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劉偉強等鄭問《阿鼻劍》19年 王婉柔揭難產內幕

2020-12-23 騰訊網

記者羅凌筠/專訪

臺灣已故漫畫大師鄭問作品在日本、香港、大陸開枝散葉,美學精神深深影響各地,導演王婉柔紀錄片《千年一問》將鄭問一生偉業搬上大銀幕,影片耗時11個月拍攝,採訪54位編輯、漫畫家、鄭問家屬、弟子等人,王婉柔說:「這是我拍過的紀錄片中,最多受訪者激動落淚的一部片。」

▲臺灣已故漫畫大師鄭問。(圖/牽猴子提供)

生涯巔峰時期,鄭問受邀於日本講談社連載漫畫,該社出版過浦澤直樹、手塚治虫、弘兼憲史等數一數二漫畫家的作品,鄭問一周內收到的讀者回饋信可達上千封。王婉柔赴日採訪和鄭問合作的總編輯慄原良幸,讓她印象非常深刻。

「慄原先生是劍道出身,他會給漫畫家當頭棒喝,一針見血地把漫畫家的優缺點講出來,或者他能夠找出,你可能潛在有這樣能力,但是漫畫家自己可能都還沒有發現的。他看這個東西很準,我覺得他跟鄭問之間就是有這種惺惺相惜的感覺」,某一部分慄原良幸也挑起鄭問的好勝心,「你覺得我畫不出來,我就要畫給你看」。

王婉柔說,在慄原良幸心中,鄭問就是「深邃美麗的亞細亞」,「他們兩個的互動,最經典就是他請鄭問以《深邃美麗的亞細亞》為題,自由創作,內容都是鄭問想的,他從頭到尾沒跟鄭問說,你就是深邃美麗的亞細亞,我覺得他請他創作,這就是他們的語言,已經不用講白,彼此大概都能夠心領神會」。

▲慄原良幸(左ㄧ)、新泰幸(左二)、川口開治(右二)、王欣太(右一)參觀鄭問故宮大展。(圖/牽猴子提供)

此外,透過香港影人陳智芬的協助,王婉柔訪問到《無間道》導演劉偉強,劉偉強2001年買下鄭問《阿鼻劍》的版權,心心念念想把它拍成影視作品,曾經找吳尊、胡宇威進行武術訓練的前置作業,後來資金中斷無法拍成,劉偉強沒有放棄版權,不斷續約,受訪時遺憾地套句「陳永仁」的臺詞:「3年之後又3年,3年之後又3年……。」

劉偉強處理漫畫改編電影經驗豐富,最想拍的《阿鼻劍》卻一波三折,王婉柔表示:「你可以很佩服一個導演,這輩子可能最想拍的就是這部電影,他沒辦法把它當成1部片就拍掉了,所以才會等10幾年,鄭問圖像給他很多想像空間,他很喜歡八大惡人,我覺得劉導演對佛家意象連結武俠世界、黑道幫派的命題很有興趣,因為太在意了,所以覺得還不夠,想做得更好。」

▲1983年鄭問在《時報周刊》上發表第一篇漫畫連載作品《戰士黑豹》。(圖/牽猴子提供)

王婉柔在電影裡以2D動畫角色還原鄭問,請到鄭問兒子鄭植羽當動作捕捉演員,鄭植羽陪團隊赴香港、珠海、臺北故宮,重遊父親生前所在的故地,「他身上穿的所有的配件都是爸爸的,外套和褲子、皮帶,甚至鞋子,其實有時候可能根本拍不到鞋子,可是我還滿堅持,希望他能夠全身都是爸爸以前的遺物。」

▲鄭問與長子鄭植羽共同創作戰神魔霸。(圖/牽猴子提供)

王婉柔在鄭植羽身上裝個假肚腩、化老妝,讓他更貼近鄭問的形象,「其實很有趣,你在香港街頭就會看到奇怪的年輕人戴肚腩行走,所以你說,我們跟他們的關係,你要到什麼樣的信任感?讓他願意這樣子跟我一起合作,這次在拍攝上,我覺得跟家屬之間是很有一體感的。」

