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麻蛋小姐
還記得2010年馮小剛的電影《唐山大地震》嗎?當年白著眼睛走進電影院,卻紅著眼睛出來的請舉爪示意一下~
昨晚開播的一部電視劇達到了同樣的效果,由馬元、童蕾、薩日娜、李建義聯袂主演的《那座城這家人》也是從震撼無比的大地震開始的,只不過將「唐山」隱晦地換成了「唐城」,同時結合改革開放40年的時代變遷,展現整座城市日新月異的劇烈變化。
從劇情到畫面,從服化道到演員,每一處細節都在導演邵警輝和總製片孟凡耀的帶領下追求完美,這才向觀眾呈現出如此精良的影視劇佳作。
近日,改革開放40周年的獻禮影視劇層出不窮,那麼為何《那座城這家人》脫穎而出了呢?
近乎真實的布景重現時代記憶
作為改革開放40周年的獻禮劇集,該劇從1976年的大地震伊始,時代跨越了40多年至今, 可謂是非常史詩級別的一部電視劇了。
值得一提的是,整部劇集裡的道具和人物服裝都非常貼合現實,單看劇照就能猜出年代感,可見劇組服裝道具的細緻。
不僅如此,從人物的服裝和家具也能看出人物生活狀況的變化,譬如電視劇剛開始的時候,馮蘭芝(薩日娜 飾)一家住在農村的平房裡,老式的柜子、座鐘、鏡子都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樣子,也能顯出當時這一家人的質樸和貧窮。
但是王大鳴(馬元 飾)和林智燕(周顯欣 飾)這對小夫妻所住的新樓就稍微高級一些,與其他的老平房產生區別,同時也為後續的劇情埋下伏筆——所有的平房都因為天災震塌了,只有這棟新樓完好無損。
除此之外,大地震的場景也非常真實,在《那座城這家人》舉辦的發布會現場,總製片人孟凡耀坦言:「最難的就是地震的場景。」但如今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地震場景卻非常真實,地震來襲前,「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徵兆都逼真無比,地震來襲時地動山搖的景象,還有地震過後唐城一片廢墟的灰暗,整場戲都渾然天成,讓觀眾身臨其境。
近乎真實的場景、道具都將觀眾的思緒帶入到劇中,伴隨著40年以來的改革變遷,服化道的變化也帶領觀眾一一重現時代記憶。
編劇三訪唐山力圖還原真實故事
不僅劇組在布景和服化道方面都還原真實場景,編劇和導演在劇情方面也是力圖真實。
《那座城這家人》改編自唐山作家李焱的小說《平安扣》,編劇陶陶在改編這部小說的時候為了更能切身感受唐山人民的災痛而曾經三次走訪唐山,深入到唐山人民的生活當中。
她表示,自己在採訪這些唐山人的時候,大家都敞開心去歡迎她,當提到40多年前的大地震的時候,大家似乎都走出來了,並沒有怨天尤人,而是對鄰裡的幫助十分感恩。
編劇陶陶也將這些情感融入到劇情中,整部戲中沒有過多的悲天憫人。地震發生後,李建義飾演的林兆瑞沒有率先救助自己的女兒和女婿,而是解救著與他並肩作戰的戰友。薩日娜也在兒女都還下落不明的時候幫助照顧著鄰居的小孩劉雲恩和劉雲澤。最讓人想哭的不是親人別世,而是震後唐山人民眾志成城、抵抗萬難的堅強和倔強。
劇中有一些情節非常符合唐山當時的真實情景,譬如採礦區塌陷地區變成南湖公園的事例就真實地呈現在了劇情裡。相信很多真實經歷過這一切的唐山人民看完該劇後會感觸頗多。
老戲骨競相彪戲看得過癮
雖沒有流量明星助陣,但《那座城這家人》中也算是老戲骨雲集,既有《人民的名義》中季檢察長李建義助陣,還有「母親專業戶」薩日娜傾力出演,更有童年回憶童蕾傾情演繹,可以說,陣容還是非常強大的。
在前兩集劇情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薩日娜在震後失去了至親,但她沒有一蹶不振,而是仰天長問老天:「我們唐山人怎麼得罪你了?你要這麼對我們啊!」而後,她又對天發誓:「我要好好活著!我要活出個樣來!活給你看一看!」這句臺詞也引發熱議,觀眾們紛紛稱讚薩日娜的動情演技。
再說童蕾的表現也非常出彩,她飾演的角色跨越40年之久,但她卻通過眼神、動作和臺詞展現出了不同年齡段的楊艾。
馬元是一位生面孔,之前沒有看過他的戲,但卻被他的一張酷似王思聰的臉成功圈粉,而事實證明,他的演技也是在線的,張弛有度的臺詞和表現力都帶動著觀眾的情緒。
雖然只看了《那座城這家人》的前兩集,但已經迫不及待地期待著接下來的劇情了。據說地震之後,在楊艾(童蕾 飾)的主動說媒下,馬元和童蕾將組建新家庭,一個七姓的九口之家即將誕生。這沒有血緣關係的大家庭如何在震後相互扶持、風雨同舟呢?
相信後面的劇情會更加精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