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慈禧的兒媳婦,因不受寵免遭暗算,經歷4任皇帝,終成皇貴妃

2021-01-18 百家號

關於同治帝後宮中的女人,很多人都只聽說過慧妃富察氏、瑜嬪赫舍裡氏以及皇后阿魯特氏等人,因為她們一個深得慈禧寵愛,一個才貌雙全,曾和隆裕皇太后進行過一番鬥爭,還有一個則是同治帝的真愛。

而很多人都不知道,同治帝的身邊當時還有一位位份較低的瑨貴人西林覺羅氏,她在宮中低調的不行,無子無女也不受帝王寵愛,關於她的歷史記載並不多,她就是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

瑨貴人西林覺羅氏,出生於鹹豐六年(1856年),是鑲藍旗人,主事羅霖的女兒,出身只能算是一般。她於同治十一年入宮,成為同治皇后後宮中的女人,時年17歲,同時也成為了慈禧太后的兒媳婦。入宮後被封為瑨貴人。

從她初次得到的封號來看,大家應該都能看得出來她的出身並不算出色,尤其是與其他幾大妃子比起來,她的背景可以說是上不得臺面的。不過,她的結局並不差,甚至好於同治皇帝後宮中的其他妃子。

她剛入宮時,同治帝與皇后阿魯特氏的感情就已經很好了,根本容不下其他多餘的人,就算後來受到慈禧的影響,同治帝也沒有眷顧西林覺羅氏,因為西林覺羅氏顏值一般,加上背景遜色的關係,同治帝對她一直就冷冷淡淡的,根本不愛搭理她。西林覺羅氏能夠得到晉升主要是後來同治帝病重,為了衝喜,兩宮太后決定晉升後宮的妃嬪。要不是這個機會,她可能就得在貴人的位置上待一輩子了。這次晉封,她成為了瑨嬪。

同治皇后阿魯特氏與慈禧水火不容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同治帝死後,皇后自然成為了慈禧的眼中釘肉中刺,不知道慈禧用了什麼辦法,使得皇后在同治帝駕崩不到半年內就追隨先帝而逝世了。

相反,西林覺羅氏一直以來就沒有什麼存在感,一個備受帝王冷落的棄妃,慈禧才懶得費心思去對付她呢,就這樣西林覺羅氏順利躲過了一劫,她也因為因不受寵免遭暗算,平安活了下來。

之後西林覺羅氏在光緒二十年、光緒二十一年,從嬪逐漸被晉封為貴妃,光緒駕崩後,宣統帝又對她進行了尊封,西林覺羅氏便成為了皇貴妃。民國時期溥儀又將她封為了榮惠皇貴妃,也讓她成為了後宮中權勢炙手可熱的人物。

西林覺羅氏在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時香消玉殞,終年78歲,是同治帝所有女人中活得最久的一位,經歷了鹹豐、同治、光緒、宣統4任皇帝,見證了大清的覆滅與民國的到來。她在被迫搬出皇宮後還能找到地方安身立命,迅速適應時代的變化,說明西林覺羅氏也是個挺了不起的女子了。