▲塑膠袋、沙子都曾是鄭問的創作工具。(圖/牽猴子提供)

王婉柔在田野調查的過程中,一步步走進鄭問的武俠世界,一種時不我與的抑鬱,在影片中緩緩流瀉,「他走得太超前,他的時間點可能沒辦法讓當時的讀者,或是願意支撐他的公司,繼續跟他合作下去」,所幸鄭問當年闖北京轉戰3D電玩美術設計,帶出來的子弟兵超過100人,現在幾乎都是大陸遊戲公司的高階主管,「鄭老師好像去播種一樣,把他的美學標準或是設計傳下去」。

▲ 導演王婉柔(右)、牽猴子整合行銷總監王師。(圖/牽猴子提供)

清大畢業的王婉柔拿獎學金赴英國進修,在艾希特大學學習劇本寫作,JK羅琳、「電臺司令」主唱湯姆約克都是她的學長姊,留學生涯也打開王婉柔的視野,回臺灣後她拍攝了紀錄片《擬音》,結緣《千年一問》監製王師,拍這部片最感謝的人就是他,「我上部片獨立製片,要自己找錢,紀錄片通常要身兼數職,王師讓我做好導演的事,整個團隊可以各司其職」。

《千年一問》募資目標金額是500萬,距離達標還差最後一哩路,電影預計秋天上映。

▲導演王婉柔最喜歡鄭問《鬥神》的紙娃,「腦洞大開啊,怎麼會有一片紙在那邊飛來飛去,他的形象非常可愛又很有趣」。(圖/記者張一中攝)

