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男人對決在即,生死關頭,分秒必爭。
兩個女人落座咖啡廳,開始開誠布公的情感追索。
經過長達二十幾集的鋪墊,《瞄準》終於要把情節推向高潮。
紫舒,這個瞎眼的痴情女,終於選擇相信歐陽湘靈,向她坦言讓偵察組無法探知的過往真相。
而此時的偵察員歐陽湘靈,其實己對狙擊手蘇文謙暗生情愫。公事與私情的交織,她會如何面對?
紫舒和歐陽,在紅玫瑰咖啡廳和蘇文謙通完電話,開始2個小時的漫長的等待。
在這兩個小時裡,兩個男人要進行一場生死決鬥,而與他們相關的兩個女人,卻什麼也不能做,什麼消息也沒有,只有靜等時間流逝,只有靜等,兩小時後的電話是否會響起。
這種令人心力憔悴的等待,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對人意志和情感的煎熬。
歐陽是聰明的,她雖然不確定紫舒和蘇文謙、池鐵城的過往到底有怎樣的糾葛,但她明白,面對這兩人的生死,紫舒不可能坐視不理,不可能再守口如瓶。
她用兩個男人生死決鬥的事實,撬開了歷史的縫隙,探出了真相。
這個真相和這一段經歷,雖然是一段感情史,但它為蘇文謙棄暗投明,選擇和共軍攜手並進的人物設定,做了很好的鋪陳和詮釋。
也是通過這一段真相的拆解,蘇文謙的人物形象才更經得起推敲,讓他在以後的劇集中的轉變,有了情感和邏輯上的雙重依託。
1939年,日軍入侵,國難當頭,反日抗爭,匹夫有責。17歲的少女,秦家大小姐,也為抗戰,盡綿薄之力:發傳單,貼標語,宣傳抗日救亡。一次偶然的街頭紛爭,讓狙擊手池鐵城「英雄救美」,邂逅了秦紫舒。
故事的情節,沒有任何懸念的,英雄與美人相戀。
然而情節推進之中,刀鋒驟轉,美好的戀情原來是被利用來布局暗殺的棋子。
一個職業殺手的城府和心機,自然不是一個17歲的女子的智商和眼力所能企及的,而且至始至終,她都對這份愛情持有信心,哪怕是失明,哪怕是與父親決裂。
人性的善惡兩極,在這裡重疊。
一邊,池鐵城以他和秦紫舒的愛情為疇碼,希望得到她的幫助,去完成暗殺日方高官的任務。
他的心中,唯有任務是最重要的,連與紫舒的相遇、相愛都是他完成任務的「工具」。
他以秦紫舒之父的安危為幌子,讓天真的她,終於不再猶豫地去白公館做誘餌。
另一邊,少不更事的秦紫舒為了父親和情人的安危,挺爾走險,去白公館上演一場「假投誠,真刺殺」的戲分。
時間轉動至6點,電話響起。
狡猾的白松奇卻不願接電話,一個少女的勇敢在危難時刻被激發。
紫舒打電話給父親,終於把白松奇引到池鐵城的射程之內,中彈身亡。
任務完美結束。池鐵城收穫狙擊史神話,他的自我無限膨脹。
在自我陶醉中,根本沒有那個為他犧牲了自己光明的女子,半點位置。
她,只是一顆棋子。
而紫舒怎麼可能看透這一切?更何況,她現在什麼也看不見!
就在白松奇中彈的同時,她也被子彈擊碎的玻璃擊中頭部,導致失明。開槍者,是她的情人。
行動之前,蘇文謙一再叮囑她不可靠近窗戶。
行動之時,他一再呼叫池鐵城不要開槍。
可是,她為了誘敵,靠近了窗戶。
可是,他為了完美完成任務,開了槍。
兩相情願的背後,是女子的痴情和單純,是殺手的冷血和老謀深算。
這兩個人,註定不可能成為生命長路的同行者。
這一齣戲,雖然以紫舒的回憶展開,但是,它真實地刻畫了男女兩人截然不同的情感世界,讓觀眾產生反思和共鳴。
情感戲,永遠是最有帶入感的武器。
秦家大小姐,在失明的同時,懷了孕。孩子之父,是池鐵城。
她把孩子認定為她升和洩鐵城愛情的結晶。她堅信,他們的愛至高無上。而她是老帥秦鶴年的寶貝女兒,未婚先孕,在三十年代的中國,讓一個社會上流人士的臉面往哪兒擱?
秦鶴年第一反應,打掉孩子。
秦紫舒奮力反抗,要保住孩子。
父女以斷絕關係收場。
秦家小姐流落市井,零落成泥。她獨自存活,從懷孕到分娩,再將孩子一天天撫養長大。這一路的艱辛,都沒有讓她低頭。
因為她以愛為信仰,她堅信池鐵城會來找她們母女,她堅信她的等待終有結果。
可是現實是殘酷的,她心心念念等待人,早已將她忘記,甚至不屑於提起的名字。她只是他的一個完成任務的「工具」。任務完成了,工具即可丟棄。
這原本屬於他們兩人之間的恩怨,可偏偏蘇文謙是那個「旁觀者」,是池鐵城的「幫兇」,他的內心,被愧疚吞噬。
禍不單行,雪上加霜。對這一對瞎母幼女的愧疚還未平息,他又在執行任務時,親手擊中自己救命恩人的心臟。
悔恨,愧疚,自責,讓他沉淪。
酒精成為他的寄託。
昏睡,迷醉,麻木,他把自己棄如敝履。
在他爛醉街頭,無家可歸之時。這一對瞎母幼女,卻成全了他的自我救贖。
小雪對見到父親的渴望,激發了蘇文謙重新振作,好好生活的願望。
聲震江湖的狙擊手「牧魚」發誓不再拿槍。
改名曾思過,在松江碼頭,以木雕為生,陪伴和守護這個女孩。
他以小雪父親的名義,和小雪通信。
每一封信,每一個字,都是對眼前這個孩子的關愛。
他在這份關愛中,逐漸走出心理的陰霾,開始了一場自我救贖的旅程。
這就讓該劇開頭的劇情有了著落。當時不明白,給小雪的生日蛋糕為什麼那麼重要,為什麼他要冒著生命危險,也要去給小雪過生日的劇情安排,到這裡,終於有了合情合理的解釋。
她們是他的救贖通道。他用生命去守護。
他用生命去守護她們。她們的安危,是他的責任。自然也是他的軟肋。
他因此也就有了被池鐵城制摯肘的要害。
那個曾經的同道中人,曾經一起風雨同舟的戰友,如今要分道揚鑣,反目成仇。
這樣的情感反叛,凡是有血氣的,都會感受到滴血傷口上的劇痛。
也正是這個人,是小雪從小念念想見的爸爸。是紫舒不懼世俗艱辛等待的歸人。
在這樣一張情感交織的網中,蘇文謙不再是一個「牧魚」的代號,不再是一個冷血的殺手,也不再是一個漠然的旁觀者,而是一個有情義有擔當的男人。
《瞄準》用了三十幾集的篇章,終於刻畫出一個重情重義,身手非凡,敢當大任的蘇文謙。這也為他之後選擇紅色道路,正義向前的人設掃清了障礙。
到此,《瞄準》的後發之力終於顯現出來。
情感線,敘事線和另外一條軍事歷史線相交匯,架構出一張四面縱橫的網絡,把各個人物穩穩地兜在其中,給他們以穩妥的情感支撐和情節邏輯支撐,觀影體驗,漸入佳境。
好啦,明天解讀劇中的另一個隱秘亮點,關注,一起欣賞好劇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