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8 基督徒的靈性生活
6:19-34 基督徒在世應有的追求方向
新約聖經裡出現「基督徒」,有三處「經文
【徒11:25-26】巴拿巴去大數找著(保羅)了,就帶他到安提阿去。
他們足有一年的工夫和教會一同聚集,教訓了許多人。門徒稱為基督徒是從安提阿起首。
【徒26:28】亞基帕王對保羅說:「你想少微一勸,便叫我作基督徒啊?」
(或作:「你這樣勸我,幾乎叫我作基督徒了。」)
【彼前4:14-16】你們若為基督的名受辱罵······ 為作基督徒受苦,卻不要羞恥,
倒要因這名歸榮耀給神,是有福的,因為神榮耀的靈常住在你們身上。
6:1-18 基督徒的靈性信仰生活
1-18 談到他們三種外表敬虔的行為:施捨、禱告和禁食。
耶穌的教訓是:不可只為求人看見才做。
路5:33 耶穌的門徒對耶穌說:「約翰的門徒屢次禁食祈禱,法利賽人的門徒也是這樣;惟獨你的門徒又吃又喝。」。
耶穌的門徒敬虔,別人是看不出來的。
【太6:1-4】
1 你們要小心,不可將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們看見;
若是這樣,就不能得你們天父的賞賜了。
2 所以,你施捨的時候,不可在你前面吹號,
像那假冒為善的人在會堂裡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榮耀。
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
3 你施捨的時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
4 要叫你施捨的事行在暗中,你父在暗中察看,
必然報答你(有古卷作「必在明處報答你」)。
一 施捨(1-4)
施:給予,拿出。
施捨:無償送給窮人或給別人家錢財、東西。
詩篇37:21 惡人借貸而不償還;義人卻恩待人,並且施捨。
詩篇112:9 他施捨錢財,周濟貧窮;他的仁義存到永遠。他的角必被高舉,大有榮耀。
箴言11:25 好施捨的,必得豐裕;滋潤人的,必得滋潤。
箴言21:26 有終日貪得無饜的;義人施捨而不吝惜。
路加福音11:41 只要把裡面的施捨給人,凡物於你們就都潔淨了。
羅馬書 12:8 或作勸化的,就當專一勸化;
施捨的,就當誠實;治理的,就當殷勤;憐憫人的,就當甘心。
哥林多後書9:9 如經上所記,他施捨錢財,周濟貧窮。他的仁義存到永遠。
哥林多後書9:11 叫你們凡事富足,可以多多施捨,就藉著我們使感謝歸於神。
提摩太前書6:18 又要囑咐他們行善,在好事上富足,
甘心施捨,樂意供給人(註:「供給」或作「體貼」),
約翰福音 1:33 我先前不認識他,只是那差我來用水施洗的,對我說:
『你看見聖靈降下來,住在誰的身上,誰就是用聖靈施洗的。』
使徒行傳 20:35 我凡事給你們作榜樣,叫你們知道應當這樣勞苦,
扶助軟弱的人,又當記念主耶穌的話,說:『施比受更為有福。』」
加拉太書 6:6 在道理上受教的,當把一切需用的供給施教的人。
使徒行傳9:36 在約帕有一個女徒,名叫大比大,翻希臘話就是多加(註:就是「羚羊」的意思)。
她廣行善事,多施周濟。
使徒行傳10:2 他是個虔誠人,他和全家都敬畏 神,多多周濟百姓,常常禱告 神。
使徒行傳10:4 哥尼流定睛看他,驚怕說:「主啊,什麼事呢?」天使說:「你的禱告和你的周濟達到 神面前,已蒙記念了。
使徒行傳10:31 說:『哥尼流,你的禱告已蒙垂聽,你的周濟達到 神面前,已蒙記念了。
1 你們要小心,不可將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們看見;
若是這樣,就不能得你們天父的賞賜了。
「善事」:原文是「義」,在此指宗教生活上的敬虔表現。
法利賽人喜歡把善行做在人前。這節可說是1-18的撮要。
2 所以,你施捨的時候,不可在你前面吹號,
像那假冒為善的人在會堂裡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榮耀。
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
「假冒為善的人」:原意是「演戲者」,
在此指那些有意無意間假裝敬虔的人,不少法利賽人便屬此例(見太23章)。
門徒施捨時,固然要避免向人炫耀。
假冒為善的人所得的獎賞是人的稱譽,他們已經得到了。
3 你施捨的時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
施捨的目的是救助貧苦,不是為了個人的自滿和榮譽,不應沾沾自喜,乃是要出於至誠,不求表揚。
4 要叫你施捨的事行在暗中,你父在暗中察看,
必然報答你(有古卷作「必在明處報答你」)。
真正行善的人的獎賞來自天父。
主耶穌的話聽見要鄭重,切不可隨流失去須依從,禱告尋求行善禁食事奉,天父察看報答必在暗中。
試反省你的教會生活及你的善行。
有什麼地方是你故意做給人看,想他人稱讚的?
你還有其他不正的動機嗎?
主前問心
1.願我信徒俱各問問自己心,在主前你在心正不正,你為什麼跟從主做神之民,在主前你在心正不正。
正不正?正不正?在主前你的心正不正?你為什麼跟從主做神之民,在主前你在心正不正?
2.你或有時奮然發起火熱心,在主前你在心正不正,你為什麼讀經祈禱求靈恩,在主前你在心正不正。
正不正? 正不正? 在主前你的心正不正 ?你為什麼讀經祈禱求靈恩,在主前你在心正不正?
