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李若彤微博曬出六塊腹肌點照片,引起網友熱議。
網友一邊感嘆「神仙姐姐」身材依舊,容顏不老,一邊被李若彤的自律所折服。
有過健身經歷的人都看得出,圖片上結實的六塊腹肌相當搶鏡,這樣身材的取得,絕非靠一朝一夕。靠得是常年累月的堅持和自律。
據李若彤的好友爆料,她每天進行2個小時的固定鍛鍊,無論工作多忙,都不曾間斷。
為了方便,她還直接把健身器材搬到了家裡的客廳裡。
沒有人要求她這麼做,只是一種自我約束。
一、什麼是自律
有一位作家曾這樣解釋自律:
「自律就是有目標有方向,積極主動地做事,堅定不移地執行計劃,最終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有一個真心願為之努力的夢想,才會讓自律變成真正有意義的事情。
村上春樹從1982年起,就固定每天早上5點起床,寫作幾小時,然後出門長跑,三十幾年都從未間斷。成就了一名著作等身的著名作家。
科比數十年如一日,見證「凌晨4點的洛杉磯」,他對自己的管理堪稱恐怖,而也是這近乎偏執的自律,成就了這位NBA歷史上最偉大的球員。
成功沒有捷徑,但有一條必達的路,叫做自律。
二、為什麼要自律?
知乎高贊回答:你自律的程度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自律力》一書中說,控制欲望,不是意味著犧牲,而是為了贏取更廣闊的人生。
所有光鮮亮麗的背後,都是苦行僧般的自律。
蕭伯納曾說:自我控制,是最強者的本能。
正的自律,可以解決人生中的大多數問題。
不論是體重,事業或是感情,唯有嚴格自我管理的人,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曾經,鍾漢良在一天內發了4條微博,曬出了他的早餐、午餐和晚餐。
早餐是一片吐司加蛋,外加兩顆蘑菇和聖女果。
午餐是滿滿的一盤蔬菜,搭配米蘭大教堂形狀的義大利麵。
晚餐是自製蔬菜沙拉和燕麥小點心。
正是如此自律的飲食,才造就他多年不變的身材。
正如泰迪·羅斯福所說:「有了自律能力,沒有什麼事情是你做不到的。」
3月,2020年高考已經倒計時階段,「衡水一中學生的假期安排」上了熱搜。
一名高三學生介紹:大家每天5點40起床早讀,網課一節不落,一天做8套題,作息時間和在校時一樣。
突如其來點新冠疫情,並沒有擊退他們備戰高考的決心。
因為他們明白:你背不下來的書,有人能背下來,你不想做的題,有人比你做的更多,你拖到明天的事,總有人今天努力做完
自律,於他們而言,不過是日復一日堅持的習慣。
正如蘋果創始人史蒂夫·賈伯斯所言:
自由從何而來?從自信來。
而自信則是從自律來,先學會克制自己,用嚴格的日程表控制生活,才能在自律中不斷磨練出自信。
三、如何自律?
自律,其實並沒有那麼難。
1、設立具體目標,堅持無一例外原則 設立具體目標,堅持無一例外原則。
我的同事小梅,每天嚷嚷著減肥,卻從未成功過。
原因之一,想必就在於沒有設定具體的目標。
設定目標之後,需要堅持「無一例外」的原則。
比方說,目標是在2個月內瘦下10斤,就堅持在達到減肥目標之前,一點甜點都不吃。
2、減少外界環境阻礙。
在《嚮往的生活》中,黃磊自己早起跑5公裡,卻對喊著要減肥的黃曉明花式勸飯。這真是塑料兄弟情啊。
在自律的路上,就是要繞過這些重重障礙,按照自己的節奏,做到最好。
那些你一說跑步就要你注意膝蓋的人,那些你一說減肥就請你喝奶茶的人,那些你一說背單詞就拉你打遊戲的人,還是暫時屏蔽了吧。
3、找到改變的原動力
一個健身達人,不吃油炸,作息規律,拒絕擼串,他之所以自律,是因為他喜歡別人看他時,羨慕的眼神。
一個學霸,每天不知疲倦的學習,他的自律,除了實現夢想,還有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當你改變時,可以先降低改變門檻,微小的改變,積極的行動,一步一步,就能成為自律達人。
自律的人,總是能嚴格要求自己;而不自律的人,常常都缺乏毅力和堅持。那慢慢拉開的距離,最後常常會令人望塵莫及。
正如李開復所說:「千萬不要放縱自己,給自己找藉口。對自己嚴格一點,時間長了,自律便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你的人格和智慧也因此變得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