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怪與武士齊聚的那座城與那個時代

2021-03-02 白鵝紀

十六夜涙 - 《薄櫻鬼》OP

在魔幻世界作品大行其道的動畫界,有這樣一類作品,沒有光怪陸離的異世界,也沒有華麗的魔法與高科技,但卻憑藉著一個富有特色的時代背景而獲得好評,那個時代便是江戶時代。

江戶是現代日本東京舊稱,江戶時代是日本最後一個封建時代,從德川家康成為徵夷大將軍開始,到大政奉還結束。江戶時代既是日本封建時代的結束也是近現代史的開端,在整個日本歷史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那個時代有英雄故事,有妖怪傳說,也有市井日常。本次就為大家推薦幾部作品,走近江戶這樣一個異彩紛呈的時代。

提到座敷童子、海坊主,各位的第一印象是否是手遊《陰陽師》裡面乖巧的打火機與憨厚的魚頭呢?不過這裡我們要講的不是陰陽師,而是老番《怪化貓》。

2006年著名的倒A檔noitaminA播出了動畫《怪ayakashi》,包含了「四谷怪談」、「天守物語」、「化貓」三個故事,其中最後一個故事化貓被單獨做成了續篇,於2007年播出。

《怪化貓》動畫由五個部分組成,分別是座敷童子、海坊主、無顏怪、鵺還有化貓的故事。當有妖怪作祟之際,總有一個謎之賣藥郎手持退魔之劍,擊敗妖怪。進行妖怪退治的條件有三:一,人的因緣所構成的妖怪之形;二,事件的真相;三,內心的隱情。五個故事各有深意,有思索母性的座敷篇,糅合道德與私情的海坊主篇,影射上流社會貪婪狂妄的鵺篇,反思女性社會地位的無顏篇和化貓篇。

迷之賣藥郎,本作主角,本名年齡均不明。容貌妖冶的美青年。

《怪化貓》動畫最獨樹一幟的,也許就是它的浮世繪美術風格了。浮世繪興起於江戶時代,題材非常廣泛,從百姓生活、風土人情,到社會時事、歷史故事,無所不包,堪稱江戶時代的百科全書。這種風俗藝術順應了當時的市民經濟和文化,因此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在江戶時代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並對歐洲畫壇造成了巨大衝擊與深遠影響。

《怪化貓》完美體現了浮世繪用色豔麗、構圖大膽的藝術風格,大面積平塗鋪色,弱化原本嚴謹的科學透視關係,繁複但不冗雜的紋飾,大膽的人物剪紙式設計,實現了邪與媚完美統一的視覺效果。

座敷篇的開頭,從天而降的花雨和繽紛的油紙傘。

海坊主篇,航行在怪物之海的船隻。起伏的線條彰顯出浪濤的威力與氣勢,色彩分明,富有層次,構圖上置於大海中心的船隻顯得格外渺小,將緊張的氣氛渲染得淋漓盡致,很容易令人聯想起著名畫作《神奈川沖浪裏》。

又如化貓篇中的火車,紅黑色的運用與逼仄的狹長空間使得畫面充滿壓抑感。

對於喜歡美術風格強烈作品的朋友們,《怪化貓》正是這樣一部不可錯過的佳作。

薄櫻鬼改編自女性向戀愛冒險遊戲《薄櫻鬼——新選組奇譚》,動畫由Studio Deen製作,故事舞臺設立在動蕩的幕末, 女主角雪村千鶴上京都尋父,不料撞見了嗜血的怪物,幸而被新選組隊員救下,結下了不解之緣。千鶴加入了新選組,並逐漸了解到這些戰士們所背負的理想與信仰,也正是因為逆時代而行,這些在時代洪流中所做的掙扎與奮鬥才因此顯得格外悲壯。在這樣的故事背景下,女主和各位男性角色的感情線也大多染上了悽婉的色彩,遊戲有多條線路獨立成篇,而動畫則刪繁就簡,選取了其中一條的土方線。

動畫第一幕中為了躲避怪物而藏在木桶後的女主千鶴。

男主土方歲三。

正如畫中臺詞所說,土方其人,命運正如櫻花一般,璀璨無匹,短暫易逝。或者說,全體新選組,都可以用這一句話來概括。無論是局長近藤勇、副長土方歲三還是一番隊隊長衝田總司,還是眾多隊員,他們下了必死的決心去維護一個搖搖欲墜的統治,這樣的悲壯英雄,也只有特定的時代才會出現。

看過了動畫中的新選組,那麼,歷史上真正的新選組又是如何呢?

