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陳凱歌的《霸王別姬》成為往事,當再憶張國榮與程蝶衣

2021-01-07 加柒說
本文作者|加柒 公眾號|加柒說

我是加柒,問四月好,問張先生好。

最近看到兩則消息。1/原定於今年4月1日,將在韓國第三次重映的修復版電影《霸王別姬》受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的影響,延期至五月公映。2/#霸王別姬阿飛正傳在臺重映#特別放映活動,以紀念張國榮逝世17周年。

圖片源自電影《霸王別姬》

這兩則消息,無疑讓很多人翻閱起對電影《霸王別姬》的印象,對張國榮飾演的程蝶衣「不瘋魔不成活」的記憶。不例外,我也一樣,也期望能在大陸影院看見重映。

國內,黃曉明/尹正主演的電視劇《鬢邊不是海棠紅》正在熱映。有人說:在這部劇裡頭一些場景能夠看見《霸王別姬》的影子,這是致敬。

這個節點上,我又雙叕刷了一遍《霸王別姬》。而這是《霸王別姬》1993年上映後的第二十七年。張國榮2003年離開後的第十七年。

當霸王別姬成為往事。

當再憶張國榮程蝶衣。

圖片源自網絡

01 導演陳凱歌。

談起《霸王別姬》的影壇地位,很多人會將其列入影史前三,甚至是放在【無法超越】的地段。是陳凱歌迄今為止拍過最好的電影,沒有之一。

甚至,到後來,當陳凱歌拍出《無極》《道士下山》,與巔峰之作《霸王別姬》作品的鮮明對比。人們開始認為,新世紀的陳凱歌是"假"的。提起他,能想起的也只剩《霸王別姬》。

其實,那不只是陳凱歌自身導演下電影史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於華語影壇更是如此。至少,作為中國影壇第五代導演之一:陳凱歌。憑藉《霸王別姬》助推那個年代的華語影壇走上巔峰。

那時候的陳凱歌,作為第五代的年輕影人,經歷過十年文革的浩劫,同期,也接受了來自西方外界的哲學思想,國內的美學復興,和反思思潮。這一代的影人推動著影視,文藝領域突起。

那時候的人們,以為的華語影壇巔峰年代,開始真正走向世界,中國電影開始真正崛起。其實,從目前來看,那是華語影壇最後巔峰年代、是終點。

陳凱歌在《霸王別姬》中的表達,恰恰是那個時代的縮影。這部電影,在放映十年後,可真就成為歷史,放在人們記憶的前半程。到今天,難以被超越,也難以再造巔峰。

在網絡時評下,今天,《霸王別姬》的成就與影響力,業界內外,用青年人的話說:讓"陳凱歌"吹一輩子也不為過。至少,已經吹了半輩子。

圖片源自網絡

02 華語影壇的"唯一"

陳凱歌不會想到,這個曾經被他稱為"俗套"的故事,有朝一日,會成為中國影史的唯一,成為他的封神之作。顯然,唯一,這個詞放在電影《霸王別姬》上,絕不過分。

當時,因為故事太俗,提不上場面,陳凱歌最開始並不願意拍攝。著名製片人徐楓曾說:是自己遊說之下,他才勉強接下來。電影《霸王別姬》的成就,一部分要源自團隊的協作力量。

去年,第72屆坎城電影節上,亞洲電影,韓國導演奉俊昊的作品《寄生蟲》眾望所歸,奪得了金棕櫚大獎。熟悉電影的都知道,金棕櫚要比奧斯卡更為專業。

而中國電影,目前,獲得這個獎項的,就是1993年的《霸王別姬》。那一年闖入金棕櫚,也是中國首次獲得該類獎項的電影,那是第46屆坎城電影節。

除此之外,這部電影還獲得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國際影評人聯盟大獎等多項國際大獎。並且是唯一一部同時獲得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的華語電影。

難得,罕見,獨一無二。十二年後,2005年《霸王別姬》入選美國《時代周刊》評出的「全球史上百部最佳電影」。那時,放眼國際和全球影史,這是都中國影片劃時代的一步。

圖片源自網絡

03 故事細膩悠長

這部「全球史上百部最佳電影」之一的電影《霸王別姬》,在講些什麼。是一個什麼故事:這是一段國粹京劇的沒落史,是文化改革中的畫卷一角。

故事源於,李碧華的小說《霸王別姬》。在徐楓拿到《霸王別姬》的電影版權後,找到陳凱歌。小說中的傳達點,大小人物的時代悲哀,對社會時事的批判等等。在陳凱歌團隊,兩個編劇前前後後一年時間的磨合改編下,劇本終是達到滿意。

