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3歲選秀進宮,嫁給88歲皇帝,連升2級後,卻被葬入低級石池

2020-12-22 娜些歷史

清朝時期,皇宮中存在十分嚴格的選妃制度。當時但凡年紀在13歲左右的八旗女子,就必須參加禮部舉行的選秀,如果有幸被皇帝看中,就能留在後宮中當妃嬪。如果不幸落選,其中的一部分女子會被留在宮中當宮女,剩下的一部分女子則可以回家自行婚配。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女子,她13歲通過選秀進宮,被迫嫁給了88歲的皇帝,後來連升2級到達「妃」位,死後卻被葬入了低級石池當中。

這位命運坎坷的女子就是晉妃富察氏,她是乾隆納入皇宮的最後一位后妃。這位女子出身高貴,與乾隆的第一任皇后生於同一家族,而且按輩分來看,她還是富察皇后的侄孫女。不過,她的遭遇卻和富察皇后完全不同。清史中,關於她的記載是從嘉慶3年開始的,此時她的身份是「晉貴人」,由此可見,她很有可能是這一年才入宮的。

嘉慶3年,嘉慶帝初登皇位不久,於是組織了一次妃嬪選秀。富察氏奉命入宮參選,並被皇帝看中。但奇怪的是,嘉慶帝並沒有把她留在自己身邊,而是將她獻給了自己的父親乾隆。此時的乾隆已經是88歲的高齡,早已退位成為了太上皇。而富察氏年僅13歲,她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竟然成為了太上皇的妃嬪。

富察氏只是一介女子,她無法反抗皇帝的安排,只好安靜地呆在後宮。憑藉著顯赫的家世,她一入宮就被封為了貴人。可是對於富察氏來說,什麼樣的位分都沒有意義,面對著年邁的皇帝,她的命運註定會是一個悲劇。果然,僅僅一年後,乾隆帝就去世了,14歲的她徹底失去了庇護,就這樣成為了寡婦。

後來,嘉慶帝也去世了,道光帝繼承了皇位,此時乾隆時期的妃嬪只剩她一個人在世。新皇帝對她十分尊敬,下令將她連升2級,封為「皇祖晉妃」。這讓她一下子變成了後宮中輩分最高的女子,受到皇帝的優待後,她本應該安然度日,但不幸的是,多年來守寡的生活讓她痛苦不已,在那以後僅過了一年,她就病逝了,享年35歲。

按照清宮的規定,她高居「妃」位,身份尊貴,死後理應葬入石券當中。但因為乾隆帝妃嬪眾多,她又是最後一位下葬的女子,本應屬於她的位置已經沒有空缺,只能下葬於低級妃嬪的石池當中。不得不說,晉妃的一生實在是坎坷,生前孤獨寂寥,死後也得不到自己應有的位置,實在可悲。

