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臺灣防疫值得借鑑!

2021-02-15 臺灣論談

昨天台灣推出「居家隔離者」或照顧者,每人每天可獲得1000元新臺幣補貼(最多14天為1.4萬元)的措施。該措施可回溯到1月15日開始計算。

包括這一措施(臺灣近期快速通過相關法案,這是該措施的法源依據)在內,臺灣在應對疫情方面的舉措,最近獲得一些外媒的稱讚。鑑於我大中華歷來具備「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寬廣胸懷,以及兩岸同屬中國的基本立場,我們摘錄了部分外媒的報導。

 

截止目前,臺灣每50萬人約1例確診,比例為全球各地最低,且確診例遠低於日韓歐美多地。NBC News(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昨天刊登標題為「對抗冠狀病毒,臺灣能教給世界什麼」的文章。報導發自臺北,文中列出8點值得全球借鏡的防疫特點:

NBC的報導

 

 

去年12月31日,WHO獲知中國境內發生多起病例後,臺灣的疾病管制署立即指示針對從武漢搭機入境的乘客進行檢疫。

 

臺灣當局在1月12日派遣專家赴中國大陸查訪。報導引述行政機關發言人Kolas Yotaka的話說,「我方專家察覺情勢不樂觀。」專家返臺後,臺灣便開始要求醫院篩檢和通報案例。這些行動都發生在1月21日臺灣出現確診首例,以及全世界開始警覺前。

 

 

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政策成果暨預防中心主任王智弘說,臺灣早在1月20日便成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有利快速推行一系列防疫措施。王智弘說,臺灣很快就制定並採行124項措施來保障民眾健康,這些政策和行動不只是邊境管制。

 

報導稱,由衛福部長陳時中領導的指揮中心,不僅調查確診與疑似案例,同時還與各部會與地方政府合作,協調全臺資金分配、人員部署與建議校園消毒等因應措施。

在臺灣,陳時中躍升為聲望最高的部門負責人

 

 

臺灣很早就採取嚴格措施防堵疫情。在出現確診首例5天後,臺灣1月26日便禁止湖北省人士入境,時間點超前各國。不久後,來自絕大多數中國大陸城市的班機也被禁止入境。

 

 

臺灣在2003年SARS疫情後,機場早已配置體溫偵測器。現在旅客也通過掃描二維碼,在線通報旅遊史與症狀,資料直接匯入疾管署。來自疫情重災區的人士就算沒症狀,仍須強制居家隔離14天,並通過手機的位置分享功能進行追蹤。違反隔離措施或隱匿症狀者,都將面臨高額罰款。

 

 

為確保口罩穩定供應,臺灣很快就禁止出口口罩、實施調配機制,並建立新產線,派遣軍方協助生產,使產量顯著提升,讓居民能夠保護自己並感到安心。

臺灣的口罩單日產量近日已突破1000萬片

 

 

臺灣也要求電視和廣播電臺每小時播送公共服務倡導內容,說明病毒傳播途徑、正確洗手的重要性,以及配戴口罩的時機。當居民了解傳染風險層級無涉國籍或種族,將有助減少歧視問題。Kolas Yotaka表示:「我們認為唯有信息透明,人們有充分醫療知識,他們的恐懼才會降低。」

 

 

一名校長接受NBC News採訪時說,民眾配合政府建議措施,對於防止病毒傳播至關重要。他的學校有超過95%的家長在家就量好孩子的體溫,孩子上學前向學校回報。

 臺灣的小學生在上課

 

2003年SARS疫情在臺灣奪走73人性命並重創經濟,這次臺灣人民謹記過往教訓,做好了準備。Kolas Yotaka認為,涵蓋99%臺灣人的健保體系對於防疫極其關鍵。健保讓懷疑自己染病的民眾不怕上醫院,不用擔心自己無法負擔醫療費。

 

法國《世界報》5日刊登標題為「臺灣是對抗冠狀病毒典範」的分析文章。文中指出,臺灣能有效對抗新型冠狀病毒,歸功於快速與準確判斷,以及跨部會的疫情統一指揮中心。

 