初看《霸王別姬》,我很難說清感受,因為對京劇完全不了解,所以很多的細節,很多詞兒,在觀影層面不是很能說得通,和理解。對傳統文化理解的阻隔,造成這個遺憾。

但這並不會影響你的"共鳴點"。這是一段自1924年起,前後約莫60年的歷史。程蝶衣和段小樓從兒時起演繹,這中間經歷了歷史的變遷和京劇的逐步衰亡。

這師兄弟兩的愛恨情仇,全都融在了171分鐘裡。有愛有恨,有糾纏亦有放下,執著和灑脫。全在段小樓和程蝶衣的對白中。難捨難分。

如果,對於京劇有所了解,可能會更加深入影片。但《霸王別姬》最動人的卻不是這份歷史情節。而是段小樓與程蝶衣在不同階段"對白"中藏著的情緒、情誼。

撇開故事,電影《霸王別姬》是屬於常看常新常回味的電影類型。什麼是常看常新常回味?直白而言,在不同時間段,不同年齡,不同境地、去看《霸王別姬》,帶給人的想像都是不同的。

電影《霸王別姬》中帶來了的文學性、藝術色彩和國粹精神,是超脫於段小樓、程蝶衣的愛恨情仇的。值得鑑賞和品味,真正的藝術往往歷久彌新、悠長。

圖片源自電影《霸王別姬》

04 "臺詞"名場面

值得一提的還有《霸王別姬》的臺詞。

影片近三小時,能讓人閉著眼睛說出的詞句非常多。這帶著京劇,藝術味的臺詞,放在電影《霸王別姬》中,造就了一眾名場面,不僅震撼,而且是有氣魄的。

與大家分享一些

圖片源自電影《霸王別姬》/思凡

這句臺詞:"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片中第一時期,小豆子總是潛意識將思凡中的這句念做:"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差點因此斷送戲路前程。這句詞,可以說是程蝶衣個人形象化的代表。

圖片源自電影《霸王別姬》

在學戲階段,師傅講戲:"人得自各兒成全自各兒。"這齣戲裡頭,小豆子哀嘆於霸王、虞姬的遭遇:"那虞姬最後一次為霸王斟酒,最後一回為霸王舞劍,爾後,拔劍自刎,從一而終。"這齣霸王別姬,虞姬的遭遇、可真就讓小豆子刻入腦海,最後一場戲,結局程蝶衣也從一而終。

圖片源自電影《霸王別姬》

"師哥,就讓我好好跟你唱一輩子戲,不成嗎?"程蝶衣,段小樓的經典對話,看過《霸王別姬》,這段詞,總讓人難以忘卻。唱一輩子戲,是程蝶衣的一廂情願。虞姬是真虞姬,可霸王卻是假霸王。段小樓在臺下遊戲尋歡,而程蝶衣卻是真正人戲不分了。

圖片源自電影《霸王別姬》

電影中,新中國"文革"期間,段小樓程蝶衣反目成仇。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人物是悲哀的。小四把段小樓抓了起來,審查。段小樓在程蝶衣與菊仙之間選擇了菊仙。段小樓越發世俗化,而虞姬仍舊保持著高情操。像蝶衣後頭說的:"報應!我早就不是東西了,可你楚霸王也跪下來求饒了。"

圖片源自網絡
圖片源自網絡

05 演員張國榮

現在,談到張國榮。大多數人是投以敬意和嘆惋的眼神。

從影視、歌曲等很多角度來說,張國榮的發展成就。標籤在他身上的詞彙,可以用"神話人物""藝術家"來稱謂。巨星一詞是匹配值最高的稱號。

而哥哥張國榮在《霸王別姬》中的表現,被人評價是驚豔,他就是程蝶衣本身。程蝶衣這個角色的演繹,也讓張國榮的影壇形象再次上了一個臺階。

圖片源自網絡

在《霸王別姬》上映後,次年,1994年張國榮憑藉此片獲得第4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特別貢獻獎。程蝶衣,從另一個層面上,影響了張國榮很多。

