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侄女一同嫁給皇帝,入宮後她只被封為珣嬪,侄女卻當上了皇后

2021-01-10 任克說

在古代由於一夫多妻制,古代男子可以擁有三妻四妾,皇帝更是有著後宮佳麗三千人。由於皇帝的後宮嬪妃眾多,很多時候都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那就是同一家姑娘都是皇帝的妃子,一些是姐妹,像趙合德趙飛燕姐妹,一些是姑侄,像海蘭珠與布木布泰。這種情況在古代特別常見,在清朝同治帝在位期間,他的後宮之中也有這麼一對姑侄。

這對姑侄就是侄女孝哲毅皇后與姑姑恭肅皇貴妃,恭肅皇貴妃出生於貴族,當時她的家族屬於蒙古鑲藍旗,而且她的父親是當時朝廷有名的大臣。恭肅皇貴妃的母親當時只是一個妾氏,所以她出生是庶出,而她的侄女孝哲毅皇后是嫡出,雖然孝哲毅皇后是侄女,但是她的年齡卻比恭肅皇貴妃要大3歲。

同治帝十一年的時候舉辦了一次選秀,當時姑侄倆人都去參加了,據說當時入選的一共只有五位女子,而她們姑侄倆卻十分幸運地入選了。她們入選不僅是由於她們出生於貴族,而且她們倆都長得極為美麗,才貌兼容,由於侄女是嫡出,所以入宮不久就被冊封為了皇后。當時立她為皇后,其實有一個人極力反對,這個人就是慈禧太后,因為當時的慈禧與她的家族有過節,但是當時地位比較高的是慈安太后,所以慈禧反對也沒有用。孝哲毅皇后被冊封為皇后之後,姑姑卻只是被封為了珣嬪,地位遠在皇后之下。

之後慈禧漸漸掌權,由於孝哲毅皇后不是她喜歡的兒媳,所以一直不待見她,反而對她的姑姑恭肅皇貴妃特別好。兩年之後,同治帝生病離世,而孝哲毅皇后也在不久之後突然離世。後來光緒帝登基稱帝,恭肅被尊封為珣妃和珣貴妃,而她在後宮之中過著安逸的生活。恭肅皇貴妃雖然沒有像侄女一樣深受皇帝寵愛,但是她卻可以在後宮之中安享晚年,後來宣統帝繼位,她又被尊封為皇考珣皇貴妃與莊和皇貴妃。後來她在65歲時離世,在後宮之中當了50年的皇太妃,死後諡號為恭肅皇貴妃,被葬入惠陵妃園寢。