報導引用了陳建仁(蔡英文副手)日前接受日本「產經新聞」專訪時的談話稱,臺灣1月初已很快了解病毒會人傳人,且大陸醫療人員有感染跡象。文章最後說,大陸對臺灣發出了旅遊禁令(指2019年8月1日暫停了「自由行」),臺灣因此在對抗疫情時減輕了負擔(原句大意)。

 

德國之聲3日的報導稱,臺灣防疫成功的關鍵在於充分的準備與及早判定疫情的嚴重性。這兩個條件讓臺灣能在疫情真正爆發前,便建立一套完整的防疫機制。

 

報導同樣引用了王智弘的話說,「傳染病防治法」讓臺灣在面臨緊急疫情時,能賦予政府更多權力來動用資源抗疫。他說,其中一個關鍵是,在疫情浮現初期,臺灣將民眾健康保險數據與移民署的資料庫做串連並推動大數據分析,讓前線醫護人員能依照病患的旅遊史與臨床症狀判斷警訊,讓他們能實時識別病例。

 

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公共衛生與人文科學學院的教授Chunhuei Chi認為,臺灣過去幾十年在生醫領域投入了大量資源,這些投資也反映在臺灣這次新冠疫情中,在藥物與快篩試劑研發等領域的成果。

報導稱,臺灣的中研院團隊本月初成功合成能辨識新冠病毒蛋白質的單株抗體群,將可藉此研發出快篩檢測的關鍵試劑,把原本長達4小時的檢測時間縮短到15-20分鐘。

附記:有朋友回到臺灣後,主動居家隔離14天,其間先後三次接到區公所和衛福部的關心電話,還問及了這位朋友的心理狀況。

留言被禁,大家稍安。

(微信公眾號:twissue) 