文久三年(1863年), 近藤勇、芹澤鴨等成立了新選組的前身「壬生浪士組」,歸於會津藩,同年八月,幕府賜名「新選組」(另一說會津藩主松平容保賜名)。1869年,舊幕府軍降伏,戊辰戦爭終結,新選組解散。

新選組自成立的那一刻,就因其親幕的性質註定了滅亡的命運,在江戶末期這樣一個動蕩的時代,他們維護統治的努力螳臂當車,個人的意志無法阻擋時代洪流的向前,因此在許多作品創作中,新選組的形象都帶蒙上了一層飛蛾撲火般決然的壯烈色彩。

動畫《薄櫻鬼》描寫了這些在時代動蕩與社會變革中的做出選擇的武士們,日本人的偏執與激進,櫻花般短暫的生命,也許正是這個僅僅活躍在江戶末期數年的組織受到青睞的原因之一。每當談到新選組,後世人都能鮮活地感受到那個時代的驚心動魄與硝煙戰火

劇場版動畫《伏鐵炮娘的捕物帳》於2012年上映,為出版社文藝春秋創辦90周年的紀念作品,製作方面,監督是吉卜力出身的宮地昌幸,劇本大河內一樓,音樂大島滿,再加上櫻庭一樹原作的『伏 贋作・裡見八犬伝』,製作陣容堪稱豪華。

故事背景設定在架空的江戶時代,被稱作「伏」的半人半犬的怪物吞食人類生魂,擾亂社會治安,幕府開出高價懸賞,女主人公濱路在兄長道節的邀請下來到了江戶。人生地不熟的濱路在問路過程中認識了少年信乃,故事由此展開。

擁有怪力的女主角濱路。生活在陸奧山中,捕獵技術高超,武器是一門巨大的鐵炮。

戴著面具的少年信乃。本體是伏。

兄長道節,早年獨自一人闖蕩江戶。

故事脈絡簡單明了,圍繞少女濱路與少年信乃,從初遇到屢次重逢再到最後的離別,著重刻畫了兩人之間的羈絆,身為獵手的濱路因為信乃而壓抑了自己的捕獵衝動,而身為伏的信乃同樣因為濱路而壓抑住了自己的食人慾望,正是片中所描述的『線』,即渴望相連的心情。這樣偏沉重的主題落在這樣一對少年少女身上,減輕了原本的壓抑感,增添了一許朦朧的希冀。

劇情中規中矩,除開大結局的神展開可能會有些費解之外,整體是個完滿的故事,敘事節奏流暢,片頭片尾相呼應,以寫書人同時也是劇中人物的冥土的角度來講述這段人與伏的因果,亦虛亦實,正照應了劇中一句臺詞:「因乃萬物之始,果為其終,二者合一,便成了故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對於江戶生活的描繪。監督宮地昌幸25歲時就曾擔任過宮崎駿監督助手,對畫面與細節要求精益求精,最終呈現在觀眾面前的,就是這樣一部美術風格鮮明、細節豐富的作品。熱鬧非凡的江戶街頭,兜售食物的小販,懶洋洋的掃地漢,邊曬太陽邊吃小食的父子,集結起來就是一幅熱氣騰騰的江戶繪卷。

熙熙攘攘的江戶街頭

談到江戶時代風物,吉原就是繞不開的話題。在幕府時期,江戶與周邊地區的大量私娼與流鶯流入吉原,規模急劇擴大。

等級低的只能在籠中接客。

花魁著盛裝去見恩客的途中,這段路就被稱為花魁道中。正統的做法應當是隊首有一名男子提著表明該花魁身份的印花燈籠,然後是兩名貼身丫頭,再是負責撐傘的振袖新造與花魁本人等等。動畫中做了改動。

