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萬字小說濃縮至三小時,《基督山伯爵》今晚首演

2020-12-24 藝綻

從「你以為我貧窮、低微、瘦弱、不美,就沒有靈魂,沒有心了嗎?」到「如果你不是基督山伯爵你還能得到正義嗎?」從《簡·愛》到《基督山伯爵》,同樣的經典,同樣的製作班底,國家大劇院戲劇場從11月10日開始,再度見證經典的魅力,也再次呈現了國內戲劇人對西方經典的別樣解讀。

大仲馬的原著小說《基督山伯爵》講述了一位名叫愛德蒙·鄧蒂斯的水手,因受到陷害被關進了伊夫堡監獄,在那裡他遇到了睿智善良的神父法利亞,並在神父的幫助下脫胎換骨逃出監獄,最終化身為基督山伯爵向仇人展開復仇的傳奇故事。原著有著近百萬字的體量,在舞臺上如何呈現可謂是一大挑戰。編劇喻榮軍沒有著意講述一個詳盡的故事,而是在三小時左右的時間裡,以簡明的線條勾勒出大的框架。同時,他在情感渲染方面又不惜筆墨,選取了原著中多個經典場面,使得劇中主要角色都有足夠立體豐滿的形象。

「復仇」曾是西方文學作品的經久不衰的主題。小說中主人公被朋友出賣,失去最愛的人,經受最深重的苦難,但又在困境中遇到智者,不僅得以脫離苦難還獲得巨額財富,最終「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快意恩仇的故事,猛一看像是復仇爽文。但在今天,舞臺上呈現的更多是以當代人的視角去審視這個一百多年前的故事。

喻榮軍獨具創意地將主人公愛德蒙·鄧蒂斯拆分成三個角色,代表不同生命階段和人生境遇下的鄧蒂斯。這樣的改編,也給了導演王曉鷹更大的創作空間。舞臺上由于洋、趙嶺飾演的三個鄧蒂斯,經常會有跳脫時空的對話和凝視。他們既是主我與自我的對話、人物與心靈的對話,也是現在與過去的對話,既有愛與恨的糾纏,也有著復仇與救贖之間的較量。這樣的處理將人物內心的糾結外化,使得作品的戲劇張力更大,也讓舞臺變得更為動人心魄。演員孫莉在劇中飾演的女主角美茜苔絲,依然是她在舞臺上常見的美麗而憂愁的形象。

簡約而不簡單的舞臺,也讓這部復仇傳奇劇更耐人尋味。全劇舞美沒有太多寫實的場景,大都是通過一些具有象徵意義的道具來切換場景,隔絕人世的監獄就是一張破爛的床和石頭的牆,繁華的巴黎不過是幾道花紋繁複的鏤空裝飾,背景上大海影像的變幻代表著主人公命運的變化,這種少即是多的處理更加強了傳奇色彩。劇中,在大舞臺上還有個具有豐富功能的可升降盒子表演區,它有時是碼頭,有時是監獄,有時是客廳,有時又是法庭。鄧蒂斯在獄中時,波雲詭譎的黑白色大海圍繞著這個盒子,衝刷著它,讓他的悲劇命運更直觀地呈現出來。

