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每年一到今天,紀念哥哥張國榮是大家一種心照不宣的儀式。
今年已經是他離開的第 17 個年頭。
從他離開那一天,這個原本只該屬於惡作劇的日子,成了一年一度全民惦念追思的紀念。
十七年後,我們依然寵愛張國榮。
💗
哥哥的美好有千萬種,程蝶衣是其中最繞不過的那一種。
1993 年,張國榮在陳凱歌導演的電影《霸王別姬》中飾演了程蝶衣一角,從此成為他演藝生命中最濃墨重彩的紀念。
韓國原本計劃在今年 4 月 1 日重新公映 4K 修復版《霸王別姬》,以紀念哥哥逝世 17 周年;遺憾因為疫情不得不延期。
新製作的張國榮版特別海報堪稱驚豔。眉目如畫,雌雄莫辨,可純可欲。
什麼是風華絕代?這就是。
這部目前為止唯一摘得過坎城金棕櫚的中國電影,27 年後仍然保持著華語影片的最高評分紀錄。
大家都說,在這部電影裡,程蝶衣就是張國榮自己,他的情與痴,他的熱愛與決絕,最後都成了張國榮自己生命最真實的寫照。
1991 年,身在加拿大的張國榮接到香港朋友的越洋電話,告訴他由他主演的電影《阿飛正傳》獲得了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這也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座影帝獎盃,雖然獲得提名無數),他非常高興,有了重返影壇的信心。
在此之前,張國榮更被人熟知與認可的身份是偶像歌手,雖然已經出演過《英雄本色》《胭脂扣》《烈火青春》等許多影片,獲得過四次金像獎提名,但每次都是失之交臂。
也許是因為他的外表實在太 「華麗」 了,容易讓人忽略他在表演中的實力。用現在的話說,漂亮的不像實力派。
5 月,張國榮從加拿大回到香港,接到了陳凱歌導演《霸王別姬》的男主角程蝶衣的邀請。
兩人第一次見面是在香港的文華酒店。12 年後,張國榮也是從這裡縱身一躍,讓自己的生命化作成一段永久的傳奇。
因為當時完整的劇本還沒有完成,陳凱歌口頭給張國榮講述這個故事。
與張國榮見面之前,陳凱歌其實還有很多顧慮:一來擔心自己講的普通話,打動不了這位說粵語的演員;二來他當時對張國榮還沒有太多了解,也擔心這位在香港出生長大的人,是不是能演好發生在北京戲園子裡的故事。
不過據陳凱歌后來的介紹,在他講述這個故事時,張國榮一直在靜靜地聽,默默地抽菸,手指微微顫抖:
「他一直沒說話,一直靜靜地聽著,有時候看看我,有時候不看。當我全部講完之後,我突然認定他就是程蝶衣,因為我覺得他就像一個坐在船頭的人,這個故事之船動起來以後的湖光山色,時時在變化,這些光影、水波都在他的臉上有所反映,我不願意說他是在演,他是緊追著程蝶衣,用一種非常含蓄的方法接近他,表達他,愛他。然後,他站起來和我握手說:『謝謝你為我講的故事,我就是程蝶衣』」。
這句話讓陳凱歌時隔二十多年仍清晰記得,「這是一個令人汗毛直立的瞬間」。
不過關於程蝶衣角色的敲定,後來也有過小插曲。
當時因為電影《末代皇帝》而在國際上享有盛名的尊龍也同意了出演程蝶衣一角。
經過一番比對,投資人們認為尊龍奧斯卡影帝的身份更容易幫助影片打開國際市場,便捨棄了張國榮,敲定了由尊龍出演這一角色。
但是在籤訂最後協議時,尊龍要求要帶自己寵物狗來中國拍戲,由於當時辦理寵物入關手續很麻煩,雙方陷入僵持,最後尊龍辭演了程蝶衣的角色。
之後陳凱歌再次來到香港,想要說服張國榮 「不計前嫌」 繼續出演。
