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方便,請務必配合音樂閱讀使用,代入感會增加很多!
我最早接觸的塞爾達應該是1993年在Game Boy上出的夢見島(當然要比93年晚幾年),那時候的痴迷程度比去年玩荒野之息的時候還要高的多。初中的時候,凌晨五點,在被窩裡叼著手電玩《塞爾達與小人帽》的場景還歷歷在目。除了口袋妖怪,塞爾達是我玩的時間最長的遊戲了。
17年的一作荒野之息,讓我身邊很多不玩遊戲的朋友都開始玩起了塞爾達,並且都高度痴迷。的確,不可否認,荒野之息地圖開放程度之大,玩法自由度之高,裝備品類之全,都站上了歷史的巔峰。
但是在三十多年以前,1986年,林克就已經開始拯救塞爾達公主和海拉爾大陸了,那個時候我還沒有出生。從第一作開始,塞爾達系列就預定了大作的身份,開始了一個興衰興興興興興興興興的過程(除了第二作,我會在後面詳細解釋)。
在三十多年的時間裡,任天堂一共出品了20款塞爾達傳說作品(包括了即將發行的荒野之息續作,但是不包括各種版本的復刻)。
這篇文章我就來從頭盤一盤塞爾達傳說這個在遊戲史上神話般存在的IP。
Ps:在剛剛過去的E3上,任天堂宣布了荒野之息的下一部,但是具體信息什麼都沒有,只有一段宣傳片;並且,宣布了要復刻93年發行的夢見島!!!有興趣的話,可以翻到下面93年的夢見島條目了解一下,看看要不要買個復刻版本玩玩,個人強烈推薦,超級好玩。
人物介紹
林克:
林克是塞爾達傳說的男主角,對,就是這個永遠帶著綠帽子的男人(孩),他不知疲倦的一遍又一遍解救著海拉爾大陸和塞爾達公主!
林克進化史1
林克進化史2
塞爾達(Zelda):
塞爾達公主是海拉爾王國的公主,也是傳說中的7位賢者之一,更是塞爾達傳說的女主角,和林克有著密不可分的羈絆(是友情嗎?是愛情嗎?我覺得三十多年了,是親情!)
1986年的林克與塞爾達
塞爾達進化史
加農(Ganon)& 加農多夫(Ganondorf)
加農是塞爾達傳說系列的反派男主角,就像超級馬裡奧兄弟裡面的庫巴一樣,專門搶公主。
最早加農的概念其實來源於西遊記裡的豬八戒,是一隻藍色的豬妖,當時日語名字叫「八戒Hakkai」,而豬八戒在日語裡是「豬八戒Cho Hakkai」,後來才改為了加農。
野豬妖加農
任天堂豐滿了加農這個角色之後,決定管獸化的叫加農,而人類形態的時候,叫加農多夫。
1986年的林克和加農
2017年的林克和加農(可以看見加農的物種都變了)
名詞解釋
黃金三角之力
三個黃金女神的標誌
說到塞爾達就不得不提黃金三角之力,你在很多海報上都可以見到這個由三個三角組成的金黃色的大三角。
海拉爾大陸是由黃金三女神創造的。創造了大地的Din女神,創造了秩序的Nayru女神和創造了生物的Farore女神。她們在完成創造世界的使命之後,每個人留下了一個黃金三角之力。屬於Din的力量之力,屬於Nayru的智慧之力和屬於Farore的勇氣之力。這三種力量互相制衡。黃金女神的概念是1998年時之笛出現的。
這三種力量其實在遊戲裡基本屬於三個主角,塞爾達公主代表了智慧,林克代表了勇氣,而反派加農代表了力量。三角之力我覺得從一方面也體現了塞爾達的核心價值觀,勇氣加智慧是可以勝過力量的。
塞爾達傳說歷史
1986年
The Legend of Zelda
海拉爾的幻想:塞爾達傳說
主機平臺:FDS(Family Computer Disk System)(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我可以在之後寫一篇關於主機平臺的編年史)
銷量:650萬份
遊戲開始界面
遊戲畫面
這是當時的FDS的卡帶,我從來沒見過實物
這一部的劇情是沒有鋪墊的,很直來直去,後面幾作才慢慢把人物刻畫的有血有肉。
劇情:
黑暗王子加農帶著部下入侵了海拉爾大陸,並奪取了力量三角之力,塞爾達公主為了防止加農繼續奪走智慧三角之力,把智慧三角之力分成了八個碎片,藏在了八個秘密的地牢中。在被抓走之前,塞爾達公主讓她的侍女Impa(這個侍女並沒有出現在畫面中,然而在後面的作品中逐漸變為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去尋找一個可以拯救海拉爾的勇士。在尋找勇士的途中,侍女被加農的士兵包圍,危急之中,林克挺身而出救下了侍女。侍女把公主的訴求告訴了林克,就這樣,林克走向了對抗加農,拯救海拉爾的不歸路(一走就是三十年,笑),最終在死亡之山消滅了加農,收回了力量三角之力,海拉爾回歸了平靜。