相關焦點

  • 她是嘉慶的皇貴妃,生下皇帝的第一個兒子,雖然不受寵但卻長壽
    嘉慶帝有兩個皇后,但皇長子並不是她們兩個中的任何一人所生,皇長子的母親是嘉慶皇帝的和裕皇貴妃劉佳氏。根據記載,劉佳氏的父親劉福明只是一個拜唐阿,毫無品級,也就是說劉佳氏的出身在古代算是比較底層了。乾隆年間,她被賜給永琰,成為了格格(侍妾),這期間關於她的信息並不多,也就是說她在府中可能不大受寵,但她是個有福氣的女子。乾隆四十四年,劉佳氏為永琰生了第一個兒子,這說明很有可能她還是永琰的第一個女人。之後劉佳氏還生下一女,按理說她給了永琰很多珍貴的體驗,永琰應該會很寵愛她才是,但劉佳氏得到的待遇始終平平,或許是姿色不夠出眾的關係吧?畢竟皇帝也是要看臉的。
  • 同治皇帝19歲就駕崩了,他的一位皇后,四位皇貴妃下場如何?
    但是誰能料到,做皇后成為了阿魯特氏噩夢的開始,她其實是很不自由的,兩宮皇太后尚在,她這個做兒媳婦的要伺候兩位婆婆,每天都要去太后那請安、侍膳,以盡孝道。慈安太后對這個兒媳婦還是很照顧的,可是慈禧太后就經常指斥、責難她。同治皇帝與阿魯特氏關係很好,兩人相敬如賓,這更是招致慈禧太后的不滿。  慈禧太后喜歡的富察氏被封為慧妃,兩年之後連升兩級,成為了皇貴妃,可見慈禧太后對她的偏愛,這偏愛也讓富察氏備受同治的冷落。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兩個人的較量也牽連著阿魯特氏和富察氏兩個人。
  • 鹹豐皇帝18個妻妾,為何只有慈禧太后給他生了一個兒子?
    鹹豐皇帝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七位皇帝,也是清朝最後一個有實權的皇帝,他的一生先後立過皇后四位,皇貴妃兩位,貴妃兩位,妃四位,嬪四位,常在三位,總共18位妻妾,但臨死之時,卻只有慈禧太后一人的所生的大阿哥能夠立為皇太子繼承皇位,為何其他妃嬪都沒有為他生兒子呢?是鹹豐皇帝的原因還是妃嬪的原因呢?
  • 末代皇帝溥儀的生母:榮祿之女,慈禧養女,37歲吞鴉片自盡
    1967年,中國最後一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因患尿毒症病倒。 10月17日凌晨2時30分,溥儀因醫治無效去世,終年61歲。 溥儀並非上一任皇帝光緒帝之子,也非上上任皇帝同治之子,他的生父是光緒帝同父異母的弟弟載灃。在慈禧太后臨死之前,慈禧太后命溥儀繼承皇統,過繼於同治帝載淳,同時兼承光緒帝之祧,一人祧兩房。
  • 她是清朝最受寵的皇貴妃,六年五次懷上龍胎,後代出了兩位皇帝
    清朝最受寵愛的皇貴妃到底是誰?是莊順皇貴妃嗎?莊順皇貴妃來自巴拜系烏雅氏,與雍正生母孝恭仁皇后同屬一個家族,但由於中間隔了幾代,所以他們的關係相對較遠。不過,莊順皇貴妃畢竟是正兒八經的八旗子弟出身,比那些內務府包衣的,出身要好得多。
  • 她有的,慈禧、慈安都沒有
    在電影《垂簾聽政》的演繹中,劉曉慶飾演的慈禧太后在掌權以後,就開始了對自己昔日的情敵——周潔飾演的麗妃展開了血腥報復,甚至學起了西漢時期呂后迫害戚夫人的做法,將其做成了「人彘」。在世人眼中,《垂簾聽政》對慈禧太后的演繹才符合世人對其「嫉妒成性、報復心強」的形象認定。
  • 慈禧17歲入宮,22歲升為貴妃,為何能在短短5年內連升三級?
    至於莊靜皇貴妃,在鹹豐帝後宮的晉升雖然次於慈禧,但她的受寵程度應當和慈禧不相上下,僅僅生個女兒,就能在懷孕的時候封嬪,然後生下來直接封妃。這個即便是慈禧也甘拜下風。要知道慈禧封嬪比莊靜皇貴妃還要早,但她懷孕的時候並沒有再次晉封,只是生下載淳之後晉為妃。從這裡來說,莊靜皇貴妃和慈禧在鹹豐帝心中的地位確實不相上下,很可能莊靜皇貴妃更受寵。
  • 魏瓔珞原型:從宮女到皇后,她七次為乾隆懷上龍胎,兒子也成皇帝
    在中國歷史上,令妃的原型是皇貴妃魏佳氏,在乾隆四十年年正月二十九,皇貴妃魏佳氏因病逝世,皇貴妃的死訊讓乾隆悲痛欲絕,乾隆下令將其葬入皇陵。在乾隆六十年,皇貴妃魏佳氏被追封為了孝儀皇后。在乾隆時期,魏佳氏是所有後宮妃子當中最受寵的,不僅在世的時候受盡恩寵,以皇貴妃的身份統設六宮10年的時間。
  • 慈禧太后殘忍害死麗妃?恰恰相反,兩人關係很好,待遇僅次於她
    慈禧太后在我國歷史上非常有名。一提到慈禧,人們對她的第一印象就是垂簾聽政。她也是個狠毒有野心的女人,因此人們常常把她和西漢的呂后相比。一九八三年,李翰祥導演的《垂簾聽政》上映,影片中講述麗妃因相貌美麗且能歌善舞,因此鹹豐皇帝十分喜歡她。麗妃恃寵而驕,因此不把當時為懿貴妃的慈禧放在眼裡。
  • 她只是一名普通妃子,卻指著皇太后大罵,慈禧還晉封她為貴妃