文獻來源:《清史稿》

文/娜些歷史原創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她進宮參加選秀皇帝卻突然駕崩,後改嫁給親王,成最會生落選秀女
    清朝是滿清人的天下,而且在清朝的時候,一般13歲左右的滿清女子就要進宮參加選秀,封為皇帝的妃子。但是在清朝是卻有這麼一位女子,她在參加選秀的時候,皇帝卻突然去世了,之後的她不得不重新選擇新的人選出嫁,這一次就嫁給了一位親王,還給親王生下了13個孩子。她就是赫舍裡氏,她的父親是有名的權臣索尼,而且她的家族在當時的滿清是非常顯赫的。
  • 15歲嫁55歲皇帝,入宮9月,貴人降常在,2年後迷倒皇帝,8年生5子
    公元1837年,年僅15歲的烏雅氏通過選秀入宮,被封為秀貴人,入宮僅僅17天,烏雅氏便被送往圓明園居住,並被改為琳貴人。從入宮到進圓明園的速度,可見道光帝對這位烏雅氏,有多喜愛,雖然當時的道光帝已經55歲,但清朝人的壽命,已有顯著提高,若烏雅氏願意使把勁兒,級別再往上升一升,也不是不可能。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進宮僅僅9個月時間,烏雅氏便「失寵」了,被道光帝從貴人降到了常在。
  • 她是清朝最牛逼的皇貴妃,14歲嫁給55歲的皇帝,六年連生四子
    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了解一下,清朝一個比較牛逼得皇貴妃,她是清朝道光朝唯一被冊封的皇貴妃,雖然進宮的時候,家世並不出眾,父親只是一個九品芝麻官。但憑藉較好的容貌很快得到道光的歡喜,雖然在其中還有過被貶位分的經歷,但之後涅槃重生的她在五年之後生育了四個孩子,其中四個皇子,一個公主。並且她的孫子和重孫但是皇帝,她就是清朝道光的莊順皇貴妃烏雅氏。
  • 慈禧17歲入宮,22歲升為貴妃,為何能在短短5年內連升三級?
    慈禧太后17歲入宮,19歲晉為嬪,21歲封妃,22歲成為貴妃,五年之內連升三級,這個速度對於後宮女人來說簡直是坐了火箭啊。那麼,慈禧太后是憑藉什麼實現的職場的飛速升職呢?美貌?聰明?野心?還是兼而有之?
  • 慈禧17歲入宮,23歲成貴妃,6年內連升4級,她到底用了什麼伎倆
    01-  鹹豐二年(1852年2月),17歲的慈禧將自己收拾得美豔不可方物,去參加了八旗選秀,對於慈禧而言,她從小就知道自己將來是要進宮的,所以即使年輕帥氣的榮祿多次對她表達愛意,她都赫然不理,成為皇帝的女人是她從小的夢想。
  • 她13歲時嫁給乾隆,中途兩次被降級,去世後還不被乾隆承認
    乾隆皇帝在位時期一共收了42位妃嬪,而有的妃子非常得寵,一生都榮華富貴。有的則是在後宮之中一生無寵,甚至都沒有見過皇帝幾面。一般來說不管是得寵還是不得寵,在這些妃嬪們去世以後都是會被葬入皇陵的。但是有這麼一位女子,她在13歲的時候便嫁給了乾隆,但是先後遭遇了兩次降級,死後還不能進入皇陵之中。這位女子便是祥答應,在年僅13歲的時候,她就參加了入宮選秀。而她也因為自己出身顯赫而且年輕貌美,所以說脫穎而出一下就嫁給了當時的乾隆皇帝。而她的家世背景也十分的尊貴,所以入宮之後馬上就被封為了貴人。
  • 她13歲嫁給乾隆,一生撫育3個兒女,熬死令妃成眾妃之首!
    文/小海 標題:她13歲嫁給乾隆,一生撫育3個兒女,熬死令妃成眾妃之首! 清朝時期後宮的等級制度,相對於其他朝代而言是比較完善的。
  • 她15歲嫁55歲皇帝,牌子被翻爛,8年懷5子,後代出2位皇帝
    清朝時期,皇室規定,凡是八旗之內年齡在13-16歲的女子,必須參加選秀,否則不得自行婚配,由此一來,後宮最常見的現象便是「老夫少妻」,今天要說這一對也是如此。她15歲入宮侍奉55歲皇帝,牌子被翻爛,得寵一時,而她也很爭氣,後接二連三為皇帝生下4個孩子,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她的兒子不是皇帝,但她的孫子和曾孫都成功當上了皇帝。
  • 10歲少女被順治納入後宮,還未冊封便去世,60年後葬入皇后陵
    所謂的」宮中待年「指的是那些還未成年的少女還未到冊封或侍寢的年齡,便被皇帝納入後宮,暫時撫養於宮中,這種現象與選秀有著明顯差異。 所以說,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讓蒙古后妃誕育皇嗣,孝莊只得再次從娘家科爾沁部找尋佳人,或許悼妃便是在這種情況下被納入後宮的,因此,悼妃入宮時間應該在順治十一年之後,當時她也就十歲左右
  • 她是歷史上真實的甄嬛,13歲嫁給雍正,還生下了一個優秀的皇帝
    可是電視劇終歸是電視劇,和歷史還是有出入的。根據歷史記載,有一位孝聖憲皇后,他的兒子就是以後的乾隆皇帝,所以說,根據推斷,他應該就是甄嬛的原型。  在電視劇裡,甄嬛是通過選秀進宮的,在當時,女子到了年紀都是要嫁人的,而貴族中的女子,到了適婚的年紀,都會被帶到皇宮裡讓皇上挑選。可是孝聖憲皇后和甄嬛就有很大的不同了,孝聖憲皇后,她是在,雍正沒有成為皇帝之前而是親王的時候就嫁進了王府。