哥哥答應了,於是才有了我們之後看到的無人能比的程蝶衣。
據說當時被導演邀請出演 「段小樓」 的姜文也執意要出演程蝶衣,認為程蝶衣更有挑戰性,還拍了試妝照,最後只能雙方作罷。
與導演重新敲定好角色後,1992 年 3 月 2 日,張國榮來到北京,這是他第一次北上。一待就是 6 個月,練習普通話,學習京劇,這也是他第一次和京劇結緣。
劇組請來京劇名家史燕生和張曼玲夫婦擔任張國榮的京劇顧問和形體老師,從零開始,學習京劇基本功,練習的十分刻苦。
張國榮還讓陳凱歌導演帶他去了位於香山的京劇大師梅蘭芳墓園祭拜。
經過幾個月的刻苦訓練,最後張國榮在電影中的京劇表演大家有目共睹。從身段到舞臺調度,基本保留了梅派的原滋原味。
因為擔心張國榮很難在短時間內達到電影中要求的京劇水平,劇組還找了兩名專業的京劇表演替身。所幸最終他們都沒有上場,讓大家看到了一個屬於張國榮的完整的程蝶衣。
據說電影中《貴妃醉酒》的那場戲,對張國榮對戲演高力士的,是一位京劇名家,拍完之後,問身邊的人張國榮學了幾年戲,當得知張國榮只是開拍前為了角色 「惡補」 了一下時,老先生大驚失色,主動要跟張國榮結交朋友。
除了練功,張國榮為了扮好程蝶衣也沒少吃苦頭。
京劇的行頭繁複沉重,貼片子,勒頭髮,上起妝來十分麻煩,幾十斤重的鳳冠一戴就是一整天。
有時候怕面部活動會讓臉上的貼片脫落,哥哥便在行頭上好後基本不再吃東西。怕上廁所不方便,後來連水也很少喝。
這樣的敬業努力當然是有結果的。
去坎城電影節參賽時,不少評審在看過電影後以為哥哥是專業的京劇演員。當得知他其實只是一個在香港出生,在英國接受教育,之前完全沒有接觸過京劇的 「新人」 時,無一不發出不可思議的讚嘆。
如今每看一遍《霸王別姬》,就會更愛一遍張國榮。哥哥在電影中堪稱經典的京劇扮相,每多看一遍,都會多愛一點。
哥哥精緻細膩的五官,可純可欲的桃花眼,肉體的誘惑與神情的靈氣,好像就是為程蝶衣所生,一點不多,一點不少。
對 「師哥」 段小樓的深情與依賴,每次看都讓人心有戚戚焉。
張國榮在電影中打破性別界限的美,成了後人難以超越的傳奇。
不知道是他造就了程蝶衣,還是程蝶衣造就了他。
1993 年 5 月初夏之夜,坎城電影節假日宮大殿主廳聚集了 3000 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現場媒體照相機、攝影機燈光閃爍。
中國第五代導演陳凱歌執導的電影《霸王別姬》這一天在這裡舉行了首映禮。
鞏俐穿著那件著名的白襯衫踏上紅毯,身旁的張國榮與陳凱歌都穿著整齊的西裝,打著領結,這套西裝是張國榮為了坎城電影節特意定做的。
據他自己後來回憶,自己當時其實緊張的像個孩子。他曾在醉酒時偷偷告訴同行攝影師:真的很想在坎城拿一個獎。
影片長達 2 小時 45 分鐘,但是幾乎沒有觀眾離場。放映結束後,全場觀眾起立,掌聲持續了整整十分鐘。
張國榮三起三坐,觀眾的掌聲也三起三降。
這是中國電影至今也難以超越的高光時刻。
幾天後的 5 月 24 日,在最後一天的頒獎禮上,《霸王別姬》獲得了坎城電影節的最高獎項:「金棕櫚獎」。
這是中國電影在坎城電影節歷史上首次捧得金獎,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次。
陳凱歌、徐楓(製片人)、張國榮依序走上領獎臺,為他們頒獎的是法國影后伊莎貝爾·阿佳妮。