該劇將於11月10日至15日、17日至18日演出。

相關焦點

  • 國家大劇院《基督山伯爵》首演!舞臺三小時濃縮百萬字傳奇《簡·愛...
    原標題:國家大劇院《基督山伯爵》首演 舞臺三小時濃縮百萬字傳奇國家大劇院年度話劇《基督山伯爵》11月10日首演。從「你以為我貧窮、低微、瘦弱、不美,就沒有靈魂,沒有心了嗎?」到「如果你不是基督山伯爵,你還能得到正義嗎?」
  • 國家大劇院話劇《基督山伯爵》首演,3小時濃縮百萬字「復仇」傳奇
    國家大劇院年度話劇《基督山伯爵》昨天首演。從「你以為我貧窮、低微、瘦弱、不美,就沒有靈魂,沒有心了嗎?」到「如果你不是基督山伯爵,你還能得到正義嗎?」從《簡·愛》到《基督山伯爵》,同樣的經典,同樣的製作班底,國家大劇院戲劇場再度見證經典的魅力,也再次呈現了國內戲劇人對西方經典的別樣解讀。
  • 于洋、孫莉聯袂 國家大劇院新製作話劇《基督山伯爵》首演
    國家大劇院新製作話劇《基督山伯爵》首演 國家大劇院供圖中新網北京11月11日電 (記者高凱)11月10日晚,國家大劇院新製作話劇《基督山伯爵》在大劇院戲劇場迎來首演亮相。主演于洋、孫莉、趙嶺、羅巍、孫立石、王衛國、富鵬栩攜手劇中演員,在三個小時的時間裡為觀眾奉獻了一臺精彩絕倫的復仇大戲,致敬世界文學經典,探尋愛與希望的力量和意義。
  • 請以我的名字呼喚我—《基督山伯爵》探班紀實
    《基督山伯爵》基督山伯爵:怎麼叫都可以。美茜苔絲:好吧,那就叫愛……愛尼……基督山伯爵:想想別的名字。美茜苔絲:既然第一個字是愛,為什麼不叫愛德蒙……愛德蒙……11月10日至15日、17日至18日,國家大劇院新製作話劇《基督山伯爵》即將拉開首演大幕。
  • 《基督山伯爵》書評
    《基督山伯爵》——(法)大仲馬    小羨剛看到這本書以為是跟英國的《戰爭與和平》一樣寫的很多上流社會的公侯伯子男爵,關係多又歷史複雜讀不懂。不,不,絕對不是這樣,等你讀幾本大仲馬的書就會發現大仲馬的寫作風格完全不是那樣。大仲馬的小說就跟咱們現在看的連載小說差不多,只不過當時是更在報紙上。
  • 王曉鷹導演「劇透」話劇《基督山伯爵》
    來源:北京晚報北京晚報訊(記者王潤)11月10日至15日、17日至18日,國家大劇院新製作話劇《基督山伯爵》將迎來正式首演。劇組近日邀請媒體走進排練場,于洋、孫莉等幾位主演展示了劇中兩個片段。導演王曉鷹介紹了該劇目前的進度,並表示這版《基督山伯爵》可以用「傳奇」「浪漫」「幻想」「真實」四個詞來概括。王曉鷹還透露:「我們把《基督山伯爵》的核心人物一分為三——『年輕鄧蒂斯』『囚犯鄧蒂斯』和『基督山伯爵』,形成一種戲劇化的表達結構,不僅為了通過『回述』『夢幻』進行主觀性很強的故事講述,更為了安排他們的『見面』。
  • 探班國家大劇院新製作話劇《基督山伯爵》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強強聯袂 11月10日精彩開演【視線】探班國家大劇院新製作話劇《基督山伯爵》11月5日,記者探班國家大劇院新製作話劇《基督山伯爵》。自9月建組以來,該劇已歷經近兩個月的緊張排練,主演于洋、孫莉、趙嶺、羅巍、孫立石、王衛國、富鵬栩對人物的掌握與舞臺的把控已漸入佳境。現場,幾位主演則帶來了兩段精彩的片段展示。
  • 日本人眼中的《基督山伯爵》
    該劇改編自大仲馬的小說《基督山伯爵》,講述了愛、未來、自由、工作和自尊心全部被奪走的主人公柴門暖向陷害自己的人復仇,攪亂他們的人生軌跡的故事 。該劇將背景在19世紀法國的故事搬到日本,基本上做到了本土化,不會顯得特別尷尬,整體劇情節奏非常緊湊,這很大程度上自然得益於原著的 「一千零一夜」式的傳奇故事性。劇中演員個個演技在線,特別是幾個女性角色。
  • 王曉鷹導演「四詞概括」《基督山伯爵》:傳奇、浪漫、幻想、真實
    11月10日至15日、17日至18日,國家大劇院新製作話劇《基督山伯爵》將迎來正式首演。昨日,劇組邀請媒體走進排練場,于洋、孫莉等幾位主演展示了劇中兩個片段。導演王曉鷹介紹了該劇目前的演進度,並表示這版《基督山伯爵》可以用「傳奇」「浪漫」「幻想」「真實」四個詞來概括。
  • 國家大劇院《基督山伯爵》演繹世界百年經典
    11月10日晚,國家大劇院新製作話劇《基督山伯爵》在戲劇場迎來首演亮相。主演于洋、孫莉、趙嶺、羅巍、孫立石、王衛國、富鵬栩攜手劇中演員,在三個小時的時間裡為觀眾奉獻了一臺精彩絕倫的復仇大戲,致敬世界文學經典,探尋愛與希望的力量和意義。
  • 探班國家大劇院話劇《基督山伯爵》 導演王曉鷹:舞臺上將不止一位...
    5日,國家大劇院新製作話劇《基督山伯爵》組織媒體探班,該劇導演王曉鷹表示,此版《基督山伯爵》將對大仲馬的這部經典作品進行重新解讀,「我們將拋卻對故事線的順序講述,劇中人物將在同一場景下呈現與不同層次自身的對話。」