也是許多年後,當人們再次提起哥哥的眾多角色中,程蝶衣是最難忘卻的一個。在後來的訪談關於《霸王別姬》中,張國榮曾提到:京劇是一門非常高深的藝術,在演繹的時候,曾專門到北京學習京劇。

從妝容,形態,聲音,多個方面,求教於京劇大師。當時,劇組準備了兩個替身。但最後成片,都沒有用上。張國榮的角色塑造是成功的。

不能說是百分百,至少,他做到了當時,劇組及自身的肯定。嚴謹、敬業,待人優雅,【演員】這一身份,這一層放在張國榮的身上,是閃耀的。

06 張國榮與程蝶衣

張國榮與程蝶衣,是什麼關係。

其實就是,演員與角色的關係。

在《霸王別姬》成名之後。因為恰逢十年,會有人猜想張國榮的離開和程蝶衣有關。但我想,張國榮和程蝶衣只是角色上的成全,是張國榮成就了程蝶衣。

而張國榮永遠只是張國榮。像他在歌裡唱到的那樣: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他的飾演的角色沒人能夠超越,他的歌聲也沒人能夠再次唱出心意。

上個世紀末的《霸王別姬》,上個世紀末影壇的璀璨煙火。過去多少年,更替幾個年代,人們總會記起,這段往事,記起「不瘋魔不成活」的程蝶衣,以及造就這個角色的張國榮。

07 最後一點話

這時光一去,一別《霸王別姬》上映27年,張國榮逝世17周年。聽著張國榮唱著《當愛已成往事》,眼前的多少次放映的《霸王別姬》,過去的已然過去、成為往事,而懷念的仍然在持續懷念。"咿呀,依孤看來,四月是你我重逢之日。那就讓往事從風裡來,也隨風而去。讓明天好好繼續。"