三位主創接過金棕櫚獎盃時,臺下所有的中國觀眾都激動不已。陳凱歌用英文發表了獲獎感言:「我很清楚,我今天能站在坎城的領獎臺上是多麼地不易,這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刻…」
伊莎貝爾·阿佳妮用法語翻譯了他的感言,但話音還未全落,就被現場觀眾的掌聲湮沒。
陳凱歌、徐楓、張國榮
1993 年坎城電影節獲獎後
晚上八點半,頒獎禮落下帷幕,導演陳凱歌在坎城的皇宮廣場留下了自己的手印。從此,他成為一名真正的國際導演。
他們從頒獎大廳走到街上,被當地興奮的華僑直接抬了起來,喜悅之情難以言表:「你們知道你們今天做了什麼嗎?你們簡直太偉大了!」
《紐約時報》5 月 25 日報導版面
當年摘得坎城金棕櫚的有兩部影片
除了《霸王別姬》還有紐西蘭劇情片《鋼琴課》
之後很多年,回憶起那一年的坎城電影節,依然是中國電影的至高榮譽,所有的中國觀眾依然是滿腔自豪與熱血。
唯一的遺憾是,張國榮個人並沒有拿獎。
本以為憑藉在《霸王別姬》裡人戲合一的精彩表演,摘得影帝是實至名歸的事情,但是僅以一票之差,張國榮輸給了主演電影《赤裸裸》的英國男演員 David Thewlis。
媒體對 David Thewlis 獲得影帝後的報導
一個小小的插曲是,這一票來自當年坎城電影節評委會中一位名叫克勞迪亞·卡迪娜爾的義大利評委。她認為張國榮在《霸王別姬》中的表演實在柔美細膩,甚至超過了當屆坎城入圍的其他女演員,於是,她給張國榮投了一票 「最佳女演員獎」。
就這一票之差,張國榮錯失坎城影帝。
鞏俐、張國榮 1993 年坎城電影節
拍攝這張照片時,摩納哥王子正準備舉行晚宴,整個海灘清了場,攝影師建議張豐毅把鞏俐抱起來,然而他沒好意思,一旁的張國榮為了救場,自告奮勇說「我來吧」。
一年後,在《霸王別姬》中飾演袁四爺的葛優,憑藉張藝謀導演的電影《活著》再登坎城,摘得了 1994 年第 47 屆坎城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的桂冠,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第一位坎城影帝。
又過了一些年,梁朝偉憑藉電影《花樣年華》,獲得 2000 年第 53 屆坎城電影節影帝,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如今,這段影壇往事已成追憶,哥哥都已經走了 17 年。
我們今天一遍遍再次重溫《霸王別姬》,依然會被他華麗細膩的表演打動。
雖然沒有捧回坎城影帝獎盃,但是有什麼關係,哥哥在這部電影裡毫無疑問是不可替代的。
在整個華語影壇,他都是無人能替代的。
《霸王別姬》今年已經上映 27 年了,第二部能超越它的影片依然沒有出現。
張國榮飾演的程蝶衣早就超越了原著,所謂 「人戲合一」,不過如此。
電影裡,程蝶衣用悲壯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生活中,張國榮也用同樣的方式為自己的生命定格。
紅色幔幕拉起,那出揪心的《霸王別姬》還在一遍又一遍上演。
「不瘋魔不成活」,是戲裡的程蝶衣,也是戲外的張國榮。」
27 年過去了,看《霸王別姬》的我們已經成長老去,但是張國榮永遠都是年輕的模樣。
時代的洪流裡,我們都身不由己。他站在那裡,就已經是風華絕代。
微信搜索公眾號「騰訊時尚」(qqfashioncom),收穫每日「臭美資訊」,讓美離生活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