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奇幻片的處境一直很尷尬。
按理說,這一塊兒應該是中國電影的強項。
從製作角度看,《聊齋》等文藝作品證明了中國人並不缺想像力。
蓬勃發展的電影市場也保證了奇幻片能獲得足夠的資金支持。
然而這些年國產奇幻片交出的答卷都讓人一言難盡。
要麼就抱著《西遊記》等一系列大IP死不撒手;
要麼,就隨手擺出一堆五毛特效,還讓幾乎每個人物都變成了面癱,著實讓人生氣。
但是,最近的一部國產奇幻電影,在上映之前就放出了「狠話」,要推動中國電影工業前進半步。
這麼狂?
正好今天它上映,三口就幫大家看看,它是不是在吹牛。
阿修羅
首先,《阿修羅》的劇情設定就顯得很有野心。
天地之間分為六界,生命根據善惡業報在天界、阿修羅界、人界、魔獸界、餓靈界和煉獄界中循環。
數百年前,阿修羅界的王者,長有三頭的阿修羅王(梁家輝、劉嘉玲、吳磊飾)發起了毀滅天界之戰,戰敗後失去了能看到天界動向的洞察之頭。
如今,阿修羅王想要再次向天界發起戰爭,卻必須先找到洞察之頭與他合體。
阿修羅王的手下很快在人界找到一個牧羊少年如意(吳磊飾),原來他就是洞察之頭的轉世。
如意被帶入阿修羅界的王宮,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和奢華生活,卻也看到了阿修羅王的殘暴。
很快,他愛上了阿修羅界的叛軍女首領華蕊(張藝上飾),逃出了王宮,也擔負起阻止阿修羅王野心的重任。
看到這裡,相信不少小夥伴們都產生了疑問:
在電影中出現頻率這麼高的「阿修羅」究竟是什麼?
其實,阿修羅是佛教的一種形象,易怒好鬥,驍勇善戰,電影則對其進行了一定的藝術化,讓其成為欲望的化身。
因此,許多在阿修羅界聚集的生靈都遵循「欲望法則」,把滿足欲望放在第一位,為此可以罔顧道德。
而阿修羅界的叛軍和他們截然不同。
叛軍們遵循的是和天界相似的「善惡法則」,相信善良有回報,作惡必受懲,反抗阿修羅王的過程,也就是保護善良的過程。
看得出,這部電影的劇情有一定哲理性,脫胎於六道輪迴的世界觀,也帶有濃鬱的東方神秘色彩,對打造專屬東方的原創奇幻IP很有幫助。
三口個人對這樣的舉措還是很有好感的。
可想想它「推動中國電影工業前進半步」的豪言壯語,三口還是先持保留態度。
畢竟,這事不是劇情設定過得去就能成,還需要攻克另一個難關——特效。
它是一部想要把觀眾拉入奇幻世界的電影,特效做得好才能保證大家不出戲。
在這部電影中,阿修羅王的三個頭共用一個身體。
三頭無法同時表演,需要解決如何把三張臉「拼」在一起的問題,這對主創們來說是不小的挑戰。
特效團隊研究三頭合成技術,就耗費了足足七個月的時間才算成功。
而且,拍攝過程中不僅要求演員們表情保持一致,過渡自然,還需要採集每個頭各個角度的鏡頭,工作量至少翻四倍。
更麻煩的是,每個人頭頂的光線都得保持一致,如果光線一變,組合鏡頭也就顯得不協調。
為解決這些問題,劇組在棚裡搭了一個3000平米的LED屏,關於三頭的戲份都在LED屏下完成。
雖然有心理準備,但做好特效的麻煩程度還是讓三口嚇了一跳。
當然,只做好「三頭」顯然還不夠,故事的「主戰場」阿修羅界能呈現得出色,視覺效果方面才算成功。
令人欣慰的是,《阿修羅》在這一點上也沒掉鏈子。
一個完全架空的幻想世界,想要讓觀眾在觀影時相信它確實存在,就先要擺出一些屬於那個世界的東西。