    雖然赫舍裡氏(獻哲皇貴妃)幸運地被選入了後宮,成了大清皇妃,但宮廷鬥爭的複雜性卻超乎了她的想像,慈安所支持的赫舍裡皇后與慈禧太后不和,慈禧太后極力偏袒慧妃富察氏,因此,生下的三位妃子便被夾在中間
  • 慈禧把鹹豐的麗妃做成「人彘」,是電影演繹,還是真實歷史?
    這樣,麗妃與慈禧之間的地位涇渭分明,兩宮皇太后執掌後宮,麗妃已經對她不構成任何威脅,慈禧沒有必要再加害於她。倒是不少野史或戲劇,總喜歡添油加醋,慈禧將麗妃做成人彘便是出自這些小說家言。歷史上慈禧與麗妃的關係正好與《垂簾聽政》演的相反,麗妃不僅未受到慈禧的迫害,反而受到了慈禧的格外關照和一系列禮遇。
  • 明代「暴妃」萬貞兒,比皇帝大17歲卻獨自受寵二十多年
    終於,在明憲宗的努力下,「成化新風」有了成效,從皇帝角度來看,成化帝算是做得不錯的。不過,對於成化皇帝嘛,最出名的還是他的私事,他的後宮生活估計是中國封建帝王中絕無僅有的,因為除了一個「暴妃」萬貞兒。因為她既不漂亮,也沒什麼政治後臺,年紀比皇帝大很多,但就是這樣,她還是受寵多年!這真是絕無僅有之事,她到底是怎麼發家的?
  • 貴妃和皇貴妃有什麼區別?
    不光貴妃和皇貴妃區別很大,生前的皇貴妃和追封的皇貴妃區別也很大。 在乾隆之前貴妃的門檻也很高,也是不輕易冊封的,乾隆之後貴妃的門檻就開始降低。但是一開始冊封的無封號的貴妃(例 敦肅皇貴妃年氏 最開始的封號就是貴妃 )地位是要高於由妃嬪一步步晉封而來的貴妃(例 慈禧在鹹豐朝的最高封號是懿貴妃 這種有封號的貴妃在地位上只比妃高一節)。 貴妃可以同時有,但皇貴妃沒有同時有的例子。
  • 清朝最受寵的8位皇后的真實畫像富察氏最美,慈禧太后最兇
    清朝自從滿人入關之後,在位的有十幾位皇后,但不是每一位皇后都留有畫像的,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清朝最受寵的8位皇后的真實畫像。 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道光帝第二任皇后,鹹豐帝生母,鈕祜祿氏不管生前死後都極受道光帝的寵愛及重視,和道光帝的感情很深。
  • 慈禧太后將麗妃做成「人彘」?麗妃活得比慈安太后都長壽
    等到鹹豐皇帝一死,慈禧就效仿當年呂后對戚夫人,將麗妃砍去手腳,養在一個酒罈子裡,做成「人彘」,讓她不能再跳舞,並且還讓人好好地養著她,要她活著受罪。麗妃是什麼人?慈禧和她有什麼深仇大恨?慈禧這麼做,為什麼慈安太后都不來管管?
  • 清朝覆沒,溥儀遜位之後,清朝皇帝的妃子們結局如何?
    鹹豐皇帝的妃子也早已經作古,慈禧死於1908年11月15日,端恪皇貴妃佟佳氏則是死於1910年5月7日。同治皇帝於1861年即位,於1875年駕崩,他這短暫一生除了皇后之外,還另有4位皇貴妃。他的皇后阿魯特氏在他駕崩兩個月之後,也隨之而去。
  • 《如懿傳》第一大反派,由宮女到皇貴妃,十年六胎,卻被乾隆賜死
    因為容貌與年輕的如懿十分相似,魏嬿婉引起了乾隆的注意,然後她步步為營,通過自己的算計使得很多人成為了自己上位的墊腳石,魏嬿婉也實現了由一名宮女到妃嬪再到掌管後宮的皇貴妃的華麗蛻變,從一位名不見經傳的「美小鴨」成為了萬眾敬仰的白天鵝,堪稱乾隆後宮的一代勵志傳奇了。心狠手辣的魏嬿婉引起了眾人的憤恨,當其陷害他人罪證被揭露的那一刻起,萬眾矚目的令皇貴妃瞬間從神壇上倒下,最終被乾隆冷宮賜死。
  • 歷代皇帝「印章」藏品
    (左為「御覽之寶」,右為「大雅齋」)慈禧的特權反映在各個方面,印章也不例外。清代皇帝都有「御覽之寶」,慈禧的「慈禧皇太后御覽之寶」鈐於她御覽的書畫上。不僅如此,光緒皇帝所題寫的「頤和園」匾額上,「慈禧皇太后御覽之寶」之印更是位於匾額正上方,體現她至高無上的特權。大雅齋是圓明園匾額,慈禧對此格外鍾愛,所以刻了「大雅齋」印章,她喜歡的瓷器等物品上都冠有「大雅齋」款。
  • 鹹豐皇帝貪戀美色,皇后親自執行家法,慈禧面臨棍刑生死一線
    聲明:吳學華講歷史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上一節說到慈禧巴結安德海,再一次得到鹹豐皇帝的寵幸,她可不會輕易放過這次讓皇上記住她的機會。當得知皇上很鬱悶的時候,她不顧後宮規矩,開始對皇上進行勸解。慈禧想了一下,輕聲說:不管漢人怎麼折騰,只要不花朝廷的銀子就行。讓漢人打漢人去,八旗弟子在一旁觀戰,害怕他們不成?
  • 兄弟鬩牆,反而為慈禧的上位提供了契機?!
    慈禧太后上位的契機,仿佛冥冥之中自由安排。這條草蛇灰線,在道光朝就隱於不言,細入無間。一、至親兄弟清朝道光帝在位三十年。這位皇帝雖然一直踐行清朝「勤政愛民」的家法,但非常可惜,道光帝是一個庸暗的無能君主。這一點,在他選擇繼承人上就非常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