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大理故事,演繹傳奇人生!
觀眾朋友,《大理故事》欄目開播至今,已經第七期了,非常感謝各位觀眾朋友們每周三晚 19:20的陪伴,之前我們講述的都是關於大理非常有意思的歷史故事,今天我們和大家分享的是南澗羅伯克老場長李正林的傳奇人生!
「南生嘉木,澗育香茗。無量山高,南澗茶好。」地處瀾滄江中遊、哀牢山之首、無量山中段的南澗彝族自治縣自古就有「茶葉之鄉」的美譽。這裡的茶園大多分布在海拔1800米至2500米的無量山中,由於茶園遠離城市、工廠和交通幹線,空氣、水源、土壤都沒有受到汙染,是名符其實的高山生態茶園。
地處無量山餘脈的羅伯克茶場就是大理南澗縣公郎鎮境內的廣為稱頌的一個民族企業、愛心企業和責任企業。在86歲高齡的老場長李正林的心裡,茶場是他奮鬥五十多年來的全部心血,也是羅伯克茶山中幾個農業社茶農團結一心,和諧發展的碩果。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老場長是如何帶領無量山茶農們脫貧致富的!
上世紀50年代初的夜晚,無量山暮色蒼茫,一曲彝族山歌在群山中迴蕩,幽遠,悲涼,悽惶。一間孤零零的茅草窩棚內,火塘裡的火苗在跳躍,少年李正林坐在火塘邊,膝蓋上墊著一塊木板,就著火光在做作業,作業本殘破,鉛筆短禿。童年的李正林,一直是和飢餓,寒冷,赤腳相伴,有一天下午,放學回家的李正林看到父親木然的站在燒毀的草屋前,看到眼前的景象,驚得李正林夾在腋下的扎染布書包掉在了地上。
這是李正林家第二次失火,父親說,怕是這裡的山神不接納他們,該去什麼地方安身立命,父子二人,茫然無措,不知何往。父親帶著李正林翻越大山來到了無量山的羅伯克,羅伯克的鄉親幫助李正林父子建起了一間小茅屋,他們便在這裡重新開始了生活。李正林總是說,人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家兩次被火燒,是善良的羅伯克鄉親接納了他們,幫他們建起了新家,幾十年了,這份情義他始終掛在心上。
就這樣,李正林在羅伯克紮根了,他在這裡成長並組建家庭,一家人艱難的生活著。那時候附近的村民們大多以種苦蕎為生,一年中有幾個月還要到其他村借糧才能維持生計。年輕的李正林也同樣為一家人的口糧而發愁著。
1964年的一天,烈日當空下,青年李正林在墾荒準備種苦蕎。山下,縣委書記吳永旺和縣委通訊員向李正林走來。也許就是從那時候起,老廠長就和羅伯克茶結下了一世情緣。吳書記遠遠看見看見李正林在開荒,走近後問他,「小夥子,開荒準備種什麼吶?」種苦蕎,你們是……」
通訊員向李正林介紹道:「這是縣委吳書記。」李正林連忙說,是縣裡來的幹部,去家裡坐坐。李正林給吳書記衝茶,吳書記喝了口茶,用草帽煽著涼風,看著滿坡的荒地。問李正林:「無量山山高霧大出好茶,咋個不多種些茶葉?」李正林回答到:「光種茶葉吃不飽,種茶葉也就圖換點零錢,買點鹽巴,置辦點農具。」吳書記想了一會跟李正林說:「小夥子,要是把這山上都種上茶葉辦個茶場,你說行不行?」
這…不種苦蕎苞谷,那口糧怎麼辦,這時的李正林為難了,「口糧不用愁,茶種好了,就能結出白花花的大米,鹽巴,你信嗎?」吳書記像是看出了李正林的難處,「幹部的話,我信。」李正林高興的說道。在得知李正林還讀過幾年書後,吳書記跟李正林說「那好,你就是這羅伯克茶場的第一個工人,負責記帳記工分,明天就去動員村民參加。」
清晨,屋外無量山上霧氣騰騰。屋內的李正林從灶灰火裡刨出焐熟的蕎面粑粑,媳婦吳春蘭背上娃娃,兩個人拿上鋤頭,走出家門。李正林在坡地上挖了一個一米見方深約六十公分的坑,吳春蘭割來茅草墊在坑內,將娃娃放在坑裡,以防娃娃滾下山坡。不遠處的楊狗林趕著一架牛,唱著悠揚的牛歌正在在翻地。牛歌聲中,陸續有村民來到,有的扛著鋤頭,有的扛著犁趕著牛。羅伯克的村民們熱火朝天的勞動著,對開荒種茶、辦茶場充滿了激情。
如今遠銷國內外的羅伯克綠茶場,就這樣成立了。一開始的茶場僅僅只是一間茅草棚,門外掛著一個牌子,上邊寫著「羅伯克茶場」。而李正林也只是用在火塘邊撿的黑碳,在一塊木板上給員工們記工分。
楊狗林把一切都看在眼裡。他拎著提籮,裡面放著他和茶場員工們集資的雞蛋。他拿著這些雞蛋到市集上賣,用賣雞蛋的錢買了一支鋼筆,送給李正林。這支鋼筆,就是第一批參加茶場建設的十二個員工集資購買的第一筆資產,它記錄了羅伯克茶場艱苦創業的發展歷程。
南澗主主要生產高山普洱、綠茶、烏龍、紅茶和白茶五大類產品。由於受無量山、哀牢山特殊山脈和瀾滄江、紅河水域氣候影響,出產的高山茶,茶多酚含量普遍在30%以上,胺基酸含量在3%以上,茶葉香氣高,滋味鮮爽回甘,高山茶品質特徵突出。