相關焦點

  • 傳奇漫畫家鄭問紀錄片 筆下江湖《千年一問》躍然大銀幕
    華夏經緯網9月16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臺灣傳奇漫畫家鄭問紀錄電影《千年一問》耗時3年、斥資千萬(新臺幣下同),導演王婉柔跟隨鄭問生前足跡,15000公裡飛行裡程,拍攝團隊橫跨中國大陸、臺灣、香港和日本等地,訪談近60位漫畫及出版界人士,交織出鄭問一生對漫畫的熱愛與執著,斥資千萬透過
  • 『漫畫宗師』鄭問紀錄片《千年一問》入圍臺灣金馬獎!
    他對歷史、社會、人性的觀察與思考,亦透過其畫技與構圖的掌控力,鎔鑄成獨樹一幟的鄭問美學。 鄭問,本名鄭進文,1958 年出生於臺灣地區桃園縣,早年曾任職於室內設計公司。1983 年,年僅 25 歲的鄭問發表了第一部作品《戰士黑豹》,漫畫生涯就此開啟。
  • 臺灣漫畫《阿鼻劍》再版 重溫鄭問水墨技法
    華夏經緯網4月24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已故漫畫大師鄭問,31年前與編劇馬利合作漫畫《阿鼻劍》,留下未完成的結局,作品也隨著鄭問逝世成了絕響。經過多年,漫迷終能在近日接連推出的漫畫再版與前傳小說中,一窺鄭問在離世前未出版的三則《阿鼻劍》短篇漫畫,重溫鄭問水墨高超技法所帶來的震撼,並在小說中找回當年未完結局。
  • 「漫畫宗師」鄭問代表作重磅上市!周星馳、劉偉強、阿信都是他的...
    俯首筆墨畫紙間三十餘年,鄭問始終耕耘在自己的一番漫畫天地: 1986 年,鄭問前所未有地將傳統國畫中的水墨技法融入漫畫中,以司馬遷《史記》同名篇章為藍本,創作出世界上第一部彩色水墨漫畫《刺客列傳》。由此,鄭問的宗師之路就此啟程。
  • 鄭問「現身說法」,談《阿鼻劍》創作歷程
    雖然摒棄了顏色的使用,但鄭問老師在創作《阿鼻劍》時融入了更多漫畫創作的理論與技法,
  • 鄭問老師「現身說法」,談《阿鼻劍》創作過程
    雖然摒棄了顏色的使用,但鄭問老師在創作《阿鼻劍》時融入了更多漫畫創作的理論與技法,
  • 『漫畫宗師』鄭問代表作重磅上市!周星馳、劉偉強、阿信都是他的狂熱迷弟
    俯首筆墨畫紙間三十餘年,鄭問始終耕耘在自己的一番漫畫天地:1986 年,鄭問前所未有地將傳統國畫中的水墨技法融入漫畫中,以司馬遷《史記》同名篇章為藍本,創作出世界上第一部彩色水墨漫畫《刺客列傳》。由此,鄭問的宗師之路就此啟程。
  • 鄭問與《阿鼻劍》:如何運用中國傳統水墨技法畫漫畫?
    《阿鼻劍》英文版即將發售的廣告(編者註:本文原文發布於2010年10月)。《阿鼻劍》作為最受好評的臺灣武俠漫之一,剛好是這種類型的漫畫。《阿鼻劍》合集共兩冊,約500頁,根據馬利原作在1989至1990年之間連載。我沒讀過原作小說,但從這兩冊改編來看,它走的是早期武俠路線,儘管沒那麼傑出。早期武俠裡最受歡迎的就是金庸小說,包括射鵰三部曲和《鹿鼎記》。西方讀者通過王家衛電影《東邪西毒》熟悉了金庸小說裡的角色。王家衛和很多中國人一樣是個金庸迷。
  • 新書上架:國漫宗師鄭問代表作重磅上市!
    在《無間道》導演劉偉強的心裡,一直有把一部武俠漫畫改編成電影的願望,卻因準備工作始終無法比肩原著的高度,項目被一再擱置;而在周星馳的代表電影《功夫》中,拋去無釐頭的搞笑橋段,那些令影迷嘖嘖稱奇的武打招式與動作,其中一部分的靈感竟然也是來源這同一部漫畫;知名樂團五月天主唱阿信與吉他手石頭,從小時起就深受這部漫畫影響——這就是有著「漫畫宗師」之稱,中國臺灣著名漫畫家鄭問的代表作《阿鼻劍》!
  • 30 年了,終於看到這部傑作!周星馳、劉偉強、阿信都是他的狂熱迷弟
    俯首筆墨畫紙間三十餘年,鄭問始終耕耘在自己的一番漫畫天地:1986 年,鄭問前所未有地將傳統國畫中的水墨技法融入漫畫中,以司馬遷《史記》同名篇章為藍本,創作出世界上第一部彩色水墨漫畫《刺客列傳》。由此,鄭問的宗師之路就此啟程。
  • 「漫畫宗師」鄭問代表作重磅上市!周星馳、阿信都是他的迷弟