Bosses
評價:
這部塞爾達系列的開山之作在遊戲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首先,這是世界上第一個非線性的關卡遊戲。非線性就是遊戲不會給玩家設計一條固定的線路去進行遊戲,而是一定程度上給予玩家自由探索的權力(線性遊戲請參考1985年大名鼎鼎的超級馬裡奧兄弟,不給你任意走動的權力),這一點我覺得甚至為之後的沙盒遊戲打下了基礎(沙盒遊戲請參考Grand Theft Auto俠盜獵車手系列)。
其次,這是第一個可以存檔的遊戲,存檔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想像一下超級馬裡奧兄弟打到了第8大關突然停電的狀況,會砸遊戲機吧)。
再次,第一個Action RPG(Role Playing Game)遊戲,不同於最終幻想或者勇者鬥惡龍那種需要打怪升級的RPG,塞爾達大部分作品是不涉及到經驗值的,完全通過搜集裝備,解密去完成遊戲。
總之,這一款塞爾達傳說在遊戲史上的意義是無法比擬的。
最後提一句,這部作品難度是很大的,尤其是用當時只有四個方向鍵的FC手柄。
1987年
Zelda II: The Adventure of Link
塞爾達傳說2:林克的冒險
主機:FDS&NES(Nintendo Entertainment Syetem)
銷量:438萬份
開始畫面
遊戲畫面
卡帶封面
這部的劇情發生在上一部的幾年之後,總體來說要比上一作豐滿很多。
劇情:
16歲的林克發現左手背有一個和海拉爾山脈一樣的奇怪印記。上一部塞爾達公主的侍女Impa帶林克去了北部的城堡(這個侍女仍然沒有出現過),裡面有一扇封印了很久的門。Impa把林克的手背貼在了門上,門奇(Guo)跡(Ran)的打開了,裡面有一個沉睡的少女,是塞爾達嗎!(當然是)但是這個塞爾達公主不是上一部的那個公主(別問我上一個去哪兒了,遊戲裡沒有提),這個是真正的傳說中的塞爾達公主。公主的哥哥為了得到三角之力,強迫塞爾達說出父親關於三角之力下落的秘密。由於公主誓死不說,哥哥的巫師朋友此時看不過去了,對塞爾達施下了強力的沉睡咒,這位巫師自己也因為無法控制強大的魔法而死。哥哥在懊惱中想喚醒妹妹,卻無濟於事,便訂了一個規矩,從此以後,海拉爾的公主都要叫塞爾達,這也就是為什麼第一部的公主叫塞爾達的原因。
Impa說林克手上的印記意味著林克就是那個要喚醒公主的男人!並給了林克一個箱子,裡面有六個水晶和一封古老的只有未來的海拉爾國王才能讀懂的信,意外的是,林克竟然讀懂了!!信裡說水晶要放到海拉爾大陸上坐落的6個神殿裡,之後就會開啟去有著勇氣三角之力的宮殿,只有三角力量才可以喚醒塞爾達公主。與此同時,加農的部下也在追殺著林克,他們只要把林克的血灑在加農的灰燼上,就可以復活加農。
結局當然是林克把三個三角之力合為了一體,成功喚醒了塞爾達公主。要提一句的是,這裡林克打敗了黑暗林克。(因為我本身沒玩過這一部,所以現在才知道任天堂大亂鬥裡面的黑暗林克的出處)
這部最後的黑暗林克
任天堂大亂鬥的黑暗林克
bosses大集合
評價:
這部作品完全摒棄了上一部讓人耳目一新的東西,感覺在玩一個換膚版本的超級馬裡奧兄弟。
不同於上一作的俯瞰視角,這一作變成了橫板捲軸類闖關的形式,很類似於馬裡奧(雖然是一家公司的我還是覺得有抄襲馬裡奧的嫌疑,具體請看圖),任天堂在一作完全迷失了方向。
1991年塞爾達
1985年超級馬裡奧兄弟
增加了打怪升級的傳統RPG元素,還跟馬裡奧一樣有了生命數。
這麼多槽點集合在一起,這一部的評價可想而知。差到很多塞爾達粉絲不承認這是一部塞爾達,然而這是真真正正的塞爾達第二代續作。
當然也有少數優點,這一作第一次出現了在地圖中走動的NPC(Non-player Characters),賦予了這部遊戲更多的生命力。
這部作品也很難!!!
