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被孤立的孩子,身上多半會有這3種習慣,但願你家孩子沒有。現在已經開學有一段時間了,幼兒園裡又迎來了很多新的小朋友。很多剛剛入園的小朋友,都會鬧各種的情緒,會哭鬧,不想上學。
而其中,不喜歡上學的小朋友,不僅是因為想媽媽,不適應幼兒園的環境,還有部分孩子是因為在幼兒園沒有小朋友一起玩耍,很孤單,被孤立。
小劉家的孩子平時在家被父母寵壞了,脾氣暴躁,還很任性,不僅經常去搶小朋友手的玩具和食物,還很自私,自己的玩具從來不會讓小朋友們玩耍。時間長了,小劉家的孩子就被小朋友給孤立起來了,沒有小朋友願意跟小劉家的孩子玩,孩子也不愛上學了。
剛上幼兒園就被孤立起來的孩子,往往與家長的教育方式和生活習慣有關。一個剛剛入園的小朋友,離開了媽媽的懷抱,慢慢地開始長大,在幼兒園被孤立,很不利於孩子性格和身心的健康發展。而在幼兒園很容易被孤立的孩子,往往都有以下三種習慣。
一、有這3種習慣的孩子,很容易被孤立
1、不主動與人交流
有些孩子性格比較孤僻,內向,或者說情商比較低,不善於與人打交道,更不會或不懂如何與人交流。小朋友一塊玩耍時,就會很容易被忽略掉,被遺忘掉,沒有存在感。這種脾氣性格的孩子,在剛入園後就會很容易變成被大家孤立的對象。
2、任性蠻橫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被寵壞了,很是任性蠻橫,習慣了在家裡為所欲為,無法無天的鬧騰。在入園後,不懂得收斂自己的性子,對身邊的小朋友也是如此。一會兒去搶這個小朋友的玩具,一會兒又把那個小朋友給推到。這種任性蠻橫的孩子,入園後沒幾天便會被小朋友討厭,被孤立起來。
3、自私不願與人分享
如今很多的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孩子一個人被一家六個大人圍著。不管有什麼好吃的好喝好玩的東西,總是第一個留給孩子。長期以往,孩子就會不自覺地形成一種唯我獨尊,以我為中心的自私心理。一旦孩子形成了這種自私的心理,就會沒有與人分享的意識,也就不會願意與人分享。
孩子在入園後被孤立,不僅會讓孩子討厭上幼兒園,更會給孩子帶來一系列的負面心理。讓孩子變得孤僻,冷漠,不會與人交往,沒有朋友。這一系列的負面心理都很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更不利於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同時還會影響孩子的情商的培養。
培根說過,習慣的力量極為強大,可以直接影響人的一生。因此,需要家長在孩子幼兒時期採取良好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來對孩子進行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
二、如何幫孩子擯棄壞習慣,培養孩子好人緣
1、多帶孩子與小朋友玩耍
孩子只有和自己小夥伴在一起玩耍時,才能夠真正地體驗到童年的快樂,朋友帶來快樂。這種感覺會讓孩子的內心有團隊感,更會讓孩子找到自信,學會怎樣融入集體,被他人接受自己。孩子接觸的人多了,自然就會擁有更多的好朋友,好人緣。
2、讓孩子體驗分享的樂趣
一個懂得分享的孩子,不僅僅會很快交到朋友,被小朋友們喜歡,更會讓孩子懂得分享會讓他人快樂,更讓自己快樂。一個能夠悅己悅人的人,自然情商也就會比較高,能夠輕鬆與人打成一片,擁有好人緣。有小朋友到家裡來後,讓孩子主動去把自己的零食和玩具拿出來一起吃,一塊玩。上幼兒園時,給孩子在包裡裝小零食時,記得多帶幾個,讓孩子到了幼兒園主動地把小零食分給小朋友們。這些都可以從小培養孩子分享意識,更會讓孩子從分享的過程中體驗到快樂。這樣孩子慢慢的就會學會分享,理解分享的意義。
3、培養孩子好性格
動手推人,搶小朋友玩具,自私的孩子,往往沒有人願意和他做朋友。而脾氣好,性格好的孩子,與小朋友和善相處,懂得包容他人的小朋友,自然就會得到更多人的喜歡。這就是好脾氣,好性格自帶的魅力。好性格,好脾氣的人具有很強的親和感,讓人願意主動與他一起玩耍,聊天。
蔡元培說,美育與智育相輔相成,要想培養出優秀的孩子,需要兩者相互扶持,才能夠讓孩子養成好習慣,成為優秀的人。而孩子很多的習慣都來源於父母的教育。
互動話題討論:你家的孩子有被孤立的情況嗎?你覺得孩子如何才能夠不被孤立呢?歡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