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故事》欄目是由大理廣播電視臺和雲南睿馨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共同聯辦的一檔貼近社會、貼近生活、貼近百姓的社教節目。以服務人民群眾文化、精神生活為導向,凸顯大理地域特色的欄目。《大理故事》欄目每周三的19:20在大理電視臺2套DLTV-2首播,周四至周日19:20重播,今天晚上播出的是《南詔的戰與和》第四集,歡迎大家關注,準時收看!
天寶戰爭影響是深遠的。首先,它改變了唐、南詔、吐蕃三方勢力在洱海、滇池區域的力量對比。南詔和吐蕃結成聯盟,共同對抗唐朝。三方的軍事力量已經短兵相接,沒有了緩衝地帶,吐蕃以南詔作為其防禦唐朝的門戶,南詔則以吐蕃為其強大的後盾。其次,天寶戰爭使唐詔關係完全處於敵對狀況之中。上周的《大理故事》講到天寶戰爭的失敗,沉重打擊了唐朝的統治政權,但是這也絲毫不能動搖閣羅鳳歸唐的堅定信念,為了表明這種被逼反抗並希望和好的心跡,閣羅鳳又將做出什麼樣的舉措呢?唐王朝會明白南詔誠摯的歸唐之心嗎?我們接著來看!
公元766年,當南詔與唐帝國那場戰爭過去了16年之後,閣羅鳳認為他表明心跡的機會來了,雖然此時,這場戰爭的共同經歷者,南詔、唐朝、吐蕃、五詔和東爨都還存在,他們也都能看到這一幕,但這並不能動搖閣羅鳳歸唐的堅定信念,方針既定、勒石銘記,以昭告後世,閣羅鳳請自己的首席清平官鄭回主持,在太和城宮門前立下了一塊形制巨大的石碑,上書碑文3800餘字,這就是令後人視為奇碑的《南詔德化碑》,有研究者認為,閣羅鳳的孫子異牟尋的老師,被俘的唐朝官員鄭回就是這座德化碑的主筆,閣羅鳳在立下德化碑13年之後,黯然辭世,終年六十六歲。
在位時間三十六年,他的孫子異牟尋接掌了政權,那麼,閣羅鳳在《南詔德化碑》上表明的「冊漢帝而繼好」的遺願,在他的身後又是怎樣實現的呢?閣羅鳳的孫子異牟尋繼位後,吐蕃加緊了對南詔國的利用和控制。公元779年,吐蕃、南詔合兵20萬分三路進攻四川,妄圖奪佔成都,結果被唐將李晟精兵打敗,吐蕃、南詔聯軍被趕到大渡河以南,南詔傷亡慘重,元氣大傷。
《舊唐書·南詔傳》記載了清平官鄭回對異牟尋說的一番話「中國有禮儀,以惠養為務無所求,今棄土歸唐,無遠戍之勞、重稅之困,利莫大此」異牟尋接受了鄭回的建議,有了重新歸唐之心,但又不敢公開對抗吐蕃,因而只在暗中謀劃。公元787年,異牟尋從太和城遷都至羊苴咩城,也就是現今的大理城附近,就在南詔遷都的這一年,唐王朝開始調整邊疆政策,唐德宗採納了宰相李泌的策略,「北和回紇,南通雲南,西結大食、天竺」,如此則吐蕃自困,公元793年,異牟尋決心歸唐,他派出三路使者分道前往長安。
最終在劍南節度使韋皋的安排下三路使臣先後抵達長安,朝廷熱情的接待了南詔使者,唐德宗看了異牟尋帶來的信物非常感動,公元794年,也就是異牟尋的爺爺閣羅鳳立下《南詔德化碑》的28年之後,如碑文所言「冊漢帝而繼好」的遺願終成現實。
雲南鹽津縣的豆沙關,古稱石門關,是四川進入雲南的重要隘口,1200多年前,唐朝派往南詔的冊封使團途徑此關留下的碑刻就在路旁的崖壁上。由御史中丞袁茲率領的使團沿途受到了當地官員、百姓、馬步軍隊的夾道熱烈歡迎。太和城舉行的盛大冊封典禮上,第六代南詔王異牟尋鄭重宣布「開元天寶中,曾祖及祖皆蒙冊襲王,自此五十年,貞元皇帝洗痕錄功,復賜爵命,子子孫孫永為唐臣,唐朝廷冊封異牟尋為「南詔王」賜「南詔印」。
數月之前唐使臣崔佐時代表大唐與異牟尋在蒼山神祠訂立盟約,史稱「蒼山會盟書」。據記載,這份籤署於蒼山神祠的誓文共四份,一份進獻唐朝廷,一份藏神祠,一份投西洱河、一份藏南詔王宮,異牟尋結束了附蕃背唐的歷史,從此結束了南詔與大唐之間50年之久的矛盾衝突,恢復了詔唐友好關係。並將詔唐友好關係推向又一個巔峰。
這座記錄了1200餘年前那段複雜歷史的古碑,自南詔國、大理國之後,又歷經蒙古軍隊攻打大理的戰火,以及明朝大軍對南詔大理文化遺存的破壞,曾傾覆、埋沒於荒郊村野數百年之久。一千多年過去了,當年的太和城只留下一段段依稀可辨的殘垣,而德化碑仍然佇立在蒼山洱海之間。《德化碑》歷經千年風雨剝蝕,如今可辨讀的僅剩七百餘字,所幸上書的碑文歷朝歷代都有記載。
南詔大理國的都城遺址猶存,而38位帝王的王陵至今卻仍無處可尋,但南詔的文化藝術與建築還在,著名的三塔還在,南詔與內地的工匠們創造了華麗輝煌的文化。大理三塔建於唐開元年間,其中16級的千尋塔,通高69.13米,是中國古塔層數最多的,也是中國古代最高的塔。砌塔工匠為徐正、史端,木匠是嬌奴、和苴、李宜,歷時8年才竣工,三塔造型佷似唐代西安的小雁塔,是內地和南詔建築藝術相結合的結晶。