也正如動畫中黑齒溝所展現的,想要逃跑的吉原女子與被打掉的嬰孩全被溺死溝中,這是光鮮亮麗的吉原的背面,也是這個時代的黑暗面。動畫溫暖的美術風格與殘酷的現實兩相對照,更加深了時代的悲劇意味與諷刺性。

本片是動畫公司Manglobe的開山之作,2004年日本文部省文化廳媒體藝術祭動畫部門推薦作品。動畫講述了小茶館侍女的風因緣際會之下結識了浪人無幻與流浪武士仁,從此三人一同踏上了尋找一名帶有向日葵味道的武士的旅途,吃吃喝喝,打打鬧鬧,有錢就浪,沒錢再打工,旅途中有聚散離合,兒女情長,也有慷慨悲歌。

左仁,右下無幻,右上風

一言以蔽之,超hiphop的武士動畫!有說法稱之為劍心以來最好的武士動畫,渡邊信一郎強烈的個人風格和對音樂的高度追求在這部片裡體現的淋漓盡致,Nujabes、fat jon、tsutchie和FORCE OF NATURE創作的hiphop曲子配合人物或殺伐決斷,或輕快自如,或嬉笑怒罵,和劇情達到了驚人的融合。

故事以尋找向日葵武士為主線,但又毫不拘泥,做到了大開大合,收放自如,日常回的製作也非常精彩,風格各異。

支線劇情的第五集與第十八集,可謂將詼諧與惡搞玩到了極致。前者惡搞浮世繪與其鼻祖菱川師宣,上文已經提過,浮世繪者,江戶時代風俗畫也,惡搞的同時緊貼時代特色,不得不說非常巧妙。後者的主題則是用塗鴉決勝負!這豪放的氣勢,頗有點當今暴走族「夜露死苦」的風範,被清潔工抱怨這一點,也一模一樣呢(笑 雖然江戶時代有些久遠,但在揮灑精力的無釐頭街頭文化上,就這樣與當下巧妙串聯起來了。

第二十二集,三人被拐到深山裡挖寶,風和仁從兩名工人的對話中得知他們生活在鎌倉時代,而事實上現在已經是德川時代,風和仁意識到不妙,並從工人們吃有殺菌防腐功效的芥菜等諸多線索推理得出,這些人是早已死去的亡靈。想像力天馬行空的一集,埋下的伏筆也非常巧妙,如無幻和仁吃下的菌菇、工人們掉落的殘肢、外太空的隕石,成功塑造了細思恐極的懸疑恐怖氣氛。

到了主線劇情的大決戰,一改先前嘻哈的風格,無論是雙方刀刀見血的武戲、風最終找到向日葵武士的劇情發展,還是偏沉重的臺詞,都張力十足,充滿壓迫感。最終,風的目的達到了,同行的理由已經消失,三人各持一路,走向各自的未來。日光照耀,和風輕拂,也許他們會在將來的某處相見,也許再也不見,不定性讓未來充滿可能,這就是眼下最好的結局。

最後的三岔路口。

江戶時代為後世的作品創造提供了絕佳的時代背景,在這裡,有浮世繪風的怪談,逆時代而行的悲歌,雲淡風輕的愛情故事,還有雞飛狗跳的武士物語。在此希望這篇推薦能吸引更多觀眾,去感受這個時代的獨特魅力。之前曾推過的《鬼平》,也是一部質量上乘的江戶時代劇,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點擊連結:

