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鄭國順先生五針、大板松盆景作品
文|胡光生(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副秘書長)
題名:《凌雲飛度》
樹種:大板松
規格:48x72cm
賞析:該作品為高接大板松,盆齡和枝齡相當到位,造型簡潔、端莊,體現了大板松的生理特性。作品構思布局淡定、敦厚;姿態開闔大度,氣勢宏遠,似高空翱翔的雄鷹,承載著上蒼之使命,極目千裡,從容覽視人間萬象。作品展現了創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對生活、事業美好理想篤定的追求。從表現形式美到作品內在美都讓人回味無窮!
題名:《撮土栽嶽》
樹種:五針松
規格:62x105cm
賞析:此作品為高嫁五針松,盆齡十年有餘,作品構思立意妙用《左傳》第二十六章.「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廣厚,載華嶽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萬物載焉」之思想精髓,融入盆景之中,以一斑而窺大自然之神採,用「縮龍成寸」的藝術手法,使作品意境得到升華。
題名:《顏筋柳骨》
樹種:五針松
規格:56x61cm
賞析 :作品《顏筋柳骨》承用了書法的表現手法,創意風雅,也體現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書法藝術與盆景創作的內在關糸。顏真卿、柳公全是唐代兩位書法大家,顏體以「筋」著稱,柳體以「骨」著名。松、柏盆景則以「筋露骨凸」,擬其神致。此作品幹身、枝條筋線柔美,骨凸瘦勁,「顏筋柳骨」之靈魂,豈不盡融入其中?此盆景堪為上品。
題名:《月明松靜》
樹種:五針松
規格:58x67cm
賞析:該作品以原本五針松小老樹,置一古盆,製作精細,妙趣盎然。唐.王維《桃源行》:月明松下房櫳靜,窗外皓月當空。松在月光下輕輕搖曳,田園靜恬,仙境也。作品似「無聲的詩,立體的畫」,置身其中,能使人超脫世俗,得到平和、寧靜!
題名:《青松膏沐》
樹種:大板松
規格:50x65cm
賞析:這盆大板松作品「青松膏沐」,受唐代大文豪,柳宗元先生文章的啟發,他在《晨脂超師院讀禪經》中寫道「青松如膏沐」。青松經過大自然的雨露滋潤、霜雪洗禮後,更以整潔、亮麗的雄姿,以滿溢的熱情,陶醉於生命的甜美。青松經過人工精心養護和大師施以技法,借古人名句給予命名,提升了盆景作品的藝術品味。
題名:《鍾靈毓秀》
樹種:五針松
規格:57x97cm
賞析 :此棵五針松盆景造型謙和、溫婉。生活如大浪淘沙,能讓精神歸於本真的生存狀態,您就淘出了層層沙礫中的金子。作品體現了作者仁厚、樸實與「隱士」的盆景創作心態。唐.柳宗元「蓋天鍾秀於是,不限於遐裔也」,只有心存大仁者,才可出優秀的作品,行鍾靈毓秀之大德。
題名:《物換星移》
樹種:五針松
規格:61X82cm
賞析:從盆景蒼勁有力的盤根中,看到時光恍惚、歲月變遷。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樹相從容淡雅,那曾經的憂傷和歡樂,都沉澱在嶙峋的幹身裡,只在眸光忽轉之間,微嘆天地之悠悠!
題名:《渴驥奔泉》
樹種:五針松
規格:62x93cm
賞析:此樹勢如同駿馬口渴思飲,飛快奔赴甘泉一般。「渴驥奔泉」,本是形容書法筆勢矯健,宛如筆走龍蛇、畫出蒼虯,勢如破竹。盆景作品的藝術手法與書法藝術總有相通的靈犀,其中相知相解的奧妙,還有那高山流水的難覓境界,可不是人人都能讀懂和到達的。鄭國順沉醉於徽派盆景研究、為傳承盆景事業而努力。
鄭國順:從愛好者到盆景大師
業餘時間都投入到盆景創作中去
作者:項珍(安徽安慶新聞網記者)
圖為鄭國順在盆景園中。 項珍 攝
盆景,不單是盆栽的植物,也是一門藝術,它不僅能反映出創作者的思想情感,也能以其獨特的造型給人以美感。在咱們安慶,有這樣一個人,他潛心研究盆景創作技藝,把業餘時間都投入到盆景創作當中去,精心打理自己的260盆松、柏,作品多次獲得省內外盆景藝術展大獎,他就是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理事、安徽省盆景藝術協會副會長鄭國順。2014年11月上旬,記者來到鄭國順的盆景園,採訪這位盆景大師。
從愛好者到盆景大師
「盆景是我的一大愛好。」鄭國順告訴記者,他的母親非常喜愛花花草草,在自家陽臺上種了好多米蘭、白玉蘭、月季等,現今96歲高齡的老太太仍然獨自打理自己的「小花園」,老人家對花草的喜愛可見一斑。受到母親的薰陶,鄭國順也漸漸喜愛上了花卉盆景,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他把所有業餘時間都花在了盆景的創作與研究上。
作為一門傳統藝術,盆景的流派眾多,鄭國順繼承和發揚了徽派盆景的傳統。「徽派盆景主要是以古樸、奇特、遒勁、凝重、渾厚見長,最大的造型特點是主幹呈遊龍式。」鄭國順介紹,所謂「遊龍式」,就是把盆景的主幹作S形彎曲,以其獨特的曲線造型給人以美感。鄭國順的妻子告訴記者,早些年他還養些盆栽花木,後來漸漸致力於松、柏盆景創作。松柏是長壽的象徵,寓意好、樣式美,十幾年來,鄭國順邊學邊實踐,培育出來的作品更是屢屢獲獎,鄭國順成為了盆景藝術大師。