位於雲南劍川縣的石鐘山石窟開鑿於南詔國勸豐祐時期,是南詔石刻藝術的精品。第二號窟中的閣羅鳳議政圖群塑場面宏大。遺留至今最古老的南詔繪畫是現存於日本京都藤井有鄰藝術館的《南詔中興二年國史畫》,這些繪畫作品繪製於天寶戰爭150年之後,記述了南詔的歷史和神話傳說,被譽為南詔瑰寶。南詔時期的音樂舞蹈豐富多彩,從東南亞傳入南詔,又從南詔傳入唐朝的長安。如今,舞者不在,但旋律和舞姿依舊妙曼蹁躚。
位於蒼山腳下的將軍廟是大理最大的本主廟,當地人稱將軍洞。廟內殿宇供奉著天寶戰爭唐軍統帥李宓,他是作為白族的本主來供奉的。所謂本主,即白族崇拜的本地區的主宰神,他能護國佑民。相傳農曆八月十五是李宓的生日,後來這一天就成了將軍洞廟會的日期。天寶戰爭之後800年,明代一位叫鄧子龍的將軍為萬人冢寫了一首詩,唐將南徵以捷聞,誰憐枯骨臥黃昏,唯有蒼山公道雪,年年披白吊忠魂。
今天,走在大理乾淨明亮的街市上,這裡的風花雪月依然讓人心曠神怡。無論如何,我們也無法想像,就在這樣美麗如歌的地方,曾經就是驚心動魄的戰場和將士們的墳塋,南詔陳跡已如煙,而在昔日的南詔都城太和城仍矗立著那座南詔德化碑,至今讀來仍令人盪氣迴腸的碑文,鑿鑿印證著南詔雄霸一方的歷史,辯說著南詔與唐王朝的一段曲直,這裡的每一個細胞都浸透著腥風血雨,帶著今天的人們走進那氣吞山河的古戰場,這是用了漫長時光所凝固的傷痛,理智與尊嚴。現在的南詔德化碑已經成為了一塊象徵民族團結友好的物證,印證著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一種必然,那民族凝聚力是任何人所不能動搖的。
到此,《南詔的戰與和》系列已經全部講完了,這段歷史帶給後人的警示無以言表,歷史的書寫,個人也好,民族也罷,有時那關鍵性的一步,往往使歷史面目全非。看似偶然,但包含著必然。歲月如歌,龍尾城樓還依然固執默默地站在那裡,天寶戰爭金戈鐵馬的碰撞聲,帶著廝殺,帶著吶喊,還依然震撼著蒼山洱海,震撼著人們的心靈。家和萬事興,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民族團結國家才能富強和興旺。好了,今天的《大理故事》到這裡就告一段落了,下周三還是19:20,我們在這裡不見不散!
如您有好的大理故事題材也歡迎大家向我們提供創意和素材!
聯繫人:蘇製片
聯繫電話:18987078899
「大理人有戲拍」
我們是睿馨文化,一群精力旺盛,不「搞事情」不罷休的文藝作品的「搬運工」網絡電影《洱海情深》的拍攝團隊是大理本土的企業雲南睿馨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要經營範圍是影視作品的拍攝和大型活動的策劃,這些年來公司一直致力於發掘和宣傳大理的優秀故事,目前公司已經取得了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許可證編號(雲)字第00319號)並拍攝了多部優秀影視和廣告宣傳作品以及策劃了多個大型活動。
公司拍攝製作影視專題片數十部,代表作品有:網絡電影《洱海情深》、微電影《朝山·朝山》(榮獲2019年第七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好作品」獎)、微電影《一個人和一片樹葉的故事》、羅荃半島宣傳片《蒼洱聖景的明珠》、富滇銀行宣傳片《富滇「金果貸」惠農結金果》、紅塔集團大理捲菸廠企業文化宣傳片《潤物無聲鑄企魂》、雲南勘測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形象宣傳片《大匠運斤繪藍圖》、滇西技術應用大學匯報片《鑄夢之路》、大理農職學院人才培養匯報片《蒼洱毓秀百年樹人桃李報春暉》、大理州殘聯五周年巡禮片《既往不平凡 奮進在砥礪前行的路上》、大理州民政局扶貧紀實片《民政傾親情 新宅換新貌》、大型紀錄片《三月街》等。
公司還有策劃大型活動的業務,2016年、2017年、2018年大理三月街民族節賽馬大會現場氛圍營造和廣告招商總代理;2016年「青春中國」校園才藝大賽滇西賽區總代理;2017年大理國際烏託邦音樂營項目運營商;2018年的大理州民族團結系列音樂會《蒼洱飛歌》2019年「大理旅遊杯」綠水青山在大理攝影大賽、WBA中國「大理旅遊杯」青年金腰帶爭霸賽項目運營商。
END
歡迎轉載,轉載時請註明出處
♥
文化創造財富,創意提升品質。
——雲南睿馨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大理人】往期文章推薦閱讀(點擊藍字可直接跳轉到文章)
千呼萬喚!網絡電影《洱海情深》今天震撼上線了!
聚焦今日!微電影《朝山·朝山》順利殺青!
《朝山·朝山》拍攝第七天 | 湘江遇盜,萬眾矚目!
雞足情深,有緣再會!《朝山·朝山》劇組今夜轉場大理
佛光普照!《朝山·朝山》劇組登上雞足山金頂雲開霧散!
電影《魅途》首映式圓滿結束,靜待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