘴欠,說著不好笑的笑話,或者說了不恰當的話,讓人感受到惡意滿滿,讓原本和諧、友善的氛圍,一下子變得很尷尬。
「嘴欠」的孩子,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都沒有好好說話,所以有的時候一句話說出來,就讓人感覺是「惡言惡語」,別人接收到以後,就唯恐避之不及。好好說話是以禮待人的基礎,更是獲得好人緣的根本,所以孩子「嘴欠」,家長可千萬別不當回事。
孩子「嘴欠」的原因
孩子「嘴欠」總是說一些莫名其妙,讓人心裡不舒服的話,很多家長都是不以為然的。因為,家長認為孩子年齡小,說話沒輕沒重的很正常,而且一般人應該理解,不會和孩子一般見識。不過,「惡語傷人六月寒」,這裡還是建議家長重視孩子「嘴欠」的現象,了解原因,以便早點預防或者糾正。
①父母口不擇言,是孩子「嘴欠」的根本原因
如果一個孩子不能好好說話,說一些不符合場合,令人心生寒意的胡話,有可能是受父母的影響。之前,網上流行著一個視頻,一個小男孩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表達了自己想當太空人,帶姥姥遨遊太空的心願。當記者說:「等你長大了,姥姥就在土裡睡覺時」,男孩說:「不會的,我爸爸經常說,我姥姥是老不死的」。
可見,父母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響著孩子。如果父母口不擇言,說了不該說的話,或者在錯誤的時間,表達出了錯誤的態度。那麼孩子就會產生錯誤的理解,也會表達出錯誤的想法,變得「嘴欠」。
②孩子缺乏表達技巧,說出來的話,不加修飾很難聽
人在表達自己觀點的時候,需要使用一定的語言技巧,修飾自己的語言。讓樸實無華的語言變得更有穿透力,讓難以讓人接受的觀點,變得婉轉不傷人。如果孩子說話非常「嘴欠」,給人一種很莽撞的感覺,很容易傷人,可能是父母沒有教會他一定的表達技巧,所以說出來的話不知道修飾,聽起來很難聽。
③父母對孩子過於寵溺,縱容了孩子不好好說話
那些說話如春風一般和煦,非常動聽的孩子,背後往往有進退有理,懂得包容,那耐心教導孩子的父母。若是父母平時慣著孩子,寵著孩子,把孩子養得暴躁無理,任性妄為,孩子就很難好好說話。一個孩子的表達方式,有的時候可以折射出父母的教育方式和理念。父母不是合格的,對孩子過於寵溺,孩子就會變得「嘴欠」。
如何培養一個「會說話」的孩子?
孩子能不能好好說話,從短期來看,好像不會有什麼影響。但是,孩子慢慢長大,註定要離開家庭參加社會生活,和人交流。如果他不能好好說話,那麼必定影響他的好人緣,如何培養一個「會說話」的孩子?
①父母平時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模式。想要培養一個會說話的孩子,需要父母身體力行地進行示範。簡單來說,就是父母平時要和孩子好好說話,和孩子平等地交流,不要用情緒和語言暴力同孩子交流。孩子說話的時候,也會願意關注別人的情緒,好好說話。
②當孩子使用錯誤的方式說話時,家長要及時指正出來。孩子「嘴欠」,大多是從一開始的童言無忌,演變成出口傷人。所以,家長平時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嚴格要求,聽見或者看見孩子有不好的表達方式,要及時指出來,幫助孩子改正。
【話題討論:你家孩子會好好說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