相關焦點

  • 姑姑與侄女一起嫁給同治皇帝,姑姑守寡一生,侄女貴為皇后卻早逝
    什麼樣的妃子能得到皇帝的寵愛呢?這是毫無規律的,清朝統治年間有對姑侄,她們是一起入宮的,但是同姓卻不同命,一個後來當上了皇后,一個一生無寵,她們都出身阿魯特氏,侄女是孝哲毅皇后,姑姑則是莊和皇貴妃。《清史稿》記載:孝哲毅皇后出生於鹹豐四年,而莊和皇貴妃卻出生於鹹豐七年,也就是說這位姑姑比自己的侄女還年輕三歲。不過作為庶出的莊和皇貴妃從小受到不少委屈,並且這種不公平的待遇後來還影響到了她的終生幸福。
  • 同治帝後宮:一後四妃,姑侄入宮,因皇后人選,兩宮太后產生分歧
    鹹豐帝逝世後,其長子,也是唯一的兒子載淳繼位,是為同治帝,他是著名的傀儡皇帝,也是清朝最短命的皇帝。他的後宮非常簡單,一後四妃。不過可惜的是同治帝6歲登基,17歲大婚,18歲親政,19歲便駕崩了,他的嬪妃們也都早早開始守寡。
  • 清朝滅亡後,後宮中的「四大太妃」結局如何?
    由於溥儀當時的年齡比較小,後宮裡和他一起生活的是隆裕太后和「四大太妃」。等到隆裕太后因病去世後,宮裡的的長輩就只剩下了四大太妃。他們分別是同治皇帝遺孀:敬懿皇貴太妃赫舍裡氏、榮惠皇貴太妃西林覺羅氏、莊和皇貴太妃阿魯特氏以及光緒皇帝遺孀:端康皇貴太妃他他拉氏。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惑,那就是在清朝滅亡溥儀被趕出皇宮後,他們四個人最終的結局如何?
  • 她是甄嬛的侄女,18歲被乾隆納入後宮,卻被連降兩級,死於冷宮
    在清宮劇《甄嬛傳》中,甄嬛是當仁不讓的主角,她的原型是乾隆皇帝的生母孝聖憲皇后,儘管孝聖憲皇后出身於滿洲大姓鈕祜祿氏,但她家這一支並不顯赫,鈕祜祿氏最顯赫的時候在弘毅公府,因此,乾隆繼位後,令母家孝聖憲皇后一支與弘毅公府一支合併為一個家族。
  • 姐妹都是皇后,姐姐侍奉順治,寵冠六宮,妹妹嫁給雍正,幸福一生
    清朝時期,姐妹一同被皇帝納入後宮,是比較常見的一件事,但如果說姐妹都被封為皇后,就很難得了。今天筆者要講的這對姐妹,有幸都獲得了皇后的名分,姐姐是順治帝孝獻端敬皇后,即董鄂妃,妹妹是雍正帝孝敬憲皇后。
  • 清朝落選的秀女,22年生13個子女,後代侄女是康熙的皇后
    一般來說這樣的秀女不管是在樣貌還是家世上面,都是非常優秀的,在日後她們很有可能會成為皇帝的后妃,甚至是皇后。 在他們被指定婚約的時候,他的側福晉和嫡福晉都去世了,所以這最她來說也是一種機會,順治18年,赫舍裡氏順利的嫁給了安親王,並且婚後他們非常的幸福,在22年的時間裡剩下的13個孩子
  • 清末帝溥儀被逐出宮後,那些老太妃們去哪兒了?她們怎麼生存的?
    但是說起瑾妃,我想很多人都不會陌生,沒錯,她就是光緒最寵愛的珍妃的親姐姐。光緒十四年(1888年),瑾妃與自己的妹妹珍妃一同入宮,次年被冊封為「瑾嬪」。光緒二十年 (1894年) 正月初一日,慈禧六十大壽,她特下恩旨,以內庭妃嬪平日裡侍奉自己十分謹慎為由,詔封瑾嬪和珍嬪為「瑾妃」和「珍妃」。同年,因其妹妹珍妃忤逆慈禧,惹得慈禧大怒,瑾妃受牽連,被貶為貴人。
  • 大清皇室女子照:溥儀的生母秀而不媚,慈禧的兩個親侄女差別巨大
    葉赫那拉·靜榮,載澤的夫人,葉赫那拉·桂祥的女兒,也是慈禧太后的親侄女。葉赫那拉·桂祥有三個女兒,靜榮是長女,在那時,因為有慈禧撐腰,所以葉赫那拉家族非常有勢力。桂祥是三等承恩公,靜榮嫁給載澤之後,載澤被封為鎮國公。
  • 姑侄兩人寵冠六宮,皇帝說:皇后廢掉吧,結果皇后懷孕被趕出宮
    由此看來,能夠當上皇帝的大多是極為薄情之人,不過凡事總有例外,歷史上有不少的痴情皇帝,他們的思想和情緒可以被一個女子輕易左右。比如奠基清朝大業的清太宗皇太極,二十六歲的海蘭珠嫁給皇太極,一年後就被正式冊封為正宮大福晉,她的地位僅次於中宮皇后哲哲,有趣的是這兩人還是姑侄關係,由此可見,皇太極對於海蘭珠有多麼寵愛。
  • 末代皇后婉容是怎樣入宮的?溥儀封她為皇后原來是因為這個!
    不過雖然當時的皇室已存在風雨飄搖之中,但迎娶婉容作皇后的禮節儀式,全都按照清朝的舊例來辦,分為納彩禮、大徵禮、冊立禮、大婚禮四個步驟。具有訂婚意義的納彩禮,是在1922年10月21日這天,溥儀派正副使臣帶著近千人的儀仗隊伍和100多抬轎的禮品,到北京地安門外帽兒胡同婉容的家,向其父榮源送上彩禮。
