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3分!
比本一線超過了整整108分。
這是安徽蕪湖市一名高三理科生姚俊鵬的成績單。
然而更讓人驚訝的是,姚俊鵬是一名先天性腦癱患者,每天只能伏在爸爸的肩頭上下學。
要知道,即使是一名正常的普通考生,也很難達到這樣的分數,更何況是俊鵬這樣一個患有腦癱的孩子。
可想而知,他克服了多少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付出了多少努力,才走到了這一步。
2001年,姚俊鵬出生在一個普通的教師家庭,他的到來給父母帶來了不少歡樂和希望。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家人發現小俊鵬比別的同月份孩子相比發育遲緩,但當時並沒有太在意。
直到他1歲的時候,身上的異樣表現得越來越明顯,趕忙送去醫院,便被確診為腦癱。
命運給這個家庭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
不過,俊鵬的父母並沒有放棄他,俊鵬本人更是沒有放棄自己。
腦癱雖然沒有影響他的智力,但是痙攣性抽筋讓他行動不便,寫字更是困難。
別的孩子一個小時能完成的作業,他可能要花上兩倍,甚至三倍的時間。
有時候他媽媽心疼,想幫忙抄寫,但他仍堅持自己寫,日復一日地「逼著」自己練字,姚俊鵬的字從寫不成形,達到現在可以被看懂,還可以完成作文。
運動障礙的他,為了訓練自己肌體靈活性,姚俊鵬從小就堅持每天在操場上走圈,從幼兒園到讀高中以前,他幾乎從不午睡堅持走步鍛鍊。
所有你看到的優秀背後,其實都是付出了苦行僧般的艱辛。
當得知自己高考成績的時候,俊鵬笑了,笑得很開心,他側著身子,咬著嘴唇,用僵直的手臂在紙面上吃力地「劃」出八個字:
「感謝老師,感謝父母。」
正如山本耀司所說的那樣:
「我從來不相信什麼懶洋洋的自由,我嚮往的自由,是通過勤奮和努力實現更廣闊的人生。」
姚俊鵬的身體雖然有障礙,但他的精神和自律給他創造了無盡的自由。
之所以能取得今日的成績,並不是他擁有多卓越的天賦,相反的是,他擁有的比別人少得多。
他真的是靠著自己不凡的自律和毅力,一步步走到了現在。
上天其實很公平,它從來不會辜負任何一個真正努力的人,也不會讓假裝努力的人不勞而獲。
不要假裝努力,結果不會陪你演戲
曾在知乎上看過一個問題:「你見過最不求上進的人是什麼樣子的?」
點讚第一的回答是這樣說的:
他們為現狀焦慮,又沒有毅力踐行決心去改變自己,三分鐘熱度,時常憎惡自己的不爭氣,堅持最多的事情就是堅持不下去;
本想在有限的生命裡體驗很多種生活,卻只會把同樣的日子機械重複很多年;
終日混跡社交網絡,臉色蠟黃地對著手機和電腦的冷光屏,可以說上幾句話的人卻寥寥無幾;
不曾經歷過真正滄桑,卻還失守了最後一點少年意氣,他們以最普通的身份埋沒在人群中,卻過著最煎熬的日子。
看到這段話,不由得讓我想起我的一個朋友阿珠。
上班的時候,晚上熬夜打遊戲,白天起不來床,一周五天時間裡她總是遲到至少3天以上;
工作能力明明不差,但手頭的工作卻永遠都是能拖則拖,不到最後一天絕不完成;
要麼每天清閒地坐著偷懶打遊戲,要麼在要交稿截止日期之前通宵加班。
長此以往,同時間進公司的同事都已經升職加薪了,而她還只是一個小小的初級編輯。
隨著年齡越來越大,競爭力越來越小,阿珠漸漸意識到危機感。
但,嘴上喊著要改變,身體還是仍然保持著以前的舊習慣。
無法自律,現狀跟不上自己的內心欲望,讓她變得越來越焦慮。
其實,阿珠並不是個例,發現自己身邊真的有很多人,甚至自己也是這樣的。
喊著要減肥,報了健身房,一個月只去一次,還只是去洗澡的;
喊著要考證,買了書,沒翻兩頁就開始刷起了各種短視頻;
喊著要學遊泳,朋友圈曬了幾張自拍照之後,就再無下文......
正如博主@反褲衩陣地說的那樣:
「人一旦消沉起來,窮懶胖蠢就會一起光臨。
若你覺得工作可以拖延,你也會覺得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思考太累不如躺著,幹嘛要克服困難,一直逃避其實也可以,某一部分的節制瓦解了,便會讓整個人的自律崩盤。」
反之,一旦你動起來,克服拖延和懶散,你也會發現:
雖然自律很辛苦,但只要你養成習慣,你會變得越來越有活力,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會隨之鮮活起來,人生也會有更多可能性。
當你看著自己越來越好的時候,真的會特別爽!
你自律的程度,決定你人生的高度
作家盧思浩說:
在某個年紀之前,你可以靠透支身體,小聰明和老天給你的運氣一直取巧地活著。然而到了某個年紀之後,真正能讓你走遠的,都是自律,積極和勤奮。
確實,到了一定年紀之後,人和人之間拼的也就是自律和努力了。
年近60的劉德華,30年體重沒變過,靠的是苛刻至極的飲食控制和運動,無論每天晚上多麼晚睡,都堅持每天早上6點準時起床;
34歲葡萄牙當家球星C羅,常年體脂率維持在7%,用超乎常人的自律,帶領自己一步步走向巔峰......
高度自律的人,從來都不會被這個世界辜負。
康德說:「所謂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很多人迷茫彷徨、工資不高、事業不順,歸根結底都敗在自律上。
那麼,如何做到自律呢?
下面四點實用小技巧希望能幫到你:
1. 不拖延,鬧鐘響起的當下就起床
早睡早起,往往能治癒80%的焦慮和沮喪。
良好的作息,能夠讓你精力更充沛,也會讓你思維更活躍。
一日之計在於晨,早晨的時間順了,一天也就順了。
2. 設定一個容易滿足的目標
很多人排斥自律,其實是因為目標設定得太大,讓自己產生畏難情緒。
不如把艱難的目標,換成一個容易滿足的目標。
比如,把瘦10斤,換成每天快走10分鐘。
堅持一個月,你會發現沒有那麼難,運動量會變大,而且不會成為負擔。
再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慢慢往目標上加碼即可。
3. 藉助身邊人的他律
自我驅動、自我提醒其實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有時候可以藉助身邊人的他律來促進習慣的養成。
把你的目標共享給你身邊的人,讓他們來提醒你,或者讓他們和你一起做這件事。
比如,和你的愛人一起約定,這個月要一起閱讀完1本書,如果誰沒完成,就要給對方轉帳之類的懲罰,相信我,你會很有緊迫感的。
4. 清晰可見的獎勵
堅持很辛苦,但是克服辛苦的過程也是很痛快的。
給自己定下目標的時候,也要同時給自己定下明確的獎賞。
比如,堅持健身1個月之後,就給自己買個包包,或者發個朋友圈滿足下自己的自豪感。
當你感受到獎勵的快樂的時候,你對自律也不會那麼牴觸了。
自律是個分水嶺,不自律讓人自責,變成真正的難;
而自律則讓人自信,變成了真正的爽。
願我們都能做個自律且自信的人,活出自己鍾愛的模樣,享受嚮往的生活。
共勉!