>>說一月沒好片的,你可識得江戶李尋歡?<<

相關焦點

  • 電視劇《那座城這家人》:重溫時代記憶的傷痛
    當年白著眼睛走進電影院,卻紅著眼睛出來的請舉爪示意一下~昨晚開播的一部電視劇達到了同樣的效果,由馬元、童蕾、薩日娜、李建義聯袂主演的《那座城這家人》也是從震撼無比的大地震開始的,只不過將「唐山」隱晦地換成了「唐城」,同時結合改革開放40年的時代變遷,展現整座城市日新月異的劇烈變化。
  • 卡薩布蘭卡,那座唯一的城
    我對這座陌生的城市一無所知,就如它街頭上那些蒙著面紗、只露出一雙眼睛的阿拉伯女郎。在我生活的旅途中,亦從未有什麼徵兆和線索,將我的路引向此地。我為何來到這裡?我想起來了。我到這裡是來尋找一個地方,一處叫「裡克咖啡」的場所。這個地方是不真實的幻象。確切地說,一部名為《卡薩布蘭卡》的好萊塢電影先於它存在,而它是那個虛構世界在現實的投影。
  • 《那座城這家人》故事原型是什麼 唐三大地震時隔多少年
    40年前,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將唐山變得滿目瘡痍;40年後,一部電視劇將人們的記憶再次拉回到那個時代,聚焦唐山人的頑強與重建。­  作為改革開放40周年的獻禮劇,電視劇《那座城這家人》講述了唐山大地震後,幾個家庭變得支離破碎,九口人,六個姓,非血緣組合一家子,在改革開放的時代變遷中,開啟了掙脫震後困厄,重建家園的日子。
  • 媽閣是座城,欲望之城
    媽閣是座城,欲望之城媽閣即澳門。
  • 高雄 徜徉在薏米姑娘回憶中那座最愛的城
    其實薏米姑娘與高雄這座城似乎有一種莫名的緣分三年前第一次來這裡就已經愛上。高雄在我的心目中,就是一座徜徉在愛與歡快中的城市,仿佛這裡每一處都充滿著姑娘的回憶甚至有在這裡定居的衝動…大愛高雄這座城市,坐著車在這座城市穿梭…這裡那般陽光明媚,那般綠樹掩映,
  • 《陰陽師:妖怪屋》座敷童子介紹
    陰陽師妖怪屋座敷童子怎麼樣?在陰陽師妖怪屋中很多小夥伴都好奇座敷童子的強度怎麼樣,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陰陽師:妖怪屋》座敷童子介紹,感興趣的小夥伴一起來看看吧。 陰陽師妖怪屋座敷童子怎麼樣?
  • 半妖的夜叉姬:妖怪時代即將結束?頂級妖怪代表著一個時代
    《犬夜叉》和《半妖的夜叉姬》都是發生在戰國時代的故事,這個時代是非常動蕩,各地戰亂不斷,外加上妖怪的不斷出現,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現如今主角們也正是要面對著來自於人類勢力和妖怪的雙重夾擊。
  • 被妖怪所「統治」的日本城市,就連路燈都是妖怪造型!
    日漫的主題多種多樣,有主打青春的校園漫,也有熱血的少年漫,而那些有關妖怪的漫畫,也非常受歡迎。在日本,就有著這樣一個城市,這裡的大街小巷都被裝飾成妖怪風格,堪稱世界上妖怪最多的城市,這便是境港市。
  • 奇幻巨製《妖怪們的妖怪店》更名《半城明媚半城雨》,首發預告片虐心來襲
    超級網劇《妖怪們的妖怪店》宣布更名《半城明媚半城雨》,於5月9日愛奇藝世界大會正式發布首版劇情預告。從曝光的預告片來看,短短一分多鐘濃縮了男女主千年的羈絆與糾葛,既有滿足少女心的高甜撒糖,也有令人揪心的淚點虐點,將一段跨越千年的奇幻愛情展現得淋漓盡致,讓觀眾倍感期待。
  • 《媽閣是座城》
    《媽閣是座城》電影劇照這一次,把《媽閣是座城》搬上大銀幕的(6月14日全國公映),是中國第五代導演中的女性代表人物李少紅,代表作《大明宮詞》《橘子紅了》《紅粉》。《媽閣是座城》電影劇照《媽閣是座城》講的是一個賭城故事。女主角梅曉鷗,是澳門賭場裡的一個疊碼仔——專門幫賭客兌換籌碼的人。她見過大佬在賭桌上氣吞山河翻云為雨,也見過賭紅了眼的人輸光底褲後絕望跳樓。