  • 《基督山伯爵》|西方小說傳說,與金庸小說齊名!
    很多時候,面對大部頭的世界名著我是拒絕的,小時候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留下的痛苦回憶依然歷歷在目……直到我讀到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這是一部意外好讀、通俗流暢的世界名著,更是一部充滿金庸色彩的復仇小說。
  • 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
    01 《基督山伯爵》是法國作家大仲馬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發表於1844—1846年。被陷害入獄十四年後,唐泰斯越獄後找到了寶藏,成為巨富,從此化名基督山伯爵(水手辛巴德、布索尼神父、威爾莫勳爵),經過精心策劃,報答了恩人,懲罰了仇人。
  • 話劇《基督山伯爵》即將亮相
    2020年11月10日至15日、17日至18日,國家大劇院2020年度巨獻——新製作話劇《基督山伯爵》將亮相戲劇場舞臺,致敬原著作者大仲馬逝世150周年,再現那段為世人所熟知和喜愛的傳奇復仇故事。1846年,法國小說家、劇作家大仲馬完成了他的長篇小說《基督山伯爵》的連載創作,小說講述了一位名叫愛德蒙·鄧蒂斯的水手,因受到陷害被關進了伊夫堡監獄,在那裡他遇到了睿智善良的神父法利亞,並在神父的幫助下脫胎換骨逃出監獄,最終化身為基督山伯爵向仇人展開復仇的傳奇故事。
  • 霍金和基督山伯爵——等待和希望的故事 | 汪廣松
    這段時間裡,我也在重讀法國作家大仲馬的小說《基督山伯爵》,霍金的「揚眉毛」很自然地讓人聯想到小說人物諾瓦蒂埃。這位老人癱瘓在床,不能說話,他只能通過睜眼閉眼來選擇字母,然後拼出詞彙,表達意思。正因為諾瓦蒂埃只能這樣表達,因此每一次「言說」都具有極為強大的意志力和執行力,而且極具智慧,這樣的「言說」才真正成為「言說」。
  • 大仲馬《基督山伯爵》:從愛德蒙到基督山伯爵的逆襲
    作為「復仇系列」的經典巨著,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在文學史上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正如蕭伯納對大仲馬的評價,「大仲馬之於小說,猶如莫扎特之於音樂,已達藝術的頂峰」,《基督山伯爵》無論是故事情節,還是文學魅力,都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準。
  • 「基督山伯爵」歸來,國家大劇院話劇版更現代
    國家大劇院2020年年度話劇《基督山伯爵》將於11月10日首演,該劇導演王曉鷹、編劇喻榮軍攜于洋、趙嶺、孫莉等主創今天亮相,解讀他們心目中的《基督山伯爵》。 國家大劇院副院長、《基督山伯爵》的總監製趙鐵春透露,早在2014年國家大劇院就將《基督山伯爵》納入舞臺製作規劃,經過六年的醞釀終於可以呈現在舞臺上,「這部劇的上演既是對大仲馬的致敬,也體現了國家大劇院經典之作的延續性和持久性,將它搬上舞臺是希望能夠引發大家的共情與思考。」
  • 通俗小說典範,《基督山伯爵》作者大仲馬十句名言,寫得真經典
    《基督山伯爵》和《三個火槍手》在我國的影響太大了,作者大仲馬家喻戶曉,被後世稱為「通俗小說之王」,是法國19世紀著名浪漫主義作家。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大仲馬筆下的文字,感受浪漫主義色彩的魅力。記得上中學的時候,通篇看過第一部外國長篇小說就是《基督山伯爵》,真的被書中的故事情節觸動,多次感動的落淚。
  • 向死而生的復仇界開山鼻祖——《基督山伯爵》
    「他」正是法國19世紀浪漫主義作家、「流量小說王」亞歷山大·仲馬(大仲馬)。作為一名高產作家,大仲馬一生創作各種著作達300餘卷,而令其蜚聲世界的則當屬那部被譯成幾十種文字出版、粉絲遍布全球的「復仇爽文」——《基督山伯爵》。
  • 基督山伯爵
    當戴斯越獄後找到了寶藏,從此名為基督山伯爵。經過精心策劃,報答了恩人,懲罰了仇人。所謂經典,就是人人都知道,但很多人都不會去讀的大作。然而這本《基督山伯爵》,讓人讀得很暢快,毫無阻礙,這是在讀金庸、古龍時才有的感覺。最後當戴斯的覺悟與寬恕使他成為不同於別的強勢復仇者,既有金剛怒目,又有菩薩心腸。當然,伯爵的奇蹟除了等待和希望,最離不開的,還有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