相關焦點

  • 如何才能「防疫」「復工」兩不誤?這些企業的做法值得借鑑
    如何才能「防疫」「復工」兩不誤?這些企業的做法值得借鑑 2020-02-12 14:26:01 來源:全球紡織網 2月10日起,全國大部分地區迎來復工復產。
  • 烘焙圈子:臺灣烘焙,你值得借鑑!
    學習,借鑑烘焙店的經營管理對於處在烘焙發展新階段的大陸業者仍然具有一定現實意義,特轉載臺灣考察一文,供行業朋友借鑑。為期一周的臺灣烘焙考察結束後,對比大陸烘焙發展發現了臺灣烘焙諸多領先和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臺灣烘焙門店總體上來說善於在差異化的經營中置入獨特的烘焙文化,從而形成了個性化的營銷策略和市場氛圍。
  • 感染科醫生上節目稱,臺灣防疫程度「居中庸」
    事實上,為應變防疫,馬英九在2003年SARS期間甚至連續42天夜宿市府辦公室。正如馬辦所言,「蘇貞昌心態可議,臺灣民眾都看在眼裡」。翻新聞底下臺灣網友的留言,幾乎一面倒的批蘇貞昌不厚道到目前為止,臺灣疫情控制得當,臺媒也多次援引外媒報導稱「臺灣防疫表現受到多個國家和地區讚揚,大家紛紛效仿」云云,王世堅、謝長廷等綠營政客還自誇「臺灣防疫堪稱世界典範」。總結一句話就是:臺灣防疫好棒棒!
  • 臺媒:大陸抗疫體制優越性展露無遺,值得臺灣借鑑
    從武漢爆發的新冠肺炎病毒席捲中國大陸,蔓延世界近30個國家和地區,臺灣面對疫情擴散,一方面動員防堵,另方面忙著叫陣,痛擊內部立場歧異者,更多人心生幸災樂禍的心態,對自家體制產生莫名的優越感,卻對大陸當局乃至大陸人產生更強烈的憎惡感。
  • 巴基斯坦留學生亞辛:中國防疫經驗值得學習借鑑
    後來,亞辛成為北京化工大學的一名志願者,幫助學校發放防疫物資,解決學校裡的留學生們疫情期間遇到的困難。亞辛說:「我們自願幫助學校給每個留學生發放口罩等醫療防護用品。如果有些同學有出學校採購的需要,我們會去積極幫忙。有時如果有誰需要去銀行辦理業務,我也會幫助他們。」
  • 外媒:因劇組工作人員違反防疫規定,阿湯哥發飆了
    【外媒:因劇組工作人員違反防疫規定,阿湯哥發飆了】阿湯哥怒罵劇組人員違反疫情規章 據美國《野獸日報》網站報導,在英國《太陽報》披露一段音頻中,湯姆·克魯斯很是憤怒甚至爆粗口,據稱是因《碟中諜7》的工作人員破壞了新冠防疫規定。 據報導,在看到兩名工作人員站在相距不到6英尺的地方後,克魯斯吼道:「如果我再看到你們這樣,就給我『滾』。」他還要求劇組的人都不要再這樣做。
  • 臺媒:三件事戳破臺灣「防疫典範」假象
    臺灣《中時電子報》發表評論文章指出,臺灣醫療接連發生的負面事件,讓自稱「超前部署」的臺衛福部門「美譽」大受折損,臺衛福部門若繼續沉溺於「防疫模範生」的假象而矜功自伐、不務正業,臺灣民眾健康、生命安全與經濟發展將受到打擊,醫療形象也岌岌可危。
  • 「防疫有成」的臺灣讓更多外國人想移民?
    可說是臺灣防疫之外的「紅利」。臺灣防疫成就再次登上南韓媒體!2020年最後一天,南韓當地大報《朝鮮日報》,以鬥大標題〈世界第一位的(經濟)成長的臺灣…完勝韓國〉介紹了臺灣在過去一年的表現。文中提到臺灣在新冠病毒(COVID-19)肆虐全球時,不僅讓臺灣贏得「國際防疫模範生」稱許,也讓臺灣經濟表現不像南韓那麼慘,甚至還認為臺灣經濟「逆勢成長」、逼近韓國。
  • 臺灣,「防疫模範生」神話破滅!
    「唯有透過兩岸貿易的解凍,才能讓世界各國更快接受臺灣,開展後疫情時代經濟」。新冠肺炎疫情進入下半場,一些國家和地區都開始列出準許入境地區的名單。臺灣雖然自詡「防疫模範生」,但多國解封都未將其納入,尤其是自認跟日本有「過命交情」,卻也未進入日本的首波解禁名單,島內輿論一片譁然。
  • 臺灣傳統戲曲的文化創意,值得我們認真借鑑
    臺灣業界走出了一條產業化的道路,他們文化創意的諸多經驗值得我們認真借鑑。一、紮根傳統基礎上的現代化創新 戲曲產業化的重要途徑是現代化,而現代化既是戲曲本身的內在要求,更是產業化的要求。戲曲是一門綜合藝術,是文學、音樂、舞蹈、表演、舞臺美術等領域的混合體。
  • 「媚美禍臺」臺灣防疫真可取?
    作者 王昆義(臺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教授)    新冠肺炎疫情向歐美延燒之際,臺、美日前共同發表了一份「防疫夥伴關係聯合聲明」,臺灣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表示,臺灣未來將每周提供10萬片口罩給美國,而美國已為臺灣保留30
  • 臺灣疫情進入關鍵轉折點,蔡英文為了「防疫佳績」仍在粉飾太平?