    俯首筆墨畫紙間三十餘年,鄭問始終耕耘在自己的一番漫畫天地:1986 年,鄭問前所未有地將傳統國畫中的水墨技法融入漫畫中,以司馬遷《史記》同名篇章為藍本,創作出世界上第一部彩色水墨漫畫1991 年,鄭問獲得代表日本漫畫界的最高獎項的「日本漫畫家協會獎優秀賞」。時年 33 歲的他成為該獎項二十年來第一位非日籍得獎者,震撼日本漫壇。
  • 他是國漫「一代宗師」,周星馳、劉偉強都是他的狂熱迷弟
    俯首筆墨畫紙間三十餘年,鄭問始終耕耘在自己的一番漫畫天地:1986 年,鄭問前所未有地將傳統國畫中的水墨技法融入漫畫中,以司馬遷《史記》同名篇章為藍本,創作出世界上第一部彩色水墨漫畫《刺客列傳》。由此,鄭問的宗師之路就此啟程。
  • 鄭問,如約而至!
    鄭問的作品多以武俠、歷史故事為題材。他曾以《阿鼻劍》創下武俠漫畫新典範,成為第一位在日本講談社連載的中國漫畫家。1991年他獲日本漫畫家協會頒發「優秀賞」,成為該獎20年來首位非日籍獲獎者,日本漫畫界稱其為「亞洲至寶」。在其漫畫作品《始皇》中,面對眾將簇擁,李牧的這一個轉身的畫面,角色眉宇間的籌謀和畫面的灑脫令人感嘆。
  • 「漫畫宗師」鄭問代表作重磅上市!
    鄭問(1958—2017)是中國臺灣著名漫畫家,他首開水墨先河、創造出「中國漫畫新可能」的造物神;是單槍匹馬闖入日本漫畫界的「亞洲至寶」;更是漫畫界和媒體口中二十年內無人能出其右的「天才、鬼才、異才」。
  • 插畫| 我們欠鄭問一個故事
    讓鄭問在單頁畫出千軍萬馬,他會什麼是單槍匹馬 VS 千軍萬馬?讓鄭問來畫就是以上狀態幾片紅布、一個將軍布間隱約可見逼近的敵軍,惡鬥一觸即發。鄭問的《刺客列傳》把我們熟悉的刺客們請上舞臺。一些常被忽略的歷史細節,他也不放過。
  • 限量256支 |「鄭問 ‧ 周瑜」30年威士忌登場
    漫畫大師鄭問鄭問(1958-2017),擅長以融合中西的水墨手法繪漫畫,喜歡從歷史中找材料改編,代表作包括《刺客列傳》、《阿鼻劍》、《東周英雄傳》《始皇》等。2018年,鄭問逾250手稿在臺北故宮展出,是為「千年一問」,令他成為首位登上這個藝術文物殿堂的漫畫大師。80、90年代,鄭問聲名鵲起,獲邀往日本發展。當地遊戲商請鄭問負責美術,於2001年推出《鄭問三國志》,令遊戲迷為之驚豔。時至今日,遊戲的獨家美學仍然為粉絲擁躉所懷念。
  • 亞洲漫畫的至寶—鄭問
    10 年間相繼發表了《鬥神》、《刺客列傳》、《阿鼻劍》等多部成功的作品,不但奠基了他在臺灣漫畫界的地位,而且也使臺灣漫畫的總體水平登上一個新的臺階。1991 年,鄭問的《東周英雄傳》在日本講談社的《早晨》周刊上連載,受到熱烈歡迎。講談社稱他是亞洲的至寶、巨星。《朝日新聞》稱他為 20 年中無人超越的鬼才。日本漫畫家協會向他頒發了優秀獎。
  • 我們欠鄭問一個故事
    戰士黑豹」開啟漫畫創作生涯,並以《史記》中〈刺客列傳〉為題材改編成漫畫,完成第一部華人彩色水墨手繪漫畫,接著以〈阿鼻劍〉展現獨特水墨技法,將武俠漫畫帶入新的層次。鄭問於2017年3月26日因心肌梗塞過世,享年58歲。2018年6月臺灣故宮將舉行鄭問畫展,使他成第一位踏進故宮的漫畫家。 • 鍾孟舜與10 幅畫的秘密外行感受整體,內行感受細節。
  • 漫畫大師鄭問因心梗去世 享年58歲
    鄭問  曾被譽為「亞洲至寶」的漫畫大師鄭問,26日因心肌梗塞去世。他以獨特的水墨隨興的筆法,創造出武俠漫畫的新境界,代表作有《東周英雄傳》、《刺客列傳》、《阿鼻劍》等,還曾一人獨自畫出遊戲《鄭問之三國志》與《鐵血三國志》中的所有三國歷史人物。
  • 百年一遇的天才、鬼才、異才——「亞洲至寶」漫畫家鄭問(1958-2017)
    這本教科書級別的漫畫《阿鼻劍》,作者是中國臺灣的漫畫家鄭問。1987年,當時23歲一心想畫漫畫的年輕人鍾孟舜,投稿給一本叫做《歡樂》的臺灣漫畫雜誌,結果雜誌停刊了,雜誌主編覺得很不好意思,然後鍾孟舜要到了鄭問的地址,乾脆去鄭問那裡學漫畫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