  • 她和孫女一起伺候乾隆,結果她成一國皇后,13歲孫女卻孤獨終老
    姐妹倆嫁給一個男人在古代的背景下還是比較讓人能夠接受,但祖孫二人嫁給同一男人這多少有點重口味,沒想到清朝還真有這麼一回事,祖孫二人嫁的還是我們都知道的乾隆皇帝。
  • 此女13歲進宮,14歲懷孕,連生3子1女,扳倒情敵,當上皇后
    那是在道光五年,已經43歲的道光帝又開始選秀女了,按照八旗選秀制度,八旗女子需在十三四歲左右入宮選秀。這就意味著,這批秀女一旦被選中,與道光帝至少相差30歲左右。 靜貴人入宮時才只有13歲,13歲的姑娘在我們現代,不過是一個懵懂的中學生。但是在古代,已經要肩負起家族的命運,嫁給與自己有著巨大年齡差的大叔,成為生育機器,真是令人唏噓。 所以,那個年代的女子成熟都比較早,別看靜貴人只有13歲,但是她懂得討好道光帝,有本事讓道光帝經常翻她的牌子。
  • 她11歲嫁給康熙,一進宮就是皇后,生下兒子後,康熙直接違背祖訓
    鰲拜是當時的亂臣賊子,她的女兒肯定是第一個淘汰人選。第二個就是鈕祜祿氏,單單從這個女子來說她還是非常不錯的,雖然不是出於大家閨秀但也比其他女子強的多,只可惜認了鰲拜為義父,也被否決掉了。後來就是赫舍裡氏成功當選為皇后,當時她和康熙的年齡一樣,同為十一歲。
  • ...前被連降4級|孝誠仁皇后|延禧宮|道光|赫舍裡氏|睦答應|祥妃|康熙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後宮妃子陪伴在皇帝身邊,就算今天受寵,不一定明天也同樣受寵。說不定這一刻風光無限,下一刻就被打入冷宮,甚至有時候連為什麼都不知道。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位,道光皇帝的妃子。她是慕東陵裡唯一的答應,聽起來好像還不錯,可以葬進皇陵。但實際上,她的一生十分悽涼,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 慕東陵裡唯一的答應,曾住在延禧宮,死前被連降4級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後宮妃子陪伴在皇帝身邊,就算今天受寵,不一定明天也同樣受寵。說不定這一刻風光無限,下一刻就被打入冷宮,甚至有時候連為什麼都不知道。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位,道光皇帝的妃子。她是慕東陵裡唯一的答應,聽起來好像還不錯,可以葬進皇陵。
  • 13歲少女被康熙瘋狂寵幸,生三個兒女,雍正:封皇貴妃葬入帝陵
    清朝以前,能夠與皇帝合葬的只有皇后,然而雍正繼位後,卻將一個女人追封為皇貴妃,並將葬在了康熙的景陵中,這個女人究竟有著怎樣的特殊背景?能夠讓雍正打破祖制呢?
  • 她二度進宮,皇帝專為她空設六宮,臨終卻說:她是災禍,陪葬吧
    她由於在家是庶出,並不受重視,馮妙蓮明白,入宮是她改變命運的時刻,因此她格外想得到皇帝的寵愛。    她很聰明,為了吸引皇帝,她努力改成皇帝喜歡的樣子,不僅研究宮廷禮儀,還加強了自己在樂理和文學方面的見識,甚至連皇帝的生活起居,她都一一了解清楚。
  • 清朝最能生的妃嬪,14歲進宮,50歲還被翻牌,兒子成皇帝後身亡
    清朝最能生的妃嬪,14歲進宮,50歲還被翻牌,兒子成皇帝後身亡在我國古代,皇帝是一個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所以在皇帝的後宮當中也是有著許許多多的妃子,而這些妃子往往都會相互爭奪,用盡手段來取得皇帝的喜歡,同時也會打擊其他受寵的妃子,畢竟只有得到了皇帝的喜歡,才有機會能夠生下孩子,甚至成為帝國的繼承人,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清朝的一位妃子,她14歲進宮,50歲還被翻牌子,在知道自己的兒子穿成為皇帝後身亡。
  • 她13歲入宮就是皇后,卻在20歲守寡,後當57年的皇太后,她是誰?
    大清入關後,多爾袞被加封為攝政王,一直將本屬於順治小皇帝的權力攥在手中甚至還要讓順治稱自己為皇父。
  • 她和侄女一同嫁給皇帝,入宮後她只被封為珣嬪,侄女卻當上了皇后
    在古代由於一夫多妻制,古代男子可以擁有三妻四妾,皇帝更是有著後宮佳麗三千人。由於皇帝的後宮嬪妃眾多,很多時候都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那就是同一家姑娘都是皇帝的妃子,一些是姐妹,像趙合德趙飛燕姐妹,一些是姑侄,像海蘭珠與布木布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