    2003年SARS初期,臺灣積極防疫,表現不錯,4月20日還開國際研討會,介紹臺灣的「零死亡、零輸出、零小區感染」的「三零」佳績,不料兩天後和平醫院就爆發嚴重的院內感染,臺當局自誇的防疫佳績一夕破功。但蔡英文的強辯之音還沒消失,臺灣又檢出4例確診病例,而且沒有明確的感染源!其中,第24例確診病例的位置更是引發民眾關注,因為根據疫情調查,該確診病例已長達2年沒有出境,感染途徑還在追。臺當局疫情指揮中心應變官莊人祥23日回應稱,新冠肺炎感染途徑是長時間、近距離接觸,不像麻疹是空氣傳播,公布活動史無助防疫。
  • 臺灣防疫「破功」後,確診外籍飛行員被曝稱「臺灣人要害我」
    【文/觀察者網 鞠峰】253天本土無新增確診後,臺灣「破功」了,臺方調查顯示,一紐西蘭籍飛行員是此次傳染的「破口」。而他在機艙內不遵守防疫,確診後不配合調查,令臺灣民眾和政治圈更加憤怒。「中時新聞網」報導截圖據臺灣「中央社」12月22日報導,這位60多歲的紐西蘭飛行員在臺灣長榮航空工作多年,他於11月底執飛前往美國的貨機,後被懷疑是在此次任務中被感染新冠。回臺隔離3天後,他與一位臺灣本土30多歲女性密切接觸5天,共同去過百貨商場、超市等公共場所。這名女性成為臺灣4月以來,首個本土感染案例。
  • 臺灣防疫漸「鬆綁」民眾外出回溫
    新華社臺北5月10日電(記者吳濟海、傅雙琪)截至10日,臺灣連續28天無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在疫情緩解情勢下,臺防疫措施逐漸「鬆綁」,民眾外出消費、觀光等出現難得回溫。臺灣地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0日介紹,當天島內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周末兩天皆零確診,也實現連續28天本土零確診,延續近期疫情緩解趨勢。受疫情影響,近期,臺灣飯店業、旅遊業熄燈關門不斷,其中不乏老字號和指標業者。實施無薪假的企業數和無薪假員工數續創新高。
  • 這回,臺灣防疫模範生的氣球真被戳爆了
    六名赴臺工作的菲律賓移工月前回國,被驗出新冠病毒呈陽性反應;臺灣防疫指揮中心的反應有點「被抓包」,竟然質疑菲律賓檢測水準有問題;不過證據太明確,臺灣之前抵賴不是境內感染的說辭全都不管用,更嚴重的是臺灣無症狀潛在感染源在哪?指揮中心顯然沒有掌握。
  • 土耳其、葡萄牙媒體都誇臺灣?民進黨當局的「大外宣」而已
    就在世衛大會落幕之際,跟中國臺灣相隔萬裡的土耳其、葡萄牙,其國內媒體這兩天卻接連報導「臺灣的防疫成就」,讓人感到頗為驚訝。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土耳其和葡萄牙跟臺灣沒什麼交集,可以用「八竿子打不著」來形容,這兩國媒體為啥會對臺灣防疫感興趣,還用大篇幅進行報導,一個合理的解釋,這是臺灣「大外宣」的一部分,是出了錢的。
  • 動漫不止cosplay,其服裝色彩也值得借鑑,甚至能被現實生活借鑑
    導語:動漫角色雖然是二次元虛擬世界的生物,但他們身上也有許多事物是值得借鑑的,而不僅限於cosplay。例如動漫服飾的色彩運用就是其中一個代表,那裡面不乏美麗的搭配值得借鑑。動漫cosplay除此之外,動漫服飾也有許多值得借鑑的地方。
  • 與蔡英文會面,美國衛生部長肉麻吹捧「臺灣防疫成就」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今天接見美國衛生部長阿扎,聲稱「WHO排除臺灣的參與違背醫衛普世人權」,並表示,相信在臺美雙方合作努力下,不僅在防疫,還將在各領域的交流都能有更多突破和豐碩成果。蔡英文今天上午接見阿扎率領的訪問團,由於正值防疫期間,蔡英文與訪團成員全數戴上口罩,且採拱手方式致意。蔡英文在致辭時表稱,從今年3月臺美共同發表防疫夥伴關係共同聲明之後,雙方在防疫物資交流及疫苗藥品研發方面加強合作。
  • 臺灣防疫旅館衝破6000間 新北、桃園市最多
    臺灣防疫旅館衝破6000間。(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4月14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當局觀光主管部門14日表示,目前各縣市防疫旅宿房間數已逾6000間,入住率約3成,且各縣市會持續增加上線的房間數。
  • 臺灣機師防疫違規又確診 長榮航空:屬實將免職
    華夏經緯網12月23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新冠肺炎疫情再度升高,加上英國又傳出新型變種病毒。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2日宣布增加一個本土病例,這也是臺灣維持253天本土零確診之後,再次宣告出現本土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