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滅亡以後,為何後世朝代再也沒有定都長安,原來有這個原因

2020-11-18 小記者說歷史

公元907年,曾經叱吒風雲的大唐王朝終於走到了歷史的盡頭,中原大地也由此重新進入了群雄爭霸階段,並時隔百年進入新的統一局面。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唐王朝的首都-長安。其擁有著四關天險(函谷關、武關、大散關、蕭關),卻在後代的宋、元、明、清王朝中都沒有被選為首都。這又是為什麼呢?

今天,我就給大家聊聊以長安為中心的關中地區,在唐王朝滅亡之後,是怎樣衰敗的?

當然,我們也不不得不說,關中地區擁有4個天然關隘的防禦,真的可以算是易守難攻之地,劉邦等開國帝王,也是以這種地理位置上賦予的戰略優勢而完成了對中原大地的一統。

但是,從三國東吳開始,經濟重心便不斷南移,特別是到隋唐時期,長江中下遊平原地區已經擁有了更大的糧食基地,其糧食產能甚至超越了關中地區。(唐朝長安城的百姓口糧不僅要從就近的關中地區進行補給,還要從其他州所進行徵調,才能維持長安城的社會經濟運轉)

大運河

其實,在隋煬帝時期,楊廣開鑿運河,其實質目的便是給長安提供更多的運糧的通道,可謂是治標不治本。

同時,運河的前期建設和後期維護費用也偏高,再加上走水路的時間又比較長。所以說,這種水路運糧維持城市運轉並不是最好的可行之策,甚至還會給朝廷造成較大的經濟統治負擔。

眾所周知,在唐王朝以後,沒有一個朝代再次把都城建立在長安,北宋以汴京為都城、南宋以杭州為都城,元、明(明初也在南京建立了都城)、清均以華北一帶的北京作為都城。

南京古城牆

其實,這樣做的原因也很簡單,這些地區(特別是宋朝時候的都城汴京)往往離新的糧倉基地更近,更容易進行後勤不僅,這也能大大減輕中央朝廷的後勤壓力。

當然,拋開比較出色的經濟原因之外,這些地區的戰略位置就明顯不如長安了。

汴京

先來說說汴京,也就是現代的河南開封,四周處於一塊比較開闊的地帶,根本沒有可以利用的地區進行都城外圍防禦,而南京、杭州乃至北京這些城市呢。

當然,雖然說這些城市確實也有相關天險可以據守,南京和杭州無非是依靠長江防線進行防守,而北京也可以依靠北部的山脈進行阻擋。但是,相比長安而言,他們的戰略位置儼然十分薄弱了。

不過,也正是這種長久性都城的變革,進而使中國古代軍隊從單純的城牆固定防禦作戰轉變為機動戰、野戰。

簡單來說,唐朝後期的戰爭,更多並不是依靠一座城池來作為籌碼,而是依靠野外機動作戰對城池進行迂迴攻擊(特別是中央朝廷無法控制的其他地區,進行主要機動攻擊方向),進而體現其進攻效率(唐朝後期的兩場農民起義,均是以機動襲擾作戰模式來進攻唐軍,最終達到消耗唐軍的有生力量,乃至拖垮唐朝中央帝國的財政系統)

所以說,之所以後面的朝代並沒有選擇長安作為都城,不僅僅是因為經濟體量的原因,更是因為戰爭模式的革新而導致的,即從單一的城池爭奪到野戰機動作戰等多類作戰體系。(也就是快速行軍和快速轉移陣地的兩種作戰組成)