樁子越醜越是好盆景
在鄭國順的盆景園裡,記者看到了很多造型奇特的松、柏盆景,雖說已是深秋時節,園子裡卻是滿眼的青翠。據鄭國順介紹,園內共有260盆盆景,全是他自己養護、造型的。「這裡很多樁子都是我從浙江、山東買回來的,人們常講奇松怪石,松要奇,越醜的松越是好松。」鄭國順說,「徽式盆景以曲為美,以古為貴,所以這裡的很多盆景看起來都是奇形怪狀的,經過造型之後,美感就顯現了。」
一件好的作品需要經過很多年的培養才能完成。鄭國順介紹,樁胚採來後要根據樁子的根盤、枝、幹的走勢,清理掉多餘的枝葉,對於枯樹幹有時還要進行雕鑿,呈現一種藝術感。至於枝葉的處理就更複雜了,要根據樹的長勢進行枝條布局,用鋁絲綁定枝條進行造型,使飄枝有層次感。做完這些,盆景雛形開始顯現,不過要想創作出一件滿意的作品,至少還要6年時間。「第一年,綁定枝條做造型,悉心養護;第二年,把鋁絲鬆開,根據長勢進行修剪,讓它慢慢生長。如此這般要經過3次,枝條才能定型。」
打理盆景三天不出門
在盆景園中轉了一圈,記者見到不少盆景作傾倒狀,盆被石塊高高踮起。鄭國順告訴記者,這是在為盆景造型呢。「這些松的走勢適合做這種傾斜的造型,我把盆傾倒一點,讓它的根系慢慢長成,適應這種形狀,將來換盆時這些松就是現在看到的樣子了。」眼前各種樣式的盆景雖然美態盡顯,但是要養護好它們可是一件費時費力又費錢的事,鄭國順卻樂在其中。「打理盆景我一點都不覺得累,讓我跟盆景待在一起,三天不出園門都沒問題。」
鄭國順的盆景做的好,經常與愛好盆景的朋友交流創作、養護心得,慕名而來的人也越來越多,他的園子裡很是熱鬧。「他以盆景會友,來賞玩的朋友太多了,經常從白天聊到晚上。」鄭國順的妻子告訴記者,由於白天忙,他就在工作室裡安裝了6盞燈,利用晚上時間進行創作。「我們的子女都成家立業了,自己也已經退休,這是他的興趣愛好,我也很支持。況且養這麼多盆景看著也很賞心悅目,經常與朋友交流交流也是好的。」
盆景是會「說話」的朋友
「我覺得玩盆景能修身養性、陶冶情操,是非常有益的一件事。做盆景一定要耐得住性子,一件好作品往往需要很多年才能培育成功。」鄭國順感嘆。他的工作室裡擺放著一盆五針松,這是剛剛從安徽省第二屆盆景藝術精品展參展回來的作品。這盆五針松造型優美,古樸別致,說起它,這裡面還有一個小故事呢。原來,這盆松是鄭國順從別人手裡買回來的,當時並不是這個樣子,他覺得此樹是可塑之材,花了近15年的時間造型、養護,成了現在的樣子。「每盆盆景都是有靈性的,它們是會『說話』的朋友。」鄭國順笑著說,「只要你對它好,細心養護,它也會隨你的心意生枝長葉,越長越好看。」
如今,鄭國順不是在園子裡養護盆景,就是去外地參展交流,用他的話說,學無止境,他還在與朋友們的交流中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盆景這個會「說話」的朋友,讓鄭國順的退休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記者手記
採訪中鄭國順的一句話讓記者印象深刻,「好多老年人退休之後只能夾上板凳去科技廣場打牌。」是啊,很多人退休之後就閒了下來,再加上子女不在身邊或者平時忙於工作無暇顧及,老人們的生活是很單調的。就像媒體曾報導過,一位老奶奶太孤單,乘坐公交車打發時間,在安慶也有很多這樣的老人。當子女們不在身邊時,老人們是不是能給自己找找樂子呢?雖說不是所有人都能像鄭國順那樣,成為盆景大師,但培養一項有益身心的興趣愛好並堅持它,這樣既能豐富自己的業餘生活,讓自己在忙碌中更加充實,也能讓自己收穫更多的朋友,每天都過得很開心。
(來源:安慶新聞中心)
安徽省盆景藝術大師@鄭國順自薦盆景如下:
鄭國順先生,生於1958年,安徽安慶市人,現為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理事,安慶市盆景藝術研究會會長,安徽省盆景藝術大師。他生長在皖江文化名城,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把所有業餘時間都投入盆景創作與研究上,尤其致力於松、柏盆景創作。十多年來,他潛心鑽研徽派盆.的傳統技法,在繼承和發揚徽派盆景傳統方面有所突破,創作上走出了徽派傳統模式。其作品弘揚徽派雅士盆景中借景抒情的特點,在盆、藝術共性中追求自己的創作個性,受到業內人士的好評。
廣東佛山盆友@順景藝人自薦水橫枝盆景如下:
盆友@劉海如自薦石榴盆景如下:
中國盆景歡迎您!
隨時欣賞的盆景展覽館
1.如何添加中國盆景?點擊右上角,直接關注官方帳號:zhongguopenjing;微信【通訊錄】右上角→【搜號碼】輸入:中國盆景→查找→關注。免費訂閱,放心關注。
2.如何查看更多好文章?點擊右上角→查看官方帳號→查看歷史消息。
聯繫我們加QQ:2871022604
中國盆景藝術交流群:219151009
弘揚盆景文化,交流盆景技藝!
欣賞盆景藝術,分享快樂生活!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中國盆景微社區自由輕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