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微信,為了把人叫來真是什麼話都說的出口。
昨天下午這個號的編輯部拉我開會,聊這個月怎麼做,我在去見他們之前寫了昨天那篇,於是也就沒什麼聊的,說可以就這樣寫下去。
袁袁問我寫了多久,我說半小時。
又問我晚上講不講,我說沒有段子,但可以聊聊,聊聊就有了,晚上就可以講。講完特意跟她說,你看,就是下午聊的吧?
這兩件事是一件事,總是這樣,天下大同,滿足一種虛榮。
寫到這裡聽到音箱裡的歌詞:「如果清醒是種罪」。
這真的不是我寫的嗎?
昨天除了聊死去的朋友,也聊了喜劇,是的,又聊了喜劇。
幽默是什麼呢,幽默是種退出手段,退出了戰鬥,把對手晾在那兒尷尬。這對手當然就是生活。
可是總是退出,是辦法嗎?從此忘了眼前事,只有身後身。
你看,禁不住想。
當然也有些事禁得住想,「想起他,就是他年輕時的樣子……」
這是個話劇裡的臺詞,文中的他是悉達多,是佛祖。聽過這句之後就很難忘掉,有些句子就是這樣,在人還浪漫,敬惜字紙,不敢用報紙擦屁股的時候,管這叫咒語。每次喝多都要想起這句咒語,自然也要想起他。
想起他,果然就是他年輕時的樣子。他是個王子,終於坐在樹下的時候,肯定已經曬黑了,雖然傳聞中他天生奇相,皮膚是紫色,頭上還有肉疙瘩。對,那不是捲髮。
他終於坐到了那顆樹下,終於,該發生的事發生了,宇宙認識了自己。
然後呢?
問題代代相傳,酒杯遞給了你。
怎麼樣?人是可以隨時隨地吐露心事的,不要害羞。
最後放兩首以前寫他的詩吧,都是他成佛以後幹的事,是我讀《維摩詰經》的後感。維摩詰也是個很帥的人。我曾經試著改寫過這本經,想把佛祖和維摩詰寫成兩個黑社會老大,毒販,如此鬥法,變成一齣喜劇。沒寫成,也許這世上有些事就是不該變成喜劇。
一
佛陀把宇宙收進傘下
臥床的維摩詰打開另一個世界
兩千人隨手揮去
連同兩千嗔恨與覺悟
眾菩薩跳上遼闊的椅子
覺知此處彼處皆無安穩
天女的花留在羅漢身上惹他們觀照
金身化身向另一尊佛如此介紹自己:
我來自一個平庸的世界
那裡的人熱愛低劣和俗氣
另一尊佛頂禮讚嘆:
你們的佛強過我
他居然試圖教導平凡
二
芒果園醞釀猶豫
得道者各有前史
一個見過不少世面的
叫文殊的
也沒有自告奮勇
只是在佛陀看過來時
說,好,我去探望那病人
沒有必要發生且已經發生過的對話
將第一次發生
病床上的維摩詰本來就不擁有健康
因此他也不擁有疾病
他沒有期待文殊到來
因此他一直在等他來
他本不是維摩詰
因此
他正是獨一無二的維摩詰
你好,維摩詰
你好,文殊
我接下來要說的
都是我們已經知道的
怎麼樣?人是可以寫詩的,不要害羞。
撰文&編輯:李誕
圖片來源:李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