  • 對談|小說《媽閣是座城》:賭場中的規則與情感
    6月14日李少紅導演的電影《媽閣是座城》將上映,該片以賭城「媽閣」(澳門)為背景,講述賭場內女疊碼仔和三個男賭徒之間的故事。6月2日,電影編劇、原著小說作者嚴歌苓在王府井書店與讀者見面,導演李少紅作為特約嘉賓到場,現場分享了小說和電影裡的《媽閣是座城》。
  • 金陵是座城
    老門東即南京京城南門(中華門)以東,古時已是商賈雲集,居民薈聚之地。我很喜歡魏晉南北朝時期,文人恃才放曠,曲水流觴,美男雲集,擲果盈車,戰亂時代也留下輝煌的詩篇和不朽的建築。去的那天天很陰,街道很乾淨,人少也冷清。
  • 《那座城這家人》周顯欣用林智燕,再掀一波強烈餘震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首膾炙人口的宋詩,用在熱播劇《那座城這家人》中的林智燕身上,顯得格外貼切。《那座城這家人》講述了唐山大地震,以及震後,一群劫後餘生的人們,心懷失親之痛,於廢墟中重建家園、重組家庭的故事。
  • 《妖怪們的妖怪店》更名《半城明媚半城雨》首發預告片虐心來襲
    近日,超級網劇《妖怪們的妖怪店》宣布更名《半城明媚半城雨》,於5月9日愛奇藝世界大會正式發布首版劇情預告。從曝光的預告片來看,短短一分多鐘濃縮了男女主千年的羈絆與糾葛,既有滿足少女心的高甜撒糖,也有令人揪心的淚點虐點,將一段跨越千年的奇幻愛情展現得淋漓盡致,讓觀眾倍感期待。
  • 《那座城這家人》:證明了比人性更可怕的是天災
    以唐山大地震為原型的電視劇《那座城這家人》觀看起來真的很傷感,那種「幸而有愛,不懼天災」的情感確實能讓人潸然淚下。昨天我懷揣著沉重的心情將這部劇追完了,看著劇中人物的坎坷命運,我不由自主地將自己代入那個年代。
  • 在這部音樂劇裡,又看到了上海援鄂醫療隊的「那年那時那座城」
    這是音樂劇《那年那時那座城》排練時的對話。7月1日起至3日,這部講述上海援鄂醫療隊從出徵到凱旋真實經歷的作品將上演於上海虹橋藝術中心。圖說:音樂劇《那年那時那座城》 官方海報音樂劇《那年那時那座城》以上海瑞金醫院等援鄂醫療隊員們的抗疫歷程為主要素材,講述了一名正處於職業迷茫期的90後年輕醫生,在疫情暴發時依然選擇了出徵武漢,與醫療隊隊員們共同克服重重困難,重新認識自我、找回初心的故事。
  • 四月新番《座敷童子榻榻米醬》妖怪上京遇上鬼,黑心房東更可怕
    2020年4月新番《座敷童子榻榻米醬》是一部沒有原作的原創動畫,而且是一部泡麵番,至今鹹魚還沒在今年四月的泡麵番裡,找到畫質好的。不過,看一部動漫不能只看華麗的外表,還要看它有沒有一個有趣的靈魂。這個畫風屬於醜萌類型?
  • 愛上這座城
    其實,我喜歡的只是一座熟悉的城市。也沒有什麼前因後果,只是我深深地愛著。從第一縷升起的陽光開始,和夕陽落下的最後的那一抹餘暉。從小學到初中,再有初中升至高中,都在這座我再也熟悉不過的城市裡。隨著時間的消失,和漸漸在這座城市長大的我,眼看這這座城由古城演變成了新城。儘管她的變化由古城到新城,但城市裡的陽光依然明媚,溫和,沒有一點蒼涼的冷落。駝峰仍舊,只是比以往蒼翠了很多,而植被也變得厚重起來。
  • 媽閣是座城,能走出的都是贏家
    影片《媽閣是座城》海報媽閣是座城,能走出的都是贏家文 | 李 然來源 | 《新民晚報》副刊
  • 日本妖怪故事中,最詭異的妖怪
    日本傳說妖怪看到這個題目比較感興趣,來分享一下,介紹的幾乎都是屬於兩面性的妖怪,可福可禍,給我的印象比較深刻。座敷童子篇:傳說中那些死去的嬰靈,會化作座敷童子,會以小孩子的姿態附在家中,座敷童子是只被小孩子看到身形的很老實的妖怪。傳說只要有座敷童子在,家族就會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