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看了《霸王別姬》和《美國往事》,都有了不一樣的體會。
先看的是《美國往事》,看完覺得很厲害,再也沒人能把「往事」拍得這麼好了。
又看了《霸王別姬》後,一對比,尤其是在意境上,《美國往事》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因而也沒必要說《霸王別姬》是什麼「中國往事」了。
以往從未懷疑過陳凱歌的才華,這次再看,腦海裡一直浮現那個古老的疑問——這真是陳凱歌拍的嗎?
就「戲」來說,我們看到的「霸王別姬」只是現象,最終也不過是展現了程蝶衣「人戲不分」的瘋魔境界。而現象並非是事實,導致程蝶衣瘋魔的原因有兩個,個人原因,和時代原因。
時代原因最終指向何處?
也許用電影結尾處程蝶衣抹脖子前喊出的那句話可以概括:「他們殺進城來了。」
是誰殺進城來了?是誰造成了這樣的局面?這又涉及到三個層面。
第一個是戲裡,劉邦和項羽的故事,這裡自然是劉邦殺進城來了,這一層與現實結果無關;
另一個是戲外,程蝶衣和段小樓故事,這裡可以理解為鞏俐飾演的鳳仙「殺進城來了」,導致他和段小樓的關係逐漸破裂,分崩離析;
第三個是時代,這是隱喻最深的一層。但就現象上來看,時代動蕩直接加速程蝶衣和段小樓的人性扭曲,他們相互舉報,程蝶衣更是把矛頭對準了鳳仙,揭露其妓女身份,導致她自殺身亡。
而圍繞「他們殺進城來了」這句戲話,怎麼理解電影想要傳達的或無意中傳達的指涉意義呢?懂得自然懂,很難解釋。
更難的是,三個層面完全融匯在了一起,戲裡戲外,舊歷史與今時代,再聚焦於程蝶衣這個角色,往外輻射到段小樓、鳳仙、公公、袁四爺等人的命運。於人,是雌雄難辨,於世,是古今難辨。
能拍出這種意境和深意,除了用天才表彰陳凱歌之外,還能用什麼呢?而那個古老的疑問「這真是陳凱歌拍的嗎?」,一定還會不斷被後人提出。
這個疑問背後,還牽涉到電影史。
從電影史上來看,90年代中國電影輝煌過後,再未出現高峰,甚至屢屢倒退,這也與陳凱歌本人的電影宿命如出一轍。
他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拍過幾部好電影,如《荊軻刺秦王》、《黃土地》,進入新世紀,《無極》、《道士下山》、《趙氏孤兒》評分均在5到6分,哪怕是《妖貓傳》,也只有6.9分(筆者至今堅持認為它是部難得一見的好電影)。
因此,「霸王別姬」似乎又可延伸出一層現實含義。
陳凱歌可以是霸王,也可以是虞姬,無論是誰,無論其自身有過哪些過錯,導致他命運的原因都與「他們殺進城來了」不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