圖片源自網絡

謹以此篇,紀念張國榮逝世17周年

春天該很好,你若尚在場。

相關焦點

  • 影響主角一生的霸王別姬,《當愛已成往事》從此一別再無張國榮
    後來還是《霸王別姬》出品方老闆徐楓出面才說服陳凱歌同意使用這首《當愛已成往事》。甲方爸爸的話語權不管在那裡都是舉足輕重的。是劇中段小樓說程蝶衣的一句經典臺詞,戲子,若走不出戲,便是瘋子。李宗盛和林憶蓮合唱的《當愛已成往事》,是將霸王別姬的故事通過他人之口講給大家聽,張國榮演唱的版本,是程蝶衣親口將一切說給大家聽......
  • 1992年,因陳凱歌的《霸王別姬》,張國榮與尊龍結下「恩怨」?
    1992年,因陳凱歌的《霸王別姬》,張國榮與尊龍結下「恩怨」?1992年的時候,中國臺灣辦了一場影展。張國榮和尊龍都是頒獎嘉賓,一起的還有徐楓。這一年對於張國榮來說很重要,因為此時的他原本該在國外過著隱居的生活。
  • 《霸王別姬》韓國將重映,沒有了張國榮,陳凱歌就再無神作?
    張國榮演過的戲很多,但最鑽到人們心裡的角色,大概就是《霸王別姬》裡的程蝶衣。扮演袁四爺的葛優在看過張國榮的表演後說,「恍惚間,看到張國榮,就好像看到了程蝶衣」。連歌壇天后麥當娜看過電影後也被程蝶衣迷倒。
  • 陳凱歌再談《霸王別姬》:扮演程蝶衣是張國榮的宿命
    我當時真沒當回事,因為一個製片人將一本書交與一位導演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這本書就是《霸王別姬》。我說:「感謝您的盛意,但是我還有別的片子要拍。」她說:「我可以等你。」《霸王別姬》劇照,鞏俐、張豐毅、張國榮故事就是圍繞著這三個人展開的,而我們希望始終追隨程蝶衣,因為他是影片的靈魂。
  • 陳凱歌《霸王別姬》: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風雨
    《霸王別姬》是一部由陳凱歌執導,張國榮、鞏俐、張豐毅主演的文藝類電影,於1993年1月1日在中國香港上映。該片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圍繞兩位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
  • 張國榮:陳凱歌的電影《霸王別姬》,充滿了極端的恐同意識
    近日,由陳凱歌、趙薇、李少紅、郭敬明四位導演坐鎮的國內首檔導演選角真人秀《演員請就位》成為熱點話題。陳凱歌曾因拍攝了《霸王別姬》而成為影史的一座豐碑。他關於「角色關係」的觀點既代表著一位資深導演的經驗總結,也彰顯了他在人物設置方面的功底。在節目中,陳凱歌多次強調:要從角色關係上理解表演,對方是「我」的什麼人,這決定了「我」某時某刻的心理和行動。
  • 張國榮和《霸王別姬》背後的故事
    導演陳凱歌曾無數次說:「沒有張國榮,就沒有《霸王別姬》!」寥寥數語,表達了自己對張國榮的讚賞和肯定。時至今日,《霸王別姬》依舊是讓人回味無窮的老電影,張國榮版的程蝶衣也成了其他人無法超越的經典角色。也許是好事多磨,張國榮從接觸這個角色到正式出演,中間卻經歷了頗多波折。
  • 張國榮、程蝶衣和虞姬——四月一日再看《霸王別姬》
    又到了四月一日,又是懷念張國榮的日子,再看電影《霸王別姬》,再觀張國榮塑造的經典人物程蝶衣,以紀念張國榮。電影《霸王別姬》裡,張國榮飾演的著名京戲演員程蝶衣,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京戲舞臺,堪稱一代京戲大師。
  • 經典《霸王別姬》選角:姜文試鏡程蝶衣未成,張國榮多次婉拒邀請
    《霸王別姬》是一個非常引人深思的經典巨作,其中演員很好地融入了角色,讓觀眾有很強的代入感,呈現了一個很好的作品。其實《霸王別姬》在選角的時候製片人有更中意的演員,製片人曾邀請過姜文來試鏡段小樓,確實,姜文的形象飾演段小樓也不會覺得很突兀,但當時的姜文覺得程蝶衣更有挑戰性,然而程蝶衣這個角色太有個性,最終姜文試鏡沒有成功。得知這個消息後,還是有不少人想看姜文演繹的程蝶衣。
  • 《霸王別姬》往事,張國榮:我喜歡演一些悲劇人物
    《霸王別姬》程蝶衣的首選演員,並非張國榮,而是尊龍。在投資人看來,尊龍「在國際上有點名氣,同時也有京劇底子」。不過,尊龍提出,如果要合作,自己的小狗要同一時間來中國。這個要求讓陳凱歌有點惱火。結果出人意料,對《貴妃醉酒》,學戲多年的普通旦角未必能拿下,尤其是電影中那一個「舒廣袖」的旋舞臥魚動作,張國榮卻能一氣呵成演了下來。這些都成了《霸王別姬》驚豔眾人的基礎。拍攝過程中,張國榮關鍵時刻的爆發,讓陳凱歌回憶起來仍然感慨萬千。最為典型的,當屬程蝶衣犯菸癮那場戲。
  • 盤點張國榮不為人知的電影往事,他怎麼就出演了霸王別姬
