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龍訣》的故事裡,陳坤、舒淇、黃渤三人牽起手默念:「摸金校尉,合則生,分則死」,攜手開啟了彼岸花的秘密,「大金牙」夏雨給這幕一個完美的註解:「這才是正宗的摸金範兒啊!」
創造《尋龍訣》的世界裡,葉寧、王中磊、王長田三位行業大佬前所未有地圍坐一桌,為了同一部戲精誠合作,雖不至「分則死」般慘烈,卻達到了「合則生生不息」的境界,用大格局大胸懷昭告天下:「這才是正宗的大片範兒!」
中國式大片經過14年的發展,終於在2015年邁進了20億票房時代,也開啟了重工業電影時代。為《尋龍訣》保駕護航的,是萬達、華誼、光線三家民營巨頭史無前例的聯合。
這次合作是何時達成的?為何是萬達、華誼、光線三家聯合?在十次會議中三位大佬都聊了什麼?賀歲檔聯盟是怎麼回事?這次合作對於三家公司和行業的意義是什麼?更要算算帳:這次合作的最終效果如何?細聽本期一一揭秘。
王中磊:一個熱門IP之爭,合則贏,分則傷
超級大IP《鬼吹燈》的適時出現
不同於2015年暑期檔裡國產片在口碑和票房上全面逆襲的盛況,2013年暑期檔裡的國產片仍處在弱勢地位。不但票房TOP5被進口片奪去四個席位,而且單騎闖進TOP5的《小時代》也遭遇巨大爭議,票房第六的《富春山居圖》更是被一邊倒地批為「爛片」。這不僅是票房和口碑上的潰敗,彼時的中國電影缺少一部能拿得出手的大片,三位大佬都有一個共同的心願:「我們合作是一塊去支持一個超級大的中國項目,中國本身的項目。」
就在此時,一個具有十年歷史的超級大IP《鬼吹燈》適時出現了。
王中磊表示,華誼其實一直對《鬼吹燈》改編成電影這件事非常看重。華誼和陳國富、徐克一起策劃《狄仁傑》系列時,就已經想過要將《鬼吹燈》搬上大銀幕:「老爺(徐克)其實對《鬼吹燈》項目拍電影特別有興趣,我們那時候也一直在聊這個事兒。但是在那個年代,確實改的時候比較難,還是有一定的審查限制」,這讓華誼有了幾分猶豫;另一方面,華誼也曾想過先把版權拿下來,但是去詢問的時候,得到的回覆是已經賣出去了。「因為已經賣出了,我們可能也不太方便去再買了。」
雖然華誼未能獲得版權,但王中磊還是隱隱感覺到自己會有機會參與到這個項目中:「因為知道萬達有計劃拍這部電影,然後恰巧製片的團隊又是華誼的老合作夥伴,那我覺得這個可能性越來越浮出水面了。」
雖然坊間傳言不斷,但正確的故事版是:華誼和光線在2013年年中就分別向萬達表達了合作《尋龍訣》的意願,華誼和光線也知道對方想參與其中。直至長白山會議,三位大佬才坐在一起,正式確立了合作意向。葉寧當時提出,主控權還是在萬達,最後商議的結果是,華誼和光線各佔20%的投資額。
「合作當然是資源整合的最好方式」
2013年,華誼兄弟出品的三部電影進入全年票房TOP10榜單,年度票房冠軍也是華誼的作品。在票房高收的同時,王中磊對市場癥結也看得透徹:「片子夠多,但是好片子不多。如果每家都為了片單的量、為了一些虛榮的想法去做事兒的話,反而給市場增加了很多浪費。」基於此,王中磊認為合作才能共贏。
光線影業同樣認為這次合作是向外界傳達了中國電影人的格局和態度。王長田表示,因為檔期差異,以及每家公司產出影片的數量和類型不同,所以電影公司之間的競爭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激烈,這也使得大家有合作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電影行業是需要跟社會資源進行廣泛合作的。每一家積累的經驗,每一家的資源其實都不夠完善,需要一些互補」,為了生產更好的產品以及做好營銷,合作當然是資源整合的最好方式。
葉寧:製作成本2.5億被問夠不夠,宣發被建議砍千萬
三強「連橫」逐鹿各有所長
萬達為什麼選擇了華誼和光線?葉寧如是回答:「我們三個人性格都蠻互補的。長田總實際說話不多,但是說話都很睿智,很敏銳。中磊總很隨和,有時候非常犀利,經驗很豐富,情商很高。我是標準的思維、邏輯非常嚴謹,合作能力也非常強的人。所以三個在一塊很融洽。」在王長田看來:「葉寧是很大氣的,他對整個行業是有擔當的,中磊在很多操作方面有豐富的經驗。」
從資源整合互補的角度來說,華誼和光線也是萬達的上上之選。業界普遍認為,華誼兄弟在項目運作上的綜合經驗,以及光線強大的地網發行能力,對彼時的萬達最有吸引力。
王中磊透露,華誼這次給《尋龍訣》併入了強大的衛視資源,也提供了營銷策劃方案。王長田表示,《尋龍訣》的最後兩支預告片是光線負責剪輯,光線的預告片團隊屬於業內頂尖水平,平時都是不對外服務的,這次貢獻給了《尋龍訣》。
2014年5月6日,當葉寧、王中磊、王長田三人首次一起出現在《尋龍訣》啟動發布會上時,整個行業已經嗅到了「這才是正宗大片範兒」的氣息。
「這個項目有什麼風險?怎麼會有風險!」
在華誼和光線加入之前,《尋龍訣》已經前期籌備了近兩年。