1991年
The Legend of Zelda: A Link to the Past
塞爾達傳說:眾神的三角力量(也不知道這翻譯是怎麼來的)
平臺:SNES(Super Nintendo Entertainment System)
銷量:461萬份
遊戲封面
正常世界和黑暗世界兩個地圖
這一作的故事發生在前兩作之前,算是前傳,人物和劇情更加豐滿了。
劇情:
睡夢中的林克被塞爾達公主的心靈感應喚醒了,塞爾達公主告訴林克她被囚禁在了海拉爾城堡的地牢裡。醒來的林克發現自己的叔叔正在準備去救公主,並告訴林克不要離開家。作為主角的林克,肯定不能坐以待斃(要不然怎麼拯救世界),冒著大雨偷偷跟隨叔叔出發去了地牢。在地牢發現了奄奄一息的叔叔,叔叔告訴林克,你行你上,接著把劍和盾都給了林克,就死去了。
林克救出塞爾達公主之後,通過地道,沿著下水道來到了一個教堂。
教堂、牧師、塞爾達和林克
牧師告訴林克,一個叫Agahnim(不知道中文譯名是什麼)的巫師現在篡奪了王位,打算打破在黑暗世界幾百年前由七賢者封印的黑暗巫師加農的封印。
Agahnim
在遊戲中的樣子
黑暗世界是被加農用力量三角之力徵服的神聖世界。打破封印需要把七賢者的後人(七個少女)都帶到黑暗世界去,命運多舛的塞爾達公主在這一作恰好是七賢者後人之一,所以Agahnim才會想抓住塞爾達公主。為了打敗Agahnim,林克被告知需要大師劍(這是第一次在塞爾達系列中提到大師劍,以後會被多次提及)。
大師劍
大師劍這種聽起來就很厲害的武器肯定不是別人送給林克的,林克因此踏上了獲得大師劍的路,一路上林克需要收集三個吊墜,吊墜代表了三種屬性,對,你猜對了,就是智慧,力量與勇氣!這中間碰到了為林克排憂解難的村中長者,Sahasrahla(同樣不知道譯名,看起來就像瞎編的名字),他也會出現在後面好幾部遊戲之中。
Sahasrahla
收集齊了吊墜(吊墜都在迷宮裡面,也需要打boss的)的林克去拔出了大師劍,然後跑到教堂,被告知公主已經被轉移到了城堡裡面,我們的英雄林克匆忙奔赴城堡,可惜還是晚了一步,Agahnim已經把塞爾達送到了黑暗世界。憤怒的林克輕鬆擊敗了Agahnim,但是Agahnim用最後的魔力把林克送到了黑暗世界。
為了拯救海拉爾,林克需要從七個迷宮裡解救全部七賢者的後人(七少女),被解救出來的七少女用力量打開了加農之塔的屏障,林克又碰見了Agahnim。再次打贏他之後,以為結束了嗎?
TOO YOUNG TOO NAIVE!!豬豬加農活了過來!!