羅伯克茶場位於南澗縣公郎鎮的鳳嶺村,地處海拔1800米的無量山支脈中,這裡的茶園生態環境優良,茶園土層深厚肥沃,有機質含量豐富,非常適宜茶樹的生長,李正林和村民們看著種下的茶樹吐出了新芽,李正林似乎看到了吳書記所說的,茶樹可以結出大米的美好希望,沒想到,一場暴雨,泥石流衝毀了新建的茶園。眼看著他們辛苦了那麼久卻在就要收穫的時候,幻化成了泡影,作為發起人的李正林,內心五味雜陳。
好在小時候的磨難讓李正林養成了堅毅的性格,他不服輸的幹勁讓他在短暫的傷心過後就振作了起來,他帶領著茶場裡的員工,在茶山砌擋牆,打樁、開墒起隴種樹,一切重頭來過。
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李正林場長的帶領下,沒幾年羅伯克茶場就漸漸走上了正軌,蒸蒸日上。綠油油的茶山生機盎然,1992年的時候,羅伯克茶場高產密植示範茶園每畝收穫幹茶83公斤,產值1.2萬元,創造了雲南省畝產最高紀錄,當時,很多茶農的畝產只有50公斤左右,1998年,羅伯克茶場又將周邊茶農的茶地連片連山,建成自動噴灌系統,形成2000畝優質高效生態茶園,茶農最高收入達40多萬元。
羅伯克曾經是一個山高箐深、人煙稀少的地方,羅伯克生態茶園的建設,改變了這塊土地。漫步於羅伯克茶場的茶園中,呼吸著帶有淡淡茶葉味的清新空氣,頓時讓人心礦神怡。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造就了羅伯克茶的優良品質,也給周邊農戶帶來了豐厚的效益。
喝茶,喝的也是人生,喝出來的味道就是人生的況味,一苦二甜三回味,這也就像老場長做人的準則一樣,要捨得吃苦 ,堅持做茶的李正林又是如何讓茶場走到今天如此規模的呢?下周三我們繼續講述李正林老場長的綠茶人生!
如您有好的大理故事題材也歡迎大家向我們提供創意和素材!
聯繫人:蘇製片
聯繫電話:18987078899
「大理人有戲拍」
我們是睿馨文化,一群精力旺盛,不「搞事情」不罷休的文藝作品的「搬運工」網絡電影《洱海情深》的拍攝團隊是大理本土的企業雲南睿馨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要經營範圍是影視作品的拍攝和大型活動的策劃,這些年來公司一直致力於發掘和宣傳大理的優秀故事,目前公司已經取得了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許可證編號(雲)字第00319號)並拍攝了多部優秀影視和廣告宣傳作品以及策劃了多個大型活動。
公司拍攝製作影視專題片數十部,代表作品有:網絡電影《洱海情深》、微電影《朝山·朝山》(榮獲2019年第七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好作品」獎)、微電影《一個人和一片樹葉的故事》、羅荃半島宣傳片《蒼洱聖景的明珠》、富滇銀行宣傳片《富滇「金果貸」惠農結金果》、紅塔集團大理捲菸廠企業文化宣傳片《潤物無聲鑄企魂》、雲南勘測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形象宣傳片《大匠運斤繪藍圖》、滇西技術應用大學匯報片《鑄夢之路》、大理農職學院人才培養匯報片《蒼洱毓秀百年樹人桃李報春暉》、大理州殘聯五周年巡禮片《既往不平凡 奮進在砥礪前行的路上》、大理州民政局扶貧紀實片《民政傾親情 新宅換新貌》、大型紀錄片《三月街》等。
公司還有策劃大型活動的業務,2016年、2017年、2018年大理三月街民族節賽馬大會現場氛圍營造和廣告招商總代理;2016年「青春中國」校園才藝大賽滇西賽區總代理;2017年大理國際烏託邦音樂營項目運營商;2018年的大理州民族團結系列音樂會《蒼洱飛歌》2019年「大理旅遊杯」綠水青山在大理攝影大賽、WBA中國「大理旅遊杯」青年金腰帶爭霸賽項目運營商。
END
歡迎轉載,轉載時請註明出處
♥
文化創造財富,創意提升品質。
——雲南睿馨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大理人】往期文章推薦閱讀(點擊藍字可直接跳轉到文章)
千呼萬喚!網絡電影《洱海情深》今天震撼上線了!
聚焦今日!微電影《朝山·朝山》順利殺青!
《朝山·朝山》拍攝第七天 | 湘江遇盜,萬眾矚目!
雞足情深,有緣再會!《朝山·朝山》劇組今夜轉場大理
佛光普照!《朝山·朝山》劇組登上雞足山金頂雲開霧散!
電影《魅途》首映式圓滿結束,靜待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