3.你的生活究竟以何為中心,在主前你在心正不正,你在平時處世接物並為人,在主前你在心正不正。
正不正?正不正?在主前你的心正不正?你在平時處世接物並為人,在主前你在心正不正?
4.須要謹慎不叫撒但迷了心,在主前你在心正不正,你為什麼捐獻服務傳福音,在主前你在心正不正。
正不正?正不正?在主前你的心正不正?你為什麼捐獻服務傳福音,在主前你在心正不正?
5.唯願恩主時時監察我的心,在主前你在心正不正。我願一生事主愛人榮耀神,要時時適合乎主的心,
正不正?正不正?在主前你的心正不正?我願一生事主愛人榮耀神,要時時適合乎主的心。
二 禱告(5-15)
【太6:5-8】
5 你們禱告的時候,不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
愛站在會堂裡和十字路口上禱告,故意叫人看見。
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
6 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內屋,關上門,
禱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
7 你們禱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許多重複話,
他們以為話多了必蒙垂聽。
8 你們不可效法他們,因為你們沒有祈求以先,
你們所需用的,你們的父早已知道了。
5 你們禱告的時候,不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愛站在會堂裡和十字路口上禱告,故意叫人看見。
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
6 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內屋,關上門,禱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
5-6 將「行在暗中」的原則用於私人禱告上。
5 耶穌並非說在公眾場所的敬拜有什麼不好,而是警告人不可為了「讓人看見」才做。
7 你們禱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許多重複話,他們以為話多了必蒙垂聽。
8 你們不可效法他們,因為你們沒有祈求以先,你們所需用的,你們的父早已知道了。
7 「外邦人」似指信其他神祇的人,這些人怕他們的假神聽不見,把話重重複復,又不斷呼喚諸神的名字。
7-8 「重複話」:原意是「堆砌的,機械化的話」這種外邦人式的禱告,也不適合門徒。
重複話是指空泛空虛無益的話。
比如:
1.說哈利路亞,讚美你,赦免,說幾十句,是命令耶穌了。
2.打圈子,說了又說。
3.如小孩向大人說,說一句就聽到了,最多說3句。
4.認為話多蒙重聽。
5.禱告要條直,清楚。
【太6:9-13】
9所以,你們禱告要這樣說:『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10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11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12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13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
(或作「脫離惡者」)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
直到永遠。阿們』(有古卷無「因為」至「阿們」等字)!
9-13 通稱主禱文
此處所記的禱告較《路加》的長,但包括了路加所記的禱詞,另載於路11:2-4。
【路11:2-4】
2耶穌說:「你們禱告的時候,要說:我們在天上的父(有古卷只作「父啊」):
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
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有古卷沒有「願你的旨意云云」)。
3我們日用的飲食,天天賜給我們。
4赦免我們的罪,因為我們也赦免凡虧欠我們的人。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有古卷無末句)。」
上半段關乎神的榮耀(9-10),
下半段提到人肉身上與靈性上的需要(11-13)。
9「名」:對猶太人來說代表整個人的獨特處。
「尊 . 為聖」:即尊崇神、宣揚 的榮耀。
10 「願 . 降臨」:參太3:2。3個「願」3「求」(賜免救)。
11「日用」:原指「跟著的一天」。
12「債」:在此指「罪」(參14-15與路11:4)。
「債」在這裡指罪(參羅3:23;路7:41-42;太18:24、27、28、33、34)。
馬太福音6:12 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馬太福音18:27 那僕人的主人就動了慈心,把他釋放了,並且免了他的債。
馬太福音18:30 他不肯,竟去把他下在監裡,等他還了所欠的債。
馬太福音18:34 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給掌刑的,等他還清了所欠的債。
路加福音7:41 耶穌說:「一個債主有兩個人欠他的債:一個欠五十兩銀子,一個欠五兩銀子,
路加福音7:42 因為他們無力償還,債主就開恩免了他們兩個人的債。
這兩個人哪一個更愛他呢?」
路加福音16:5 於是把欠他主人債的,一個一個地叫了來,問頭一個說:『你欠我主人多少?』
羅馬書1:14 無論是希臘人、化外人、聰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們的債。
羅馬書8:12 弟兄們,這樣看來,我們並不是欠肉體的債,去順從肉體活著。
羅馬書15:27 這固然是他們樂意的,其實也算是所欠的債。
因外邦人既然在他們屬靈的好處上有分,就當把養身之物供給他們。
加拉太書5:3 我再指著凡受割禮的人確實地說,他是欠著行全律法的債。
神的赦免可分兩類:
1,信主稱義時得到的赦免。
人的罪因憑信心接受基督,白白地得蒙赦宥(弗1:7)。
2,一生都需要的赦免。
神的兒女生活在世上可以不為罪所阻,與父神交通不斷。
這種赦免必須承認罪又遠離罪才能獲得(約壹1:9)。此處所講的赦免屬第二類。
「試探」:於原文與「試煉」為同一字。
「不叫 . 兇惡」的意思是:不要讓我們遇到無法抵受的試探或試煉,並且教我們脫離魔鬼的權勢。
林前10:12-13
12 所以,自己以為站得穩的,須要謹慎,免得跌倒。
13 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
神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
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
「阿們」:就是「真誠」、「確信」的意思。
主禱文(6:9-15)是以誰為中心?
若要這禱告蒙應允,人要負上什麼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