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佳琦
還記得十年前的《仙劍奇俠傳》嗎?
仙劍系列的改編作品可稱作中國遊戲影視化的開山鼻祖,豆瓣評分至今仍未被超越。而在影遊聯動隨處可見的十年後,遊戲與影視兩種產業正在IP的帶動下不停更新玩法。
12月15日,工夫影業、華誼兄弟影業和網易影業正式宣布,將進行《陰陽師》手遊的影視化改編,目前劇本已經在創作中。
鑑於此遊戲的著名「氪金不改命」屬性,不少網友表示也許等到影視劇拍完,自己仍不會抽到SSR。
這部登榜全球最賺錢手遊,被標以「兩個月玩家過千萬」、「項目組發60個月薪資」、「單個玩家氪金超100萬」等現象級符號的神奇手遊,在影遊聯動被翻來覆去運用的市場中,卻反其道而行,進行反向開發,是資本想借勢追捧熱度,還是有意打造仙劍系列的石破天驚?
陰陽師成全球最賺錢手遊
自今年9月上線以來,《陰陽師》手遊已登頂App Store 暢銷榜第一名長達2個多月,並成為目前全球收入最高的手機遊戲。超過1000萬的日活用戶量,也將這一款爆款遊戲迅速擴散為全民熱議的現象級別。
遊戲中精緻綺麗的畫風,個性十足的式神,引人入勝的劇情,以及千古風雅的陰陽師,都使得人們開始對這個人鬼共存的唯美奇幻世界和它超越想像力的故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陰陽師》手遊能夠取得成績的原因一方面來自品質創新,無論是浮世繪畫風、俳句還是CV陣容體驗,在遊戲基礎的框架設定上十分注重文化感,另一方面,《陰陽師》手遊本身也具備了適合發展同人文化圈的天然優勢。
初期的積累離不開官方的推動,而這種推動成為定常化的內容沉澱,對《陰陽師》後期用戶大量湧入後,能起到很好的粘性,留住用戶,讓用戶消化內容。高頻率和穩定的內容產出源,這是通常的二次元手遊所不具備的。
在今年App Annie全球發行商收入榜中,網易超越騰訊成為第一,這也是網易首次拿下全球榜的第一,《陰陽師》在其中自然產生了巨大推動作用。作為全球最賺錢的遊戲,這也是開創手遊影視化先例的因素。
事實上早在十幾年前,日本已經推出了《陰陽師》系列影視作品,由野村萬齋飾演的安倍晴明形象十分經典,對於此次的改編,國內眾多玩家頗為期待的同時,也略顯擔憂。
《尋龍訣》後,陳國富與華誼再續前緣
由華誼、網易、功夫影業三家公司攜手《陰陽師》的影視化,也成為《陰陽師》改編的一大議論點。全新題材、一流製作公司、中國資深電影品牌,三家公司攜手《陰陽師》的影視化會讓玩家眼前一亮還是寄予厚望卻鎩羽而歸?
隨著持續減持掌趣科技、收購英雄互娛失敗,華誼在遊戲公司的布局方向明確,儘管收購英雄互娛失敗,但此次合作今年的遊戲大贏家網易,也算是取長補短,而這次華誼與陳國富的再度合作也為《陰陽師》的影視化的增添了期待值。
陳國富自2006年加盟華誼之後,7年時間監製了13部影片,其中9部票房的成績過億,當屬華誼的金牌監製,而之後他的離開被看作華誼繼馮小剛離開之外最大的損失。
離開華誼後的陳國富成立了工夫影業,集結業內優異編導、製片人以及各部門主創,從事影視項目投資、策劃開發、製作拍攝和營銷定位等全方位業務。近期天神互娛宣布入股工夫影業15%,工夫影業估值已經達到了18億,增長了3倍多。
此前,華誼兄弟曾攜手工夫影業聯手打造了諸如《狄仁傑》系列、《畫皮2》、《尋龍訣》等商業片,在此類題材的創作上經驗頗豐。對於此次兩家公司再度組隊,並攜手網易影業,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總經理葉寧曾表示:
「面對當今市場年輕觀眾多樣化的需求,《陰陽師》遊戲如果在大銀幕上得以延展的話,配以工夫、華誼和網易三家公司嚴謹的創作態度,相信又將是一部代表中國電影工業標杆的作品。」
工夫影業的上一部成功作品《尋龍訣》出品方從萬達一家,變成了萬達、華誼、光線三家聯合出品,開創了三家民營電影公司聯手先例就是陳國富從中做媒。
陳國富曾公開表示,這是他很希望看到的局面,這說明華語電影、中國電影是可以擰成一股很粗的力量,不再一盤散沙。最終《尋龍訣》以16.8億的最終票房備受讚譽,成為當年賀歲檔的大贏家。
這次攜手華誼與網易將手遊影視化,對於工夫影業來說,無疑又是一次「整合的力量」。
反向開發會是口碑的持續發酵,還是一次鎩羽而歸?
當年《仙劍奇俠傳》的成功影視化,打造出了一個甚至比原IP還要火爆的符號,也捧紅了胡歌、劉亦菲等一批演員。
不得不說,影視改遊戲,更多將遊戲當成一種推廣方式,而遊戲改影視,雙方對於產品的認知度則會存在差異,各個維度中的難度也比較大。
遊戲改編成真人影視作品的舉動在好萊塢很常見,最經典的當屬《古墓麗影》、《生化危機》、《寂靜嶺》。在中國則典型古風rpg,如《仙劍奇俠傳》、《古劍奇譚》等。滿足改編的條件的遊戲不外乎劇情豐滿、人物立體、玩家群體龐大等屬性。
在手遊改編領域則幾乎空白。在遊戲影視化的必備元素中,《陰陽師》的追捧度足夠;在劇情屬性上類似於通關打法,遇見不同的式神,進行不同的故事線;人物屬性上,每位高級式神都有自己的人物傳記,不過在改編人物劇本過程定會有所取捨,在影視化劇本創作上是比較合適的。
對於創作團隊以及發行方玩家似乎並無擔憂,目前看來玩家最關注的是演員的挑選,甚至已經替華誼想好了主角扮演者,更有「黃曉明飾演晴明、angelababy飾演神樂」等調侃出現。
《陰陽師》的影視化不僅是手遊的先例,也是網易從遊戲布局影視的嘗試。對網易來說,拿出現象級作品進行改編,將遊戲改編成影視劇的案例,同時也擔當了消費精品、玩家失望的風險。而這次《陰陽師》的改編也是網易像影視布局的第一部電影作品,成敗在此一舉。
《陰陽師》未來的影視作品縱然會面臨網友提出的各種審視,但由於題材的稀缺性和作品本身的精良製作,演員、劇本還原度到位、質感仍在,或許會有成為下一個《仙劍奇俠傳》的可能。
(本文為娛樂獨角獸原創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