相關焦點

  • 中國國號反覆使用,為何唯獨這個朝代的國號,後世再沒一朝敢用?
    在中國歷史上,有三個朝代是相當特殊的,因為這三個朝代的稱謂並不像其他朝代那樣留在歷史上,而是延續至今,沒有稱謂本身就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這三個朝代是:商、漢、唐。目前夏朝仍然沒有更多的考古證據,商朝是考古溯源最早的朝代。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問題。商朝對後世影響如此之大,享國554年。為什麼後來的朝代或政權不用「商」作為他們的稱號?要知道在中國歷史上,除了「商」之外,其他朝代或政權的稱謂幾乎都是重複使用的。圖片:商代地圖。
  • 隋朝和唐朝不是一個朝代,為什麼史學家們喜歡稱之為「隋唐」
    很多朋友想必都閱讀過《隋唐演義》,這本由清初文學家褚人獲所著的優秀中國白話文小說,演繹了各路英雄起義推翻隋朝暴政,以正義為題材的經典之作。《隋唐演義》的故事,時間跨度隋唐兩朝,情節主要發生在隋朝末期和唐朝初期,中國歷史上這兩個強盛的朝代,明明是兩個不同的時期,為什麼會被後世的史學家並稱為「隋唐」?
  • 繼唐玄宗後唐朝第一昏君,他的出現,讓大唐徹底走向滅亡
    唐朝前期的帝王們,吸取前朝滅亡教訓,宵衣旰食,勵精圖治,為以後「盛世」的開創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盛世下的唐朝,在文化、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都達到了很高的成就,大唐美名遠揚海外,即便到了現代,海也外多稱中國人為唐人。
  • 十三朝古都西安:物資富饒,為何在唐朝以後再無王朝定都?
    新政權的定都要考慮到方方面面,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為啥西安從唐代以後,再也沒有成為過首都。漢長安未央宮遺址流水的王朝,交替的都城在說西安為啥在唐代之後沒有成為過首都之前,我們要先說一說,西安之所以成為都城的原因。
  • 中國歷史朝代:漢朝至南北朝時期,持續了多久,又是為何走向滅亡
    中國歷史朝代:漢朝至南北朝時期,持續了多久,又是為何走向滅亡漢朝(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公元25~220年)是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分為西漢、東漢時期,共歷29帝,享國四百零七年。秦末天下大亂,劉邦在推翻秦朝後被封為漢王。
  • 秦朝為何二世而亡?並不是胡亥和趙高的問題,原來都是秦始皇的錯
    在我們古代的歷史上,有一個朝代至關重要,這個朝代並不是唐朝,也不是漢朝更不是宋朝明朝,它就是秦朝,可以說如果沒有秦朝的話,可能後面真的不會出現這個大一統的局面,而是他的很多制度對於後世的影響都是巨大的,所以秦朝的歷史地位是很好的,但是就是這樣一個非常重要的王朝,它卻是二世而亡,那麼這個原因什麼呢?
  • 歷史上的朝代滅亡時,皇室都很慘,為何愛新覺羅家族全身而退
    中國古代經歷過多個朝代,這些朝代在王朝走向滅亡的時候,皇族都會很悲慘。比如秦朝末年,秦始皇的家族,除了被胡亥自相殘殺,害死不少以外,項羽攻入鹹陽,又對秦始皇的家族經過了一輪殘殺。漢朝末年,包括董卓等權臣及亂軍,也對漢家子弟有過一輪殘殺。司馬家族為了奪得曹氏家族的江山,對曹氏家族又有過嚴格控制和殘殺。
  • 劉煥解讀戰國國號系列四——趙國比魏國強大,為何後世作為國號,魏遠比趙多?
    1、為什麼中國秦漢之後的國號有叫秦、齊、魏、趙、楚、燕、梁、宋的,但就是沒有一個叫韓的,為什麼沒有韓?2、為什麼和秦國差不多強大的楚國,作為國號在後世使用頻率極低,不如燕趙魏齊?3、齊國比魯國強大多了,為何山東省的簡稱卻不是齊?歡迎大家關注。
  • 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昏君的朝代,為何不到三百年,還是滅亡了?
    縱觀中國古代的歷史,無數朝代的興衰滅亡,當然和處在九五之尊的皇帝有著十分重要的關係,當一個王朝皇帝賢良有德的時候,那個朝代就能夠維持比較長的時間,而一個皇帝變得貪圖享樂,親小人,遠賢臣時,這個王國就岌岌可危了。
  • 中國史上有沒有沒有昏君的朝代?有!但僅三百年就滅亡了
    在中國古代歷朝歷代,幾乎都會出現幾個昏君,加速國家的滅亡。就像現在人們經常所說的富不過三代,越往後的子孫後代就越會敗家,皇帝也是如此。開國皇帝往往是最懂得保持鬥爭精神的,而後面的子孫一代代傳下來,逐漸就變得荒淫無道。中國史上有沒有沒有昏君的朝代?有!但僅三百年就滅亡了。