主創們創造了阿修羅界獨有的飛行系統「沒著沒落」;
這種飛行器原本是人,因違抗欲望法則被阿修羅王用刑具一分為二,刑具帶著頭、脊椎和心臟飛上天空,讓他們永不能落地。
剩下的身體則成為奴僕「沒心沒肺」,形同行屍走肉,被阿修羅界的貴族驅使。
此外還有照明系統「霓火螢蟲」,會隨著人來去自動開啟和熄滅身體的光;
女主華蕊的獨有武器「飛羽蟬箭」,可殺人可探路……
說了這麼多,想必大家也看出來了,在阿修羅界,許多戰爭、生活用具都是生物。
這些生物都有功能性,成為了阿修羅界「欲望」主題的物理象徵。
催生出這些「生物」的,不僅是奇幻電影最需要的想像力,還有和國際接軌的特效製作水平。
畢竟許多國產大片的特效,還是以CG為主,缺乏電影應有的質感。
從這點突破看,三口個人覺得《阿修羅》要推動電影工業前進,似乎並不是一句空話。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阿修羅》團隊的特效技術相對成熟,但並沒有在影片中濫用。
阿修羅界的景色很夢幻,但除了必要的棚拍鏡頭,都是實拍取景。
在環境呈現上,能不用綠幕特效就不用,儘量為觀眾營造真實感。
而這些具有魔幻感的實拍場景,一部分取景於青海、西藏等地,沒有做出「遠赴國外取景」的操作。
導演張鵬說:
「如果這樣屬於東方、屬於中華的電影選在國外場地拍,那真的不合情不合理了,我們也要讓觀眾看看我們中國的美景」。
而另一部分場景,卻是劇組花很大力氣自行搭建的。
就拿劇中只出現了幾分鐘的反抗軍醫生實驗室來說,為了呈現最讓人滿意的效果,僅這一間實驗室內,就擺放了手工製作的2000多個道具。
醫生所用書籍都是用古造紙法製成。
至少這份手筆和心思就讓人覺得,這部電影是渴望進步的。
當然了,以上這些優點只是造出一把「武器」,能不能用好,還得看主創們的表現。
「小鮮肉」吳磊顏值在線,本人氣質和天真活潑的牧羊少年如意是契合的,至少不會產生違和感。
另兩位重量級人物,梁家輝和劉嘉玲都是「老江湖」了,演技如何,自然不用我多說。
梁家輝飾演「欲望之頭」,表演外放,表情裡充滿了慾念;
劉嘉玲飾演「謀略之頭」表演相對內斂,很多情況下有種不動聲色的「壞」。
導演張鵬,加拿大籍華人,是好萊塢頂級動作指導和執行導演,代表作品有《海扁王》、《王牌特工:特工學院》、《蟻人》等。
其餘各主創也多數來自好萊塢頂級團隊,美術指導甚至獲過奧斯卡最佳美術指導獎。
這些「精英」也在電影裡充分發揮了各自的作用。
說到這裡,大家想必也能看出,《阿修羅》和從前那些「國產奇幻電影」比,還是有一些進步的。
而三口和大家安利了這麼久,也是因為那些「奇幻電影」實在太讓人失望了。
國外奇幻佳片層出不窮,歐美有《指環王》壓陣,
韓國的《與神同行》也可圈可點,我們一直看不起的印度都能整出一部《巴霍巴利王》。
中國這個奇幻文化深厚的國家,在這方面卻一直沒能及格,實在讓人惋惜。
《阿修羅》的出現,不能完全說是國產奇幻電影的進步,但至少讓人看到了一點翻身的苗頭。
只是希望,國產奇幻電影不會只是「翻了個身」,以後再沒動靜。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
▼
左滑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你的點讚和轉發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