葉寧看了劇組做的準備,明確了《尋龍訣》在正確的道路上奔跑,他堅定了一定要做成這個項目的決心,給整個團隊撂下了這句話:「我在,《尋龍訣》在。」其實,在華誼和光線入夥之前,萬達基本解決了資金和製作方面的難題,葉寧坦言,合作並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希望項目更好:「如果能有更多的力量和資源進來,這個事就會更好玩兒,格局更大。」
《尋龍訣》最終的製作投資是2.5億,葉寧笑言,這點錢對萬達來說不算什麼,而且「這個項目有什麼風險?怎麼會有風險!」葉寧否認了「三家共同投資是想分散風險」的說法:「對我來說,這個項目肯定是很好,只是說它能達到多少高度。能集合越來越多的資源,那肯定就好。」
「一起開會不下十次,沒有一次紅過臉」
葉寧透露,三大佬的首次合作,是一次「沒有紅過臉」的愉快經驗。其他兩家給主控方萬達充分的尊重,王中磊在合作方面的觀念是:「執行團隊是萬達,華誼和光線都是比較高層面的團隊去參與會議,所以使這些會既有效,同時也保證團隊的獨立操作性。」
除了基於專業性的豪爽,在整個合作過程中,葉寧最大的感是:「大家非常開誠布公,都直言不諱地分享一些自己的經驗,都希望這個項目做大做強。」在王中磊的記憶裡,三位大佬坐在一起開會差不多有十次。每次會議都是滿滿的乾貨:「我們基本上每次開會只討論一個問題,不是那種不知道要聊什麼只大家聚聚。基本就很直接,比如開始要討論具體的營銷方案了,然後大家都說自己的意見。」
《尋龍訣》從坎城回來後,王中磊感覺到這半年的宣發市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基於此,王中磊建議增補線上預算,減少線下預算,總體上預算是減少的。他笑言:「預算方面,我跟長田總非常冷酷地砍掉了一千萬。」王長田透露,因為影片自身影響力很高,所以在一些項目上壓縮了規模甚至取消,在最後一次會議上決定砍掉一千萬。
王長田:《尋龍訣》式的強強合作不會是常態和趨勢
「實際效益小於行業意義」
《尋龍訣》從2014年5月6日正式宣布三家聯合投資開始,就是一場被業內外看好穩賺不賠的豪賭,票房預測一路看漲。在12月13日電影首映後,20億成為了票房預測的起跳,甚至有專業數據機構預測票房將達30億。
截至2016年1月10日,《尋龍訣》票房累計16.3億,已經成為內地影史第三,華語片票房第二。雖然沒能達到預測的20億票房,但假設以3.5億製作加宣發總投資來計算,三巨頭的連橫在票房上依舊是成功的。
除了票房上的直接收益,「賀歲檔聯盟」的作用也充分發揮了:被《尋龍訣》帶熱起來的歲末市場,讓三家公司各自的作品《老炮兒》和《惡棍天使》間接獲益,票房一路走高。
「最大的難點?其實是心理障礙。」
票房收益、炒熱市場、樹立行業典範,既然《尋龍訣》這樣強強聯手的項目好處如此之多,為什麼直到2013年才出現了這個孤例?主觀方面,製片公司的心態也很微妙。
三家合作中最大的難點是什麼?王長田的答案是:心理障礙。「作為行業公司來講,大家可能覺得到底是誰在裡面起了什麼樣的作用,到底誰是主導。」
《尋龍訣》之所以能粉碎這個心理障礙,除了IP本身的吸引力,葉寧認為,他的身份上的特殊性,也使這次合作更具有說服力:「我是職業經理人,我比較超然,他們是老闆,可能身份和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有可能面子掛不住。我的角色比較獨特,也知道我口碑蠻好,不會做損人的事兒,從我這兒開口會比較自然一點。」
「賀歲檔聯盟」的意外出世
王長田表示,這個聯盟是一種姿態,沒有針對任何其他影片的意思,只是「表明一下中國電影市場是可以存在良性競爭的,是可以互利共盈的。」王長田透露,其實以往大家也有聯盟的想法,但沒有找到合適的影片一起做這件事,具體操作上出現了困難,而《尋龍訣》成為了一個最合適的契機,「這次正好我們溝通非常密切,又有共同的利益關係,就直接做了。」
葉寧則表示,這次的聯盟在技術上看來是存在遺憾的,「因為製作周期等原因,預告只剪了三個片子,應該將這個檔期內的包括《萬萬沒想到》《唐人街探案》等全部囊括其中,這才是我們的初衷。」葉寧表示,所謂「賀歲檔聯盟」,應該團結所有電影,最終目的是讓觀眾在這個檔期中把這些影片都看過。
有了這次「賀歲檔聯盟」,從《尋龍訣》開始,各大製片公司在溝通方面的確是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了。格局的改變已經在暑期檔展現出來了,安樂出品的《捉妖記》和萬達出品的《煎餅俠》一開始就建立了合作的默契,許誠毅和大鵬兩個導演互相站臺,最終一起創造了暑期檔的票房神話。在賀歲檔,萬達也和博納、萬合天宜的《萬萬沒想到》進行了溝通。
《尋龍訣》是2013年達成合作意向的一部電影,兩年多過去了,這種級別的大片沒有再出現。三位大佬都表示,這種形態的合作給業界提供了一個具有示範意義的樣板,但並不會成為常態,甚至不會是趨勢。
來源新浪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