豬豬加農
但是他不想在這裡跟林克打,變成蝙蝠飛走了。可憐的不會飛的林克,只能用小短腿奔赴加農所在地,黑暗世界的中心,力量金字塔,在這裡,進行最後的決鬥。
結局嘛,那肯定是林克擊敗了加農,並用黃金三角之力復原了黑暗世界和海拉爾,也復活了死去的叔叔,塞爾達公主的父親,真正的國王。
就這樣,林克又得以休息幾年,直到1993年的夢見島。
林克、塞爾達、國王和剩下的六個少女
評價:
這部作品可以說是奠定了塞爾達基調的一部作品。
像大師劍、卡卡利亞村、雞群暴走、風向標、明/暗世界觀,各種道具等,都被後面的作品留了下來,甚至主題音樂也是這一作確定的。直到後來出現下一部定基調的現象級作品風之笛,這部作品的核心內容一直被保留,發揚光大。此部作品之後在Game Boy Advance上面復刻過。
明暗世界的對比
這個經典的雞群暴走在荒野之息裡面也保留了一下,你可以一直打村子裡的雞試試
1993年
The Legend of Zelda: Link's Awakening
塞爾達傳說夢見島
平臺:1993 Game Boy;1998 Game Boy Color(進入到了掌機的時代)
銷量:383萬份(這是1993年版的銷量)
1993年原版的遊戲開始畫面
今年即將在Switch上復刻的夢見島
各個版本的Game boy卡帶
1993 & 2019
1998 & 2019
原始的地圖,相當之巨大
這是一部少見的沒有塞爾達公主出現,沒有發生在海拉爾大陸上的作品。
劇情:
上一作林克拯救了海拉爾大陸之後,決定出海修行,以便應對未來的威脅。在修行圓滿結束,回家的路上,一場暴風雨摧毀了林克的船,海浪把林克帶到了一個叫Koholint的島。
少女瑪琳在海邊發現了沒有意識的林克。
好心的瑪琳想叫醒林克,卻無能為力,又不想留林克一個人自生自滅,於是把林克帶回了家(這一點請大家不要學習,不能隨便帶陌生人回家)。林克在睡夢中聽到了女孩的聲音,以為是塞爾達公主在呼喚他,結果睜開眼看見了瑪琳。一心想著塞爾達公主的林克只想回家,Tarin大叔(沒有說明Tarin跟Marin的關係)把撿到的盾給了林克,並告訴他,劍可能在海灘(為什麼不一起順便撿給給林克呢?)。於是林克又走去了海邊,並找回了自己的劍。
Tarin大叔
這時,一隻貓頭鷹飛了過來,告訴林克如果想離開這個島,見到塞爾達公主,需要去山頂喚醒風之魚。
海邊的貓頭鷹
山頂的風之魚的蛋
這個風之魚需要8種樂器來喚醒,想收集8種樂器呢,就要去8個迷宮,打贏8個boss。
8種樂器
在收集到第6個樂器的時候,林克讀到了一段文字「Koholint島只是幻象,人類,怪物,海,天空都只是夢境中的東西,一旦做夢的人醒來,這一切就如同拿針觸碰泡沫,瞬間不復存在」。此時的林克內心陷入了掙扎,如果喚醒了風之魚,那麼Marin、Tarin和這個世界都會消失,但是不喚醒風之魚就再也見不到塞爾達公主了。(當然遊戲還是得繼續下去)林克得到了八種樂器,來到了山頂。
吹響了Marin一直唱的風之魚歌,山頂的蛋打開了一個門。林克走到盡頭,發現了這一切的源頭,噩夢之影。大戰一觸即發!打敗了最終boss,貓頭鷹出現給林克解釋了這一切。
全部的bosses
原來貓頭鷹是風之魚的夢境的守衛者,林克為了拿到樂器打敗的敵人都是風之魚的噩夢,現在噩夢已經退散,風之魚也即將要醒來了。貓頭鷹說自己已經完成了使命,跟林克告別之後就消失了。
這時候風之魚出現在了林克面前,告訴林克當自己醒來的時候,這一切都會消失,但是林克某天可能會回想起這件事情。林克最後緩慢地吹了一遍風之魚歌,在歌聲中,Koholint島一點一點的消失了。
風之魚
林克再次醒過來的時候,發現自己在海上漂浮的一塊木板上,陽光明媚。林克回想著剛才發生的事情,頭上出現了一塊陰影,抬頭發現風之魚從頭頂飛過。
評價:
其實最早的企劃只是想把上一作三角力量移植到掌機上而已,但是製作人發現了另一種可能,才有了這個經典的作品。
這次任天堂沒有再迷失方向,徹底放棄了捲軸類的視角(其實有個別關卡還是橫版捲軸類,但是這一小部分更增加了遊戲的多樣性和可玩性),延續了三角力量的大部分東西,也更加鞏固了塞爾達核心的內容。
一小部分的橫版捲軸,並且和馬裡奧聯動
這部作品因為是夢境,所以可能製作人玩得更開了一點,其中有很多和任天堂其他遊戲角色的聯動,放到現在來說就是彩蛋。
馬裡奧系列裡的小恐龍耀西
還有一個經典就是從商店偷東西。大家可以看一下下面的商店構造,買東西是要林克自己扛著商品去結帳的,此時店主的身後也可以走,趁他不留神,就可以偷走東西。
但是不要太得意,因為下次再進商店的時候,店主直接會把林克電死,體現了遊戲十分正直的價值觀!!
1998年在Game Boy Color上重製了彩色版的本作,增加了一個彩色的迷宮。然後2019年馬上就要重製下一版,彩蛋還不得而知,沒有玩過本作的大家,請務必試試看。
在這之後,塞爾達進入了3D的世界(當然還是有2D作品,但是時代在進步,3D後面才是趨勢),後面的二十年,我們中篇、下篇再見。(可能還會有中上和中下,因為實在是太TM長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