    製片人:徐楓(中國臺灣人,非常了不起,身在臺灣,但是想到要內地導演執導霸王別姬)導演:陳凱歌藝術指導:陳凱歌的父親陳懷皚執行導演:張進戰(與張藝謀、陳凱歌、陳可辛、李安、顧長衛、寧浩都有過合作,換句話說,大導演拍戲,都願意找他做執行導演)
  • 《霸王別姬》之後,世上再無程蝶衣,而陳凱歌也再無超越他的作品
    《霸王別姬》堪稱華語電影屆巔峰之作,通過故事、角色、演員、情感、內涵、等多方面來觀察,都是十分完美的,並且要比《活著》更有藝術層次感。《霸王別姬》看得出陳凱歌的執導水平,同樣成就了程蝶衣這一人物,成為經典。
  • 張國榮的《霸王別姬》,曾被禁播,復映後成為了無法超越的經典
    《霸王別姬》——張國榮之後再無虞姬《霸王別姬》原本是作家李碧華的小說,由導演陳凱歌執導,當時李碧華同意將小說拍成電影的時候,堅持主角程蝶衣一定是張國榮。導演陳凱歌心目中最完美的程蝶衣應當是尊龍,但李碧華堅持認為程蝶衣就是以張國榮為藍本的來創作的。兩人的爭鋒為這部電影打下了前戲,於是乎整個劇組都為了這部電影而陷入了極致瘋狂的認真。《霸王別姬》中張國榮所飾演的程蝶衣,需要紮實的京劇功底,「哥哥」原本毫無戲曲經驗,但為了演活程蝶衣,他把其他所有事情都推掉,踏踏實實上北京拜師學藝,練了半年的京劇。
  • 倘若沒有張國榮,程蝶衣還是程蝶衣嗎?
    1993 年,張國榮在陳凱歌導演的電影《霸王別姬》中飾演了程蝶衣一角,從此成為他演藝生命中最濃墨重彩的紀念。韓國原本計劃在今年 4 月 1 日重新公映 4K 修復版《霸王別姬》,以紀念哥哥逝世 17 周年;遺憾因為疫情不得不延期。新製作的張國榮版特別海報堪稱驚豔。眉目如畫,雌雄莫辨,可純可欲。什麼是風華絕代?這就是。
  • 當年姜文要演《霸王別姬》裡的程蝶衣,幸好被導演陳凱歌攔了下來
    由張國榮和張豐毅出演,陳凱歌指導的經典影片《霸王別姬》決定於今年4月1日在韓國重映,近期一段影片動態海報的風靡網絡,許多人都被當年張國榮扮演的程蝶衣的盛世美顏所親到,也為這樣一位優秀演員的離世感到可以。
  • 陳凱歌最初並不想拍《霸王別姬》,不知道張國榮,和鞏俐也不熟悉
    說到中國經典電影中捨我其誰的角色和演員,很多人也許第一時間想到《霸王別姬》中的程蝶衣和張國榮。這樣不現實的心理狀態最終導致了程蝶衣的悲劇,而張國榮成功塑造了這一形象,他在影片中的表演已經成為經典。那麼,《霸王別姬》最早是怎麼找到張國榮,和其他一眾演員的呢?
  • 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幾多風雨,霸王別姬背後藏著的故事沒幾人知道
    《霸王別姬》特別值得重新懷戀。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風雨。縱然記憶抹不去,愛與恨都還在心裡。1993.5.24這一天,《霸王別姬》獲得了第46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大獎!這是中國電影史的唯一一次,更配得上無數讚譽聲名。作為閣主一生都抹不掉的那份情結,和對李碧華的迷戀,以及對哥哥的無限懷戀,【宣謠別老閣】重開時光機,打開這份25年前不解情愫,舊事重提——關於《霸王別姬》的那些舊事兒。
  • 姜文試鏡《霸王別姬》程蝶衣,陳凱歌不讓,姜文耍脾氣:別的不演
    近日,在網絡上曝光了一段姜文曾經試戲程蝶衣(《霸王別姬》中虞姬的扮演者)的段子。據說當年陳凱歌是想找姜文飾演段小樓,也就是戲臺上霸王項羽的角色。但是姜文執意要演虞姬程蝶衣,他說段小樓這個角色一點挑戰都沒有,還是演虞姬更有挑戰一些。
  • 《霸王別姬》成就一代經典絕唱,而他們當年都想成為「程蝶衣」
    大家都知道《霸王別姬》的主角程蝶衣是由張國榮扮演的,這部片成了哥哥的經典,也成就導演陳凱歌的出名之作。甚至很多人都說他一生有這樣一部片就足以了。很多人說程蝶衣的原型是梅豔芳,但是又有很多人說其實原型是程硯秋先生,不論原型是誰,當李碧華瀝盡心血寫了《霸王別姬》這部小說後,陳凱歌執導,而只有張國榮把程蝶衣這種「不瘋魔不成活」的角色演繹得淋漓盡致,甚至憑藉這部片拿到坎城電影的提名。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霸王別姬》選角後面也有很多波折,而且當年也有很多程蝶衣的人選。
  • 《霸王別姬》張國榮演的真好,程蝶衣一生為戲所痴迷,結局難受
    《霸王別姬》裡段小樓這樣對程蝶衣斥道。在看完史詩一般的《霸王別姬》後。這句話有如魔咒一樣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片尾張國榮飾演的程蝶衣,或者說程碟衣飾演的虞姬把心一橫,劍往脖子上一抹,鐺啷啷寒光出鞘,一切化為圓滿的虛空。戲裡戲外主人公的結局何等相似,好一條讓人盪氣迴腸的瘋魔之路。 隨風而逝的程蝶衣留給我們太多的驚嘆,驚嘆他的冶豔,驚嘆他的真愛,驚嘆他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