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子坊是上海的老弄堂,如今被改造成集各種吃喝玩樂小店鋪的懷舊景觀地,是不少文人藝術家的創意工作基地。走進田子坊,曾經老弄堂的底蘊和現代的文藝結合在了一起,隨時隨地一拍就是一張明信片級的照片。弄堂裡的商鋪,看起來也是時尚文藝。
田子坊在上海地區是網紅打卡排名第二的地方,走進田子坊的巷道中,如同進入了時光隧道,賣著各式各樣不同商品的文藝小店令人應接不暇。慢慢遊覽,可以邊走邊吃,十分愜意。田子坊究竟有何種魅力,竟然會這麼出名,吸引眾多的遊客前往。
對於外地遊客,這裡是很好感受石庫門文化的地方,這裡一樓為店鋪二樓基本基本還是作為居住使用,空中橫七豎八地拉著電線,居民的衣服還是會晾曬在窗外,可以看到上面住房下面商鋪的一種罕見的生活狀態。
對於遊客而言,這裡隱藏著很多文創小店,售賣著各式各樣的商品,酒吧,美食應有盡有。空閒時期和三五好友可以遊走在各個店鋪中,挑選自己喜歡的商品。或者坐在臨街的酒吧或者是茶室書房,喝上一杯,過著舒服愜意的生活。對於外國遊客,他們更多的是喜歡這裡的酒吧,點上一杯洋酒。
有志成坊的門廊的弄堂,是1933建成的,散發古老的意味。還在使用的80年代標誌裝修的綠色信箱,在這種環境下,有一種出人意料的藝術美感。在閒散的下午,就著弄堂裡的習習涼風,明媚的陽光透過玻璃窗,空中飄來一抹慵懶的咖啡香味,大有「偷得浮生半日閒」的意境。
然而這一兩年,有關田子坊負面新聞越來越多,很多的遊客都在吐槽要在田子坊交「智商稅」。本以為想來一場邊吃邊賞美景的文藝之旅,最後卻變成看人和高價花費的囧途。漸漸的,田子坊的身份也是從「網紅」變到了被吐槽達人。
現在田子坊在關門幾個月之後重新對外開放,大部分店面也都恢復了營業,餐飲店基本全開了,特色的小吃店,貓咖,酒吧,甜品店客流量基本不到四成。雖然對店家來說十分困擾,但對遊客來說卻是非常友好的,至少不用人擠人,跟著人流走了。配合夜市活動的各種讓利促銷,店鋪基本上都有折扣,物價相比於之前也略有便宜。不似以前熱鬧,但店鋪依舊美麗,在小小的弄堂裡穿梭,很有老上海的煙火氣息,不少美眉在翹首弄姿拍照,還是很值得逛逛的。
那麼你去過田子坊嗎?對於這個爭議頗多的網紅景點都有哪些想說的?如果有時間您會去遊玩一番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