  • 我國史上最強一個朝代,連續8個皇帝卻無一昏君,唐朝都自愧不如
    中國在幾千年的封建歷史中經歷了很多朝代更迭,其中較著名的就是大唐盛世,歷經289年的唐朝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一個鼎盛王朝,它將中國推向了世界,是封建時期最有實力的一個朝代, 其實不然,唐朝的繁盛是部分皇帝的心血積累而來,唐代末期的皇帝昏庸無為,將唐朝推向了滅忙,
  • 「長安」這個名字很好,為何古人要改為「西安」?到底是誰改的?
    長安在中國古代是一座很有名的城市,而現在已經改名字了,叫西安。長安經歷很多朝代的定都,繁華一世,改了名字後,想必長安人很不舒服。要知道當年的大唐盛世就是出自於長安。世界各地的人都知道長安這個地方,要是沒有改名字的話,會不會對西安現在的旅遊業有助益呢。
  • 唐朝是個開放的朝代,有許多的外國人在中國當官,你知道有哪幾個
    唐朝是個開放的朝代,有許多的外國人在中國當官。這些外國人經由陸上絲綢之路或海上絲綢之路來到中國,或經商,或留學,或從軍,有的甚至通過參加科舉考試,當上了中國的官。下面,我們來介紹下在唐朝這些有名的外國人。
  • 中國唯一一個沒有昏君的朝代,為何不到300年還是滅亡,不是唐朝
    在我們的電視劇上可以看到,明朝的皇帝好像都是有缺陷的,比如朱元璋殘暴,朱棣兇狠,朱瞻基愛鬥蛐蛐——雖然絕大多數人覺得這都不算啥缺陷,誰還沒個愛好呢?但是還是給這個雄才大略的明宣宗添上了一筆汙點。包括唐朝在內幾乎沒有一個朝代沒有一個昏君的——除了清朝。
  • 中國歷史上沒有昏君的朝代,但不到三百年,還是走向了滅亡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千百個朝代的興亡,當然與處於九五之尊的皇帝有很大的關係,當一個朝代皇帝賢良有德,朝代能維持較長的時間,而一個皇帝變得貪圖享樂,親小人,遠賢臣,這個王國就岌岌可危了。同樣在歷史上,也有一個可以說是唯一沒有昏君的朝代,然而,在三百年內,還是走向了滅亡,這又是為什麼?這就是清王朝時期。為何清王朝沒有昏君?客觀地說,導致朝代滅亡的君主,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王氣在此」的陳後主,「何不食肉糜」像晉惠帝這樣智商平平的帝王,另一種就是不務正業的新朝王莽、隋煬帝、明代崇禎等。
  • 為何說此帝國比唐朝厲害?作為歷史上的第二王朝,我都想穿越過去
    在中國歷史上的朝代排行榜中,你會清晰地發現,唐朝活了290年,宋朝活了320年,明朝活了277年,兩漢最長400多年。而這些朝代中,很多人眼裡只有漢唐。這不僅僅是因為漢唐時期佔領的地盤大,還因為在整個漢人王朝裡,漢唐一直都是對外擴張的。再看看後來的中原王朝宋和明,簡直被人欺負得不成樣子了。
  • 楊廣一共有四子二女,隋朝滅亡之後,李淵是怎麼處理楊廣後人的
    公元617年6月,李淵起兵天下陷入戰爭,第二年的3月,宇文化及在揚州殺死楊廣,5月李淵稱帝,隋朝滅亡,建立唐朝。歷史上當一個朝代被滅亡以後,新朝代的帝王一般都會清除前朝的皇室人員,楊廣一共有四子二女,李淵滅隋以後,李淵是怎麼處理楊廣後人的呢?在楊廣的子女當中,除了兩位公主以外,其餘的其實是不足為懼的。
  • 漢朝盛世比唐朝持續時間更長,為何外國人把中國人稱為「唐人」
    在東亞地區,漢朝和日本列島諸國、朝鮮半島有一定的往來。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後,漢帝國和中亞、西亞各國,以及歐洲羅馬帝國之間建立聯繫。遺憾的是,兩漢並沒有和南亞大陸的另一文明古國——印度有過多的往來。 相比較漢朝,唐朝的對外交往範圍就更加廣泛了。作為強盛的大一統中央帝國,唐朝不僅恢復了和兩漢同日本、朝鮮半島、中亞、西亞的往來,還和南亞次大陸的印度深入交往。
  • 唐朝女子審美標準:1300年前的濃豔與奢華,鑄就了朝代的鮮明符號
    前言:中國歷史上最昌盛,最旖旎的時代是屬於唐朝的。那時的四方來賀、八方來朝的宏大氣度,綻放出一朵讓後世瞠目結舌的時尚之花。一切審美標準都從京都長安孕育,然後迅速輻射全國,波及海外,引領世界的時尚潮流。在一千多年後,拂去歷史的塵埃,重新品鑑那些出土文物塵封的美麗。
  • 為何說隋朝的滅亡很冤?這些歷史原因都可以讓我們知道
    可能提到隋朝我們對他都沒有太多的概念,因為在這個朝代中確實沒有經歷太多很偉大的事跡,而且在這段時間中也只經歷了兩代帝王,所以說他可以敘述的事件是非常少的,而這也讓隋朝在歷史上並沒有受到太多的關注。但其實這個朝代對於整個的歷史來說都是有很大影響的,並且這也絕對可以和很多繁榮的朝代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