  • 清朝歷史上第二個「海蘭珠」,妹妹為順治帝殉葬,被追封為皇后
    出身董鄂氏一族的何和禮,當初為了拉攏何和禮,努爾哈赤甚至把自己年僅11歲的長女東果格嫁給了何和禮,人們稱其為「棟鄂額駙」。而且清朝歷史上有兩個著名的妃嬪,她們也都是董鄂氏一族,她們是誰?首富是清朝歷史上大名鼎鼎的董鄂妃,她的父親是滿洲正白旗的鄂碩將軍。
  • 此人將女兒嫁給皇帝,皇帝接連封了5個皇后,此人一怒,篡位稱帝
    皇帝可以挑選天下女子,坐擁後宮佳麗三千,也可以挑選天下能人到朝堂之上,根據荀子的觀點,天子獨大,沒有人可與之平起平坐。不過在皇宮中,還有一個人和皇帝的名義地位是等同的,那就是皇后,皇帝可以有眾多嬪妾,但只能有一個正妻,皇帝是朝堂之主,皇后是後宮之主,帝後兩人攜手管理國家,不過皇后更多地像是皇帝背後的女人,她們可以為皇帝解除後顧之憂。
  • 同治皇帝19歲就駕崩了,他的一位皇后,四位皇貴妃下場如何?
    同治的皇后阿魯特氏19歲入宮,她的父親是清朝唯一的旗人狀元,阿魯特氏可以說是一位飽讀詩書、知書達理的名門閨秀。她經過一輪又一輪的激烈鬥爭,才終於得到了皇后的寶座,被封為嘉順皇后,也成為了清朝唯一的蒙古族皇后。
  • 帶著豐厚的嫁妝嫁入皇室,卻成為第一個被廢的皇后
    電視劇中人物孟古青扮演者 孟古青也是來自博爾濟吉特氏,孝莊皇后為了壯大自己娘家的地位,所以和多爾袞為順治皇帝安排了自己的侄女來做皇后。 順治八年(1651)二月,蒙古科爾沁部落的親王吳克善親自送女兒上京,等待舉行大婚典禮。八月,由孝莊皇太后下旨,令皇帝冊立皇后並舉行大婚儀式。這次是大清入關後第一次舉行的皇帝婚禮,舉行的格外隆重。
  • 故事:她是樂師出身地位低下的女子,卻在入宮五年後,成一國皇后
    我知戚珏會賣長公主面子,我入宮便是板上釘釘,亦奏得五味雜陳。說來我入宮為妃,與皇帝該是所謂的夫妻。可不過一曲的功夫,不過皇帝隨口問了句我的名姓,我便要將餘生交付給這個陌生的男人,囿於朱牆高聳的深宮內。無人問我是否願意,無人問我是否傾心。
  • 靠著皇后,她被封為貴妃,皇后去世,她卻被連降三級
    舒穆祿氏並非泛泛之輩,而是非常有心機和眼光的。她出身不高,父親玉彰只是六部的郎中,因此在道光十一年入宮時只封為了彤貴人。但是舒穆祿氏很快就摸清了宮中形勢,也為自己的晉升打開了一扇光明的大門。原來,道光雖然平庸也很好色,但卻對孝全皇后鈕祜祿氏最為寵愛。鈕祜祿氏入宮時的升遷速度,是前所未有的。
  • 她二度進宮,皇帝專為她空設六宮,臨終卻說:她是災禍,陪葬吧
    除了這些因素之外,剩餘得寵的就可以說是憑藉真本事了,比如說乾隆的富察皇后,李世民的長孫皇后,今天要說的這位也得到了專寵,可惜她不得善終。她曾二度進宮,皇帝還專為她空設六宮,臨終卻說,她是災禍,陪葬吧。
  • 她13歲選秀進宮,嫁給88歲皇帝,連升2級後,卻被葬入低級石池
    當時但凡年紀在13歲左右的八旗女子,就必須參加禮部舉行的選秀,如果有幸被皇帝看中,就能留在後宮中當妃嬪。如果不幸落選,其中的一部分女子會被留在宮中當宮女,剩下的一部分女子則可以回家自行婚配。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女子,她13歲通過選秀進宮,被迫嫁給了88歲的皇帝,後來連升2級到達「妃」位,死後卻被葬入了低級石池當中。
  • 皇后與人私通,痴情的皇帝氣重病,遺詔:妃嬪免死,皇后需陪葬
    ——馬克思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957,閱讀約2分鐘皇后,封建社會皇帝真正的妻子。在禮儀方面,皇后和皇帝是平等的。可謂同出一車,同入一座,接受文武百官的摩拜。在某種程度上,女王是一個重要的象徵。秦始皇統一全國後,確立了天子制度,但以天子之妻為皇后的制度直到漢代才開始實行。在人們的印象中,當皇后是一個國家的象徵,而不是德才兼備。在年代,婦女的貞操被視為與生命一樣的東西,尤其是女王。然而北魏時期,卻有這樣一位皇后,她與別的男人有染,還給皇帝戴了綠帽子。結果,她被逼死了。這位皇后就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弘的皇后馮妙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